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部分卷区高考试题道题深度分析展示
2021-11-12作者单位姓名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钟佩英
【作者单位、姓名】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 钟佩英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乙卷)第6题分析
2021年全国乙卷第6题是一道考查遗传规律的典型题,它让很多教师意识到培养学生变通能力的重要性。笔者认为此题对一轮复习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利用价值,值得教师收藏并利用。笔者将详细分析该题是如何进行考查的。
【试题分析】该题是生物选择题最后一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难度值在0.4~0.5之间,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作答时,部分考生因担心此题耗时过多影响整卷作答而采用消极的(“连蒙带猜”)方式作答,因此该题在整卷区分度中占有重要地位。本题的命题素材来自教材,试题的题干简单、朴实,容易让学生产生熟悉感,但4个选项的字数较多,且均带有遗传学专业术语,部分选项存在隐性关键词,与题干的表述形成强烈反差,是对学生审题能力及理解能力的极大挑战。
【教学设想】新高三的教师正面临“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课题。在一轮复习遗传规律时会利用该题来组织开展以下的复习教学:
1.基础知识的巩固(目的是回顾并理解遗传学中相关专业术语的书写及含义)
展示该题,先让学生从题中找出遗传学相关的专业术语,然后给予充裕的时间让学生从教材中找出这些专业术语的概念,最后让学生互教、互检。[该题涉及的专业术语有二倍体、性状或相对性状、表现型、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自由组合)、杂合子、纯合子、测交、性状分离]
2.书写杂合子自交与测交的遗传图解(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遗传图解的正确书写,在书写过程中分辨杂交与测交的异同)
写出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与测交的遗传图解,比较自交和测交结果的异同(包括产生配子的种类、子代基因型及比例、性状分离比等)。检测遗传图解书写的各个要素,其操作为①学生按自己的经验书写遗传图解;②教师展示遗传图解书写的各大要素及评分规律;③学生互相检测;④学生自查后再次规范书写。
在学生能够规范书写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图解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书写两对等位基因均杂合的个体自交及测交的遗传图解,比较自交和测交结果的异同。具体操作同上。
3.自由组合定律拆分为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回顾(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快速解决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计算类题目)
表1 具有完全显性的杂合子自交量化表(非等位基因均独立遗传)
表2 具有完全显性的杂合子测交量化表(非等位基因均独立遗传)
4.审题练习(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5.变式训练(将选项中测交改为自交,然后选项稍作处理,目的是检测学生思维的变通能力)
【变式】某种二倍体植物的n个不同性状由n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杂合子表现显性性状)。已知植株A的n对基因均杂合。理论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教师稍改部分条件,就可以产生多个类似的考题,这样既可以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还可以考查学生的思维变通能力。
总之,对典型遗传题的利用不能仅止步于学生会做,还需要教师结合学情从不同的角度使用,让不同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有所提升。
【作者单位、姓名】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第一中学 邢艳兰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乙卷)第30题分析
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指出“2021年高考命题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要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从目前发布的高考试题来看,今年的高考试题紧紧围绕上述几个维度进行命制,通过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形式铸魂育人。本文从4个维度评析2021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乙卷第30题,以期为教学备考提供帮助。
一、真题略
二、试题分析
1.素材来源
本题素材来源有2处,一是人教版教材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4章第3节资料分析中的资料1,体现了情境的公平性和适应性,更体现了高考的公平性;二是牛翠娟、娄安如等主编的《基础生态学》第2版第二部分“种群生态学”中的“种间关系”部分,该部分除了描述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竞争实验过程及现象外,还总结性地概括到:Gause以草履虫竞争实验为基础提出了“高斯假说”,后人将其发展为竞争排斥原理。其内容如下:在一个稳定的环境内,两个以上受资源限制的,但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即完全的竞争者不能共存。这体现了高考的选拔性,素材情境既基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引导广大教师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
2.命题角度
该题以竞争排斥为素材,命题角度新颖,各小题的设问跳出了常规的答题模板,紧紧围绕情境设问,让考生在答题的同时感受自然生态平衡之美和进化之妙。具体内容有:
