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媒体微信公众号内容把关人职责

2021-11-12沈素芬

新闻前哨 2021年7期
关键词:差错乘客公众

◎沈素芬

“把关人”起初被称为“守门人”,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在1947年提出,卢因在其《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认为,“社会上存在大量新闻素材,大众传媒的新闻报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守门人’将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做出决定”。到了20世纪50年代,传播学者怀特将卢因的理论应用到新闻生产的活动中,认为媒体的报道过程是一个对新闻信息进行搜集、整理、筛选、加工的过程。在这中间,媒体形成一道关口,媒体工作者成为新闻信息的“把关人”。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媒体刊发何种内容直接影响社会舆论风向。媒体的报道、宣传和引导对于网络议题走向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媒体把关工作十分关键。

一、媒体微信报道常见差错

微信公众号作为内容生产的重要传播平台,具有重社交、快速抵达用户的特点,不过其依然遵循时效性、真实性、准确性等最基本的媒体内容发布原则。近年来,在微信公众号实际运行中,出现过不少微信报道不当的案例,笔者梳理分析,主要存在以下4个方面的问题:

1.报道用力过猛,形成“低级红、高级黑”现象。“低级红、高级黑”是指用正面报道制造负面议题,起到明褒实贬的反效果。比如抗疫期间,有媒体为刻画医护人员在抗疫期间的奉献精神,刊发了“女护士丢下刚出生20天的新生儿,不顾身体没恢复,奔赴疫情一线”的案例,引发公众质疑;还有媒体为宣传援鄂医疗队的付出,宣传女护士集体剃光头,不顾基本的人性和人情,看后令人十分难受。以上报道不仅没有达到凝聚正能量的目标,反而起到相反的宣传效果。

2.专业素养不足,内容背离科学和基本常识。如2020年抗疫期间,有主流媒体采访某研究团队后,推出《南大团队研究发现:金银花、绿茶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报道,刊出后被专业人士证实以偏概全,金银花、绿茶并没有防控病毒感染的功效。该新闻当时误导公众,被当做媒体报道负面典型。再如2019年某媒体刊发《水氢发动机在南阳下线,市委书记点赞!》报道,文章提到“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后来,当地工信部门不得不回应:“信息发布不准确”。此类报道频发,其背后原因是媒体在报道科学进展时专业素养不足,表达分寸欠妥、因此效果适得其反。

3.信息未经核实,刊发假消息,最后导致新闻“反转”。如2020年12月8日,媒体报道广东东莞一司机为救人连闯3红灯,但事后司机联系“乘客”,“乘客”却拒绝作证。此事被报道后在网络迅速传开,给当事乘客带去极大舆论压力。但后来随着采访进一步深入,事实反转,乘客表示,此前的“乘客”截图对话并不是自己所说,自己没有回复过滴滴司机艾师傅任何信息,电话搞错了。该条新闻被证实是闹了一场乌龙。这一案例背后反映出媒体报道缺乏严谨性,原因是记者没有深入核实事情原委。

4.文字、配图、版面安排等方面出现差错。比如出现错字或用错标点,稿件排版出现低级错误,配图出现差错,或内容存在隐射性冲突的两篇报道同时出现在同一版面上,给读者以不好联想等。此类差错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新闻从业人员检查注意不够导致。

二、报道差错造成的危害与影响

媒体平台出现的报道差错,不论对于媒体自身、新闻当事人还是社会公众,都会造成负面影响。笔者认为其危害和影响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让媒体面临行政和法律惩罚。一些明显的事实或政治性差错会引发巨大的社会负面效应。

2.损害媒体的公信力。以前述某媒体《南大团队研究发现:金银花、绿茶能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报道为例,被专家正式报道不准后,该媒体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一边因为报道不实被“打脸”,另一方面成了自身失职与失范的受害者,受众对其专业性科学性产生质疑,公信力受到损害。不论是文字排版差错,还是内容失实,都有损媒体的生存发展,使公众心中的媒体正面形象大打折扣。

3.不准确的新闻导致对新闻当事人的伤害。如前述案例,广东东莞一司机为救人连闯3红灯,但事后司机联系“乘客”,“乘客”却拒绝作证。此事被报道后在网络迅速传开,给当事乘客带去极大舆论压力。后来随着报道深入,新闻反转。在此事件中,新闻媒体固然承担舆论谴责压力,另一方面,被报道的司机和乘客作为新闻当事人,也承担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在此起新闻反转事件中,新闻当事人处在风暴的正中心,新闻反转后司机被网友谩骂为“诬陷好人”,乘客则在事实未清之前,遭到网民的群体抨击和口诛笔伐,个人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而这一切伤害本不应该发生,是因为媒体的失实报道,导致当事人受到二次伤害。

