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安顺食用菌产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11-12柏玉林何方方杨光烃
柏玉林 周 羿 何方方 杨光烃
(安顺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1.研究背景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随着市场需求量逐步增加,食用菌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食用菌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有着很大贡献。以贵州省安顺市为例。该市各县区都具有食用菌种植基地,但各县区中种植面积较大的主要是普定县、西秀区和开发区三个地方,其种植面积达到了全市食用菌种植面积的92%左右。我国食用菌的生产地主要有浙江、福建、陕西等省,目前可以实现蘑菇的四季生产。但由于南方夏季高温和北方冬季低温高湿度,在目前具备的栽培条件下,导致提高食用菌产量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高。除此之外,由于我国很多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存在一定的发展盲目性,缺少专业的菇农,技术掌握不透彻,对食用菌经营管理不当,导致食用菌产量不高,产品服务质量良莠不齐,影响该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据统计,全球的食用菌生产量由419万吨增加到了1079万吨,其中还包含牛肝菌、松露、羊肚菌、洋蘑菇等菌类。而截止2016年底,作为全球生产食用菌的前五大国家,其中中国的产量最多,达到了72%;其次为意大利、美国、荷兰和波兰这四个国家,他们的产量分别达到6%、4%、3%和2%。据食用菌商务网显示,我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和消费国,2019年我国的食用菌产量达到3933.5万吨,同比增长3.8%,我国食用菌产业已超越油料,成为第五大农业种植业。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更加地注重健康,“一荤一素一菇”的膳食结构在21世纪被大众普遍认可,食用菌消费比例也逐年上升。因此,通过研究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贵州安顺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
2.1 经济社会环境
根据安顺市人民政府网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食用菌已经成为贵州省主导发展的十二大特色产业之一。安顺市在食用菌种植方面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又有政府的大力支持。食用菌种植目前的政策优势有:一是规范运作模式,即由贵州聚福菌农业公司统一提供菌包,统一技术管理,统一保底收购,统一品牌包装。二是已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即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和贫困户三者之间的利益联结。三是拓展销售渠道,即大力支持食用菌信息服务网络建设,推行电子商务交易。除此之外,政府也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深加工企业,扶持村级合作社,保障人才供应,促进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再加上部分群众有着一定的种植基础,因此安顺市正在将食用菌产业努力打造成为优势产业。
2.2 自然地理环境
在当地,一年的平均气温不超过15℃,年均日照1300h ;气温变化幅度小,天气凉爽、空气湿润,无酷暑严寒,且降雨量丰富,年平均相对湿度80%,属于典型的高原型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符合食用菌的生长条件。海拔高度适中,市内的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并且具有丰富的食用菌种植原材料,有利于食用菌全年生产。特别是在南方高温、北方低温的季节,安顺一年的蘑菇生产,只需采用简单的遮阳降温保温处理,封闭的棚子,在自然气候条件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2.3 种植规模及产量
安顺市在“十三五”的规划当中,将食用菌列为本地裂变产业之一,加大了在资金和技术上的投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其中安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结合当地区域的各项优势,食用菌产业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大棚数由原来的60个增加到了2000多个,食用菌的年产量也达到了3000万棒,生产能力提高,带动年产值增加至3亿元,产业的发展促进了该区域800余户1800余人摆脱贫困。根据2019年农业产业监测调度系统数据发现,2019年11月底,安顺市食用菌种植规模达到了2.68万亩、产量达到11.99万吨,种植规模同比增长比率45.08%,产量同比增长率77.29%,产值达到12.98亿元、同比增长率111.20%;2020年12月底,安顺市将全面完成2.8亿棒的种植目标任务,食用菌带来的效益为当地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了很大贡献。目前,主要食用菌品种及产量,种植规模及增长率如下表 1、表 2所示。
表1 2020年安顺食用菌部分种类种植规模及产量情况统计
表 2 2017-2020安顺市食用菌种植规模及产量增长情况
