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教育思想研究
2021-11-13路晓佳
路晓佳
一、孔子教育思想的历史文化渊源
任何一种思想都不是凭空出现的,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马克思曾说:“不是人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领域。”孔子生活在动荡不安的春秋时期,面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孔子冷静观察、细心研究,总结社会规律,创办了私人讲堂,在教育活动中形成了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一)孔子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动荡不安的时期,是人类社会从奴隶文明向封建文明过渡的时期。经济上,铁犁牛耕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从而导致井田制的逐步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土地私有制。政治上,各诸侯国之间争夺霸权,忽视了对礼乐的建设。他们不再遵循统一的规章制度,没有统一的思想意识形态,导致周王室势力逐渐衰弱。周朝的统治者因为没有能力控制各个诸侯国,使得原来大一统的政治局面遭到了破坏,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的崩溃。礼崩乐坏的社会状况破坏了社会秩序,从而使“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向“学在民间”转变与发展。当时的社会状况就像孔子在《春秋》里所说的“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过去的“学在官府”的稳定局面受到了严重冲击,渐渐地与“学在民间”共同存在,甚至重心向“学在民间”倾斜。
(二)孔子教育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主张以道德学说为基础,以“仁爱”思想为核心,以适应人们社会实践生活为方法,在当时学术界和诸子百家中居于显学地位,为创建私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年少时期坎坷的经历,造就了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孔子。孔子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里,幼年丧父,同母亲颜氏过着贫苦的生活,贫苦的生活没有影响孔子学习的热情,他不仅爱学习,还创办了私人讲堂,以儒家学说为主要的讲授内容,广收学徒。《史记·孔子世家》中讲到了孔子创办私学的成就,有弟子三千人,贤者有七十二人,《论语·先进》篇中记载,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孔子培养出的学生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社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二、孔子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教育对象
在教育对象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广收学徒,培养人才。《论语·卫灵公》中记载,“有教无类”。关于“类”的解释,东汉马融、梁朝皇侃都把“类”解释为“种类”。“类”,指智愚贤不屑乃至富贵贫贱等区别而言,“有教无类”谓不论其人属于何类,都需施以教育。《论语·述而》中记载,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在孔子招收的学生中,有出身于贵族的南宫适,有出身于野人的子路,有出身于商人的子贡,有出身于贫苦之家的颜渊,有小偷出身的颜逐聚,可见孔子招收学生之杂。自周朝以来,只有社会上层的人和子弟才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社会下层的贫苦百姓是没有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的,能否接受教育是和出身、门第、身份、地位有关系的。孔子首创私人讲堂,与周朝的“学在官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改变了以往受教育的局面,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伟大创举,使更多的人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促进了社会进步。
(二)教育内容
孔子将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孔子的道德教育主要包括“仁爱”“礼”两个方面。在道德教育方面,首先,孔子将“仁爱”学说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仁”在《论语》中出现了一百多次,可以看出“仁爱”学说作为教育内容在孔子教育思想中的重要地位。在《论语·学而》篇中记载:“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认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仁”的根本与核心。孔子主张人人都应该具有仁爱之心,做到孝顺父母、敬爱兄弟姐妹。其次,“礼”作为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孔子非常崇拜周礼,以传播“周礼”为己任,并给“礼”增加了新的解释。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孔子主张通过推行“仁爱”之道来“复礼”,通过“仁”和“礼”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来实现“仁”和“礼”的统一。在知识教育方面,孔子将“六艺”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有关“六艺”最早的记载出自《周易·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所以“六艺”就是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学、计算。“六艺”是周朝官府要求学生掌握和运用的六种基本技能,因为孔子非常认可和崇拜周朝,所以在教学内容上继承了周朝的“六艺”。由此可以看出,孔子不但重视传播知识,更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育方法
1.因材施教
孔子在招收学生时,不分贵贱、贫富、愚智、勤惰、恩怨、老少、年龄、国籍、美丑,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所以出现了招收的学生比较混杂的状况,不同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孔子认为如果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实现不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即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能力、喜好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进行不同的教育。在《论语·先进》篇中记载,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子路和冉有同问孔子“听到了就去做吗?”孔子根据冉有平时做事退缩的特点,给冉有壮胆鼓励他听到了就去做;根据子路胆量大、勇于作为的特点,告诉他要多征求他人的意见再去付诸行动。《论语》中所记载的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孔子采用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学生之间差异的问题,
促进了学生的成才与进步。2.启发诱导
启发诱导是孔子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到的教学方法。在《论语·述而》篇中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对这句话作了注解,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写道:“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愤”指的是学生对问题认真思考但没有弄清楚的一种心理状态,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进行指点引导,就是“启”。“悱”指的是学生对问题又深思熟虑和认真思考之后,想要表达出来但是又表达不出来的一种状态,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弄清楚问题的本质,指引学生找到问题的答案,这就称作“发”。这几个字生动形象地概括出了启发诱导的教学过程。孔子认为,教育学生时,不到他想弄清楚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引导他;不到他想表达出来却表达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孔子主张要让学生去积极地思考问题,想要解决但解决不了时,教师再进行引导启发。孔子启发诱导的教育方式并不限于一个问题的解决,“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他主张学生在受到启发之后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会解决相关的问题。孔子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锻炼了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思结合
在《论语·为政》篇中记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与“思”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学思结合”是孔子教育学生时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孔子认为只学习知识不加以思考就会感到迷惘,只思考不去学习就会产生危害。只有把两者统一起来,“学”与“思”相互结合,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孔子即使在评价自己最得意的弟子颜回时,对颜回只学习而没有思考,从来不提反对意见,也表现出了不满。相反子夏在孔子说“绘事后素”之后,又提出“礼后乎?”的问题,受到了孔子的赞扬。在《论语·季氏》篇中记载: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孔子主张的君子有九思的观点,充分表明了他认识到“思”的重要性。但是孔子认为仅仅思考是不够的,“思”需要和“学”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论语·卫灵公》篇中记载:“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孔子把自己的亲身体会告诉学生,他以前整日不吃食物、整日不睡觉,只思考,结果什么也没有学到,不如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去学习。
三、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作用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优秀的教育家,开创了私人讲堂,他的教育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教育思想光彩夺目、教学实践丰富多彩,对当代教育仍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和启示。
(一)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公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发展程度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乃至整个民族的兴衰。其中,教育公平尤为重要。
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对促进当今社会的教育公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受这一观点的影响,我们在努力解决当前的教育不公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我国现如今致力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乡村和偏远山区的教育投入,如教育经费、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等,努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落后地区教育的发展,这些举措对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我国的教育事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过于注重统一化、标准化,结果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大多数教育者在课堂上按部就班、中规中矩、照本宣科,只注重完成统一的教学目标,往往忽视了受教育者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接受能力、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喜好,即个性差异;往往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观感受,特别是把和学生交流互动这一环节给遗忘了,从而导致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乐趣和积极性,缺乏对问题的思考,思维得不到锻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孔子的“因材施教”教育思想,依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发展仍然有着借鉴意义。只有最大限度地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育方案与培养目标,才会发挥出学生的最大优势,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孔子在教育学生时不仅注重知识目标的实现,而且注重“仁”“礼”道德目标的实现,还注重知识技能能力的培养。孔子的这一教育思想对我们解决当下面临的教育问题仍有很大的启发。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完成知识目标,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完成思想道德目标,更要让学生投入社会实践中去,学习一些专业知识技能,完成知识技能能力目标,而不是把分数看成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不以分数高低论英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