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体深度融合时代民族地区广播电视新媒体运用的探索与思考

2021-11-12国铭晖

声屏世界 2021年15期
关键词:时政新闻报道传统媒体

□ 国铭晖

地方广播电视传统媒体的新媒体运用和不足

近年来,随着全国各级新闻媒体改革力度的不断增强,地级(州)市等传统媒体也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各地方广播电视台相继成立了新媒体生产部门,借助新媒体手段推出了各具特色的新媒体产品。其中,作为民族地区传统新闻媒体之一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广播电视台也借助“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途径推出了自己的新媒体产品。新媒体手段的运用不仅拓展了传播渠道,增强了新闻宣传报道的及时性,也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传统媒体在借助新媒体手段进行宣传报道当中存在内容吸引力弱、群众参与性不强等问题,以至于出现传统媒体所推送的新媒体产品在受众当中存在“叫好不叫座”的现象。

当前,在实际操作中地方传统媒体往往存在把播出的会议新闻、主题报道等新闻宣传的内容进行分拆,通过新媒体渠道进行单条推送,这类新闻报道往往存在单条新闻时间过长、说教性强、受众参与性不高等问题。一些传统媒体的公众号等在信息推送当中,只是简单从政府网站或者其他媒体网站等进行复制、转载,造成推送的很多内容同质化严重,长此以往将导致传统新闻媒体在公信力、吸引力等方面的弱化。

地方广播电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地方传统媒体要实现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需从做强时政新闻报道、做活主题报道、做快做巧民生新闻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和思考。

做强时政新闻报道,树立媒体权威。作为地方党委、政府“喉舌”之一的地级(州)市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一直以来承担着时政类新闻的宣传任务,自身有一系列完整、严紧的图像拍摄、文稿撰写、稿件送审、编辑播出等程序,所播发的新闻具有真实性、权威性等特点,这也是非传统媒体难以与之相比的优势。但在实际操作中,时政类新闻存在报道篇幅偏长、内容不够深入,受众不爱看等问题,这类时政新闻如果通过新媒体途径进行转发、推送,不仅难以吸引受众的兴趣,更会降低受众对传统媒体新媒体客户端的关注度。因此,对于时政类新闻的宣传报道传统媒体急需进行探索和创新。例如,在会议新闻的宣传报道中传统媒体常规的报道内容主要以领导的讲话为主,而制作新媒体类型的会议报道就需要打破常规从会议材料中找出与群众切身利益关联性强的信息,以新媒体的视角进行创作以提高信息的关联性和实用性,这样的新媒体时政新闻对于受众来说才会有吸引力。在时政类新闻报道中领导的调研、活动也是常见的宣传报道内容,传统媒体在采访报道这类新闻时可尝试采取短视频优先播发,正式新闻后续报道的方式。例如,2021年3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3月2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号就率先播发了56秒的习近平总书记到三明市沙县总医院、夏茂镇俞邦村、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了解当地开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等情况时受到当地干部群众热烈欢迎的短视频。3月25日央视《新闻联播》完整播出了相关新闻。该时政新闻报道采取短视频先发的方式不仅让受众及时了解到了现场的动态情况,也为后续的新闻报道作了前期辅垫。另外,对于领导活动的时政类新闻报道,还可以通过长短结合等方式使时政新闻不仅满足宣传功能,也能让受众对党委政府的工作措施有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例如,2021年4月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微信公众号播发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的时政新闻,公众号在播发5分28秒新闻报道的同时将中央首长对参加植树活动的各级干部、学生和首都群众等的对话进行了再制作,另制作了两条时长为49秒和31秒的现场同期声短视频。这不仅让受众能够更直接的领会到中央首长的谆谆嘱托,也拉近了领导人与群众的距离。对于领导调研、活动的时政类新闻报道,央视采用长、短相结合的方式,不仅满足了不同领域的受众需求,对于地方台在今后的时政新闻报道中如何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共同发力做好宣传报道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做活主题报道,当好政策解读的宣传员。主题报道一直以来都是传统媒体宣传、解读党委和政府对相关工作的决策、部署、措施的有力抓手,同时也因主题报道反映的是基层群众的工作、生活等真实场景,相比会议新闻报道更受群众关注。但传统媒体长期以来所采用的采访方式都是格式化、模块化的。例如,传统媒体在主题报道的采访中常常存在采访当地群众时,记者表达一大堆内容后出一个采访群众的简短、表态式采访,或者在报道中把相关部门的工作总结长篇使用。整个报道不仅时长长而且形式单一,难以引起受众的兴趣,宣传效果也不好,此类通过新媒体传播方式推送的主题报道并未给受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媒体融合不仅是传播方式的融合,更是新闻内容的创新。在主题报道方面首先要创新采访方式,在运用新媒体进行主题报道时应把采访重点放在基层群众身上,通过现场的深入交流让群众用自己的表达方式把心中所想、所盼充分表达出来。例如,央视网的《快看》栏目于2021年04月16日刊播的《天山南北》“爷爷有爷爷的生活,我有我自己的想法”的新闻报道,整个视频时长5分50秒,以伊犁师范大学学生叶尔哈纳提·努尔克德尔和他的祖父散比特·阿布德哈德尔为主线,采用同期声表达的方式分别讲述了祖孙两代人随着时代的变化,思想发生转变以及老一辈人和年轻人各自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全篇报道视频内容丰富,两人的采访同期声内容衔接流畅,通过采访对象自己的讲述反映了当地党委、政府的惠民政策和措施。同时,视频中采用民族音乐作为背景的手法也更突现了当地的民族特色,对于地方台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广播电视台如何运用新媒体手段制作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媒体主题报道有非常好的借鉴作用。

