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卫星新闻纪录片的扶贫叙事与融媒进路
——以《太空的见证》为例

2021-11-13荆营营

电影文学 2021年20期
关键词:纪录片太空传统媒体

荆营营

(韩国清州大学,韩国 清州 28503)

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出品的新闻纪录片《太空的见证》不仅开拓了传统新闻题材的叙事范式,同时也实现了新闻文本可视化的技术创新,形塑了新华社“新主流、新体验”的转型价值预期,成为切入观察传统媒体转型实践探索的路径。

一、卫星新闻纪录片的时代动因

卫星新闻纪录片的扶贫叙事作为“技术+文本”的新兴叙事形态,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与文本塑形,体现着复杂的时代、媒介与主体的权力互动关系。

(一)扶贫攻坚与科教强国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三区三州”为代表的中国深度贫困地区的土地上,正上演着贫困人口易地搬迁、教育扶贫、科技脱贫的脱贫攻坚时代史诗。在复杂地域条件和极端气候环境下努力奋斗的脱贫群众和扶贫干部的时代精神亟须彰显。作为国家新闻通讯社的新华社在媒介融合转型的探索时期,通过“科技呈现+扶贫文本”的扶贫攻坚叙事,向国际、国内发出中国强音。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攻坚克难的快速发展,2020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组网开通向全球提供定位服务;嫦娥五号历经奔月、落月、返回再次验证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可靠性能;一系列的科学技术突破组成科技强国的时代背景。卫星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在太空探索、环境监测、定位导航、信息传输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科技保障,同时也为数字媒介时代的新闻报道提供了新的视角。特别是卫星技术的发展使卫星轻量化和集成化,制造和维护成本降低,遥感数据的清晰度提升、长时性观测、立体成像都为卫星新闻纪录片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2020年2月29日,新华社图文新闻《卫星发现了一个重要信号,中国正在“热”起来》,利用卫星遥感技术通过可见光红外成像辐射仪生成图像,分析我国重要城市、工业复工复产状态。卫星新闻将科学数据可视化,将高技术观测直观化,为中国抗疫复工复产叙事提供科学视角。3月1日,以“SATELLITES AND AI MONITOR CHINESE ECONOMY’S REACTION TO CORONAVIRUS”(卫星和人工智能监测中国经济对冠状病毒的反应)为题的卫星新闻同时出现在国外媒体网站,为深陷新冠疫情的世界各国通过卫星图像的对比分析,从超常规视角讨论应对新冠疫情与复工复产的中国方案。卫星新闻依托卫星技术探索和传统新闻题材叙事范式的突破,为卫星新闻纪录片扶贫攻坚叙事文本的出现奠定了时代语境与科技基础。

(二)媒介融合与媒体转型

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发布《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国家高度指明了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方向。意见明确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互补、发展互进、平台互融,打造具有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现代新型媒体集团。近年来随着新媒体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传播内容的快速更新,以中央媒体转型与县级融媒体平台建设的多维探索,构成了当下媒介融合与媒体转型的时代语境。当前传统媒体转型不仅面临媒介融合的技术瓶颈,而且面临媒介融合发展带来的平台、管理、运营、传播的深度挑战。新兴商业媒体借助数字媒介平台以互联网运营思维及内容聚合快速崛起。大数据深度挖掘信息,智能算法快速识别用户兴趣,精准实现用户画像,依托平台聚合优势,实时、多面、精准向用户推送信息。商业媒体通过受众培养快速实现内容变现,形成了内容生产与经济回报的良性互动。在信息接收端,传统媒体坚守的纸质媒介已经被数位屏幕替代。当代社会大众文化的视觉化发展,迫使信息传播的主要路径从抽象文字语言转向直观的视听影像。文字阅读产生的“静观”理性思辨快速瓦解,数字信息读图时代产生的信息洪流将受众裹挟,奇观化、碎片化、即时即刻的感性刺激成为受众追求拥趸的阅读体验。信息的视觉化呈现仰赖于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移动电脑的出现,将受众阅读空间从封闭的私人空间带入共享的公共空间。数字媒介阅读空间的变化使信息传播摆脱单向投送的历史路径,信息获取与社交需求的叠加使数位屏幕中介的两端成为互通的主体。多元屏幕的信息到达与用户争夺迫使信息生产的主体性从创作端更多地让渡于接受端。商业价值的过度追求导向对用户趣味的过分迎合,有限时空的信息彰显必然导致剩余信息的遮蔽,使受众呈现内卷化与信息茧房的现实状态。商业媒体新闻观念的缺失导致谣言泛滥、市场化价值导向、泛娱乐化的精神追求,将大量青年受众置于信息孤岛,强烈呼唤国家新闻媒体的价值重塑。

