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苗药出深山 传递民族情
——记云南苗心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兴仙

2021-11-12梁东婕

今日民族 2021年2期
关键词:医馆文山州文山

□ 文 / 梁东婕

俗话说,“千年苗医,万年苗药”。苗族传统医药一直以来在中国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传承民族医药这条路,刘兴仙一走就是16 年,虽然艰苦备尝,但也让人看到了无限希望。

苗家娃的苗药情

故事要从刘兴仙的爷爷刘明祥说起。

刘明祥是文山州文山市平坝镇土锅寨村的名医,当地百姓生病了都会找他。因为四处出诊需要帮手,5 岁时刘兴仙就做起爷爷的“小跟班”。多年下来,她认识了不少药材和基础药理知识,当起了“小医生”,在爷爷指导下给老师和同学“开药方”。也正是从那时起,学医的信念在刘兴仙心里扎下了根。看到孙女对苗族传统医药兴趣浓厚,刘明祥打破祖上“传男不传女”的规矩,开启了祖孙之间的医药传承之路。

“传统药材,多生长于深山、陡坡,采集较难,要求很高:根类须在植株茂盛时期采集、茎叶类要在生长旺季采集、果实要在初熟期采集……布鞋磨破了不知多少双,手被割开了许多口子。”刘兴仙回忆说,从5 岁开始,她便跟着爷爷翻山越岭、走村串寨,一边采药,一边就诊。老家十里八乡的溪水边、石洞里、悬崖边都留下了爷孙俩的足迹。

10 年下来,刘兴仙较为系统地学习了汤药、研粉、推拿等传统医药医技,爷爷也将毕生心血——治疗跌打损伤、鼻炎、妇科疾病等的47 个药方——全部传授给了她。“我成为了‘刘氏苗药’的第七代传承人,得益于爷爷的悉心教授和反复实践,我有了为乡亲们治病的勇气和自信。”

“苗族传统医药大多靠祖辈口耳相传,文字理论较少,要使其发扬光大,还需要学习更系统的医学知识。”1998 年,刘兴仙考上了四川医药学校的中药制药与检测专业,在她看来,只有通过系统、规范的学习,才能让传统医药走出大山。三年中,她系统学习了中药饮片生产、药物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评价等专业知识,如何结合现代医学来推广苗族传统医药,成为了她的一个“心结”。

传统医药远销国内外

毕业后,本可以顺利回家乡做一名正式医生的刘兴仙,作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去深圳。丢掉“铁饭碗”,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这是一段时期内亲朋好友对刘兴仙问得最多的问题。“常言道,‘见多识广’,深圳是大城市,只有去到大地方,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本着对知识的渴求,刘兴仙独自一人前往深圳,在一家医馆做起了服务员。

在这里,刘兴仙看到有的患者反复吃药、打针,病情却不见好转,她想到,是不是可以用家乡的医药帮助这些患者?她的“第一个”患者,是被腰椎疼痛折磨了多年的老人。刘兴仙和老人聊了很久,在征得对方同意之下,对老人做了推拿,“几次下来,病情不但好转,而且康复了”。

事情一传十、十传百,刘兴仙的患者越来越多,不到一年时间,“刘氏苗药”在当地变得小有名气。医馆因她的到来而多了20 多面锦旗。然而,刘兴仙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2004 年,她回到了故乡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在县城开了一家“苗医馆”。

本着“推广苗族传统医药和造福家乡百姓”这一目标,刘兴仙的收费也显得与众不同。她专门设立了一个“爱心箱”,由患者随意支付诊疗费。“苗医馆”的名声不胫而走,甚至有一些省外患者不远千里前来求医问药。

开医馆虽然让刘兴仙吃穿不愁,但始终没有解决她的“心结”:“很多患者都劝我将祖上的药方系统地开发出来,以便造福更多的人。虽然我个人能力有限,但看到民族医药受到百姓的认可与欢迎,也坚定了我进一步发扬传统医药的信心。”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支持下,集苗药种植、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云南苗心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以下简称“苗心康”)。“公司以文山三七种植和本地中药材为主要原料,立足于产品的民族化特色,以科技创新为突破口,研发生产优质高效的民族医药及健康产品。”刘兴仙说,公司开办之后,她带着自己的团队,对爷爷传下的一些配方做了科学和符合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良,先后推出了数种经临床实践检验效果较佳的医药和健康产品。“公司产品得到了一些患者的信赖,目前在全国有90 多家代理商,并远销到缅甸、越南等周边国家和地区。”