做快、做巧民生新闻,讲好群众身边的故事。民生新闻报道是地方传统媒体践行“三贴近”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当地群众了解身边人、身边事,参与社会监督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各地方广播电视台开设的各类民主新闻栏目也被受当地群众的关注和好评。但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在人人即可以发布信息的时代,传统媒体民生新闻的播发就显得滞后。在媒体进一步深度融合的当下,传统媒体的民生类新闻首先要简化过去按部就班的采、编、审、播等程序,制定面对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反应的机制,充分利用新媒体快速的优势将突发事件的现场情况及时推送至受众眼前,后续再进行相关深度报道以引导社会舆论的走向。民生类新闻要善于运用新媒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不能仅仅把电视播出版简单进行分拆后通过手机、网络等途径进行推送就算完事,要善于运用新媒体视角去看待社会问题,注重新媒体手段的运用。例如,央视网《快看》栏目于2021年4月15日播发的视频《聋哑女子遭遇电信诈骗,警银联手阻止汇款》讲述的是“一名聋哑女子(赵某)在银行办理业务时遇到电信诈骗。银行工作人员立即通报属地桥梓派出所。当民警了解到赵某在网上结识一名男子,对方以谈恋爱为由骗取赵某信任,借机让赵某给其转账一万元人民币时,民警通过耐心解释赵某方才醒悟,意识到自己遇到骗子。”时长1分07秒的短视频,只采用了民警现场解释劝阻和银行工作人员对事情经过讲述的现场同期声和字幕对整个事件进行了报道。该条运用新媒体手段制作的民生类短视频精炼、简短,起到了很好的普法宣传作用,对于地方台运用新媒体手段进行民生新闻报道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关注群众身边的小事、化解群众的烦心事也是民生类新闻的功能之一。例如,央视网的《现场》栏目于2021年04月19日推出的短视频《朱广权说段子diss飞絮季,柳絮烦人咋办?“凉拌”!》。该视频的内容为“杨柳飞絮季又到,吸气就鼻塞,不敢张开嘴,朱广权说段子只想求一块无飞絮之地。烦人柳絮怎么办?那就……吃了它!大厨小编为你送上一道凉拌柳絮。吃不了的,咱防!出门佩戴口罩、墨镜,回家及时清洗面部,注意饮食搭配,加强锻炼也能减轻过敏症状哦!”该条新媒体新闻在报道杨柳飞絮影响群众生活的同时,提出了化解烦人柳絮的方案。视频充分运用了当下比较流行的短视频制作手法,起到了很好的寓教于乐效果。

总之,面对媒体的深度融合,地方传统媒体在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要不断提升新媒体制作、表现形式等方面的能力,用优秀的新媒体作品讲好当地故事、身边的故事。

猜你喜欢

时政新闻报道传统媒体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时政
时政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