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教育探究
2021-11-13时正杰
文 时正杰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中国社会进入新媒体时代。同时,媒介素养问题,也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高校教师尤其需要关注媒介素养问题,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
新媒体时代必须关注媒介素养问题
新媒体时代是媒介发展的产物
传统意义上的媒介特指纸质传媒,主要包括报纸、杂志、书籍等平面传媒。传统纸质传媒在十八世纪后出现高速发展,并在数百年时间里深刻影响着传媒领域,塑造了欧洲各国传统的精英文化。
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班牙大流感的西方各工业国迎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一时期,无线电广播、电影院等新媒介在欧美各工业国快速发展起来。每周都有不少青少年(包括年龄不满14岁的儿童)走进电影院,观看有关黑帮、性的电影;每天广播电台都向数百万收音机用户播报内容光怪陆离的广播剧,电台、电影等新媒介传播的流行文化对传统精英文化构成了全面冲击。这种情况引起了英国学术界的重视,英国保守派学者利维斯撰写专著,指出流行的电影文化对青少年构成了负面影响,提出必须对公众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利维斯的意见虽然倾向于保守,但仍然引起了各国的重视。
后来一种新的媒介——电视台在西方各工业国大规模发展起来,通过卫星直播,千家万户都可以随时观看到电视节目;电视迅速发展成为纸质平面传媒、广播之后的第三媒介。直至互联网迅猛发展起来,成为第四媒介;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由信息技术支撑的智能手机也迅猛发展起来。在2021年的今天,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进入新媒体时代。在新媒体时代,新媒介的用户数量已经不能用“万”“十万”“百万”“千万”作为计量单位,而以“亿”为计量单位。据统计,截至2020年,国内手机上网用户总数已超过13亿,国内三大运营商的手机用户总数已超过16亿,其中4G用户占比超过80%。在新媒体时代,人们可以使用微信、微博等平台来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并且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发布各种信息。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发布、传播、交流、反馈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与此同时,新媒体用户的媒介素养问题在近年来也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媒介素养
近些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媒介素养”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但至今学术界仍未取得“媒介素养”的统一定义。为行文方便,在本文中,我们将“媒介素养”描述为:媒介素养是新媒体时代公民的一种个人素养能力,媒介素养是公民个人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新媒介用户使用各种媒介,搜集信息、分辨信息、解读信息、传播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撰写原创信息、发布原创信息、传播原创信息的能力。
高校教师媒介素养现状
2020年9月,为了解高校教师媒介素养现状,专家随机选择国内13所普通高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的高校教师共有364人,他们的职称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学历包括本科、硕士、博士,执教的专业涵盖文科、理科、工科、管理学等各个专业,教龄在5至10年之间。此次调查显示:
其一,在全部接受调查的高校教师中,有3%的教师偶尔听收音机广播,有10%的教师爱看报纸,有20%的教师喜欢看电视,有48%的教师喜欢使用手机,超过50%的教师喜欢使用互联网。在全部接受调查的高校教师中,超过61%的教师每天使用互联网的时间超过两个小时,7%的教师每天花两个小时看电视,12%的教师每天花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看报纸、杂志、书籍。没有一个教师每天花两个小时听收音机广播。这说明新媒介已经超越传统纸质平面传媒、广播、电视,成为高校教师使用频率最高的媒介。
其二,在全部接受调查的高校教师中,有52%的教师使用台式电脑,有28%的教师使用笔记本电脑,有17%的教师使用智能手机。而使用平板电脑的教师数量较少,这说明高校教师在选择新媒介方面并不具备较强烈的“超前意识”。
其三,在全部接受调查的高校教师中,有52%的教师采用自学方式了解新媒介,有17%的教师曾参加过使用新媒介的相关培训,有6%的教师通过向他人请教了解新媒介,有24%左右的教师通过其他方式了解新媒介。这说明:新媒介操作简单,使用起来非常方便,高校教师不需要经过专业培训也可以了解新媒介。但这同时也反映出大部分高校教师对新媒介的认识缺乏深度。
其四,在全部接受调查的高校教师中,有50%的教师表示看电视的目的是为了休闲娱乐,有42%的教师表示看电视的目的是为了打发时间,有3%的教师表示看电视的目的是为了教学,有4%的教师表示看电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个人专业素养;有44.38%的教师表示阅读书籍的目的是为了教学,有49.85%%的教师表示阅读书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个人专业素养;有32%的教师表示使用互联网的目的是为了休闲娱乐,有24%的教师表示使用互联网的目的是为了教学,有21%的教师表示使用互联网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个人专业素养,有24%的教师表示使用互联网的目的是为了打发时间;有38.22%的教师表示听收音机的目的是为了休闲娱乐,有1%的教师表示听收音机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个人专业素养,有61%的教师表示听收音机的目的是为了打发时间;有40.25%的教师表示看报刊、杂志的目的是为了休闲娱乐,有15.59%的教师表示看报刊、杂志的目的是为了教学,有24%的教师表示看报刊、杂志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个人专业素养,有21%的教师表示看报刊、杂志的目的是为了打发时间。这说明:传统听觉媒介无线电广播已经无法满足高校教师的教学所需,也无法提升教师的个人专业素养,新媒介(网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教师的教学所需,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的个人专业素养,但书籍在满足教师教学所需、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方面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开展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教育
在英国、法国、美国等国,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开展数十年。在加拿大,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现如今,中国新媒体用户数量已经超过西方各个发达国家新媒体用户数量之总和,高居世界第一位。因此,我国也需要大力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媒介素养教育,需要对高校教师开展媒介素养教育。
构建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对高校教师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首先要构建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当前,各地高校的教学经费比较紧张,教学任务繁重,教授、讲师的课时安排也非常紧,这意味着国内高校很难抽出大量的经费、师资力量,效仿发达国家高校构建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很难开展专业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因此,我们主张:高校构建媒介素养教育体系,要充分发挥新媒介的作用。高校要在本校教师中选择一批熟悉、精通新媒介的青年教师,将他们组织起来集中学习媒介素养的相关课程,在短时间内着重提升他们的个人媒介素养。然后,使用QQ、微信,将本校的全部教师拉进QQ群、微信群,在网络空间上构建起一个在线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接受了专门培训、具有较高媒介素养的青年教师通过这个在线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向本校的其他教师开展在线教学,这样就可以迅速提升本校全体教师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教育必须紧密结合教师的需要
新媒介(网络)信息量大、信息形式丰富多彩、信息传播速度快,因而深受高校教师欢迎。但高校教师使用新媒介,却很难满足自己的教学所需,同时也无法有效提升个人专业素养。因此,高校在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时,要紧密结合教师的需要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要深入研究教师平时关注、阅读的报刊、杂志、书籍,并且针对教师的教学需要、教师个人专业素养,开发出一批具有较高实用价值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这样,就可以将传统媒介与新媒介相互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种媒介的优势,有效满足高校教师的实际需要,吸引广大教师接受媒介素养教育。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教师需要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需要使用各种媒介来获取信息、发布信息,才能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与效率。因此,必须认真研究高校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