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体育运动训练有效性探析
2021-11-12马慧鑫
马慧鑫 李 鹏
河北体育学院
一、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1.学生兴趣度不高,运动效果不达标。
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中,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目标,但因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原因,使运动训练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例如,部分身体瘦小、体型偏胖、平时运动量不足的学生,在体育运动训练中就属于“弱势群体”,再加上自行的不足致使他们不能严格的按照体育运动训练标准,准确的完成体育课程训练目标,教师应对这些群体提高重视,同时引导他们加强体能与心理素质的训练。此外,体育运动训练教学方式的枯燥、乏味,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导致学生出现厌烦的心理情绪,影响了体育运动训练教学效果。
2.体育运动训练课程设置不合理。
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不断更新换代,我国体育事业由改革开放阶段逐渐向产业化阶段发展,为了满足现代化的体育训练要求,加大了对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传统的体育运动训练内容以满足不了产业化阶段对体育人才的培养、训练需求,需要我国高校和教练要对体育运动训练内容和方式进行改革与调整,使其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专业化与现代化,从而有效的提高体育运动训练教学质量,有效的提升训练成效。
3.高校体育运动训练队伍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
虽然近几年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高校体育运动队伍管理体系相对完整,但是扔存有一些管理上的不足,因此,还要进一步的完善与调整体育运动队伍的管理体系,使其更加的科学化、规范化。此外,以往的高校体育运动员选拔中,学校和教练更加专注于学生体能水平与体制因素等方面的考虑,忽视对学生思想道德与心理素质的综合评价,给体育运动训练教学质量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利于高校体育运动事业的长效发展。与此同时,缺乏专业的教练对其进行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指导。部分高校体育教师都是一人担两者,即承担着体育理论知识的教学责任,又承担了体育技能教学的责任,因本身就缺乏专业的运动训练技能,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对专业体育技能去进行学习与提升,这样必然会影响到体育运动训练的教学效果。
二、提升高校体育运动训练有效性的科学策略
1.提高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兴趣是从事一切事物的动力源泉,要想提升高校体育运动训练质量和运动效果,前提就是培养大学生的体育兴趣。教师可以结合校内环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通过轻松、愉悦的运动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引导他们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运动训练中去。这样不仅提高了体育运动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动作要领和训练方法,并在其基础上进行训练的延伸,从而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促进体育运动事业长效发展。其次,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组合训练,学生可以俩人或多人自由组建训练小组,对运动技能进行有效的谈论与推敲,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最后,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运动比赛,制定奖罚制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率,层面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学习兴趣,在深入挖掘体育技能的因素中,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体育运动训练教学,提高体育运动训练效果。
2.完善高效体育运动队伍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运动队伍的管理体系并不完善,里面存在的一些不利因素给高校体育运动队伍管理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需要高校进一步加强体育运动队的管理。一方面,在高校的体育运动员选拔中,要以大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为综合考虑依据,注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另一方面,对传统的教师一兼两职的管理方式进行改变或调整,将理论知识教学与平时的专业技能教育分离开,并聘请国内专业的体育教练对其进行系统性的运动训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3.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训练计划。
体育运动训练的教学成果不是一蹴而成的,是靠平时运动员每天日以继夜的不断刻苦训练,慢慢积累起来的,实现了运动员身体素质水平与专业技能的最大化。尤其是对专业的体育运动员来说,特训中的高强度训练,比平时作的日常基础训练更加的困难。这就需要运动员根据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锻炼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训练计划,并将其精确到每个阶段、每个环节、每个动作,从而有效提高训练成效。
三、结语
我国高校中传统的体育运动训练方式已经跟不上现代化体育发展需求,各大高校要对其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完善与改革,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训练方法、完善体育运动队伍管理体系,提高学生体育运动教学兴趣等方法提高体育运动训练质量与训练效果,对高校体育运动训练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