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音乐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以冀东民歌为例
2021-11-12吴祎
吴 祎
编者按:
随着世界音乐文化和学术思潮蜂拥而至,越来越多的人忽视、漠视甚至遗弃民族音乐……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期我们就设置了关于民乐的专题,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熟悉中国的传统音乐,并能被我们的音乐文化所感染,获得自信心,产生自豪感,从而把我们的民族音乐发扬光大。一、什么是音乐
音乐是什么?每个人对音乐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我认为音乐是快乐,是人们精神的营养品。从理论上来说,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有组织的音构成的听觉意象,通过各种音响元素在时间中展现,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不论是唱、听或者奏,都与人们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认为音乐更是一门语言,作者借助音乐来寄托抒发自己的情感,使听众通过听觉能够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心境以及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两者在思想上、情感上、精神上形成共鸣,它比一般的语言来说能更直接地传达感情。
二、音乐与社会生活关系探讨
音乐来源于生活,产生于生活,与生活密不可分,生活是音乐创作的基础。音乐中的大部分灵感、材料都取自生活,以此为基础,结合作曲家的生活体验、生活感受与亲身经历进行再创造。音乐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压力大,音乐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减压器。倾听一些优美的歌曲,可以使人们精神上得到放松与享受,身心愉悦,调节情绪,舒缓压力。优秀的音乐对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更是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生活服务。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三、冀东民歌
每个地区都有着代表自己本地浓郁风味的歌曲,是劳动人民在劳动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歌词通俗易懂,曲调普遍较简单,唱起来更是朗朗上口,方便大众口头传播,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实际上民歌是音乐文化的母体,更是我们国家音乐文化创作的基础。
冀东地区包含了唐山、秦皇岛以及天津、北京的部分地区,是连接东北的一个重要纽带。冀东民歌在河北民歌中是色彩较为鲜明的一部分。作为一个唐山人,从小听冀东民歌长大,它是冀东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产生的表现冀东地区风土人情的民间歌曲,它对我的音乐学习起到了启蒙作用。它在河北民歌中风格独特、个性鲜明,经过不断的传承发展,内容更加丰富,曲调更鲜明,流传更广泛。冀东民歌最初就是劳动人民在工作过程中即兴创作,用来表达他们对生活和劳动的观察与感悟,口口相传得以保存下来的,因此语言非常通俗易懂,口语化非常明显。由于冀东地区的语言被大家称为“老呔儿”,因此在冀东民歌中这种“呔儿文化”也非常的明显,正是这个原因,让冀东民歌有更加、深厚的研究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民歌进行了大规模的挖掘和整理,当时收集到2000余首冀东民歌,例如《绣灯笼》《捡棉花》等,都是由民间艺人演唱,再由专业人员记谱得来的。为了让冀东民歌更好地发展与传承下去,地方的许多作曲家都为它做了大量的努力,在原有民歌的基础上进行了改编,创作了一大批艺术作品,比如说郭文德老师改编的合唱作品《捡棉花》《绣灯笼》《茉莉花》等。
冀东地区的地形复杂多样,有山地,有平原,并且靠近海洋,这些不同地形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大不相同,形成不同的风土人情,从而也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民歌,例如,沿海地区“渔民号子”高亢有力,遵化迁西等地的山歌豪放而悠长,冀东民间的叫卖调、秧歌调等更充满了韵味。
四、冀东民歌与社会生活
(一)冀东民歌与劳动生活
音乐的起源归结于在原始社会中的集体劳动。劳动是人类与动物的最基本区别,它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人们改造世界、征服自然、找到合适的生存状态的一个最佳途径。劳动号子是和劳动节奏密切结合的民间歌曲。它产生于强度较大、协作型较强的劳动过程之中,其音乐节奏与劳动节奏相吻合,直接伴随着劳动而歌唱,是生产劳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冀东地区,劳动号子就是劳动与音乐之间的一个桥梁,它能够最直白、最原生态地体现人们的劳动场景,什么样的劳动就唱什么样的号子,风格明显并且行业性非常强。