4.误导公众,消耗公众对社会议题的热情。对于公众来说,媒体是社会的“瞭望塔”,大多数人对媒体抱有朴素的尊重和信任。而不严谨的报道蔽了公众双眼,还误导其在无意中成为了假新闻的传播者。受众做出的舆论反响,一方面恶化了事件矛盾,另一方面也使受众无形中成为了“施暴者”。从宏观上来看,不实新闻消耗了公众对社会议题的关注热情,还让公众被迫频繁协调自身认知与态度,或造成更强烈的情绪反弹。

三、微信报道出现差错的三个原因

媒体在调查采访、求证核实、审核把关等环节的缺失,无形中损害了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形象和公信力,有的甚至因为导向偏差,助长社会问题更加猖獗复杂。究其背后成因,笔者认为媒体报道出现差错主要有3个原因:

1.片面追求关注度和发布速度,忽视对信息的检查。不少媒体为了追求微信报道流量“10万+”或首发,容易忽视检查辨别环节。除了自采新闻,许多微信报道来源于转载其他媒体,因此对第一手情况了解较少,遇到需要深入辨别的情况,往往无法展开。

2.媒体工作者相关领域专业素养不够,导致无法保证质量完成报道。如对涉及疫情、涉医学、科学等各专业领域的知识储备不够,在获取信息后,如果没有及时将专业术语消化弄懂,容易在报道中出现报道差错。2020年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对中毒原因报道的反转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3.审稿机制不健全。一些媒体没有配备足够数量的专业人员对内容进行审核把关。新闻素材进入生产流程后之后,缺乏必要的筛选和重组,导致信息真实性偏差。

四、媒体微信公众号内容“把关人”职责探讨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17年5月2日公布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对于互联网信息 “把关”什么、谁可以“把关”及怎样进行“把关”等都进行了详细规定。首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必须得“把关”。“新闻信息”不仅包括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的报道、评论,还包括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报道、评论。只要向社会公众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互联网站、应用程序、论坛、博客、微博客、公众账号、即时通信工具、网络直播等媒介,不管是采编发布、转载服务还是仅仅提供传播平台,都必须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而实现影响受众的具体方式,即是在新闻信息的源头、采集、撰写、编辑和评论等全过程中设置多个“把关人”。

媒体形态无论是报纸网站还是 “两微一端”,“把关人”的职责就是对进入制作流程的稿件进行“把关”,以确保对新闻事件报道做到准确无误。具体而言,笔者认为“把关人”职责体现在四个方面:

1.把好新闻事实关,确保信息准确真实。所谓基本新闻事实,就是构成新闻事件的事实真相。一篇新闻稿件进入编发审核流程后,把关人首先应对新闻来源和消息源进行核实审视,对构成新闻实的基本要素——人名、地名、单位名称、头衔、组织机构名称、时间、地点、数字、计量单位等进行仔细检查,确保准确无误;第二步,要对语言文字、标点符号、内容排版进行检查,及时勘正错误用法和误写情况;第三步,重点对标题进行考察,是否如实反映文本内容,有没有夸大、偏离事实的成分,确保“名副其实”;第四步,要将整个事件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中去考察,去判断此新闻事件整体的真实准确性,以确保对整个新闻事件客观、真实的报道。例如,2021年武汉樱花成为旅游热门词,随着游客蜂拥而至,“折花枝”“摇落樱花”等不文明现象曾备受关注,但其媒体不能将其报道为整体真实,因为这类不文明行为只是个别现象。所以在对此类报道审核中,把关人要特别注意把握好“度”,确保整体真实。

2.把好政治导向关,确保内容安全。中国主流媒体肩负着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职责使命。如何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也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让主流声音更响亮,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是媒体“把关人”必须具备的本领。这就要求“把关人”要从严把好政治方向关,对敏感人物、敏感事件、敏感领域、敏感时间节点心中有数,对微信报道的“度”拿捏好分寸,该发的及时发,不该发的在审核环节坚决堵住漏洞,确保微信报道政治正确、内容安全。

3.把好舆论导向关,正确引导舆论。媒体微信报道要注重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及时粉碎各种谣言。遇到重要事件第一时间发布权威进展,及时传递正确声音和主张,让公众了解事情真相,缓解舆论担忧和不安。具体而言,微信内容把关人员应重点关注报道时效性和可能产生的舆论影响。在微信平台的报道基调、报道数量、报道主角和报道版面上多留心,确保以适度的宣传和准确的安排引导舆论,避免新闻内容安排不当引发负面舆情。

4.担起报道的优化职责,让新闻更有影响力。“把关人”不仅是“内容审核员”,更要自觉担当“报道优化者”的责任。在把关审核中,重点关注微信标题能否进一步优化、微信报道框架可否进一步完善、报道形式还有没有创新的空间等,注重站在受众角度提升报道质量,更好服务读者需求,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出优化改善建议,提升微信报道影响力。

猜你喜欢

差错乘客公众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最牛乘客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车上的乘客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高铁丢票乘客索退款被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