(三)短视频新闻与政论化纪录片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碎片化信息传播成为主流。由于移动信息媒介的应用以及通信技术高速带宽的加持,短视频、直播、公众号、资讯App等新型媒体形态成为大众信息接受的新方式。轻量化的短视频新闻成为传统媒体转型的有益尝试。以《主播说联播》《四川观察》等为代表的短视频新闻形式,提升了传统媒体内容二次传播的传播力,同时也以其独特的内容或形式实现了传统媒体转型的“网红化”效应。短视频新闻凭借“个性化范式”与“再专业化”的创作,将自媒体的“个体性表达”转化为新闻媒体的“主体性表达”;充分将新媒体碎片传播、多向互动的传播形式融合进新闻叙事文本。短视频新闻形塑了新媒体新闻形态的同时,也完成了短视频新闻“政能量”的传递,避免了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语境中新闻传播的失语危机。传统媒体转型在开拓新媒介新闻文本的同时,坚持守正创新,发掘传统媒体文本、制作、资源优势,探索政论纪录片的创作实践。2017年以来,《我们走在大路上》《辉煌中国》《将改革进行到底》《英雄儿女》等一系列政论纪录片开启了纪录片在重大历史节点的深度新闻报道形式。政论纪录片“利用道德论述、个体讲述和记录缝合的无声话语叙事转向;实现政论纪录片对个体向主体的改造,释放话语的多义性并将文本解读的权利让渡给个体,政论纪录片逐渐成为国家意识形态表述和形象建构的重要途径”。传统媒体守正创新,以短视频新闻与政论纪录片的开拓作为传统媒体转型试水,为卫星新闻纪录片的产生奠定了文本叙事范式与技术基础。

二、卫星新闻纪录片的扶贫叙事

新华社卫星新闻实验室推出的卫星新闻纪录片《太空的见证》将扶贫攻坚叙事融合进传统媒体转型实践探索;突破了卫星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属性,进而将卫星视角内化为传播视角和传播内容,丰富了当前扶贫攻坚叙事的文本范式。

(一)时空压缩凝练扶贫叙事

卫星新闻纪录片《太空的见证》充分利用卫星观测数据呈现的“三区三州”历时变化与空间跳跃,将卫星图像的视觉叙事内化为扶贫攻坚的共时性叙事话语。纪录片时间的沉淀作为纪录片叙事的重要因素与情感累积方式,在纪录片叙事中彰显着特殊的力量。但是,由于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的限制,较大的时间跨度在纪录片创作中往往难以实现。特别是新闻时效性的要求导致电视新闻往往以呈现较短时空的新闻事件为主。纪录片《太空的见证》依托卫星长时观测的历史数据,通过视频生产的技术重构产生历时性的动态变化,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扶贫攻坚卫星视角的视觉变更。时空凝缩将扶贫叙事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缩小,赋予观众视觉的延伸,产生出更具冲击力的叙事文本。在讲述新疆策勒沙漠研究站治沙成效时,运用数年卫星地图合成两块绿洲的“握手”。沙漠绿化的漫长时间,被压缩进时长12秒的推镜头中,视觉化的沙漠绿洲历时变化得以见证治沙与治贫的奇妙共生。另外,纪录片《太空的见证》借助卫星视角将地域空间纳入纪录片叙事,将空间从被动感知提升到主动叙事的功能性地位。莫里斯·席勒曾在《电影,空间的艺术》中认为,“只要电影是一种视觉艺术,空间似乎就成了它总的感染形式,这正是电影最重要的东西”。弗里德曼也将空间视作积极、能动、充实的叙事成分。因此,纪录片借助卫星视角呈现的电影空间,不再仅作为被动的时代背景,空间改造与空间置换成为脱贫攻坚扶贫叙事的主动阐释。特别是卫星图像呈现的“三区三州”在地球版图中的地形地貌,从宏观角度阐述了自然条件的恶劣、经济基础的薄弱以及由此导致的深度贫困。卫星视角将历时性与跨地域的空间变迁转化成“三区三州”千百年未有的变化,自然时空不再局限于扶贫叙事的通用背景,而是充满了诠释与再诠释话语的开放性。纪录片空间物质属性的脱离,使人与自然的互动中产生更深远的想象空间,并将脱贫现实置于扶贫叙事与扶贫成就的精神空间之中。

