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形象消费的对比研究
——以《功夫熊猫》系列为例
2021-11-12李金华
□ 李金华
电影中的视觉形象呈现是非视觉性的东西可画面化、影像化展现在观众面前的一种可视化视觉形象,达到观众在观看影片的同时对影片中视觉形象的消费,提升观者对影片中视觉文化的进一步认识。电影作为一种视听综合艺术,通过镜头、服装、道具、动作将影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清晰地展现给观众,观者通过观看影片进行视觉形象的消费。《功夫熊猫1》中加入中国元素有种“用筷子吃西餐的外国人”的影子。《功夫熊猫2》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运用更加成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运用其中。于国人而言,其中国民归属感、认同感相对于其他好莱坞制作团队的纯具有美国精神的影片更具有影响力、传播力。《功夫熊猫1》片中的中国传统文化视觉形象消费的成功运用进一步引起了《功夫熊猫2》的筹备,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得到发展、传承。
视觉形象的消费
视觉形象的消费不是单纯的视觉形象上的“消费”。正是有好莱坞的制作技术,把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电影这种热媒介进行传播。把中国元素、中国传统文化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觉化,不断发展的技术能力能够让冷热媒介进行转化,通过不断强化自身技术以及知识能力的提升,使得人们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如器械、设备、技术、知识等把原本看不到的东西视觉化、可视化,更加深入地了解视觉文化的内核。
《功夫熊猫2》中创作者亲临成都直观地感受到熊猫的体型以及习性,借助于3D技术,阿宝的形象对照于真实的熊猫更加生动形象,运用夸张的手法使得把原本腰围肥胖的熊猫形象更加突出,阿宝这个形象也更加的立体、可爱,毛发也更加生动,有灵气。正是有了3D立体效果,在荧幕上虎头虎脑、精神气十足、不怕失败的熊猫形象更加令观者印象深刻。继《功夫熊猫1》,在筹备第二部时导演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国宝“熊猫”,从而抓住了观众的观看心理。中西结合,加入中国最潜在的内心心理进行可视化消费,影片不仅仅是对中国国宝“熊猫”进行消费,也是对中国思想、文化、宗教、场景进行消费。
《功夫熊猫2》中,实地考察中国这座充满东方神韵的国家,影片的制作团队也不单是来自美国好莱坞的成员,它吸纳了其他国家最顶尖优秀的制作团队共同打造。片中无论是在镜头、画面、构图、细节还是影片的故事、精神、思想、人性都高度地结合了中西文化达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从《功夫熊猫1》闭门造车似的创作影片到《功夫熊猫2》深入观察、亲临现场得到切实感受,在此基础上进行传承和创新获得了跨越式的进步。制作团队在成都之行的见识和对客观景象的主观感受以及对美食的享受都在《功夫熊猫2》影片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如担担面、火锅、麻婆豆腐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太极在《功夫熊猫2》的影片中刚开始就展现出中国功夫。中国功夫的最高境界就是以静制动、天人合一,只要静下心来,一切皆有可能。最后关头,阿宝领悟到了太极的至高境界,也夹杂着阿宝在领悟过程中的艰难历程,高度注入了中国文化传统,形成观众视觉文化形象的消费。
影片自然风情视觉形象的消费
《功夫熊猫1》在全球化背景下结合中国特有元素展现中国独有风采。在视觉中呈现了中国地理坐标中最优美的风景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进行大胆地取景,用查阅到的资料来试图还原关于中国功夫、中国国宝熊猫等中国元素。影片中的位置场景借鉴我国云南丽江和广西桂林的山水自然风景,如云雾缭绕的山峰、雕梁画栋的玉皇宫,利用3D技术呈现出来的八卦图形里面的每一个场景都会让人想到中国的大山大河。电影中的山、水、花、草以及其他部分景色创作者借鉴于中国的传统风景画与历史小说,加深了观众对影片自然风情视觉形象的消费。
《功夫熊猫1》上映之后,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强烈反响,中国国宝熊猫、中国功夫打破枷锁走向世界。影片的制作人员深入实地考察融合了熊猫的出生地,深度观察了熊猫的习性,不仅看到熊猫基地看到了大熊猫阿宝,还加入了它的师傅,师傅在影片中也直接引用中国的师傅发音。甚至连熊猫基地周围的场景以及另一种动物野孔雀也搬上了《功夫熊猫2》中,把野孔雀在影片中设置成最大的反派。《功夫熊猫2》在团队参观成都熊猫基地之后,把已准备好的剧本进行颠覆性的创新,摒弃在制作《功夫熊猫1》时获取信息的渠道,直接深入体察四川的风土人情,在此背景下进行制作。中国南方的梯田之景、云雾缭绕的深林、中国画中的介画与青绿山水的结合形成独特中国风、水墨青城、绿柳池塘之景令人沉醉不已。
