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实施策略探究
2021-11-12邢莉莉
邢莉莉
兴城市第二高级中学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是以语文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大多数的时候,高中的语文教育都是时间都很紧,任务都很重。教师为了预留出复习的时间,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课堂中一向都是能快则快,从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与学习意愿,整体语文教学效率较低。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有利于提高整体语文课堂效率,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观与价值观。
一、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语文本身便是一门极具人文素养的一门学科,而德育教育也是对学生人格品德的一种培养,如果将这两种教学融合到一起,那么对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将会十分有利。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课本内容中的人性以及思想,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文章作者的思想内容。每一个作者的笔下世界都是融合了作者本身的思想以及思维方式,特别是能够被选入高中课本的文章内容,其文章本身就已足够优秀,更不用说文章背后的作者,在通过对他们作品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思想,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再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其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文章中的道理以及思想,让学生形成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有效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作为思想上的教育内容,要想真正地做出教育效果是十分困难的。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肯定不能如同课程教育那样进行讲解来让学生进行学习,仅仅通过口头描述是不够的,要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各种情况下的处理方法以及思想控制,但是要让学生真正地遇到各种情况再进行教育,又是不切实际的。对于高中生来讲,他们的心理正处于发育的重要时期,很容易会有叛逆心理的出现,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应该十分小心,既要保证教育的效果,又要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课堂教学是循序渐进的,每一位教师都应在实际教学中学会不断摸索,形成适合自己、适合学生的独特德育方法,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在教学过程中对文中的一些具有特殊情感意义的词语,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剖析文章中的每一个段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情感及文章字里行间所体现的一些优秀品质,让学生自主体会其中的情感教学。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暗示、启发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感悟语文知识中的德育教学,或者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找寻文章中所体现的作者情感,让学生在默读中寻找答案,从而达到德育渗透教学的目的。
2.立足语文教材,深挖德育素材。
语文教材是语文学科教学的基础,其在经历新课改之后的内容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其中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教材中多了许多有关德育教育的内容。为了可以更好地在高中语文教学当中渗透德育教育思想,同样需要抓住语文教材这一平台,结合德育教育目标与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找寻其中契合德育教育目标与要求的教学素材,保证可以利用这些德育素材来构建能够提升学生德育素养的有效语文课堂。在此基础上,可以灵活地结合语文朗读、阅读、写作以及其他教学环节,将这些有关德育教育思想的教材内容有效地融入进去,这样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思想。
3.围绕作者背景展开德育。
文章作者的思想品质高尚,是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榜样力量,教师加强作者背景介绍,向学生传递更多正能量的德育信息,更利于情感等教学目标实现。尤其是在托物言志的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作者生平事迹与性格特征等进行介绍,围绕诗词含义将作者思想品质与封建社会的官僚主义、黑暗腐败等行为做比较,培养学生坚强不屈与敢于斗争、坚持自我等价值观。教师可以讲述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述作者的经历,深入挖掘作者内心想法与情怀,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文章内涵,进一步对学生展开文化教育与劳动教育等方面的德育。
4.开展德育主题性课堂班会。
语文教师开展德育课程的形式应该是潜移默化的,但其中的影响却是深远持久的。班主任不仅要发挥优秀道德品质的模范带头作用,还要积极创新教学形式,开展班会等教学活动,加强学生的德育教学,利用每周一会的形式为学生带去道德品质的知识。在部分农村地区,教学模式可能还未革新,但教师应该有创新的教学思想,积极创新教学形式。比如,在校园构建“心理健康课堂”,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和学生多交流,增进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及时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还可以为学生播放优秀的电视节目。
三、结束语
德育教育是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教学环节,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产生极大影响。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为了顺利渗透德育教育思想,可以从提升教师自身德育品质出发,结合语文教学时机,深挖教材德育素材,并要注意开展德育教育方面的社会实践,保证可以不断提升高中生的德育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