(二)超常规视角见证扶贫叙事

与纪录片《航拍中国》的创作方法类似,《太空的见证》也采用了大量的航拍镜头与卫星视点的合成。高技术性视频特效、3D星图与实景的镜头运动缝合赋予纪录片大片即视感。可视性作为当代大众文化生产、传播、接受的重要文本形态,传统媒体时代读者阅读文字产生的智性快感转化成了视觉文化时代感官刺激产生的消费心理需求。科幻电影中常见的卫星视点与生俱来带有超常规的视觉冲击力。太空中上帝视角俯瞰地球产生的视觉奇观与陌生化的心理感受,刺激着数位屏幕后凝视的眼睛,这种视觉凝视也将这种视角带入文本叙事的空间想象之中。《太空的见证》将超常规视角在扶贫叙事的话语结构中潜构成观众的视点,观众在纪录片的阅读中完成扶贫叙事的接纳与时代见证。纪录片的高技术性视觉呈现依赖于专业化的影视制作,遥感数据可视化与遥感数据动态化突破性地运用到纪录片创作中。高分一号卫星60万米高空见证墨脱公路山体滑坡,在力求“车子能过”的同期声中全景拉开,壮阔的江水与蜿蜒的公路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彰显自然力量的雄浑伟大与人类力量的不屈不挠。《太空的见证》在突出卫星视点带来的宏大叙事,也借助两极镜头的视觉差异产生个体的观照。特写镜头与太空视点的极端组接,将个体人物扶贫、脱贫的点与地域空间困境的面组合,赋予人物及空间环境以文本寓言的深度。超常规卫星视点在扶贫叙事的另一话语维度产生客观视角的叙事功能。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产物的卫星以精密的科学运行并对地球不间断地太空观测,这种科学理性视点天然地赋予纪录片客观视点。太空视点见证中国扶贫攻坚的国家行动对“三区三州”政治、经济、地理环境以及人口的重塑。北纬30度的地形对比,直观展现自然环境对空间的塑形;扶贫攻坚产生的生态改造与环境重塑叙述中国扶贫攻坚的卓越成就。“这些技术已经成为潜力无穷的新闻报道工具,同时也是24 小时监测地球的摄像机”。卫星监控不但将地形地貌转化成视觉景观也成为加强纪录片客观视点的核心要素。北斗导航卫星的叙事应用把科技强国的时代语境潜入脱贫攻坚叙事文本。卫星监控还原藏羚羊的迁徙路线,索南达杰可可西里动物保护站与易地搬迁扶贫群众在太空的见证下,彰显着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的良性互动。《太空的见证》将纪录片的扶贫叙事上天落地,把科学视点与新闻视角融合,兼顾宏大叙事与个体观照,一体多面见证“三区三州”扶贫攻坚的权威表述。

