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2021-11-12刘小兰李志德
刘小兰 李志德
重庆市云阳县第三初级中学
为培养学生们的鉴赏能力,同时增加学生们的中华文化自信,充分吸收中国文化中的营养,初中古诗词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们应根据素质要求的客观要求,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寻求科学的规律,总结经验,因材施教。如何引导学生更加?笔者想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来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传统的把应该知道和应该学习的知识硬塞给学生,无法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同时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对古诗词的抵触心理,最后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们可以采取分组结对的方式展开小组活动或进行多样教学方法,来增加古诗词学习的趣味性,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古诗词的兴趣。[1]
比如,在学习《木兰诗》时,教师可开展多样小组活动,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可以提供学生们选择表演的形式,将木兰离家的不舍,木兰为父出征的决心与英勇,木兰立下战功光荣返乡的场景,以表演的形式让学生们沉浸其中,以此来深进地了解木兰诗。或者教师可在课堂上播放一些与木兰诗情感基调相近的音乐,让学生们进行配乐朗读,让学生们对这首诗的情感有着更深刻地了解,吸引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或者在学习《沁园春·雪》时,教师可通过播放多媒体的形式来展现北国风光雄伟壮观的风光,来一下子抓住学生的眼球,将其带入学习古诗词的世界中。另一种教学方式为让学生们自主探究,例如学习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时,让学生们解释“具”“鸡黍”的意思提出诗人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场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的问题,让学生们自己先探究古诗词的基础内容,从而激发他们对进一步了解诗的内容和情感的兴趣。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古诗词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的能力。
二、提高学生关于古诗词的想象力
古诗词通常用词精简巧妙,但是,古诗词的年代和当今学生们的年代相差久远,有些时候学生们很难用现在的世界观看待诗人当时描述的情景。这时,就需要培养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力的能力。教师们不妨采取创建一种场景,让学生们仿佛置身其中,古诗词的教学可以从意境为连接学生和古诗词的一个独特的切入点。
比如,在欣赏“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时,用轻柔的音乐结合电子教学播放照片的形式让学生们展开合理的想象力,想象着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让学生们轻松容易地感受到诗人对可爱的早春的景色的喜爱之情,同时让学生们丰富了自己的想象能力。在这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随着诗人的心情变化而变化,随着诗人的故事发展而发展。让学生们可以在轻松有趣的学习中,逐渐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不仅有利于当前所学的古诗词的理解,也有助于之后古诗词的学习与理解,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从想象中走进诗人,从想象中走进诗的字里行间,从而使学生真正的真切地感悟到古诗词的独特魅力。
三、提供学生运用古诗词的机会
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应用,如何将课堂上所学内容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教师们可以采取利用一切机会,或者可以主动创造机会来让学生们来展示自己所掌握的诗词,融会贯通。[2]
比如,带领学生们秋游爬到山顶时,问学生们:看见了什么,学生们各抒己见,各有不同意见,这时有位学生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引发学生们的一阵欢笑。或者教师可采用根据所学的诗画一幅画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晏殊的《浣溪沙》等。或者可以根据诗人与所表达感情的对象之间发生的故事写一篇故事,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等。这种教育方法,比起考试的应知应会模式,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新型理解与背诵方式,带动学生主动、灵活、多样地运用诗词。并且能够及时地了解到学生的不足并及时改正,也可以发现学生自己的优势并加以发扬,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运用诗词能力。
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中,古诗词的教学充满着独特性,因此,教师们都必须重视古诗词的教学。教师们应该合乎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探究,不断修正,总结出最快最好的,运用起来有趣、独特的教学方法和人格魅力,培养学生对古诗文语言的兴趣和敏感度,逐步提高学生的古诗词水平,将学生培养成主动学,高质量学习古诗词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