冀东地区影响力最大的劳动号子应该非“渔民号子”莫属,冀东地区南部的丰南、唐海、乐亭、昌黎等地都靠近渤海,当地人以出海打鱼为生,渔民们在出海打鱼过程中为了渡过艰难,便会喊出不同的号子,使大家齐心协力,就产生了铿锵有力、气势恢宏的渔民号子,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欢快、粗犷、坚毅。如《丰南渔民号子》就是在劳作过程中哼唱,用来协调动作、鼓舞士气的。其共有出海、撒网、拉网、装舱、归航五个乐段,艺术地再现了出海捕鱼的全过程。其具有浓郁的海上风情,悠扬婉转时如浪花晶莹,起伏跌宕时如洪波涌起。《渤海渔民号子》也是冀东地区人民劳动生活的产物,它基本可以分为“网号”和“装仓号”两种,前者是在岸上整网或者往船上运网时演唱的,后者主要就是在捞鱼、装卸时唱的,完全属于渔民和大自然碰撞产生的,也可以说是渔民们劳动的产物。在推船的时候他们会喊“一二一呀,力要齐呀,使劲推啦,出海去呀”,这是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让大家齐心协力的一种方式,也有“带眼神呀,注意手呀,看着脚哇”这种嘱咐大家注意安全的内容。这些都是渔民们长期劳动的产物。
(二)冀东民歌与环境生活
环境生活主要可以分为以政治生活为主的社会环境和以空间生存为主的自然环境,这两个环境都是音乐创作必不可少的,都是创作的源泉。
1.社会环境
音乐本就来自于生活,政治自然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政治的某些因素可能会影响音乐的创作方向,优秀的音乐传播也有助于政治活动。长期经受音乐的熏陶与学习,有利于培养健全的人格,使人们思想品德高尚,提高人的修养,营造良好的爱国氛围。政治生活主要就是与社会时代同步,表达我们爱国爱党的思想感情。比如说童声合唱《从小就听党的话》就展现了冀东人民爱党爱国的情怀,从小教育小孩子要爱国。
2.自然环境
主要就是人们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歌颂祖国的自然风光和大好河山。如《滦河情》是人们用来表达对滦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的;童声合唱《渤海明珠曹妃甸》是郭文德老师、张春明老师和蔡亚楠老师在看到曹妃甸不断发展、变化之后创作出来的,表达了对曹妃甸的喜爱及对它变化的惊叹;《卜算子·夜游南湖》是表达对南湖变化的感慨和兴奋。我对南湖的印象最深,1976年大地震南湖可以说就是当时存放那些遇难者的地方,后来由于唐山开采煤矿不断塌陷,就变成垃圾坑,垃圾成山,污水横流,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环境,从1996年开始对唐山南湖进行改造,变成了现在的南湖公园,成为国家4A级景区,这其中的变化让我们唐山人感到惊叹与喜悦。
(三)冀东民歌与休闲娱乐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过上了好日子,开始寻求精神上更高的享受。人们的生活内容开始丰富了起来。娱乐性的音乐能够使人们开心、快乐、放松。这种类型的音乐产生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内容广泛、形式丰富,是音乐的起源之一。
如在过年或重大节日、喜迎丰收的时候,会有欢快活泼的“秧歌调”。秧歌队在喇叭、镲、鼓的伴奏下进行舞蹈。扭一阵秧歌后就停下来唱一段秧歌调。唱的形式有两人对唱和一领众合的形式,唱词有固定与即兴,如《丰南篓子秧歌》《乐亭地秧歌》。后来舞蹈逐渐复杂化,开始与歌唱分开。唱开始向另外的音乐形式发展,如二人转、落子等。其次叫卖调,流行于乡镇间,卖货郎为了将产品卖出去,自己宣传自己唱。在冀东的广大农村地区能听到走街串巷的叫卖声,比如《磨剪子锵菜刀》《卖豆腐》,都是在小商贩沿街叫卖的过程中不断演化而来的。
除此之外,还有女声合唱《回娘家》就是根据河北地区大年初二回娘家的习俗而创作的。混声合唱《闹花灯》就是用来描述正月扎花灯、闹花灯的喜庆场面的,“大姐姐扎了一个梅花灯啊,迎来那瑞雪纷飞春意浓……”正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表现。女声合唱《放风筝》也是人们休闲娱乐的产物,在清明前后正是适合放风筝的时候,小姐妹们会打扮得漂漂亮亮一起去放风筝,正是由于这个娱乐的小过程,从而创作出来了《放风筝》。这些歌曲的出现,都充分证明音乐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带给我们快乐,给予我们精神支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结语
上述方面也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所以才让音乐更加丰富,涉及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音乐曲调的婉柔铿锵、内涵的博大精深以及情感的丰富多彩都是生活的细节所带给我们的。因此社会生活与音乐的关系是源与泉的问题、本与末的关系,没有生活不可能创作出好的音乐,没有音乐我们的生活也将枯燥乏味。因此,在音乐创作中要坚信生活第一,为生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