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2021-11-12陈子慧

戏剧之家 2021年25期
关键词:奥尔夫身心教学法

陈子慧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 芜湖 241199)

一、奥尔夫教学法概述

“奥尔夫教学法”由德国著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先生开创,这种教学模式将音乐与动作、语言、故事、舞蹈等各方面紧密结合,是一种以音乐为本体的整体教学形式,自诞生至今吸引了世界各地广大音乐教育者的探究和运用,涉及诸多领域并取得丰硕的教学成果。

(一)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原理

“诉诸感性,回归人本”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教育学相关原理表明,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典型的阶段性特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关注儿童的阶段性发展,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一种倡导“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具体而言,其原本性音乐教育原理可以体现为重视综合性、鼓励即兴性、要求参与性、诉诸感性、从本土化出发、适于开端、面向所有学生。”奥尔夫音乐课堂一改那种传统“说教式”的音乐课堂模式,根据不同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爱好来进行音乐教学模式的设置,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带领学生在游戏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并掌握学习方法,从而发现学习音乐的乐趣。

(二)奥尔夫教学法的主要特点

1.原本性

奥尔夫教学法所倡导的“原本性”能真正使音乐教学达到一种“寓乐于乐”的境界。在奥尔夫音乐课堂上往往没有固定的教材和教学模式,大多是带领学生进行“即兴”的音乐创造,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选择最符合其年龄段的民歌、童谣等教学素材,以灵活参与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音乐学习,避免了学生刻板地、被动地接受音乐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天性得以释放,相比于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更能够享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从而更好地领悟音乐,最终爱上音乐。

2.综合性

奥尔夫教学法践行“综合性”这一理念,在奥尔夫课堂中,音乐从来不是一门单一的艺术,它往往以节奏为切入点,加入语言朗诵,再结合简单的肢体动作,注重发掘人自身的音乐性。“奥尔夫认为,节奏是最基础的元素,不同歌曲的旋律不同,但节奏可以相同。语言是音乐的本质所在。在发掘人体内的音乐性上,他认为身体是最好的乐器,捻指、拍手、拍腿等形体动作都富有音乐性。”音乐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艺术,它不应该被禁锢在某一单一的模式中,而应当灵活地与动作、舞蹈、语言等各种不同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奥尔夫教学法在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媒介对儿童进行综合性的音乐训练,例如“声势教学”等经典的训练方法,都体现了其明显的综合性特征。

3.创造性

创造性是人的潜在能力,潜力往往需外界的刺激才能够得以显现,而“即兴”正是一种能够激活潜在创造力的重要方式。奥尔夫音乐尤其强调即兴发挥,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即兴地创造音乐,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杜绝传统音乐课堂中一板一眼的“说教”模式。“完全从即兴出发的自由开放的音乐教学,是,而且永远是一个最卓越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笔者非常认同这一观念,在音乐课堂上,即兴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而言往往充满了未知的乐趣,这种教学模式看似无章可循,却最能够释放学生的天性。通过观察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最真实的反应,进一步发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在潜移默化中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4.实践性

音乐课堂“实践性”是奥尔夫教学法所遵循的重要理念,所谓“实践”,顾名思义:实际践行,即亲身参与。传统的音乐课堂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愿意以哪种方式教,学生就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学习方式,这样传统的音乐课堂学生参与感低,课堂氛围缺少生气,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久而久之音乐教学成为了教师的“独角戏”。奥尔夫教学法打破了以往音乐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这种尴尬的氛围,带领学生亲身参与音乐课堂,与教师共同完成音乐课程。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一)促进音乐课程改革,开展新的教学模式

在研究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所倡导的许多基本理念,与我国《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版)》中所提出的音乐教学理念不谋而合,两者之间有着极大的契合度。例如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学设计、提倡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等一系列理念。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而奥尔夫音乐教育所倡导的“人本主义”教育观,恰恰突出了音乐对人发展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小学音乐课堂,大部分仍以传统的歌唱课、乐理教授课为主,教学模式陈旧,缺乏创新。学生大多依旧被动地接受音乐教育,逐渐对音乐课堂失去兴趣。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所营造的充满趣味的音乐教学模式为我们传统音乐课程的改革提供了许多的切实可行的经验和方法,对我国音乐课程的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将其运用于小学音乐课堂中有助于传统音乐课程改革,开展新的音乐教学模式。

(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激发音乐课堂活力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已经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音乐教师关注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重要性。小学音乐课堂长期以来都是以“说教”形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式”的学习,这种教学过程具有着强制性,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课堂缺少活力。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小学音乐课堂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科学的教学模式,它开启了一种充满活力的音乐课堂。例如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声势教学,以学生的身体作为最简单的乐器,通过“拍手、拍腿、捻指、跺脚”等一系列肢体动作的有机结合,让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参与到音乐实践中,从而能够更深刻、生动地感受音乐的要素。

小学生正是活泼好动的年龄,注意力往往容易不集中,枯燥的教学更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奥尔夫教学法所营造出的趣味课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充满参与感,音乐课不再是一味的灌输式学习,逐渐变成了一种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媒介。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更乐于学习音乐,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课堂参与感,促进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开展活力音乐课堂。

(三)培养音乐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爱因斯坦曾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唯有热爱才可以产生兴趣,唯有兴趣才可能终身热爱。《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 版)》阐述了音乐教育要“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由此可见兴趣在音乐学习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顽皮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关注新鲜、有趣的事物。因此,在小学课堂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很大程度释放他们的天性,以“做游戏”的方式进行音乐教学,带领学生在充满趣味的音乐游戏设计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感受音乐,从而激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利用生动有趣的音乐课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四)增强音乐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应试教育对小学音乐课堂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最大的弊端就是导致学生缺乏创造力,逐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发散性思维严重流失。“美育”是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而音乐教育作为培养“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小学课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小学阶段正是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时期,奥尔夫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参与课堂实践,亲身创作音乐来学习音乐,它的教学宗旨就是以让学生发现自我为目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这一理念与先学习音乐理论、再进行音乐训练的传统音乐教学理念和方法形成了鲜明对比。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所营造的趣味性音乐课堂能够吸引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愿参与音乐实践,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逐步培养其创造性思维模式。

四、结语

奥尔夫先生的音乐教育思想践行了德国传统教育理念,它强调在学习某一学科领域的内容时,不仅仅是单纯为掌握这门技能而学习,相反是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体验自身创造力,进而培养其审美,塑造其人格。这一理念恰恰也很好地印证了学生在音乐方面最需要发展的不仅仅是纯技术性的学习,而是发掘和培养其创造力以及对音乐的审美体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尊重学生身心发展、鼓励学生创造、引导学生亲自参与的师生平等“对话型”的教育模式,将这种教学模式引入小学音乐课堂中,有利于弥补传统音乐课堂的不足,充分发掘和培养学生创造力。愿这种教学模式能被更多的小学音乐教师关注并真正应用到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中去。

猜你喜欢

奥尔夫身心教学法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浅议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的应用——在“第一届中国奥尔夫教育大会”上的发言
变动不居 与时偕行—奥尔夫音乐教育专家谈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身心八要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