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美育课程建设研究
——以玉溪师范学院为例

2021-11-12杨燕霞

戏剧之家 2021年25期
关键词:美育舞蹈幼儿

杨燕霞

(玉溪师范学院 云南 玉溪 653100)

舞蹈作为美育重要的实施手段,不仅能塑造良好的形体,更能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段加强学生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作为未来基础教育实施者,除掌握专业知识外更应具备对学龄前儿童实施美育的能力。学龄前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是活泼好动的,因此,以舞蹈形式对其进行美育活动,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也会对儿童人格健康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突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美育课程设置的针对性

长久以来,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科目设置概念比较模糊,忽视了美育的重要性,设置中以专业舞蹈为参照突出了舞蹈的专业性而忽视了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的。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除了自身应该具备的综合艺术素质外,更主要的是要通过有效手段对幼儿进行美的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设置上既要突出专业特点也应加强对美育教育的针对性。然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时较少,要在较少时间内完成较多内容,必须对现有的舞蹈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改革传统课程,实施审美教育

将《民族民间舞蹈》和《舞蹈欣赏》两门科目整合为一门全新的《民族民间舞蹈与鉴赏》科目,“民族民间舞蹈”和“欣赏”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欣赏”中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和形式美;在“民族民间舞蹈”中体会舞蹈的韵律和动作美。因此,把两门科目整合在一起,既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舞蹈能力,更能让学生在舞蹈中了解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树立民族认同感。

将传统课程《形体训练》优化成两个阶段的训练《形体训练—基础形体》和《形体训练—中国舞》。第一阶段的“基础形体”是进入舞蹈艺术的门槛,没有任何舞蹈概念与基础的普通学生,通过学习课程可以了解舞蹈知识,具备一定舞蹈能力,同时,这也是通过舞蹈认识美的第一道门。

“中国舞”是基础课程之后的能力提升,是对前一阶段教学的检验,也是对后一阶段学习的铺垫。“中国舞”源于中国传统戏剧,其很多的舞蹈元素包含较多的传统文化,以此作为学习课程能让学生从中了解更多优秀传统文化。

(二)增加专业特点突出的课程,拓展审美活动

《幼儿舞蹈技法与创编》是一门以培养学生幼儿舞蹈技法和幼儿舞蹈创编能力为主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幼儿舞蹈表演与鉴赏》主要通过欣赏、学习、排练幼儿成品舞蹈,使学生初步拥有从事幼儿园舞蹈教学及美育活动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学生学习这两门课程不仅要掌握幼儿舞蹈的基础技能和知识,还要通过了解幼儿的身心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美育活动。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能突出专业特点的科目,有助于丰富教学,既加强专业的针对性又拓展了审美视域,更加完善和明确每个科目的教学目的和美育目的。

二、强化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美育课程教学内容选择的多样性

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在幼儿园舞蹈教学中,不仅要有丰富的舞蹈知识,更应具备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才能更好地实施儿童美育。因此,在职前培训阶段,舞蹈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具有多样性、专业针对性及美育实施性,才能适应未来幼儿园的舞蹈教学活动。

(一)关注学生身心特点,寻找美育可能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中等教育阶段基本没有接触过真正的舞蹈艺术,对舞蹈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对系统学习舞蹈更是存在较重的畏惧心理。再者,这个阶段的大学生身体已发育成熟,骨骼的柔韧性已降低。因此,在教学中不应注重软开度和技巧训练,应选择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教学内容。对于专业性较强的动作,教师应只强调动作的训练过程、方法、要点难点,而不应要求动作的准确性,以确保学生拥有学习兴趣和自信。

同时,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也应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如:在《形体训练—基础形体》组合教学中,可采用当下的流行音乐作为组合音乐,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有效。在《民族民间舞蹈与鉴赏》组合教学中加上流行元素的动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热情,在兴趣中寻找美育实施的着入点。

(二)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特性,强化美育目的

为幼儿园输送合格的教育人才是学前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最终目的。因此,所有的教学活动在职前培训阶段应围绕此目的进行。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内容选择上,舞蹈的基本技能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但更应关注学前教育专业本身的要求。如在《幼儿舞蹈技法与创编》课程中除了掌握幼儿舞蹈的基本要素外,还要加入从简单到多变,从单一到多样的创编教学内容,让学生适应从片段创编到整体创编的过程。在《幼儿舞蹈表演与鉴赏》教学中选择具有幼儿特性的成品舞蹈,学生从欣赏、学习到排练完成的整个过程中,不仅强化了专业特性,也能从中体会幼儿舞蹈区别于其他舞种的纯净之美,同时也理解了未来舞蹈教学的侧重点。

