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赖声川戏剧研究的重大收获
——评胡明华《文化融合视野中的赖声川戏剧》

2021-11-12

戏剧之家 2021年12期
关键词:赖声川著者剧场

(曲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迄今为止,在将近40 年的戏剧创作中,赖声川已编导过《暗恋桃花源》《如梦之梦》等40 部富有强烈探索精神和鲜明个性特色的原创剧作,在海峡两岸、华语地区和欧美等地也收获了广泛、高度赞誉。同时,赖声川还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戏剧活动家,不仅其参与发起的“乌镇戏剧节”在中国、亚洲和世界剧坛之间搭建了中西戏剧文化交流的可贵平台,而且以他为创作核心的“上剧场”在上海徐汇区美罗城落户成立,有力促进了当地戏剧生态的培育和发展。

近二十余年来,国内乃至整个华语学术界对赖声川戏剧的研究日渐增多和深入,涉及的观照角度也日益丰富,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不过,现有研究主要是集中在某些经典作品的解读、剧场活动材料梳理,以及某些研究视角的单维分析。相对于赖声川戏剧的创作成就和深远影响,相关研究在系统、宏观层面的把握仍显不足。在相关专著上,仅见陶庆梅、侯淑仪2003 年编著的《刹那中——赖声川的剧场艺术》,何明燕2014 年的《七宝楼台的光华——赖声川舞台剧的多重美学特征》以及苏于修2015 年编著的《如梦如幻——“表坊”创意路三十年》等较少几部。值得欣慰的是,2020 年7 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文化融合视野中的赖声川戏剧》(胡明华著)一书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长期密切关注赖声川戏剧研究的台湾中正大学助理教授钟欣志认为,该书“是我目前所见企图最大、完成度最高的相关著作”。该著作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很多新的突破和贡献,主要体现在宏大的研究视野、翔实的研究材料和在此基础上富有新意的剧作解读三大方面。

一、宏大的研究视野

在美国和台湾地区的生活成长过程中,赖声川潜移默化地接受、融合了中西文化,并形成了兼容开放的思想和灵动自由的思维方式。这体现在了他融会贯通、乐于探索、创意独特的戏剧创作中。因此,赖声川并不认同一些研究者将他的创作风格进行简单定位、贴标签的做法。他说:“我常觉得标签有弊无利,若是为了快速描绘并不复杂的事物或许还管用,但我想我的作品是复杂的……我自认与其他剧作家不同,我的双语和双重文化背景让我具有同步并行的双重视野”。可见,赖声川对自身戏剧活动的独特性有着极为清醒的自觉意识,那就是打破各种界限和标签,吸纳一切文化、艺术和戏剧资源,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面对这样的研究对象,宏大的研究视野才是最好的选择。

胡明华的著作将赖声川戏剧活动置于中西文化交融的恢宏视野中,围绕“如何从两岸文化融合和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融合的角度去看待评价赖声川戏剧创作的经验和启示”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探究,准确地抓住了研究对象的根本特征和价值所在。著者已经意识到,唯有文化交融视野,才能够穿透局部的障目之叶和各种标签的局限,才能真正从整体上把握到赖声川戏剧创作的核心精神及其创意学密码,并从中发掘出中西戏剧艺术融合的某些可行路径,裨益于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戏剧的新发展。

纵观赖声川的人生和戏剧活动,该书认为,东方的佛教思想和美国的伯克利精神是贯穿于赖声川戏剧的灵魂。这二者共同的核心是利他之爱与宽广包容的胸怀,它们主要体现在思想内容上对现代人类的宏大生命关怀,艺术形式上跨界融合的博大包容气度。宏大的生命关怀是该书宏观视野的基本维度之一。在“上剧场”的一面墙上,赖声川亲笔写着:“剧场的魅力在于它的现场性,它的浪漫在于它是生命短暂与无常的缩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陶庆梅也指出:“赖老师特别不同于其他导演的地方:在他所有的作品中,都隐藏着他对生命的无限与刹那的关怀”。赖声川戏剧展现的总是人类生存的共同困境,从不局限于某一时空和社会群体,其中的生命关怀自然地具有一种恢宏的特点。著者对这一恢宏生命关怀的佛教思想和伯克利精神根基进行了深入阐述,指出:作为其绝大多数作品的底色,赖声川戏剧中的佛法思想处理得一般都很含蓄,但它与伯克利嬉皮士的理想主义精神一样,都决定着赖声川戏剧对整个现代人类生命关怀的基本倾向,即“在剧场中帮助日益失去精神家园的现代人重新找回精神的自由和心灵安顿”。赖声川戏剧艺术形式上博大的包容气度是该书宏观视野的基本维度之二。佛教思想和伯克利精神的平等、自由内涵也塑造了赖声川戏剧艺术形式上的包容气度,体现为不拘一格、求新求变的风格。他的戏剧艺术总是能够轻松自如地东撷西取,将各种电影、相声、音乐、美术等艺术元素自然地融为一炉,似乎有着永不枯竭的创意。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总是能够将古今中外的戏剧艺术元素如悲喜的元素、雅俗的风格等对立的因素统一为整体。这些举重若轻的处理,如果没有深入或化入血脉的包容性思维和精神是难以想象的。

