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在满族菜肴翻译中的应用
——以满族美食特色“饽饽”为例
2021-11-13于墨竹
于墨竹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一、引言
作为一名在哈尔滨长大的满族人,常听长辈提到“饽饽”“碴子”“粘豆包”等词汇。小时候仅仅把这些当作东北方言,长大接触满族文化后才知道这些词汇蕴含丰富的历史背景。东北地区的满族存在时间长,多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满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除此之外满族的饮食文化也相对发达。由于气候原因,满族聚居的东北省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食文化,在民族融合的历史长河中成为中华饮食结构的一部分,同时也推进了中华饮食文明前进的步伐。目前少数民族的菜肴翻译研究薄弱,探讨满族饮食的翻译策略不仅可以保护满族风俗文化,更对中华传统的外宣传播有着积极作用。为此,本文遵循目的论的三原则对满族食品进行翻译探究,期望能为满族文化翻译研究提供更新颖的角度,实现满族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二、功能目的论三原则
功能目的论是翻译功能理论学派的核心理论,主张整个翻译过程应遵循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目的论适用于满族美食的英译,原因有三点。首先根据其目的原则来解释。第一,目的性原则的两层因素。一是翻译的基本目的,让读者了解满族食品的基本信息;二是交际目的,翻译不仅是语言的翻译,也是文化的翻译。英译的主要目的就是弘扬满族饮食文化,让目的语读者产生旅游或其他心理需求,达成外译的目的。第二,连贯性原则,是让英译后的文本在旅游外宣等交际语境中发挥作用。当然,“文化不可译” 现象是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障碍。与满族相关的文化语境在英语文化中不存在,这类少数民族文化负载词,很难找到对应词汇。金惠康教授在《跨文化交际续编》中说:“语言的形象始源于人类社会的生活,不断借鉴、运用、提炼,变成一种生动活泼的表达手段,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时,要求完全传达其形、其味,真是不容易。”让文本与交际目的达成语际连贯,使少数民族饮食的英译与文化传播相辅相成,最终定位于符合目标语文化语境的译文。第三,忠实性原则,忠实原则不代表逐字直译,西塞罗在《论演说家》中说到词对词的翻译会使他的译文看起来笨拙呆板,这种行为也背离了其身为译者的觉悟。少数民族的饮食风俗若追求直译则不符合目的语读者的文化需求及其探索民俗文化的期待。翻译过程中必然要忠实食材、口味以及制作方法等要素,但并不是从词汇层面。将《圣经》传至拉丁美洲的翻译家圣杰罗姆说:“重点在于翻译出字里行间的感觉而不是按词汇顺序来硬译。”这种“感觉”引申到食品翻译中,就是达到目的论中的语际连贯。正是以上原则最终决定了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需要功能目的论作为翻译策略。
三、满族特色食品
一个菜点门类的形成,是由一个地域的生活习惯、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物产特征决定的。满族人是肉食主义者,主食以黏食为主。蛋白质和碳水的搭配让他们在出门狩猎时免受饥饿的困扰。美食就是要有甜有咸,满族特色饮食除了酸菜炖白肉血肠,茶食饽饽也是满族饮食的精华。以“饽饽”为例,黏米里面包着豆馅、果仁、蜂蜜,可炸、可烙、可蒸。其他茶食甜点主要有:萨其马、芙蓉糕、豌豆黄、波罗叶饼、淋浆糕、镟饼等。满族的美食菜肴在古典巨著《红楼梦》中的描写则让人垂涎欲滴。例如奶油松穰卷酥、奶子糖粳米粥以及各式各样的奶油炸的小面果。但英文世界里这些诱人的满族特色食品“饽饽”缺少对等词,属于文化空缺词。能否准确传达其形、其味,就要参考目的论三原则,以宣传满族风俗饮食为目的,用英语从另一种视角忠实全面认识满族饮食作出的历史贡献,从而更好地传承满族历史文化。
四、满族点心翻译策略
翻译的前提是全面了解满族的历史文化背景。如果不知道中西文化的对比,就不可能准确恰当地表达出具有交际功能的译文,与目的语读者的文化需求产生歧义便达不到翻译的目的。在搜集和积累满族饮食相关史实的过程中,笔者发现目前满族饮食的英译质量参差不齐、视角错乱。用外语词汇直译满族食品,不仅阻碍国外食客了解中国美食,更忽视其中包含的少数民族文化。选用目的论原则英译满族美食不仅会提高满族风俗文化的翻译准确性,也能为中华美食大国的形象锦上添花。下面从保护少数民族传统食品特色的目的出发,探讨以目的论原则进行的音意兼顾、意译加注、音译加注的满族点心翻译策略。
(一)音意兼顾
满族的食品有其特有风味,其菜肴的名称背后有着不同意义和历史背景。如果逐字翻译,一味追求对等,那最后的译文毫无意义且达不到宣传推广文化的目的。在翻译食品的过程中要发挥译者主观性,不拘泥于原菜品的字面意思。在英译时采用“意译”兼配“音译”,在完全理解每个满族食品所承载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将满族饮食基本元素文化在注释中再现出来。
例1:菠罗叶饽饽Daimio Oak’s leaf-wrapped Bobo
