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一堂声乐课中承载的心理反应

2021-11-12程心怡于贵祥

戏剧之家 2021年25期
关键词:本能歌唱声乐

程心怡,于贵祥

(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 大连 116029)

歌唱是生理的,也是物理的,但归根结底是心理的,三者密不可分。歌唱与发声包含的反射行为有本能反应和后天反应。其中,反射行为就是因生理事实而引起的心理反应。歌唱心理自始至终都影响和支配着技巧及艺术情感的发生和发展,歌唱活动的高级行为是歌唱心理意识的外在生理反应,也就是说,歌唱艺术是人的心情艺术。我们在一堂声乐课中能清晰发现演唱者在技术训练和歌曲演唱时的心理变化。

一、技术训练时的心理反应

歌唱是心理伴随生理机制运动的过程。歌唱与发声的动作机制和机能,是由生理事实引起的心理反应。歌唱表演越高级,心理反应越明显,这种心理反应又反过来指导或影响生理动作。

记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一般可分为直接记忆与联想记忆。在进行发声练习时,我们尤其需要运用联想记忆。

一堂声乐课一般分为技术训练和歌曲演唱两个部分。我们从练声开始就伴随着心理的反应过程,无论采用哪种发声方式,都避免不了心理的各种反应,具体的歌曲演唱也伴随着心理的反应过程。

我们在进行发声训练时,因为练声曲旋律单一、节奏平稳,无法达到演唱声乐的技术要求,所以我们需要将联想记忆的方法运用到发声训练中,让后天反应激发先天反应,释放我们的本能,让生理事实引起心理反应,使之作为声乐技巧的支撑。

本能反应是我们先天就具备的反应,如呼吸、哭喊等都属于本能反应。歌唱中的呼吸等反应与先天所具备的反应相辅相成。例如,在歌唱中自然地呼吸会使我们的嗓音通透圆润。后天反应是人的心理意识和感觉,以我们的心理意识来获得先天反应,释放本能。例如,初生儿啼哭时的情感没有成年人的情感强烈。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有了丰富的生活经历,开始懂得喜怒哀乐。我们的心理意识促使情感产生,先天就会哭、会笑这种本能开始释放。所以,我们在开心的时候笑,在悲伤的时候哭。本能反应与后天反应一直伴随声乐技术训练及歌曲演唱始终,这二者密不可分。我们需要依靠常识释放本能,才能扩展潜能,使二者相互作用。所以,无论是技术训练还是歌曲演唱,我们都需要通过心理意识和感觉对大脑的神经系统下达命令,释放本能,才能提高演唱水平。

在课堂中,发声练习一般从下行音阶的训练开始,因为正常的叹气也是下行的。比方说,由“u”母音起,与“i”母音交替进行,最后回到“u”母音结尾的下行音阶练习。低声区因接近我们说话的音区,所以我们在发声时能像说话一样自如地呼吸,将字轻柔地说出来,如与一位老朋友侃侃而谈的感觉。这样,我们就能获得声乐技巧所要求的松弛且自然的声音。我们在发声训练时凭借大脑的记忆,联想与老朋友侃侃而谈的感觉,依靠这种心理意识释放了说话的本能。这就是本能反应与后天反应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现在,许多学生学声乐的目的是出大声、出假声,为了发声而发声,这种错误的反馈使我们的大脑传输了不正确的信息,将声乐学习物理化,忽略了心理因素的影响,已不再是本能反应的释放与扩展。这是后天反应强加于身体机能,声带用不恰当的力量发出不自然的声音,让我们误以为是结实有力的声音,实则是装腔作势的假声音。随着音高的增高,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紧,久而久之,声带因超负荷工作会导致高音上不去,低音下不来。这会给声带带来不可逆伤害,再好的嗓子也会因使用过度而失去它的价值。

随着练声曲的音高逐渐增高,我们产生了要唱高音的心理暗示,大脑下达命令,生理反应产生,紧张等情绪出现,我们会面临喉咙发紧、声音僵硬等问题。笔者在技术训练和歌曲演唱时也出现过这种情况。这时,我们需要让心静下来,联想一些能使自己身心放松的画面,克服这种紧张情绪,从而使我们的口腔、喉部、唇、齿等生理机制都得到放松。只有协调运用它们,我们才能获得圆润、通透、干净的声音。但有的时候,当进行高声区练习时,我们也会因为过于寻求声音的放松而忽略了身体机能的积极性。在高声区,身体机能过于放松的状态是不合理的。若将这种身体过于放松的状态运用到具体的歌曲演唱中,演唱到旋律起伏较大,音高较高,需要抒发强烈情绪的地方,身心无法协调运作,就会出现内心想要表达而身体机能做不到等问题。归根结底,歌唱与发声是生理、物理、心理的统一。