第(1)题第1空与《通知》中“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相吻合。许多学生在实验材料选择上见到动物就反射性地想到“发育程度良好且相同、性别相同”等语句,但此题需要针对具体情境和问题作答,这种设问的立意十分巧妙,既考查了知识和能力,更考查了学科核心素养;第2空也是基于题干情境,学生明白了竞争排斥原理的内涵后方可作答,这是学以致用的全面体现;第3空命题角度独特,需要考生明白两点才能作答:其一,此空需要填写一种现象,或者叫结果,而不是结论;其二,具有竞争排斥的两个物种混合培养时处于劣势的一方争夺食物的优势将越来越小,最终会因失去食物来源而灭亡。可见命题者设问角度的巧妙和灵活,真正彰显出了试题育人的功能、彰显出了生物学独特的育人魅力;
第(2)题命题切入点是对比思想,以普遍与相对的进化观来考查学生的辩证观;
第(3)题主要以考查学生归纳与整合能力为主,这是科学思维可视化的呈现,也是稳态与进化的生命观念的高度浓缩,更是热爱环境、保护自然的社会认同感的全面凸显。
3.考查能力
本题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5个:①理解能力。需要理解情境,理解竞争排斥原理的内涵;②获取信息的能力。需要考生从新颖的情境中获取有用信息,帮助其解答问题,如“具有相同资源利用方式的物种不能长期共存在一起”这一信息作答;③实验与探究能力。第(1)题第3个空是实验探究问题,需要考生熟悉探究性实验或者验证性实验的思路、书写方法及结果分析策略;④综合运用能力。本题集中了生态学中的重要概念,如竞争排斥原理、生态位、种间竞争等,需要考生展现综合分析能力、敏捷的思维和宽广的辩证观;⑤思辨性能力。在给定的真实情境中,运用生物学知识或通过对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和综合,得出结果或结论,阐明思维过程,阐述结论与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4.创新点与亮点
本题的创新点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素材选取方面:基础情境来自于教材,但添加了新的概念、新的原理,提高了试题情境的时代性、丰富性和内涵性;二是设问方面:设问没有平铺直述,也没有生搬硬套,前后衔接过渡自然,紧紧围绕试题情境设问,表面看是引导考生基于情境作答,实则是在渗透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认同自然的社会责任。
三、思考与启示
基于上述分析与思考,笔者对2022年备考有如下浅薄建议:
1.夯实基础,形成生物学独特的学科体系
教师日常教学应由研究教法转向研究学法,转向素养导向的教学,认真落实学科知识,扎实内化教材正文、相关信息、思考与讨论、课后练习、学科前沿等板块知识。
2.依标教学,积极实践大单元观念下的融合课堂
课堂教学设计应更多地以学生如何学习为中心展开,注重知识的深化、思维的培养、能力的拔高、素养的提升,以大单元教学为抓手,渗透整体观。
3.试题贯穿于真实情境中,思维形成于解决问题中
无情境不命题,解决问题比解答试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关键能力,厚实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备考中应始终坚持情境教学、情境命题、情境评价,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形成优质思维,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4.关注国家重大科技成果或其他重大发明,家国情怀观渗透于课堂始终
师生应关注日常生活,关注国家重大科技成果,由课堂教学转向课程育人,育人的效果出来了,解题的能力也就水到渠成了。
5.坚持阅读大学教材和专业期刊,将新原理、新观点融入考题和课堂教学中
教师多阅读,将与课本实例相关联的原理、概念有机地融入至考题中,形成基于课本又高于课本的考题剖析,通过考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姓名】云南省安宁中学 金志忠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乙卷)第31题分析
2021年全国乙卷第31题充分体现了突出生物学科主干知识,体现了高考试题的稳中求进及高考题型的延续性、继承性。该题通过表格式设问,强化概念教学,引导《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下的“教”与“学”。该题较为容易,充分考查了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笔者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该题进行分析,从而达到研题悟道、启发教学的目的。
一、真题略
二、试题分析
1.素材来源
该题素材来源于人教版教材必修3第2章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和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两节中的内容(具体情况如表3)。
表3
2.命题角度
以生活、学习和实践内容为情境,围绕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具有的相同点和区别以及激素和靶器官(或靶细胞)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为内容,采用表格式设问进行命题,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和强化“内分泌系统产生的多种类型的激素,通过体液传送而发挥调节作用,实现机体稳态”的重要观念。
3.考查能力
该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归纳的能力。对于肾上腺素的靶细胞这一知识,在教材中没有明确表述,只能依据激素作用特点进行推理分析,可见该题还考查了学生的推理分析的能力。
4.亮点与启示
该题体现引导教学,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具体体现在:一是突出对主干知识、核心概念等的考查,体现基础性和综合性;二是继承、延续了2020年全国卷Ⅰ第29题真核细胞细胞膜结构具有的重要作用;2020年全国卷Ⅲ第29题真核细胞中ATP的合成的相关题型,看似知识点“零散细碎”,实则“形散而神不散”,指明了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方向,强化日常概念教学的方法;三是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B细胞在《课标》及教材中都有明确的表述,体现命题以《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素材,强化教学应“研《课标》,用教材教”的理念。
三、备考策略
1.研课标 明方向
对于教学内容的广度、深度的把握,教材不是评判教学内容广度和深度的唯一标准。比较不同版本的教材发现,就内容而言,有些内容在一个版本中出现,在另一个版本中却没有,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也不完全相同。因此以《课标》为要求、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依据把握、明确教学方向,从而达到用好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目的。
2.建模型 总共性
