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的用法
——以“很、真、太”为例

2021-11-12刘炳新

名家名作 2021年8期
关键词:主观性句法副词

刘炳新

以程度副词作为研究对象,我们发现“很、真、太”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现代汉语和对外汉语教学中使用频率都极高。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很、真、太”都属于程度副词。何为程度副词?就是对副词的程度来进行划分,王力先生在《中国现代语法》中曾对每一类副词进行了细致的划分,其中程度副词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绝对程度副词和相对程度副词,在句子中没有进行比较的,即“凡无所比较,但泛言程度者,叫做绝对程度副词”,在句子中表达了一定的比较意义,即“凡有所比较者,叫做相对程度副词”,其中“很、真、太”都是属于绝对程度副词,下面我们主要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方面对“很、真、太”进行分析和研究。

一、“很、真、太”语义层面的研究

“很”作为一个程度副词来说,本意是表示程度加深,即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也可以说是一个相当的范围,其可以修饰形容词、动词和助词,“很”的程度高于一般水平,这个范围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既可以指较高的水平,也可以指不太高的水平。

“真”的基本意义是指本质、本性,也有做语气副词的时候,但是本文主要考察“真”作为程度副词的用法,“真”作为程度副词来说一般有“的确、实在”之意,“真”一般指某种事物的程度很深。“真”在作为程度副词的时候,一方面可以修饰性质形容词,性质形容词具有深层意义即本质特征,用“真”这个程度副词修饰的时候,可以给事物隐含的语义特征增加程度,更能够突出事物的特征;另一方面,“真”可以修饰部分心理动词和能愿动词,例如“高兴、喜欢、快乐”等,这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可以表达出人的真情实感和心理感受。

“太”的基本意义是指大而又大,衍生意义为“过甚”,例如太多了、太大了。“太”作为程度副词来说,后面多为中性形容词,表示超过正常的程度,例如文章太简单、题目太容易。“太”作为程度副词的时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义项:一方面,“太”在表示程度过头的时候,句末常带有“了”字,“太”这个程度副词后面主要为贬义的形容词;另一方面,“太”在表示程度高的时候,其后主要为褒义性质的形容词,主要表示对事物的赞叹。

“很、真、太”作为程度副词,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首先,这三个词都有表示程度深的意义,但表示程度深的范围是模糊的、非定量的。其次,这三个词虽然都有程度深的意义,但有一定的区别,它们之间的量级是有所不同的,其中“很”“真”是高量级的程度副词,“太”是超量级的程度副词。其中“很”是指高出一般水平,但没有很多,而“真”是指在“很”的基础上加深了一个层次,指事物的程度很深,“太”是指程度非常高,所以,这三个程度副词中“很”的程度最低,其次是“真”,最高的为“太”,其中“很”一般是对于一个事物的客观评价,“真”和“太”一般是指对于一个事物主观的评价,感情色彩非常浓厚,所以“很”一般用于陈述句,而“真、太”可以用于感叹句。“真”这个词在修饰贬义词的时候表示不喜欢,同时在修饰褒义词的时候表示赞同。“太”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达,一方面是指对一件事否定;另一方面是指对于程度极高的肯定的说法。“很”一般是指未发生,也不是很确定的;“真”和“太”一般是指已然发生的,一件很确定的事情。“很、真”不可以表达一种命令、控制,因此不可以用于祈使句;“太”可以表示程度过头,因此可以用于祈使句之中。

二、“很、真、太”句法层面的研究

作为程度副词,“很、真、太”在句法研究层面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同时又有着很多不同之处。