我们在技巧训练中还有一个有趣的心理现象,从高声区下行回到低声区时,由于心理层面对高音的恐惧逐渐降低,后天反应的作用逐渐减少,本能反应的作用会逐渐增多。在高声区突破了心理障碍之后,惧怕高音等心理作用会逐渐消失,心理获得了放松,天生所具备的潜能得到释放,我们也能更加自如地利用叹气的方式进行下行训练。

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我们要从心而出,寻求一种坦荡、从容、淡定、大气、干净、心境如湖水般清澈的感觉,通过叹气的方式,将这种感觉抒发出来。越到高音越要使自己的心静下来,我们真正叹气时的状态才是最自然最放松的状态,这也是我们本能反应的体现。当我们在技术训练或是声乐演唱中真正做到了自然叹息的状态,喉腔、口腔都是完全放松的,发出的声音靠声带共振,才能发出最纯粹、最干净的声音。

二、歌曲演唱时的心理反应

演唱歌曲时,歌曲旋律起伏,歌词渲染语境,其传递的是歌曲中的情感与意境,这些都来自歌唱者对歌曲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和岁月的沉淀。训练有素的嗓音,能将歌曲传递的情感与渲染的意境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将后天的感悟变成调动先天的手段,使歌唱艺术真正成为人们的心情艺术。

歌曲演唱中的联想与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歌唱与发声中的想象和其他心理现象一样,都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这是声乐艺术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演唱者在表现情感之前,首先要使自己进入想象境界,将情感化为意象,换句话说,就是将情感与一些画面或某些情景、某些事联想起来,这些联想不是随意的,而是与情感紧密联系的。

实际上,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对自己熟悉的环境感受深刻,这些对生活、对生命的深刻感受都成为了声乐艺术活动必不可少的养分。联想与想象是我们通过学习、感悟人生所获得的后天反应。这些后天反应在生活中带给了我们不同的情绪,使我们产生了不同的情感,从而释放出我们会哭会笑的本能,将这种本能释放在歌曲演唱中就是潜能的扩展。我们所演唱的歌曲并不是我们的亲身经历,所以,在歌曲的演唱中要运用联想与想象的方法,将歌曲中需要表达的内容与自身的经历相结合,从而达到抒发情感的目的。

美声唱法所寻求的圆润、通透、干净的声音也与情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歌唱者的情绪被激发,才能获得积极的状态来打开整个发声器官,使身体的机制协调发展,释放本能,自如歌唱。

在演唱外国作品时,由于文化的陌生感以及语言的非母语特性,演唱者不太容易切身感受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作品中人物的性格。例如,笔者在演唱咏叹调《我爱你,这爱情坚贞》时,最开始由于对外国作品中的创作背景、人物性格等缺乏了解,无法自如地将作品所传递的内容真切地表达出来。情绪不对导致歌唱的状态不对,所发出的声音自然也不对,笔者的演唱变成了机械式发声而不是歌唱。在后来的学习中,笔者深入考究作品的创作背景、歌剧中的人物性格以及语言,仔细分析歌唱家们演绎的不同版本作品。通过反复学习揣摩和不断练习,笔者将后天积累与训练有素的嗓音相结合,演唱时使自己进入到作品描写的场景中,表达作品内容,有效地将后天的感悟变成了调动先天的手段,提高了声乐技术水平。

中国音乐作品是我们本土的文化积累。演唱者深入理解歌词以及旋律意境,能更加精准地感知词曲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内容。在演唱时,演唱者可以通过想象,将自己迅速代入到歌曲的情境中。例如,中国古典艺术歌曲《越调小桃红·采莲女》的歌词“玉箫声断凤凰楼,憔悴人别后。”渲染了凄凉的意境,词中主人公与心上人分手后憔悴得不成模样,旋律也颇有越调意味。在演唱时,笔者通过想象,脑海迅速浮现这样的画面,将感叹不舍之情、凄凉惆怅之感抒发出来,既实现了先天反应与后天反应的相互作用,也表达了歌曲的情感与韵味。

歌唱者的后天反应激发本能反应,扩展本能,释放身心,才能使歌唱成为艺术。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揣摩,将声乐学习与心理学相结合。如果我们能秉持这种声随心动的理念,在声乐学习中通过心理调节,将本能释放出来,保持练声和演唱的稳定心理状况,就能逐步提高声乐技术。

三、结语

声乐学习是辛苦又漫长的过程,它不仅需要身体机能支持,更需要心理疏导。声乐不同于器乐演奏,它既看不见也摸不着。笔者将声乐学习与心理学相结合,将以情带声的理念贯穿于声乐演唱始终,让歌唱成为习惯,逐步提高声乐技术。完成声乐艺术作品不仅需要科学的方法和卓越的演唱技巧,更需要借助我们心中真切的情感来营造音乐深邃的意境,表达创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

猜你喜欢

本能歌唱声乐
本能的表达与独特的个性
逆本能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吉米问答秀
歌唱十月
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