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区域性考古学文化研究力作
2021-11-12郑佐一
郑佐一
在汉代相对稳定的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环境中,物质文化得到极大的发展,“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厚葬之风盛行。汉代墓葬的考古发现分布广泛,数量上可谓是中国古代之最,为我们以物证史、研究中国古代文明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从全国角度来看,汉代的历史记载与考古资料众多,基本上可以从文献与实物两个维度观察到汉代大一统时代背景下思想文化与社会生活的一致性。而从区域角度出发,汉代版图辽阔,人口众多,行政区划制度随国家政策不断发展变化,各地的文化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并不断相互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富有区域色彩的墓葬文化。
近期由刘尊志教授带领青年学者著作、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京津冀汉墓研究》一书,是汉墓区域性研究的新的重要学术专著(图一)。虽然汉代考古学研究与历史文献研究领域的成果已较为丰硕,但是学界通常着眼于相当于现今一省之地内某种特定文物的研究,如瓦当、陶俑、画像石、玉器等,跨行政区划的汉代物质文化区域性研究领域的学术出版物则较少。《京津冀汉墓研究》一书的首创性在于,将现今京、津、冀三地区的考古发掘资料与汉代冀州、幽州刺史部的相关历史紧密结合,深入发掘、分析这一“地域一体、文化一脉”的区域,基于丰富的汉墓考古发掘资料(等级跨度大、时间范围广、空间联系密切),系统梳理京津冀地区汉墓的分布情况,剖析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而从考古学的经典研究方式——类型学入手,对京津冀汉墓的型式与分期进行分析。从研究方式到推导结果,《京津冀汉墓研究》一书对从事汉代考古的青年研究人员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京津冀汉墓研究》一书不仅梳理了京津冀汉墓的分布情况,对汉墓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类型学、年代学、地域文化因素分析等方面的基础考古学研究,在编撰结构上也是层层深入,富有逻辑性与科学性,从社会生活、典型墓地、丧葬内容(包括葬式与葬俗等)和典型陪葬品四个角度,阐述了京津冀地区汉墓所反映的历史文化信息。首先,利用考古材料,指出汉代京津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特性与不平衡性,并展现了京津冀地区汉代社会人们的衣、食、住、行及思想文化。其次,通过对典型墓地以及夫妻合葬、多人葬及屈肢葬等葬式葬俗的研究,从不同层面讨论了京津冀地区丧葬制度、习俗和文化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重点分析了“两殇合葬”与“家族聚葬”的内容和内涵。最后,从陶俑、陶连枝灯、陶楼等三种陪葬品的类型分析出发,以小见大地分析了汉墓出土器物的形制、数量、工艺等所体现的社会内容:先秦至漢代陶俑的数量、种类变化体现了墓葬文化中礼制观念的衰退和生活化、第宅化趋势的逐渐上升;陶连枝灯体现了佛教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同时其遍及燕山南北的分布范围也体现了汉代大一统格局在物质文化上的不断强化;陶楼则是汉代庄园经济、建筑技术发展和升仙思想流行的具象体现。
《京津冀汉墓研究》的作者团队展现了十分扎实的考古学研究基础与应用能力。作者刘尊志教授早年曾长期从事汉代诸侯王墓的考古发掘工作,后任教于南开大学,教授汉代考古与物质文化相关课程,其学术专著包括《徐州汉墓与汉代社会研究》《汉代诸侯王墓研究》《汉代墓外设施研究——以王侯墓葬与中小型墓葬为参考》等,其中《汉代墓外设施研究——以王侯墓葬与中小型墓葬为参考》入选2019年国家哲学与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京津冀汉墓研究》一书是刘尊志教授继对徐州地区汉墓进行的社会文化研究之后,在汉代区域性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的又一次有益尝试。作者团队中还包括曾荣获中国李济考古学奖学金的考古专业学生和在博物馆领域学习深造的青年学者们。总的来说,《京津冀汉墓研究》一书汇集了汉墓区域性研究的最新成果,对于研究汉代考古、考古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应用以及创新教学方法等,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当然,此书也有不足之处,如关于先秦丧葬文化对于不同地区丧葬内容的影响的论述稍显单薄等。但瑕不掩瑜,《京津冀汉墓研究》仍不失为一部研究区域性汉墓的重要学术专著。
〔编辑:张晓虹;责任编辑:谷丽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