《满洲四礼集》载:“四月上山采集柞树之嫩叶,制作菠罗叶饽饽。”菠罗叶饽饽是满族人在春季用泡好的黏米加水磨成细面,再将红小豆煮烂,包入黏米面成大饺子型,外裹抹好酥油的柞树叶,蒸熟即成。菠罗叶饽饽与苏子叶饽饽制法相似,叶片都是起包裹黏米的作用。虽因外形缘故两者都被称作“黏耗子”。但英译时以满族文化视角必须将两者区分开且加以注释。“菠罗叶”实为波罗叶Daimio Oak’s leave(槲树的叶片)。满族黏耗子细论起来和广东潮汕、福建等地区的鼠曲粿也有相似之处,后者选用干芭蕉叶垫底。可惜的是搜索粿的翻译结果指向的是东亚糕点Kuih。既然日本的黏米团麻糬是Mochi,韩国的打糕为Tteok。而且从制作手法和原料来说,满族饽饽既不是水果或咸味馅料的Pie也不是黄油加面粉制成的Cake,那么将饽饽音译为Bobo是保留满族饮食文化的最佳译法。主体音译后,关于叶子的译法,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国家有一种食品是叶子裹芝士的食品被称为“Leaf-Wrapped Cheese”, 英国的博斯沃思奶酪(Bosworth Leaf)就是用蕉叶裹制的食品,有了以上平行文本的参照,将菠罗叶饽饽译为Daimio Oak’s leaf-wrapped Bobo再加上对于饽饽的注释Bobo is the traditional Manchu food made from glutinous husked millet and using red bean paste as a filling. It gives off a red bean fragrant and chewy texture. (饽饽是传统满族食品,由黏糜子做成的外皮里面包裹着红豆馅,吃起来有红豆香味还有嚼头)这种音译兼顾的译法既保留了满族食品特色,也达到了让中华饮食走向世界的目的。
例2:芙蓉糕 Sachima with red icing
芙蓉糕由萨其玛转化而来,风味特点与萨其玛相同,因色调如芙蓉花,故称“芙蓉”。民俗文化的独特性,使其在英语中难以找到相对应的表达,属文化空缺词汇,若按字面意思将芙蓉糕直译为Cutton rose-shaped cakes不仅会失去原有色彩还会让读者觉得莫名其妙。比起萨其马,芙蓉糕多了一层厚厚的红糖霜(由猪板油和红糖制成),鉴于萨其马在海外已有一定知名度,在各大搜索引擎的结果均为Sachima。针对芙蓉糕的翻译,将主体定为Sachima后加外形描写with red icing. 由此目的语读者便知道这是一种覆有红色糖霜的萨其马。Sachima is consumed as a syrupy treat and the one with red icing is made from fluffy strands of deep-fried batter bound together with brown sugar syrup which resembles the color of cutton rose. (萨其马是一种由松软的油炸面糊制成的甜品,浇上红糖糖浆的萨其马与芙蓉花颜色相似。)芙蓉糕考虑到中西文化差异及对猪油的“误解”就不将糖霜成分译出,做食谱用时再加注原料为lard and brown sugar即可。
(二)意译加注
满族饮食文化内涵浓厚,单纯的意译并不能很好地为目的语读者所理解,存在一定的文化传播局限性。因此根据目的原则和忠实原则,对满族饮食文化负载词进行意译,并辅以注释,有效传达美食的内涵。
例3:淋浆糕Steamed Husked Millet Cakes
淋浆糕亦称黏糕。《清文总汇》载:“黏糕乃蒸的,大黄米磨面放水搅和,盛于布袋内,颤内铺布单,拧挤出面水,在毓内蒸者。”蒸熟后切块,蘸糖食之。粉质细腻,松软香甜。大黄米就是黏米,也叫“黏糜子”,是满族人主食之一。大黄米与小米Millet的不同要译出,前者是糜子去皮加工而成的,用Husked Millet一词区分,淋浆二字若看字面意思直译为glazed (overlaid or covered with a smooth, shiny coating) “给食物裹上一层液体状物质,使其看起来诱人有光泽”,这与淋浆糕的外形和做法相差甚远。根据记载的制作过程转译为Steamed Husked Millet Cakes. It is eaten as a staple food for the Manchus, which made from the ingredients of glutinous husked millet flour and serve it after steaming the batter. Dip a slice of cake in granulated sugar makes this cake perfectly sweet.(满族人做主食食用的一种蒸糕,原料为黏糜子,蘸糖食用风味更佳)以宣传满族日常饮食为翻译的目的,在注释中将其原料、做法和食用方法解释清楚。即使两种不同文化的饮食习惯不同,在复杂的文化系统下语言文化不得强求相互对照,用简单易懂的文字将满族淋浆糕进行意译加注,展示给目的语读者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
(三)音译加注
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这也是目的论中的首要原则。在翻译中,中国的主权地位不可错位,视角的重要性不可轻视。王海峻在谈包子的英译规范中提出:“英语对外来新鲜事物具有很强的吸纳能力,光食品词汇就吸收了来自各语种的大量外来词汇。”满族食品外译本就是传播中华文化的过程,民族特色食品尽量不借用英文词语来将就,比如说饺子、粽子、馒头、锅贴等。在翻译民族文化负载词汇时要想使译文最大限度地忠实原文,除了以上提到的意音兼顾加注和意译加注,也可根据目的论的忠实原则采取音译加注的策略,即保留点心的读音,以中文拼音形式移植到英语中,并且加上必要的注释来传达点心的详细信息,进行一定的信息补偿优化,从而使满族文化负载词的作用发挥最大化。
