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效果观察

2021-11-12吕国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29期
关键词:氢氯充血性噻嗪

吕国飞

慢性充血性心衰为临床常见综合症之一,诱因多样,亦为心脏疾病终末阶段常见表现。本病因心室充盈/泵血功能低下,心排血量无法满足机体代谢所需,导致器官与组织灌注不足后发生体循环/肺循环淤血的临床综合征[1]。临床特点主要为神经内分泌失常、左室扩张/肥厚及循环异常,表现为体液潴留、呼吸困难及乏力等症状。因本病预后较差,故而临床治疗重点为及时改善患者心功能。临床常规治疗为强心、利尿及扩张血管,但总体效果欠佳。研究表明,慢性充血性心衰发生发展中心肌细胞与结构的重塑离不开神经内分泌机制的参与及β 受体-肾上腺素信号系统的过度激活,因此β 受体阻滞剂可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降低后减轻心肌重构,进而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时间。美托洛尔为临床常用β1受体阻滞剂,选择性高,有强大的β1受体阻滞功效。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属于血管紧张素Ⅱ1 型受体(AT1R)拮抗剂,可有效预防心肌重构[2]。为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临床疗效,现选取78 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辽宁省建昌县人民医院二部心内科2019 年11 月~2020 年11 月收治的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78 例,纳入标准:①均经心电图与心脏彩超检查确诊为慢性充血性心衰;②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Ⅳ级;③知晓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慢性心衰病因非冠心病引起;②急性心衰或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或休克;③恶性肿瘤晚期、严重贫血或肝功能不全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合并症者;④除颤器或药物引起的难以控制的心律失常;⑤心肌炎且处于活动期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及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⑥于本组用药过敏者;⑦入组前30 d 内有其他试验药品应用史者。本研究符合伦理学原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 例。对照组中男24 例,女15 例;年龄45~79 岁,平均年龄(61.5±6.3)岁;NYHA 分 级:10 例Ⅱ级,16 例Ⅲ级,13 例Ⅳ级。观察组中男23 例,女16 例;年龄47~78 岁,平均年 龄(62.4±6.7) 岁;NYHA 分级:12 例Ⅱ级,13 例Ⅲ级,14 例Ⅳ级。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包括血管扩张剂、洋地黄及利尿剂等。在常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杭州赛诺菲安万特民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41)治疗,初始剂量为75 mg/d,结合患者病情与耐受度逐渐增加剂量至300 mg/d,但不可超过该剂量。观察组采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联合美托洛尔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391)治疗,初始剂量为12.5 mg/d,2 次/d,结合病情与耐受度逐渐将剂量增加至50 mg/d,同样不可超过该剂量。两组疗程均为12~16 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临床体征与症状基本消失,心功能改善至少2 级判定为显效;临床体征与症状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1 级判定为有效;临床体征与症状及心功能均未改善甚至加重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心功能指标: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LVEF、LVEDd、LVESd。③NT-ProBNP:于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空腹状态下静脉血检测NT-ProBNP 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④6 min 步行实验:于治疗前后开展,步行距离越长提示患者功能状态越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19 例,有效18 例,无效2 例,总有效率为94.9%;对照组显效15 例,有效16 例,无效8 例,总有效率为79.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9,P=0.042<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NT-ProBNP 及6 min步行距离比较 治疗前,两组LVEF、LVEDd、LVESd、NT-ProBNP 及6 min 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LVEDd、LVESd、NT-ProBNP 及6 min 步行距离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NT-ProBNP 及6 min 步行距离比较()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NT-ProBNP 及6 min 步行距离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bP<0.05

3 讨论

β 受体交感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慢性激活RAAS,心脏结构与心肌细胞得以重塑为慢性充血性心衰的基本病理生理学机制,最终结果为心功能逐渐恶化。心衰发展期间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状态会增加心率,激活多种内源性细胞因子与神经内分泌,慢性、长期激活会加快心肌重构速度,将心肌损伤加重并引起心功能恶化,该变化会将细胞因子与神经内分泌进一步激活,构成恶性循环[3]。慢性充血性心衰发生后会加重心室负担,损伤心肌功能,还会引起下肢水肿及呼吸困难等并发症,若未及时有效干预会致死。常规强心、利尿剂虽然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无法减轻神经内分泌失调与心肌损伤引起的症状。

目前临床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的关键在于将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与心肌重构阻断。研究表明,β 受体阻滞剂可对RAAS 产生作用后减少机体水钠潴留,将心脏前负荷减轻后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其理论基础为β1受体信号转导的致病性比β2、α1受体明显更大[4]。美托洛尔可有效阻滞β1受体,长期用药可改善临床症状与左室功能,进而降低住院率与死亡率。此外,研究表明,β 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还可将猝死率降低41%~44%,此为其独特之处[5]。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属于AT1R 拮抗剂,可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AT1受体选择性阻断,将Ang 效应水平降低后对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进行抑制,还可将交感神经活性削弱后减少儿茶酚胺分泌量,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收缩,降低血压后减轻心室壁张力。同时还可对Ang 结合于血管紧张素Ⅱ2 型受体(AT2)环节进行间接刺激,加快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O)生成,对心肌细胞生长进行抑制;降低AngⅡ水平,降低左室重量指数后有效改善心功能。研究表明,相较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阻断AngⅡ受体的作用更完全,且不会明显影响缓激肽代谢,可有效预防心肌重构[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9%,高于对照组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 后,两 组LVEF、LVEDd、LVESd、NT-ProBNP 及6 min 步行距离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报道相近[7]。由此可见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联合美托洛尔可协同增效。其中NT-ProBNP 为脑钠肽(BNP)前体,可对醛固酮分泌与肾素活性进行抑制,有效扩血管、利尿及利钠,作为神经内分泌激素可有效抵抗高血压与过重的容量负荷[8],一旦心脏负荷加大时会增加心肌细胞的NT-ProBNP 分泌量,故而可有效反映出心功能情况,相较于BNP,NT-ProBNP 半衰期更长且稳定性更高,故而为临床诊断心衰的常用指标之一。

综上所述,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氢氯充血性噻嗪
氢氯噻嗪联合替米沙坦用于高血压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叶酸对H型高血压伴舒张性心衰疗效观察研究
蒙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肿胀的临床观察
黄龙红蛭汤联合缬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微量泵补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并稀释性低钠血症中的应用
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中医认识及其实践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68例——附西药治疗52例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