总体来说,《功夫熊猫2》比《功夫熊猫1》运用的中国元素更加的丰满,展现出中国自然风情的视觉形象更加凸显,浑然天成,虽然也夹杂着一些外国元素,但从大的布局来说“新瓶装新酒”在这个影片中得到了完美呈现。从《功夫熊猫1》的“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到《功夫熊猫2》中中国人自己眼中的中国这一跨度式的蜕变。中国国宝熊猫以及中国功夫结合好莱坞技术更加深入细致地呈现出具有浓浓中国味道的外国电影团队制造的中国电影。中国人民也引发一个遗憾,为什么具有中国味道的电影不是完全出自中国人之手,不过也不可否认的是《功夫熊猫2》是来自于全世界各地优秀的电影导演出谋划策的一部影片。动画电影《功夫熊猫1》中创作者利用中国自然风情的视觉形象的一个大众风景的消费过渡到《功夫熊猫2》中细微处情怀的消费,来自世界各地的导演给观众一个清晰的路径,引导世界各地观众从细微处关注中国传统文化。
影片中的阿宝的原型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中国功夫是中国独有的传统文化。“熊猫”“功夫”等中国元素的完美结合,不仅代表着中国的国家形象而且还有浓厚的东方文化韵味。以中国“熊猫”“功夫”为主题附带着中国“太极”等对中国自然风情视觉形象的消费。《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中处处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中国情结。作为中国的国宝,熊猫的形象深受全世界的喜爱,是国际动物保护基金会的标志;“功夫”在众多老外人眼中是中国文化的精髓,甚至成为外国人眼中中国印象的代名词。“熊猫”“功夫”两者的结合不仅是典型的中国形象的代表,加上来自世界各地顶尖的技术团队制作影片,更是颇具观看价值和市场潜力。
影片细节设置视觉形象的消费
《功夫熊猫》系列片子在细节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影片《功夫熊猫1》讲述了一个有梦想的熊猫希望有一天能发挥自己的价值,成为一个武林高手的故事。整个影片给观众呈现的内容都属巧合误打误撞,一个学徒的熊猫最后成为“龙战士”。让人们看到一个具有爆发力的熊猫。在《功夫熊猫2》中,影片刻画了一个世界——主旨明确的主线,从细节体现出有血有肉的人物,以及熊猫完整的心路历程。阿宝在小船上因为静不下心来用头撞桅杆进行一个前期的铺垫。当阿宝回忆起自己小时候的事情时,通过快速的分镜以及颜色的搭配使观众迅速进入另一个场景,从而自然而然地施展出师傅用过的武术。每次快到节骨眼,熊猫迅速切换自己的思维从而以失败告终。在沈王爷刚刚回到凤凰城的时候,看着王座说:这是我父亲的王座,我小时候经常在这里玩耍。镜头一转,沈王爷被扔了出去,通过细节的设置消费观众内心的情感需求。
《功夫熊猫2》中无论是具有中国韵味“凤凰城”中的成都民宿、特色的店铺、作为装饰用的大红灯笼、臭豆腐、墙壁上挂着成串的葱、大蒜、买面条的中文招牌,还是以青城山门为原型创作的熊猫阿宝的练功之地的和平寺庙的山门,或是在影片中反派人物沈王爷居住的带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造型的宝塔,都在或多或少地拉近了与中国观众心灵的距离。影片中融入大量的四川成都代表性的元素,如麻婆豆腐、担担面、火锅等地方特色的美食与四川西部民居风格为主的古建筑巧妙融合在一起,犹如一部中国风光的宣传片。
与《功夫熊猫1》对比,熊猫还是一样的中国熊猫,比之前多了几分成熟、稳重,在外形上多了几分夸张,更加圆润,更具有可喜感。通过观看《功夫熊猫》系列电影不仅对于国人慢慢重拾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老外也更加具有宣传的作用,中国元素在影片中高度的契合还原了在中国人内心深处消失已久的文化,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
结语
《功夫熊猫》系列电影更加深入地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从中国视角出发,使全世界更加立足中国文化,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优秀文化通过美国好莱坞动画电影技术高度还原,令全世界观众都叫座又叫好。中西文化、技术的结合打造有深度内涵的影片,在给观者带来娱乐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反思。中国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运用电脑技术进行视觉形象呈现在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这值得国人思考。从《功夫熊猫1》到《功夫熊猫2》中国元素视觉形象的消费由表及里、由广到细、由浅入深地不断突破与创新。利用“中国国宝熊猫”“中国传统功夫”两者结合为题材,跨越了民族和文化,用美国好莱坞技术式的手法进行包装,也收获了来自世界的掌声,赢得满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