APP下载

在自省中不断进步

2021-11-13王杰

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2021年8期
关键词:齐威王门客邹忌

翻开中国的历史,不难发现古人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经典诗词歌赋,但更多的是发人深省的名言警句。曾子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自省,是修身处事的基石,是文明社会的标志,是社会治理的纲要,无论何时何地,都有其永不褪色、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战国时期,齐国的相国邹忌长得一表人才,而与邹忌同住一城的徐公也是相貌堂堂,是当时的美男子。一天早上,邹忌穿戴好之后站在镜子前面,觉得自己仪表堂堂,丝毫不比徐公逊色,就问妻子:你看我和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好看?妻子回答说:当然是您了,徐公怎么比得上您呢?邹忌虽然心里高兴,但并不十分相信,于是就问自己的小妾,得到了和妻子一样的答案。

第二天,有客人来家拜访,聊了一会之后,邹忌问客人:我和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好看?客人笑着回答:徐公不如您好看。如此三次之后,邹忌认为自己的确要比徐公更为好看。几天后,徐公来邹忌家拜访,邹忌仔细端详着徐公,觉得自己远不如徐公好看;照着镜子看了看自己,又看了看徐公,还是觉得自己远不如徐公。

这件事,引发了邹忌的思考:为什么自己长得远不如徐公好看,但自己的妻妾和客人都说自己比对方好看呢?思考了整整一夜,邹忌终于找到了答案:他们都是在昧心地恭维我罢了。我的妻子是因为偏爱我,我的妾是因为害怕我,而我的客人则是有求于我。如此看来,我是因为身边人的恭维和赞扬而迷失自我了。

经过这番自省之后,邹忌便去拜见齐威王,将这番言论告诉了齐威王,并说道:如今的齐国,方圆百里,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无一人不惧怕大王,害怕大王,有求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受到的蒙蔽一定很严重了。齐威王接受了邹忌的建议,大开进言之门。

邹忌的自省帮助齐威王赢得了更多的民心,燕、赵、韩、魏等国纷纷前往齐国朝见。自省,所省的不仅是错误,也是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时刻自省,才能从中获益。

将相和的故事从古流传至今,每一次读都能读出不同的含义,有人说将相和告诉我们要胸怀宽广,有人说将相和告诉我们要以大局为重,也有人说将相和告诉我们要容忍谦让,等等。我则认为,将相和旨在告诉我们一个人自省的重要。

渑池之会后,蔺相如劳苦功高,赵王封他为上卿,地位在赵国将军廉颇之上。廉颇知道这件事之后十分不满,认为蔺相如只是个平民百姓,靠着几句话便被封为上卿,扬言若是以后见到蔺相如一定要当面羞辱他。蔺相如听到之后,每次都会刻意回避,每次到上朝的时候都会推说身体不适。有一次,廉颇外出,在一条巷子里远远看到了蔺相如,便命人将车驾到巷子中间,丝毫不给蔺相如留位置。蔺相如看到这幕后就叫人调转车头回去了。

蔺相如的门客看到之后,就说:我们不远万里来投奔您,就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如今您却处处害怕廉老将军,让我们都感到羞耻。如果这样的话,请允许我们告辞离去。蔺相如听了门客的这番话,就问他们:你们认为秦王和廉将军谁更厉害?门客回答说:当然秦王更厉害啦。蔺相如继续说:以秦王的威势,我都敢在朝廷上呵斥他。我蔺相如虽然不会打仗,但我也不会惧怕廉将军,我只是知道,秦国之所以不敢出兵赵国,就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在,一旦我们两虎相争、两败俱伤,秦国一定会趁乱而入,攻打赵国。

这番话传到了廉颇的耳中,廉颇静下心认真反思了自己的所作所为,于是他便采取了补救措施,负荆请罪。千百年来,负荆请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被传为佳话。

不论是谁,一旦忘记了反思,不愿意反思,那么终将酿成悲剧。自省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不管在什么时代都具有永恒的历史意义。提倡自省,要求每个人重视自身行为,不为外界事物所迷惑,要经受住外在诱惑的考验,保持对自身行为的清醒认知。倡导“自省”,形式上是对行为的自我反省,实质上体现的是对人行为的一种敬畏。这种敬畏有助于促进形成社会秩序,而社会秩序正是任何一个国家社会得到治理的基础。

猜你喜欢

齐威王门客邹忌
田忌赛马
邹忌比美
田婴巧荐王后
田婴巧荐王后
门客三字阻筑城
默当
嗜好可以当药
邹忌形象的另一面
当代“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