通过构建模型,能实现抽象内容的直观化、可视化,从而以更全面、更整体、更直观的角度把握知识的核心要素,厘清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如图:
激素调节过程模型
其共性为①激素都为有机物;②几乎所有的激素分泌方式都为胞吐;③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④为什么激素要源源不断地产生?为什么可通过抽血检测内分泌系统的疾病?⑤激素具有专一性;⑥激素发挥作用后被灭活;⑦激素不组成细胞结构,不提供能量,不起催化作用,起调节作用。
3.作比较 析差异
有共性就有差异,作比较的方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又有利于知识的深化和拓展,使学生学会多入口、多角度、多维度地联系知识,建立更完整、更全面的知识体系。如甲状腺激素作用于不同的细胞,细胞做出的响应不完全相同,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神经细胞不但能促进该细胞的细胞代谢还可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垂体细胞不但能促进该细胞的细胞代谢还能抑制垂体细胞对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作用于下丘脑细胞不但能促进该细胞的细胞代谢还能抑制下丘脑细胞对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神经细胞分泌的肾上腺素为神经递质,其作用是传递兴奋,而内分泌细胞(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则为激素;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内等等,这些差异可通过表格的形式直观呈现,如此既深化和拓展了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4.重素养 改教法
近几年的全国卷高考题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强化教学引导,避免死记硬背及刷题产生的效益。因此,教师应把握学科本质、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注重概念的构建和生成过程,让知识鲜活、立体、持久、可延伸拓展,培养学生审视生命本质,提炼生命规律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应摒弃过于纠缠“局部细节”“死抠字眼”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方法。
【作者单位、姓名】新疆乌苏市第一中学 于彦军
2021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第20题分析
一、真题略
二、试题分析
1.素材来源
水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等相关知识。
2.命题角度
试题立足学科本质,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加强价值引领和文化渗透;关注学情变化,引导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助力高考综合改革和高中课程改革平稳推进。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把握知识间相互联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3.考查能力
创设新颖问题情境,引导考生思考、解决新问题。根据题意和条带可知:L12的12号染色体上含有耐缺氮基因TD,其基因型为TDTD;L7的7号染色体上含有基因SD,基因型为SDSD;H的1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为TH,7号染色体上的基因为SH,其基因型为SHSHTHTH;TD与TH,SD与SH遵循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此题要求学生基于情境,明确问题导向,能够深度思维,能够快速穿过情境设置的迷雾,找到知识迁移的通道,最终科学表达。
4.考查素养
高考生物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创新试题设计紧紧围绕学科主干知识,灵活转变考查思路与切入点,减少“机械刷题”收益,引导考生讲求正确的学习方法。
5.创新亮点
在真实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发挥高考区分选拔功能的闪光点,有助于选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助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精心创设日常生活、生产实践、科学研究等相关的学科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学科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助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顺利推进。
三、思考与启示
情境为要,问题导向。情境不只是新高考命题的素材,更是一轮复习教学用于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教师可设置有关的真实事例、直观的感受、新颖的背景、引人入胜的情境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有价值的问题串中,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来解决生产、生活中与生物学有关的实际问题,利用情境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
【作者单位、姓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 张卓鹏
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第14题分析
一、真题略
二、试题分析
1.素材来源
本题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第54页乙烯的主要作用——促进果实成熟作为素材进行命题。此外,武维华主编的《植物生理学》第326页有相关叙述:“果实的成熟包括细胞壁果胶层酶解致使的果肉软化、淀粉水解和蔗糖积累、色素和香味物质的产生”“乙烯是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不仅施用外源乙烯可以加速果实的成熟,而且在果实的自然成熟过程中,也伴随着乙烯高峰的产生”“苹果、香蕉和番茄等都是呼吸跃变型果实,外源乙烯处理呼吸跃变型果实可以导致果实自然乙烯的大量合成,诱导呼吸高峰的产生,使果实快速成熟”。
2.命题角度
本题以乙烯利催熟香蕉的实验为载体,主要考查乙烯的作用以及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
