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凉山彝族月琴的继承与发展
2021-11-12梅睿
梅 睿
(四川师范大学 四川 成都 610066)
一、月琴简介
(一)来源及分类
月琴是我国特有的民族乐器之一,其历史源头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它是由阮转变而来的,形制比中阮小一点,因此大家也常称其为“小中阮”。和其他弦乐器一样,月琴也是由琴头、琴轴、琴弦和琴箱构成。
以地域为标准,月琴可划分为汉族月琴、彝族月琴、云南月琴等;以弦数为标准,可分为二弦月琴、三弦月琴、四弦月琴等;以用途为标准,可分为民乐月琴、京剧月琴等。不同类型的月琴由于发音物体的材料、形状、大小以及演奏方式不同,所以音色也各不相同,但音域较广的较之音乐较窄的更好听,节奏较丰富的较之节奏单一的更好听。
(二)演奏方式与技法
无论何种乐器,都有其自成一套的独特演奏技法,月琴也不例外。月琴的表演方式比较丰富,既可以站立弹奏,亦可以坐着演奏。坐着抱琴演奏时,一般琴头靠左、琴箱靠右,整个月琴略微倾斜四十五度,左手按弦,右手弹奏;为使音色更佳,琴箱与身体中间隔有一定的距离。站立抱琴演奏时,最重要的是身体在托住整个月琴时仍处于放松的姿态,也是左手按弦、右手弹奏。初学者一般是坐着演奏,因为站立演奏对持琴、控琴及演奏技巧有更高的要求,如必须站立演奏,则可增加一根琴带将整个月琴挂在身前,以此减少控琴压力,更好地演奏曲目。
月琴的弹奏与钢琴的弹奏一样,也是靠双手的配合。在钢琴演奏中,左手一般处于伴奏的姿态,右手呈现旋律。大多数情况下,右手较之左手更能凸显曲目的色彩。而在月琴的弹奏中,通常右手会借助拨片与左手进行配合。其实,单用手而不用拨片弹奏,其音色效果会更佳,但是这对演奏者的技巧要求更高。左手的指法通常有吟琴、滑音、泛音、打音等,而右手指法主要是弹拨、刮奏与扫弦。
(三)曲目
月琴的曲目种类丰富,但是由于其民族民间音乐特性,以及即兴演奏的色彩太过浓厚,很多曲目都没有一个特定的名字。最常见的一首月琴曲目就是《快乐的诺苏》,“诺苏”是彝族人的自称,这首曲子最能反映当地的民风、民情与民族特色。按照演奏方式来划分,月琴曲目可分为独奏曲和可供自弹自唱的曲目等,常见的独奏曲有《千里凉山迎新春》《北京的金山上》《荞子舞曲》等,常见的可供自弹自唱的曲目有《留客歌》和《阿惹妞》等。此外,还有以地名来命名的曲目,如《甘洛调一》《甘洛调二》《布拖调》《喜德调》等。
二、继承与发展的原因
(一)增强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民族根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坚定对自身文化的信心。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国与国之间的音乐交流也更加频繁,世界仿佛变成了一个地球村,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的乐器就是世界的乐器,民族的音乐也就是世界的音乐。
我国湖南卫视的一档综艺节目《声入人心》非常火爆,该节目主要是向国民普及美声这一音乐文化。虽然美声唱法源于西方,但因为其优美动听,我们便利用电视平台来播放和展示它。这是西方音乐文化通过我们的电视平台来呈现自身。我们也可以通过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来增强文化自信。月琴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不失为民族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好的方式。只有不断地继承与发展月琴这一民族民间乐器,使月琴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乐器存在,才能让月琴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向整个世界展现我国的音乐文化风采,展现大国音乐的风姿。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有着厚重的人文历史。其中,音乐历史也十分厚重。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正从大国走向强国,这不仅意味着科技实力的增强,也意味着民族文化应紧跟时代步伐。我国的民族乐器月琴起源于两千多年前,途径发展的高潮和低谷,再到新兴,直至今日仍在流传,可见我国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对民族乐器的继承与发展,不仅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也是非常关键的。
(二)提升受众素养
