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科创赛“拼爹”为何屡禁不止

2021-11-12于平

民主与法制 2021年41期
关键词:科创分析仪赛事

于平

“便携式多组份气体紫外现场分析仪”——这一听上去高大上的科研作品,居然出现在中学生科技竞赛中。

近日,有媒体调查披露,2015年,13岁的中学生刘某某凭借发明“便携式雾霾污染气体快速识别和检测装置”(又称“便携式多组份气体紫外现场分析仪”)获得多个省级、国家级奖项,并因此被合肥重点高中一六八中学录取。然而,该发明在名称、工作原理、外观等方面,均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2年的一项科研成果高度一致。其时,刘某某的父亲正任职该所副所长,也是该科研成果所属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不仅如此,2018年,刘某某再次凭借发明“酒驾安全激光快速筛查系统”获得多个奖项,并取得国家专利。该发明也与其父亲2011年所申请的国家专利“激光酒驾道边在线监测系统”原理高度相似。

在一些科研人员家庭,家长借助自身的科研特长,对孩子予以熏陶,引导孩子进行科学探索,本是值得赞赏和鼓励的事情。但是,少数家长如果以指导为名,一手包办孩子的科研活动,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挂上孩子的名字,在各种科创大赛摘金夺银,就明显越过了道德和法律的边界,堪称另一种形式的“学术腐败”。

遗憾的是,类似的“学术腐败”并非个案。去年7月,一则“小学生研究结肠癌获奖”的消息就冲上了热搜。一名6年级的小学生,凭借“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但这一有违正常认知的消息,引发了一片哗然。面对社会舆论的普遍质疑,有科研单位发表声明承认,获奖的小学生正是该单位一名研究员之子。

有调查进一步显示,在此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还有一些获奖项目的真实性令人生疑。比如,有同学可以用数学公式仿真计算和模拟混凝土绝热温升过程;有同学能开展唐鱼的急剧降温实验及其自然种群分布格局研究;还有同学在甲状腺髓样癌特异性敏感标志物降钙素的ECL比率检测研究上取得成果……这一系列艰深的科研词汇,不能不让人怀疑,难道一些中小学生的科研能力,真的已经让硕士生博士生们都望尘莫及?难怪有舆论追问:所谓青少年科创大赛,是否已变为青少年“拼爹”大赛?

此次陷入舆论漩涡的“便携式多组份气体紫外现场分析仪”,同样难逃“拼爹”的嫌疑。刘某某的获奖作品,与其父亲曾经主持研发的设备何其相似,不仅原理如出一辙,外观也相同,甚至两个设备上印刷的文字、字体均高度一致。如何令人信服?又岂能不令人怀疑其中的真伪?

青少年科创赛“拼爹”现象,不仅破坏了科创比赛的公平,还极易沦为权力寻租的秀场。其直接后果是,让各种“伪神童”大行其道,而真正有学术潜力的好苗子却极易被埋没。同时,“拼爹”背后的弄虚作假风气,将严重扭曲孩子的价值观,最终损害孩子的健康成长。一些父母看似为了孩子好,博取了短期利益,实际上是害了孩子,终将伤及孩子的长远发展。因而从本质而言,青少年科创“拼爹”只有输家,没有赢家。

各式各样的“拼爹”现象,暴露出相关青少年科创赛事评审制度的层层失守。比如,评审专家只要通过答辩环节,对科创作品操作细节、问题解决过程等进行现场考查,就能检验出选手的真实水平。但在一些赛事中,这一重要环节往往形同虚设。此外,一些赛事的计分、报送、展示等环节,都缺乏应有的透明度,所有作品都是内部报送,展示环节也仅有小范围的评委和观众参与,获奖信息的公布则寥寥数语。如此,暗箱操作的危险就难以避免。

同时应当看到,青少年科创赛“拼爹”现象的一大驱动力,缘于一些青少年科创赛事与升学考试挂钩,学生参加比赛获奖后,在升学时能获得加分,从而为进入优质学校增加砝码。因而,要摆脱“拼爹”背后的利益驱动,就必须让青少年科创赛事去功利化,剥离一切附加利益,回归纯粹的科学探索精神。如此,才能促使参赛者只是出于兴趣爱好,也才能助推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总而言之,要遏制青少年科创赛“拼爹”现象,不仅要对个案进行追究,让那些滥用国家科研资源为孩子输送不当利益的父母、在赛事评审中不负责任乃至暗箱操作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更重要的是,应当着力加强赛事、升学等方面的制度建设,以更为公平的制度规范、更为有效的预防机制,铲除腐败的温床,捍卫风清气正的科创环境,进而为科创赛事的良性运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保障。

猜你喜欢

科创分析仪赛事
本月赛事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