2.4 安顺市各县(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根据2019年农业产业监测调度系统数据统计,安顺食用菌产业的目标种植规模是2.68万亩(亿棒),最终目标的完成情况为95.71%,较好地完成了种植任务,但是并没有超额完成,一些地方需要改进。其中,平坝区和镇宁县都超额完成了目标生产任务,总的食用菌种植规模分别为3116万棒(亩)、3519万棒(亩),完成率分别为100.52%、100.26%。其他县区具体完成情况如下表3所示。
表3 2019年安顺市各县(区)食用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3.存在的问题
3.1 基础配套设施薄弱
在食用菌栽培种植模式方面,我们国家和日本的种植模式大同小异。相较而言,日本在针对发展较差的地区,成立专门的“食用菌培训中心”,提供技术上面的支持,并且充分利用闲置设备设施。而安顺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比较晚,大部分以小型企业和合作社为主,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食用菌的生产经营能力有待强化,所购买的菌种生产设备,包括菌棚、栽培架等基础设施很难跟上大规模生产的需要。目前从生产技术发展来看,安顺市在食用菌领域的科技人才急需引进,并且缺乏科技创新,在技术推广方面还有待加强。
3.2 缺乏科学有效管理
在我国也有较好的食用菌生产模式,其中安徽省东至县的种植模式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该种植模式即标准化种植模式,与工厂化生产模式、园区模式、公司加农户模式相互渗透,整个种植过程采用标准化的流程,制定相应的生产要求,严格按照科学可操控的标准进行,连中间产品都具备相应的检测标准,严格控制食用菌的产品质量。在良好的生产模式之下,东至县2021年的种植量达1.1亿袋,收入高达4亿元,目前食用菌已经成为东至县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而安顺市食用菌在种植方面与东至县的种植模式相比,还存在定位不够准确、特色品种不突出、管理不完善的问题。在整个安顺市,虽然各县区都种植不同种类的食用菌,但是都没能打造出有辨识度的特色食用菌,种植的大多是大众品种,很难从食用菌产业中脱颖而出。
3.3 产业链机制不完善
据调查,安顺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销路是一大问题。由于食用菌生长周期快,采摘时期短,总产量的95%左右都是作为蔬菜来食用。目前安顺食用菌多以鲜食或烘干为主,食用菌产业链延伸发展不足。主要有以下问题:一是加工方式简单。安顺市现有的食用菌加工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即食为主,除了家庭日常需求和餐饮业的需求以外,存在有少量的食用菌加工厂。二是缺少食用菌产业生产标准。对于食用菌产业发展需要制定严格的标准进行参照。三是尚未挖掘产业潜在值。安顺食用菌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文化价值,但缺乏系统性的发掘与整理,这是目前安顺市食用菌的发展所不具有的经济效益。
4.对策建议
4.1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多渠道融资在安顺市建立食用菌中心市场和大数据管理中心,形成面向世界各地快速交易的平台和信息技术服务系统,对于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信息系统等环节,依靠当前发展的市场和企业进行重点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营销队伍,配备完整的物流体系。同样在交易方式上,支持网上进行交易、集中配送销售、经营连锁销售等交易方式,开通多个销售渠道,提高食用菌产品的流通效率。
4.2 建立科学管理机制
食用菌种植的发展企业战略,政府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实际工作情况落实产业经济发展,借鉴优势管理经验,提供相关的技术和资金支持;改善经营风险管理活动方式,实行长期联合管理系统发展;政府根据食用菌产业的收益期限的长短来进行产业的规划,对于选择收益期限较短的产业,因地制宜的扩大发展规模,不断发展,从而提高当地农民的食用菌种植积极性,在产业规模扩大的同时去进一步提高产量。
4.3 完善产业发展链条
多渠道开拓食用菌的用途,通过其他产业的发展带动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比如采用安顺镇宁民族村的辣椒酱,通过辣椒酱的制造,一方面可以带动贵州辣椒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就可以促进食用菌产业附加值的提高。该辣椒酱制造原料很大一部分为食用菌,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食用菌的销售问题。安顺市镇宁县民族村的辣椒酱也处于早期开发阶段,该辣椒酱有自己独特的商标,并且辣椒酱也是经过质量合格检验标准。经过实地调研,该辣椒酱之所以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主要是由于资金缺乏导致,政府可以安排专业人员对此认真进行调研,发现其产业的巨大潜力,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
4.4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根据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安顺市食用菌产业的附加值比较低,需要加大食用菌附加产业的科研投入和完善设备设施。通过全市的食用菌产业基地规划,建立统筹规划中心,建立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指标,各种植基地可以相互参考学习。另外,食用菌作为安顺的特色产业,对野生食用菌的特殊品种的选育、进行人工驯化和栽培,加大对野生食用菌的开发和利用是非常有必要的。逐步提高食用菌产品的服务质量管理,积极研发深加工技术,逐步取得突破,开发食用菌的药用价值,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