例4:镟饼Xuan bing
镟饼(下称旋饼)是一种油煎饼。清朝的扬州“茶肆甲天下”, 乾道时期茶馆的盛况可从李斗所著的《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中窥见:“城内外小茶肆或为油镟饼,或为甑儿糕,或为松毛包子,茆檐荜门,每旦络绎不绝。”《清文总汇》中所记载旋饼的做法是:“旋饼乃麦面放油拼薄而圆,干锅擦油炕熟。”以前的“油镟饼”现在以“旋饼”为人熟知。据旋饼师傅讲,叫旋饼是因饼先是在手中、鏊(ào)子上不停旋转而得名。综合以上描述,在翻译时要考虑如何再现“旋”字,再现原汁原味。因其做法与印度飞饼有异曲同工之处,参照后者名为Roti Prata且两个单词均为印度语,属于外来词汇。拟将镟饼音译为Xuan bing. 因古文中记载的烹制方式与现代不同,但总体是一种烙制饼子,故注释为Xuan bing is the kind of flatbread that is commonly clay-oven baked and grilled after flipping the dough. The texture is flaky and also has stuffed versions such as meat filling. 翻译和添加注释的过程中将译文的功能特征放在第一位,不一味追求对等原则。满族的食品在国人看来是一种特色,是一种可享受的美食,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食品的译名起到的是一种宣传功能,好的译文美上添美,反之则会让读者如坠云雾。附加的注释中介绍了旋饼的烘烤方式、简短的制作过程描述及口感和种类,若能让读者产生想要尝试一番的想法也是达到了英译的目的。
例5:豌豆黄Wan dou huang (Split yellow peas confection)
豌豆黄是春夏季节一种应时佳品。原为回族民间小吃,后传入清朝宫廷,成为满族宫廷食品。国外网站译名大多为Pea Flour Cake 给人一种主料是豌豆面粉的错觉。豌豆黄实为去皮的干豌豆与白糖和水制成,注释中解释清楚为Split yellow peas(脱皮的干豌豆)。豌豆黄制作过程不需要额外的面粉,也就不能称其为cake,可用confection (an elaborate dish or delicacy made with sweet ingredients)“甜品”一词来定义豌豆黄。
英语词汇的包涵性极强,以意大利特色主食Pasta为例。Pasta与noodle的外形、制作原料相似,但英语并未使用Noodle一词来转译Pasta,而是发挥其包涵性将各式各样的意面品种名称统统纳入。spaghetti细意面,ravioli意面饺,and lasagne千层面等单词都可以在词典中查询到相关信息。起初这些音译的词汇如Bobo, Wan dou huang, Xuan bing可能要根据目的语读者和文本类型(食谱或旅游)的不同作相关注释,但当这些产品大量出口,为人熟知并喜爱后,这些带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甜品名称便不会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保留中国少数民族美食的地域特征是外译、外宣的原则和前提,音译中的文化差异虽然明显,但只要注释得当,就能准确传达食品的原料、做法,达到宣传民族文化的作用。
(四)图文相辅
食品翻译的局限性在于单纯的文字表达很难给目的语读者一种直观的感受,国内外菜谱都是精致的图片辅以做法,更好的吸引读者眼球。外译少数民族特色时应适当应用此模式,将满族的各个甜点茶食的图片放入译本中,娱乐性、科普性使得整体传播效果大放光彩,使得图文结合,文字传达的信息更加立体全面。勾起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兴趣才是整个翻译的宗旨,有效实现对外交流传播的目标。
五、小结
满族文化源远流长,但相关的饮食翻译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这种不准确性反映目前国内对满族文化研究的缺乏,如何提高准确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一个个菜品实例并结合目的论原则,提出采用音译兼顾、意译加注、音译加注和图文相辅四个翻译策略,充分体现该理论对翻译满族的饮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饽饽”虽小,品种繁多,其中凝聚的满族民俗特色带有浓郁的中华味道。在面对每一个少数民族菜肴、点心名称时,要认真对待内含的文化元素,在了解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斟酌如何译出民俗文化特色。
传承与绵延民族文化从满族民俗翻译出发,研究传播民族饮食英译不仅能够保护少数民族的传统饮食文化,还有利于牵动满族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吸引更多国外友人来了解欣赏满族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