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德育教学融入小学语文的策略
2021-11-12刘继荣
刘继荣
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崇文街小学
为了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需要,老师首先要把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其次,作为学生的领导者和教育的实施者,老师不仅要把语文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承担起塑造学生个人品格的重要任务,这是小学语文老师所应尽的义务,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重要要求。为此,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引导学生去亲自体验,主动发现语文中的文字之美,接受思想政治和道德情操的教育,不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必要性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我们发现在德育工作的实施过程当中,很多老师没有认识到德育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性,因此德育教育的效果并不是非常显著,导致教学和德育教育相脱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小学教育和德育工作应该是相互配合的关系,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掘教育资源,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首先,单独将德育工作和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分开达不到两者相协调的教育效果;其次,在学生自身素质提升的过程当中,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生的个人品德的发展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小学语文和德育的结合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品德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最后,因为学生的道德教育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学习的内容是不足以完成整个德育教育工作的,而语文学科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且学生接触较多,把德育教学渗透到小学语文这门学科当中,能够更有效地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在获得基本语文素养的基础之上,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
二、小学德育教育现状
尽管素质教育在20 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经提出,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着力于打基础的教育,其根本任务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固的基础。这里的“基础”内涵十分丰富,包括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审美素质在内的广泛而全面的基础。
三、新课程背景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具体策略
1.加强班主任德育培训。
(1)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小学班主任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整个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一个优秀的教师能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此,若想有效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质量,最重要的就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对班主任的德育培训。例如:各个市区可以根据班主任教师对德育概念不清晰的状况组织这些教师到教育局或者某个学校开展集体的培训工作,让班主任教师对德育教育工作有足够的认知,这样,才能够有效推动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
(2)家庭氛围的创造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着重的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虽然说德育教育的工作是在学校范围内进行的,但是校园建设的主体是学生。从这方面来看,只有教师和学校提供的文化氛围是不够的,如果家庭中没有良好的德育氛围,那么学生做得只是表面工作。所以,教师可以和家长共同合作,商量好相应的德育计划,在家庭中充满浓郁的教育氛围,让家长身体力行,带动家庭中的氛围,并且要及时监督学生的行为。在环境的影响下,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加强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加强师生互动交流于日常生活中渗透德育。
2.以文字、阅读、写作为载体进行德育渗透。
(1)以文字为载体在众多的小学教育教学科目中,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类的知识性学科。在国家教育教学改革中小学语文教学一直是被改革的重点,尤其是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首当其冲要做的就是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年龄较小的小学生而言,只有想象力的加持才能够让他们的精力高度集中,也才能更深入的展开高效课堂的教学,保障语文作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2)以阅读为载体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一些优美的词句进行积累,帮助学生迅速的掌握写作过程中所需要利用到的各种素材,从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和能力,并且及时、有效的提升语文的成绩。在这之后,学生会自发的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
(3)在写作中渗透德育思想在进行作文辅导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从德育教育的核心和关键的角度出发,不断的为学生渗透相关的思想和理念。比如:在进行“我与大自然”话题作文的写作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春游,真正的体会大自然的魅力,并且让学生在自己的亲身体验过程中,拉近与大自然之间的距离。唯有此,才能够使得学生对德育的思想和大自然有着更为准确的认知。在进行作文创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有效的提升作文内容和素材的准确性。同时,当学生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之后,在后期进行作文创作的时候,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灵感,有效地提高作文水平。
在教学语文与德育工作相融合中,老师一定要充分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德育教育的目标,才能够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更好地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