(三)多维切入讲述扶贫叙事

纪录片《太空的见证》依赖卫星视点展开叙事,但并未局限于单一的叙事维度。纪录片通过画面的切换与声音的组接实现纪录片叙事主体的多维互现,将宏大视角与个体故事缝合,多维切入讲述扶贫叙事。与传统扶贫叙事范式单一的叙述主体不同,纪录片《太空的见证》采用卫星视点、扶贫干部与脱贫群众多维叙事主体讲述“三区三州”的扶贫事实,避免了太空视点的“大”与单一个体叙事的“小”。藏区青年拉博的未来期待、南疆托哈提如则·麦铁木尔的少数民族语言讲述,个体视点将卫星纪录片的宏大叙事带入扶贫攻坚的事实肌理,以可见、可感、可信的第一人称塑造了扶贫攻坚受益者与见证者的双重身份。多维叙事主体的交织互现也形成了扶贫叙事多面呈现的叙事篇章。与扶贫攻坚、地域环境息息相关的“路”“水”“沙”等九个故事篇章,不仅成为扶贫攻坚重要的成就,完成了纪录片叙事故事层面的情节塑形,而且在话语层面完成了叙事节奏的划分。甘肃临夏妥秀英作为贫困地区走出的女大学生被赋予女性的身份政治标签,以切入扶贫攻坚面向的教育公平现实的叙事篇章。妥秀英的个体成长故事与校长唐金海的真情流露给予纪录片情感动量,纪录片扶贫叙事张弛结合,从人物切实感受摹写时代变迁,个体生命历程见证教育扶贫介入女性命运改变的宏大历史事实。最后,叙事结构的多层嵌套也是纪录片多维切入讲述扶贫叙事的重要路径。纪录片《太空的见证》采用总—分—总的经典叙事结构,全景式俯瞰扶贫攻坚的全貌,个体故事分解组合扶贫攻坚的叙事篇章。在形构总—分—总的叙事结构中卫星视点的镜头运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叙事作用。纪录片采用卫星视点镜头推进将自然奇观聚焦到生命个体;在段落结尾镜头拉出叙事重回宏大视点。卫星视点叙事作用的深度挖掘实现了科技见证中国脱贫攻坚成就,也通过地域的跨越完成叙事篇章过渡作用,叙议结合张弛有度。

三、卫星新闻纪录片与融媒发展进路

新华社卫星新闻纪录片的创作是融媒发展转型实践融合扶贫攻坚时代叙事的有益尝试,丰富了传统媒体主题报道题材的转型实践经验,通过优势互补、思维转换以及技术创新提升媒介融合语境信息的有效传播。

(一)图文共现声画一体:文本优势与技术加持

传统媒体在长期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文本优势,在面临媒介融合传播形式变更中文本优势的内容迁移是传统媒体转型实践守护的核心优势。政治要求与社会责任的先在价值预期使传统媒体新闻价值理念秉持社会效益优先的价值考量,在新闻专题策划和文本创作中彰显着更为严谨的新闻态度和文本叙事的专业能力。新华社卫星新闻纪录片《太空的见证》作为脱贫攻坚的主题报道,充分发挥文本优势与影视团队的艺术创作。首先,在纪录片叙事中充分承纳文本写作的情节结构,将解说词统领的叙事文本与同期声、画面、特效以及音乐组合,在九个核心故事中完成宏大叙事与个体故事的交织,体现着创作团队对文本价值优势的坚守。其次,数字传播媒介的变迁更替,实际是传受方式的改变。传统媒介文字阅读到数字媒介读图时代的媒介更替,在改变接受路径的同时反向影响文本的叙事形态。数字媒介依赖视听综合的直观感知体验,以奇观化、碎片化、互动性的文本形态进入多元数位屏幕。《太空的见证》以院线电影的视听呈现快速俘获观众的注意,创造了上线72小时突破10亿次的网络点击量。最后,音乐创作方面实现了原创音乐的声音体现。按照纪录片叙事主题与叙事节奏创作的交响乐与纪录片画面呈现的大气恢宏、个体故事情感的细腻动人相得益彰。纪录片在文本、画面、音乐方面视听一体呈现的背后是传统媒体转型实践中对新技术的吸收探索。本片中数据可视化、卫星图像的视觉分析及电影转化都是极具探索性的纪录片创作方法。卫星数据的获取、操作、分析、解释的专业能力有效避免了新闻真实核心价值的受损。因此,传统媒体转型实践在发挥文本优势的同时,还须关注具备新媒体文本生产与新闻叙事能力的全面人才的培养,以适应图文共现声画一体新媒体叙事文本的生产。

