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与新闻教育改革

2021-11-13庄然

记者观察 2021年27期
关键词:媒介融合内容

文 庄然

比起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信息时代的信息传播介质形式更加丰富,其价值方向也更加多元。但从本质上来讲,这种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方式直接影响到了新闻的存在价值,并对传统的新闻机构提出了挑战。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不能及时针对媒介融合来进行新闻教育改革,那么未来留给新闻的生存空间也将会越来越小。当然,新闻工作者也不能坐以待毙,可以利用新闻的附加价值来提高新闻的自身价值,从而使其能够在时代的变化当中站稳脚根。事实上,如果能处理得当,新闻的影响力还将能够影响社会文化价值结构,甚至推动时代的发展。

媒介融合的具体内容

内容融合

在传统的新闻传播当中,新闻的内容通常较为权威,在事件的描述上也较为准确客观。但随着新时代的推进,大多数地方新闻台开始不断扩充自己的内容,以提高传统新闻的基础影响力。在此影响下,如今的新闻内容更加变得多元化,也更加贴近民生。

渠道融合

在传统新闻的传播渠道当中,以纸与杂志为主体的新闻占比较大,但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图片、文字、视频、声音、公众号等方式也逐渐成了新闻传播的新渠道。得益于传播形式的多样化,新闻传播的效率也更加高效,其导向也更加准确。另一方面,信息数字化也使得各大新闻平台能够进行联合报道,从而能够提高大型活动的新闻播报准确度,更加高效地完成新闻的使命。

终端融合

在以往,不管是何种形式的新闻报道,最终将会集中在报纸或者是杂志上,以供人们进行阅览。但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不管是图片、声音、文字,还是视频,他们都将会以手机为载体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所以为了适应人们的阅读情况,大多数的新闻排版都抛弃了传统的排版结构,并尝试运用不同载体来对新闻内容进行补充。终端融合不仅代表着新闻形式的融合,它还代表了阅读人群的融合。在以往新闻的阅读中,其受众往往较为固定,但随着手机终端率的不断提高,新闻的受众群体也逐渐变成了社会中每个年龄层次中的每个人。所以,如果不对其内容进行控制,很可能会影响到社会的正常发展。

传统新闻教育模式所面临的问题

新媒介形式过于复杂

不管是图片、文字还是视频、公众号,其设计成本都要远远高于传统的新闻设计。所以如果想要提高新闻质量,则需要学生认真学习新媒体的运行原理,并根据新闻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最适应的传播形式。不过,对于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传媒专业的相关专业课已经占据了其大量学时,如果对其进行新型的媒介教学,那么势必要压缩其正常的理论学时。从长远利益上来看,这对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另一方面,不管是学校还是学生,新闻传播的学习成本也在不断增加。首先对学校来讲,除了要教授给学生基础的新闻运作原理以外,还要对其进行现代媒介基础运行原理的补充教学,以便学生能够将新闻与现代媒介相结合。另外,在学校专业的安排上,学校也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源来将原有的新闻传媒学科进行仔细划分,以对应现代媒介的不同种类。而对于学生来讲,新闻媒介的增加也使得其要权衡不同媒介之间的发展趋势。学校的资源毕竟有限,所以新闻教育的资源被划分,学习内容的选择压力也会被变相地强加到学生身上。

缺少市场竞争力

信息化不仅促进了各种新传播介质的出现,还催生了一批社会性质的新闻工作者。这类新闻工作者虽然缺少专业的理论教育,但由于其新闻播报方式更加多样,所以信息传播过程当中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反观相关专业的学生,丰富的理论知识并不能弥补经验上的差距,更不能帮助其跳出理论的限制。而在传播介质技术的学习上,由于学校的学习时长相对有限且受到资源分布的影响,所以大多数的学生都缺少传播介质的实际操作练习。

新形式的内容处理压力

传统新闻虽然说面向于全体群众,但是由于其受众较为固定,所以在内容管理上也并不需要较多的限制。但随着智能设备的不断普及,新闻内容也逐渐影响到了更多受众。因此在新闻内容的处理上,相关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对新闻进行分层处理,以免其产生不好的影响。比如在一些负面、消极的新闻的处理上,就要采用管制处理,以免其发酵。当然,新闻的分层以及管制都需要巨大的运作成本,也是媒介融合带来的巨大副影响。

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与新闻教育改革策略

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

媒体传播的相关院校要积极与新媒介进行融合,并加强相关人才的培养,以提高新闻媒体的影响力。比如相关院校可以尝试将传统的新闻媒体专业进行拆分,并扩充相关的实践方面的学习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自身处理新闻的硬实力。如果学校的资源不足,则可以向当地的教育局申请,并尝试联合当地的新闻传播部门,以获取更多的新闻教育资源。当拥有充分的资源之后,学校就可以将新闻专业进行扩招,以弥补传统新闻教学模式单一的缺陷。如果学校条件允许,则可以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实习岗位,以增加其实际的新闻处理经验。

挖掘新闻媒体传播的深层价值

新闻媒体要充分利用新闻的本身价值,给自身争取更加广阔的生存舞台。由于新闻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绑定程度较高,所以相关人员也可以利用这一方面来强化民众对新闻的既有印象。当然,一些新闻传播者也可以与当地的一些其他基础设施绑定,从而创造出一个稳定的新闻阅读圈。当然,在挖掘新闻深层价值的过程当中,新闻传播者要遵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即需要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之上,来对其深层价值进行挖掘。

加强外线记者的自身素质

在进行新闻报道的过程当中,难免会遇到跨国采访的任务,所以也需要外线记者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以便于更好地完成新闻采访工作。在进行相关的跨国新闻采访时,外线记者要坚守自己的原则,时刻将国家利益放在心中。在书写稿件时,则要明确自身的立场与角度,在保证基础真实性的同时,尝试利用各种视角来对事件进行描述。另一方面,在采访过程当中难免要进行团队合作,所以一线记者也要加强其团队合作能力,比如提前进行任务分工,以进行多角度的采访工作。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采访活动难免会具有较强的危险性,而此时外线记者则要加强自身的危险应对能力,当危险情况出现时,保证自身的生命安全,保证采访资料的完整性。

完善新闻审核制度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每个民众都拥有了发布“新闻”的条件,但不同于其他的消息传播,一些负面、消极新闻的发布甚至会造成社会的动荡。因此,为了促进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相关部门也需要加强对新闻内容的审核力度,以便于为媒介融合创造良好的环境。在现如今的媒介内容管理当中,相关部门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对新闻传播进行规范:其一,加强新闻发布端的基础管理。相关部门应该尽快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以便于对一些影响较大的社会信息发布人进行控制,避免谣言的流出。清其二,对新闻建立分级制度。虽然说分级制度对于信息传播的作用有限,但它可以使青少年错开事件的发酵期,从而降低其受到的不良影响。

虽然说媒介融合给新闻传播以及新闻教育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只要相关人员能够把握住机会,就能够实现逆袭,甚至还可以利用媒介融合来加强新闻传播的基础影响力。当然,相关从业者也要认清楚自己“逆水行舟”的行业处境,并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

猜你喜欢

媒介融合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主要内容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