“1+1>2”

经过多年耕耘,刘兴仙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但多年的行医经历,也让她看到了身体病痛之外的另一个顽疾——贫困。如何在发展民族医药的过程中,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成为了她关心的又一个问题。

“文山州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祖辈们利用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行医治病。民族医药产业应该与地区建设结合起来,建成独具特色的支柱产业,为脱贫攻坚作贡献。”2018 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帮助下,“苗心康”与文山市小街镇者底村委会大转弯自然村签订土地租赁协议,打造了千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以种植金线莲、九节枫、黑籽三七、滇重楼等濒危名贵药材为主。

基地的建成,有效整合了已荒耕地,而且提供多个就业岗位。今年60 岁的土戈寨村的张阿婆,就是基地的工作人员。提起自己的新工作,她笑得合不拢嘴:“我们这里山地多,收入低,以前很多人都外出打工挣钱。她(刘兴仙)不但指导我们种苦参,还帮我们找销路。”张阿婆说,以前种玉米,每亩地只能挣2000 多元。如今改种药材,每亩地能挣到5000 元,收入多了一倍,而且村里年轻人还能到“苗心康”的公司上班,“日子好了,人也不走了,我们都很感激她”。

大转弯村基地的成功,让刘兴仙看到了“药企+联合社+合作社+基地+农户”扶贫模式的希望。近年来,“苗心康”又先后投入1300 多万元,在文山市小街镇的其他几个村建设了5000 多亩药材种植基地,有效解决了药材种植“小、散、远、难”的问题,为村民提供了更多致富平台。2020 年9 月,“苗心康”被认定为文山市2020 年市级扶贫龙头企业。

“我从贫困地区而来,能走出大山是幸运的,但其间也得到了众多好心人的帮助。我希望以自己微弱的力量,尽可能地去帮助其他的兄弟姐妹。”走出大山的刘兴仙,深知山区各族群众生活的不易。为此,“苗心康”成立了民族团结进步“进企业”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刘兴仙亲任组长。公司要求不论是在中药材种植的基地,还是在以康养服务为主的医馆,都优先录用生活困难群众,以解决他们的就业难题。目前的1800余名员工中,壮、苗、彝、布依、傈僳、回、哈尼等少数民族员工占了一半以上。

而为了让各族员工来了“留得住”,“苗心康”还针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实际情况推出了多项优待政策:及时对家庭困难职工进行慰问帮扶;对具有清真饮食习惯的职工进行餐饮补贴;在文山州农业学校、文山州卫生学校合作开设“苗心康专业康复班”,优先招收贫困家庭子女就读;与云南新兴职业学院联合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帮助该校贫困大学生创新创业……通过多年的努力建设,“苗心康”的各族职工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苗心康”也先后被文山州政府、文山市政府评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并于2019 年底获得第七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荣誉称号。同年,刘兴仙与多位中医药工作者、民族民间医药爱好者联合成立了文山州民族民间医药健康产业协会,致力于中医药的推广。协会成立后,展开了对民族民间中医古籍、传统诊疗技术、民间传承配方的抢救性挖掘和保护工作。

“目前已整理出302 个民族医药配方。传播民族医药仅凭一人之力难以成功,但我坚信‘一加一一定大于二’。”刘兴仙说,只有汇聚各民族的力量,才能聚合成更大的正能量。“今后‘苗心康’将继续与公司各族员工一同努力,不断推动民族医药的发展,带动更多的百姓增收致富。”

猜你喜欢

医馆文山州文山
自律是青春的必修课
后来,我们都走散了
蚊子针灸馆
对云南省文山州壮族传统体育项目抛绣球的研究
文山州高原特色农业稻鱼鸭稻田生态循环种养技术
东南卫视播出《医馆笑传2》
文山 ,春光中写下的赞美诗(组诗)
文山州承接产业选择研究
御医
如果人生有橡皮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