众所周知,学者进行学术研究时,一般切入口越小,方能钻得越深、越透。然而本书视野的选择反其道而行之,将视野扩展到最大,却并没有模糊研究对象的特征,反而能够抓住赖声川戏剧的内在奥秘,不为事先的某一预设所束缚,削足适履,并在自由、灵活、多样的视角选择中准确地随形赋义。可见,只有这样的宏大视野,才能真正阐释赖声川戏剧的根本特质。

二、扎实的研究材料

文化融合的宏大视野为赖声川戏剧研究带来高度和自由度的同时,也带来了两大挑战。挑战之一也是多年来制约赖声川戏剧研究进一步拓展的瓶颈,那就是研究者即使意识到了宏大视野的必要性,也面临着东西方戏剧、艺术、文化乃至语言层面学养积累的问题。在这方面,著者恰好有着自己的专业优势。著者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都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并且在多年的外国文学专业教学经历中也注重对西方艺术和文化的探究,并有译著和多篇译作出版发表。在此基础上,著者能够发挥自身优势,打通东西方语言、文化、艺术的障壁,这是其选择宏大视野进行研究的重要前提。挑战之二就是宏大研究视野所需的资料搜集和辨析非常困难。面对这一挑战,著者多年来毫不懈怠、勤勤恳恳地做了很多基础性的资料工作。

对大陆研究者来讲,赖声川戏剧活动的材料收集工作颇有难度。赖声川不仅创作量丰富,而且其戏剧活动时空跨度大,从欧美到台湾、从台湾到大陆、从北京到上海,在大陆期间也与欧美戏剧界有着密切的交流。赖声川丰富、复杂的人生和求学经历是他戏剧创作不可忽视的资源,对此类外围材料的收集和梳理就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其中,对赖声川思想形成有特别影响的是其在美国和台湾地区的生活和学习经历,对赖声川编剧艺术有特别影响的是其与欧美、台湾戏剧界的交流互动,如果不掌握这些材料就无法真正把握研究对象的特质。对于这些相关材料,虽然已经有研究者做了很多相关工作,但是还不够系统、细致。举例来说,赖声川是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戏剧学博士,其博士论文《西方现代剧场中的东方思潮》蕴含着他基本的戏剧观,但是以往研究者几乎都未充分重视这一材料。究其原因,可能大家还是对赖声川的学术经历不甚熟悉,或者因为该论文以英文写作,查找和阅读理解有所不便。而著者充分意识到该材料的重要性,辗转寻获并受益匪浅。

著者面对材料搜集的重重困境,并没有望而却步,也没有蜻蜓点水,而是秉承着对研究对象所有材料搜索穷尽的原则,采用了多种资料搜罗方法。首先是网络收集法。著者利用当代网络的便捷性,从台湾邮购剧本和影像资料;在网站上包括学术和媒体的平台查询各式资料。其次是实地观摩法。著者先后多次到北京保利剧院、上海“上剧场”、山东潍坊等地观看《如梦之梦》《宝岛一村》《曾经如是》等现场演出。现场观摩保证了生动形象、新鲜独特的剧场体验,与剧本的反复阅读相得益彰。著者还利用访学机会到台北“表演工作坊”搜集资料,与“表演工作坊”导演助理刘士祯、台湾剧场学者于善禄等面见交流,深受启发。最重要的是追踪研究法。从2013 年开始,著者多次以面见、微信的方式采访赖声川本人,或者参与剧场演出后的交流。在长期的追踪研究中,在赖声川及其助理帮助下,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和新材料。该书附录中的访谈、创作历程的考证梳理,就是这些材料收集方式的部分成果,同时也是今后研究者可以借鉴的重要史料。