“很、真、太”作为程度副词,修饰形容词是它们的主要语法特征,那么我们首先从“很、真、太”+形容词的句法层面进行研究。从“很”+形容词来看,“很”修饰形容词的时候,一般表示程度的增加,作为其最主要的语法特征,整体上构成了一个修饰性的谓词性词组。“很”+形容词做定语时,主要是描写性的定语,其对于中心语的状态、性质等方面进行描述;“很”+形容词做状语时,主要是用来描写动作者的情态和动作的。从“真”+形容词来看,“真”在汉语里主要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方面,“真”作为形容词,意义为“真实的、真切的”;另一方面,“真”作为程度副词的时候,意思为“的确、实在”,这篇文章主要是研究后者。“太”+形容词,用法较为广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很、真、太”这三个程度副词虽然都以修饰形容词作为主要的语法特征,但在句子里的功能有所不同,其所表达的程度和主客观的倾向也有所不同。“很”通常较为客观,其在某种程度上所表示的程度意义并不明显,没有明显的界限。“真”在“很”的层次上提高,通常较为主观,表示说明和评价等。“太”的感情色彩比“真”高,同时“太、真”+贬义词的时候具有否定的感情色彩。

“很、真、太”作为程度副词后面还可以加动词。“很”作为程度副词可以修饰动词,“很”可以和心理类动词、态度类动词、评价类动词搭配,可以表示主语的心理活动状态。“真”+动词可以突出要表达的感情色彩。“太”+动词表示程度很高,已经超出了一般的水平了。

“很、真、太”作为程度副词还可以修饰名词,“很”+名词在传统语法里本不认可,后来慢慢地为大众所接受,有着整体大于个体之和的意义。“很”既可以修饰抽象名词,也可以修饰具体名词和专有名词,近年来“很”+名词的用法很常见,常常用来形容人、物等,如“很哲理、很汉子”。“真”+名词是近来才有的搭配,其多用于口语,通常做谓语,数量较少,如“真牛”。“太”+名词的用法较为广泛。

三、“很、真、太”语用层面的研究

语用层面通常是指使用者与使用的语言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指人与人日常沟通和交际所用到的词语和语言等。那么通过对“很、真、太”在语义、句法层面的了解,我们可以概括一下“很、真、太”语用层面的研究。

“很”具有一定的客观性,通常用于书面语,主要用于对客观事物的陈述,所以经常用于正式场合,还可以表示未发生的事情。从语气的层面来看,我们了解到语气通常是指说话人的态度,关于动作和行为,其一般具有祈使、感叹和陈述语气。“很”因为具有一定的客观性,所以通常是用陈述语气,其所表达的意义也较为客观,其主观感情色彩较弱。

“真”相较于“很”主观性就稍微浓厚一些,通常用于口语,指对事物的一个感受,因为其主观性较强,所以也常用于感叹句之中,表达感叹语气来加深语气,表达说话者对事件的一个真实的感受。

“太”同“真”相比,主观性更强,通常也用于口语里,表达说话者的感受,程度高,甚至超过说话者的预期。“太”通常可以表达两种意义:一方面可以表达说话者的不满,另一方面可以表达说话者赞叹的感受。同时,“太”还可以用在祈使句之中,“很、真”都没有这个用法。

四、总结

程度副词一直作为现代汉语和对外汉语研究的重点,其用法从语义、句法、语用层面上来看都很广泛。而“很、真、太”作为常用的程度副词,语义较为相近,所以本文从语义、句法、语用的层面对其进行研究。首先我们发现“很”较为客观,主观性较弱;“真”较“很”更高一层,主观性较强,也常用于说话人所要表达的感叹的语气;“太”主观性更强,其既可用于感叹句中,又可以用于祈使句中。其次,我们发现“很、真、太”可以从形容词、动词和名词方面对其用法和修饰语进行研究。最后,我们从语用的角度对“很、真、太”进行研究,“很”多表示客观事实,多用于陈述句中;“真、太”的主观性较强,多表示主观意愿,常用于感叹句中,同时“太”还可以用于祈使句之中。通过分析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便更好地进行辨析和运用。

猜你喜欢

主观性句法副词
The Wheels on the Bus
句法与句意(外一篇)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耳鸣掩蔽和习服治疗在主观性耳鸣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法官判案主观性减弱
“没准儿”“不一定”“不见得”和“说不定”的语义倾向性和主观性差异
副词和副词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