(三)提升文化传承性,拓展审美视域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服务对象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作为幼儿教师,除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外更应有美育教育的能力。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不但要符合学前舞蹈教育训练目的,更应该在教育内容中强调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形体训练—中国舞》中教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音乐进行组合创编,如提沉组合选用《珊瑚颂》,手位组合选用《梁祝》片段作为组合音乐进行动作创编。在优美音乐伴奏下,学生不仅能很快掌握动作要领,而且能体会音乐中所要表达的内涵。在《民族民间舞蹈与鉴赏》中选择具有传统性和代表性的民族舞蹈组合进行教学,通过欣赏、学跳以及排练,让学生学到风格各异的舞蹈,也从中体会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魅力。

三、在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美育课程中发挥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自普通高中,对于舞蹈没有全面、科学、系统认知,对舞蹈的学习会出现两极化的态度:第一种学生认为自己在中学阶段经常参加各种文艺晚会,唱唱跳跳没问题,学习舞蹈是很简单的事;第二种学生把舞蹈神圣化,觉得高雅艺术不是自己能接触的。这两种心理状态对于学好舞蹈都是不可取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美育课程是综合性课程,既包括人体动作训练,也包括思想情感塑造,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靠教师正确引导,才能让学生真正进入舞蹈美的世界。为此,教师围绕“四门”方针实施教学:

(一)口传身授中跨门——认识美

刚入学的学生无论持有何种学习态度,都是第一次系统学习舞蹈,更不知何为舞蹈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和需求,转换视角,以“口传身授”的方法讲解、示范舞蹈动作和理论知识,引导学生跨入舞蹈之门,认识舞蹈之美。

(二)情景趣味中进门——找到美

对于没有舞蹈基础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来说,想理解舞蹈的真正内涵是很困难的。舞蹈是肢体艺术,是抽象概念,很多舞蹈动作和内容只能靠感悟去理解,没有办法用文字来叙述。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为学生描绘场景,创设出舞蹈情景,让学生以景入戏,发挥想象能力,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构建学习情境,让学生直观了解不同风格的舞蹈文化和情感表现。在情景趣味中,引导学生进入舞蹈之门,找到舞蹈之美。

(三)互动合作入门——体验美

课堂教学不仅存在教与学的关系,学生间也能相互学习、帮助。舞蹈是群体艺术,舞者相互合作更显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采取了如翻转课堂等多种手段,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以此提升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在互动合作中让学生融入舞蹈之门,进而体验到舞蹈之美。

(四)实践经验中出门——理解美

理论联系实际,方能学以致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为学生创设了舞蹈实践的可能,如成品舞作业呈现、小组教学模拟展示、个人舞蹈展现、晚会节目表演等。这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拓展所学的舞蹈内容,在实践中顺利完成舞蹈课程,真正理解舞蹈之美,以此提升审美意识。

四、拓展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美育课程教学评价的延伸性

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美育教学评价有两个维度:过程和结果。在教学过程评价中打破传统评价,学生从被动评价逐步变为主动评价,如在创编作业展示中由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进而发展到互评和自评,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在课外小组练习作业中,组长在练习过程中有绝对的评价主导性,而组长由组员轮换当,这样的过程不仅加强了学生的技能训练,更加强了学生对于教学评价的正确判断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结果评价中,把结果评价的方式扩大到无限可能。因为,我们培养的不仅是具有学前教育舞蹈专业知识的人才,更应该是能以舞蹈艺术为重要工具传播中华文化的基础教育工作者。这样的评价遵循了舞蹈美育课程的导向性、专业性和有效性。

五、结语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美育课程的建设提高了教学的整体性和美育的渗透性,有效提高了学生舞蹈美育能力。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美育不能简单定义为会跳舞,它是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呈现的专业能力,舞蹈课堂教学是运用场域,舞蹈美育渗透是能力展现的核心形式。舞蹈跳的是文化,跳的是传承,更是一个人的文化底蕴。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舞蹈美育课程设置应更科学、规范、专业,更好地服务于学前教育事业。

猜你喜欢

美育舞蹈幼儿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冰上舞蹈搭档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我和舞蹈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