科技的迅速发展推动了电子产品的广泛使用,现在几乎人手一部电子产品,但大多数人却由此成了刷各种好笑视频、追剧、打游戏的“低头一族”。在地铁上,在饭店里,甚至在家庭聚会中,人人都是低头自顾自地把玩着手机,关心娱乐新闻,鲜有人去主动关心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相关信息。而且大多数人,甚至部分彝族人不仅不会弹奏自己民族的乐器,更甚者都叫不出乐器的名字。因此,继承与发展传统乐器如月琴,对培养和提升国民艺术素养至关重要,一方面可以向国民普及与彝族相关的人文知识、音乐知识,另一方面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摆脱对虚无的网络世界的沉迷。总的来说,月琴的继承与发展对国民艺术素养的提高可以起到推动作用。
三、继承与发展的途径
(一)学校教育
月琴进课堂是一种非常好的继承与发展方式。由于月琴在各个层次的学校都不常见,因此正需要进入校园。学校可以开设兴趣特长班,安排教师开展月琴教学工作,等学生学到一定程度时,再组织学生上台表演,丰富学生的舞台经验。再过一段时间,教师还可以带学生出去参加比赛,增加学生的比赛经历,不断改进学生的台风表现。如果比赛获奖,肯定会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的信心;就算不获奖,也提高了学生登台的心理素质,总之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除了课堂上的教学之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关于月琴的学术讲座,向学生介绍彝族月琴文化,展示月琴演奏曲目,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好奇,从而吸纳更多的学生学习月琴。除了平时的上台演出和校外比赛,学校还可以有组织有计划地带上学生们去各个地方演出,既可以丰富学生们表演经历,也可以传播和推广彝族月琴文化。
(二)家庭教育
此处的家庭主要是指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家庭。大多数的彝族家庭中的彝族老人是会弹奏月琴的,并且他们的弹奏技巧十分高超,会的曲目也特别多,很多时候还会根据已有的旋律进行现场二度创作,演奏效果极佳。在彝族的村落里,无论是丧事还是婚事,无论是家庭活动还是朋友间的聚会,都能看到很多老年月琴手在弹奏月琴,琴声优美,让人流连忘返。但是由于社会发展得太过迅速,年轻一辈的人,生存压力不断增大,导致他们必须得先挣钱养家,再来考虑学习乐器、自我熏陶的事情。因此很多年轻人没有心思、没有兴趣去学习弹奏月琴。在此情况下,应该加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让他们明白月琴的学习,不仅是一项技能的掌握,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学习一门乐器那么简单,更多的是传承几千年的民族文化。只有在思想上有所转变,他们才能从根本上热爱月琴,真正投入精力学习月琴。因此,应加强对青年人与小孩子的思想教育,让他们转变思想,自愿学习彝族月琴,做民族文化的传播人,做月琴演奏的传承人。
(三)新媒体技术
方便、快捷、广泛是新媒体技术的传播优势,在21世纪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新媒体是月琴继承与发展途径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开展线上学术讲座,向国民乃至世界人民介绍彝族月琴相关知识,向人民大众普及彝族月琴这一传统乐器;把学生演奏视频、月琴手演出视频等上传至各种视频网站让受众进行观摩,提升他们的艺术欣赏水平;还可以通过各种直播平台进行线上月琴教学,学员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及时看回放,既方便又高效。
四、结语
继承与发展月琴这一民族乐器不只是彝族人的责任,也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责任,道阻且路长,只有每个人都将继承与发展月琴的信念植入心中,才能克服继承与发展道路上的艰辛。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分子,我们应该不断地继承与发展民族音乐文化,取其精华,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让民族音乐文化产生生生不息的活力,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展现民族音乐文化之风采,呈现强国音乐文化之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