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著者还需要进行材料的甄别。有关赖声川的媒体采访文字和视频资料很多,但是多有疏漏错讹,需要甄别考证、精细梳理。著者采用多种材料互相佐证的历史研究方法。其中,与研究对象也即剧作家本人的直接交流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本书基本材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以赖声川生平的梳理为例,作者一方面参考了很多报纸杂志的访谈资料,一方面多次向赖声川本人求证了一些历史细节的真实性,尽量避免错误。在作品的阐释和分析方面,著者也多次与赖声川就某些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意图进行交流,这也使其对剧作的分析阐释尽可能地避免了陷入自说自话的窘境。在长期努力下,著者对赖声川绝大多数材料博闻强记,耳熟能详,这都保证了书中关于赖声川的人生和求学经历、各创作阶段的梳理和分析,及其剧作阐述的写作质量。

三、精彩的剧作分析

赖声川凭借其编导的一部部经典剧作在观众群体中赢得巨大声誉,而浸润着佛法思想、伯克利精神的生命关怀和艺术创意是这些剧作的核心魅力。所以,在一部部经典剧作的分析解读中发掘其人文艺术魅力所在也构成了本书的章节亮点。在书中,无论是宏阔的视野,还是扎实的资料,也都落实在了具体剧作之思想内涵与艺术特征的分析阐述上。试举三例如下:

《如梦之梦》是一部长达8 小时的鸿篇巨制,本书从该剧的叙述者严小梅医生这一形象出发,揭示了该剧对于现代文明的反思。剧中的顾香兰这个重要人物形象在其他的研究论文中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阐述,在她身上不仅融合了上海与巴黎的异质文化背景元素,还有其与五号病人的复杂渊源关系。为了更贴切地理解和分析这一特别的形象,著者深入阅读了多部佛法经典著作和公案故事,结合环形剧场中的仪式表演特征,对其进行了详细透彻的分析,准确地辨析出该剧探究古今中外人类生命苦乐根由的主旨,以及赖声川从临终关怀的角度对现代人进行生命关怀的创作初衷与理念。

《如影随行》一剧因独特的“中阴身”视角和复杂的叙事结构,使得评论者对该剧的阐述多是浅尝辄止。著者通过广泛的资料搜寻,注意到其早先排练版本中所出现的一个关于猎人与女儿的佛教公案故事,并以此作为间接证据来论证其中的生命关怀意蕴,读来令人有茅塞顿开之感。著者还结合日本能剧与好莱坞电影的叙述手法,从多元文化融合的角度全面深入分析了该剧的内涵主旨与艺术风格,观点令人信服。

《游园·流芳》作为赖声川编导的一部跨文化环境戏剧作品,因只在美国演出过,相关材料多在美国。著者主要依据英文剧本及相关报导材料,根据美国洛杉矶汉庭顿的历史背景和西方文化语境阐述赖声川对于传统戏曲《牡丹亭》的跨文化演绎,这都显示了著者对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知识及其材料的贯通使用。当然,书中详尽分析的其他剧作还有很多,如《在那遥远的星球,一粒沙》《西游记》等,论述观点都颇有见地,且立论和材料支撑也合理充分。

综上,正如钟欣志在该书序言里所说,“本书从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的跨文化角度出发,深入挖掘了赖声川戏剧创作中所蕴含的多元文化艺术资源,并探讨其对赖氏创作风格的重要影响,做出了极具创新性和有意义的尝试。”确实,宏大的视野、翔实的材料、剧作的细读使著者能够以点带面来综合考察赖声川戏剧活动的各个层面,并提出其他视角难以发掘出来的一些准确、新颖的见解。该著作发掘出来的赖声川戏剧思想底蕴和艺术精华,为戏剧观众和爱好者走进赖声川戏剧艺术世界搭建了一座坚实、开阔、通达的桥梁,也为当代中国戏剧家在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的戏剧探索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对于赖声川这位跨越海峡两岸、跨越东方与西方,理应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的戏剧家,本书的出版必将有力推动其戏剧研究的发展。

猜你喜欢

赖声川著者剧场
《第二胜者法王宗喀巴传》著者考
参考文献著录时“等”的西文应使用“et al.”
论《日出》的剧场性
他无意中帮助了十几年后的女儿
赖声川:创意是一道自问自答题
舞台剧《冬之旅》剧照
一张会行走的床
开心剧场
论文英文摘要应列出全部著者的署名
论文英文摘要应列出全部著者的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