3.考查能力
试题注重关键能力的考查,以实验设计的技术路线图为载体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问题情境新颖,是对传统思维的挑战,兼具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
4.创新点
本题体现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4点:
(1)题干简约。直指必备知识“乙烯可促进香蕉果皮逐渐变黄、果肉逐渐变甜变软的成熟过程”,体现了试题的适应性。
(2)切入点新。以实验设计的技术路线图为载体,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但4个选项既侧重实验分析又突出对科学思维的考查。
(3)以必备知识为基,引科学探究之实。试题使用的实验材料——香蕉是考生较为熟悉的事物,试题表面是考查植物激素乙烯的作用,但4个选项都针对情境进行设问,实际上是考查考生对对照组的分析、材料的选择、取样时间和处理组的因变量观测的理解和应用,在实验探究中解决问题,体现了试题的应用性。因此,试题将科学探究与科学思维完美结合,创新性较强。
(3)彰显育人价值。让考生在解答试题过程中体会生物学原理对生产、生活实际产生的积极影响,引导学生增强劳动意识、树立劳动观念。
三、备考建议
1.回归教材,夯实必备知识
学生能力的形成离不开知识作为载体,复习时要注重对主干知识系统、全面地把握,夯实必备知识,对易混淆的知识点运用归纳、分类等方法整合成系统的知识,例如运用画概念图的方式将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胞吐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表示清楚。复习中还要兼顾知识的覆盖面,注重教材中“与生活的联系、在生产中的应用”等内容,充分利用并发挥好教材中旁栏思考题、课后拓展题等栏目的作用。例如酶、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植物激素等科学知识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关,要关注上述原理的应用。
2.加强审题训练、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情境化试题的解题信息往往就隐含在题干、图表中。因此复习时要加强对学生题目信息的提取能力的训练,学会用题目的信息解决问题,可选取材料信息、图形、表格或新情境类的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以此训练学生认真审题、析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生物学现象。
3.重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备考中应多关注对实验原理的追问和具体操作流程的掌握,关注对基本原理和过程的分析、运用。例如将教材中显性或隐性实验改成实验设计,将验证实验改成探究实验;利用科研背景下的实验题,训练学生能够对新情境的实验结果或数据进行理性地分析,准确地采用生物学专业术语对其进行解释。通过各类型的实验题,强化学生采用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探究生物学实验、评价呈现的实验方案的能力等。另外,教师还应要求学生适应新设问的方式,大胆地运用批判性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作者单位、姓名】广东省江门市棠下中学 罗惠峰 张录璐
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第18题分析
2021年是广东新高考落地的第一年,在试卷结构、考查内容和命题特色方面有着许多独特之处,尤为突出的是广东生物卷试题的设问大部分都紧紧围绕情境设计展开,着力于对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笔者现对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生物卷的第18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参考。
一、真题略
二、试题分析
1.素材来源
该题的背景源于日常生活中的打太极拳的情景。题干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描述了“白鹤亮翅”招式中伸肘动作的反射弧结构。试题的设问也是紧紧地围绕着太极拳等运动展开,考查学生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进行作答的能力。
2.命题角度
本题结合伸肘动作在脊髓水平反射弧基本结构的示意图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兴奋的传导与传递、血糖平衡的调节以及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等相关内容,难度中等,属于识记与理解部分内容。
3.考查能力
本题综合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理解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根据新的情境与图示,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判断出效应器是指相应的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伸肌和屈肌。联系前后的语境对动作电位膜内外电位的表现、中间神经的作用、胰岛素的作用机理和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等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然后用专业术语进行表达。
4.亮点
本题的亮点之一是根据日常的生活情景设置命题背景,给予学生熟悉感,提高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崇尚科学的意识。打太极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这部分情景设计渗透了传统文化,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其次,本题的亮点还在于第(1)题的第一空、(2)(3)的设问均需联系前后文进行作答,考查学生严谨的思维,如第(1)题的第一空部分学生多答了“传出神经末梢”,这与题空后面的“及其相应的运动神经末梢”重复;第(2)题大部分学生只回答了“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忽略作为中间神经元需接受上一个神经元的刺激产生兴奋,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或忽略了与后文“使屈肌舒张”之间还缺少屈肌运动神经元抑制;学生看到第(3)题设问后面的“降低血糖浓度”很容易联想到该设问本质是考查胰岛素的作用机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