(二)思维转换变与未变:政治守位与思维出位

融媒发展转型的实质是文本生产思维的转换,转型的核心是实现政治话语的有效传播。 一直以来,新华社在国际、国内传播中面临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的尴尬处境;而以《太空的见证》为代表的扶贫攻坚主题报道与卫星新闻纪录片的叙事形态,则彰显了新华社面对媒介融合转型探索的思维转换与开拓勇气。用户理念的思维转换颠覆了传统媒体官方话语的叙事范式,用户视觉趣味、情感叙事以及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更接近数字媒介的受众心理需求。智能算法为用户精准画像直面用户需求,数据新闻生动直观发挥传统媒体的资源优势,生命个体的情感叙事避免强势话语的失语,媒介互融多向分发拥抱大众媒介扩大信息的有效到达。传统媒体转型探索中用户理念的思维转换,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生产从刻板传声筒到对信息的按需生产。融媒发展转型的能动性创作出现了“网红化”的爆款栏目,直面自媒体与商业媒体的竞争,兼顾政治话语传播的长尾效应与短期价值;在国际传播中打破了西方主流媒体对新闻话语的垄断,有效发出中国声音。“新华社的变革体现了中国的媒体理念已经从一个纯粹的传统的共产主义媒体理念转变到一个由多种媒体理念相结合的混合型的媒体理念的变化……”新华社的转型探索彰显了媒介融合传播的现代性特点,但并未改变新华社的历史定位。新时期新华社依然面临作为党的喉舌、国家通讯社、消息汇总、世界性通讯社的历史定位。新华社转型实践探索中的变与未变,思维出位与政治守位要求其从对内传播转向内外兼顾、守正创新有效传播的全媒体形态。

(三)制播创新探索实验:新闻IP与有效发声

新华社转型实践的变与未变要求其适应媒介融合发展的传播路径,也仍须坚定坚持政治守位,完成国家新闻通讯社的时代价值期待。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学习中指出“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数字媒介的技术发展正从根本上改变着信息传播逻辑,传统媒体转型不是机械的文本迁移,而是适应媒介话语表达的共生关系。传统媒体转型创新制播方式、探索新媒体话语表达,以专业化生产在用户生产内容(UGC)的信息浪潮中打造可视性、可看性的新媒体精品栏目。《太空的见证》吸收互联网营销思维,将营销观念带入新闻传播,打造新闻IP。丰富产品运营方式,充分利用“中国首部卫星新闻纪录片”设置舆论话题引导,借助多平台、多形态实现有梯度的议程设置,引导互联网流量关注纪录片首映,成功创造了关注与口碑的收益双赢。深度结合“卫星见证脱贫奇迹”的时代话语,提升传统主题报道的制作、宣发、运营业务能力。另外,传统媒体转型实践探索核心目的是实现政治话语的有效传播。新时期以来,新华社打造平台建设,拓展平台服务类型,注重品牌栏目培养,创新新闻表达方式。短视频、延时摄影、5G直播、新华视频等一系列制播探索更接近新媒体受众的接受习惯。借助优秀新闻IP优势,发挥多元分发,在首轮宣发后将《太空的见证》分解成9部适应碎片传播的短视频进入微信、抖音、微博等新兴媒介平台,与非传统新闻平台的用户增强互动,发挥二次传播效应并再次引流关注成片。传统媒体转型注重视觉化发展,传播媒介单一物质形态到多元屏幕,传播路径由单向投送到多向互动,尊重受众的多元选择。

新华社“首部卫星新闻纪录片”《太空的见证》在媒介转型探索中深度结合扶贫攻坚叙事,在国内、国际传播发出中国强音。传统媒体优化对外传播策略,通过转型实践夺取舆论主导权,有力回击了部分西方媒体对后疫情叙事、扶贫攻坚叙事的误解、偏见与无知。

猜你喜欢

纪录片太空传统媒体
上太空,安个“家”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太空遇险
传统媒体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