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收藏管理现状与优质服务分析
2021-11-12葛桂锋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葛桂锋/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在新时代背景下,知识的收集、处理、保存以及分享的承载体已经不限于图书馆这一媒介,且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稳步推进,人们对图书馆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现实操作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图书馆收藏管理工作的确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开展和落实图书馆收藏管理模式创新来提升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成为必选之项。
一、图书馆收藏管理和服务现状概述
针对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有学者提出“管理科学是图书馆学的理论基础科学之一”,认为管理工作对于面对社会大众的图书馆而言,是基础,侧面印证管理工作对图书馆的重要性。不过,图书馆收藏管理和服务现状是,图书馆更多的依然采用纸质媒介传播,方式机械化,缺乏灵动性,采用电子媒介存储传播,却计算能力低下,存储能力不足,此为其一;第二,图书馆的各类资料利用率低下,未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用,在图书馆开展的服务内容中,更多的也是为市民办理图书借读卡,提供借阅服务,缺少服务特色;第三,图书馆收藏管理方面,收藏信息重复、收藏资源不合理、收藏资源无地方特色、收藏内容倾向于管理者爱好、收藏内容忽视地方需求,是部分图书馆呈现的运营状态之一。
二、图书馆收藏管理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收藏管理方式陈旧
其一,部分图书馆继承传统管理方式,在图书的收藏管理过程中,更倾向于把保护图书作为工作的重心,从而忽视了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在这种管理方式下,显然,服务质量难以提升,也无法满足社会社会发展及人们需求;其二,部分图书馆将收藏作为了工作要点,从而忽视了图书馆内各类知识的传播和馆藏资源的运用。
从根本上而言,图书馆不仅仅是用于保护图书和收藏图书,它建设的指向性和最终目的应当是知识和资源的传播和运用,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价值,实现其意义——提升社会平均知识水平,推动社会持续发展进步。而图书馆管理方式陈旧,会直接导致知识传播不畅,资源闲置浪费,对于发挥图书馆职能并无积极效用。
(二)管理人员水平不高
图书馆因为工作内容特性,社会普遍认为其管理工作难度小、技术含量低、内容重复、操作机械,目前也的确存在着部分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未能得到相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的社会现象,这也直接导致图书馆聘用的管理人员,缺乏较高的图书管理水平和较高的业务素养。因此,当面对当前新时代社会发展态势,这些管理人员同样缺乏创新管理方式的想法和能力,服务意识不强,工作缺失积极性,自然,这也延缓了图书馆收藏管理的改革进程,阻碍了图书馆的健康发展。
(三)收藏管理缺失人性化
为了便捷化和规范化图书馆的管理,当下,多数图书馆都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不过一些制度却存在规定不符合人们诉求、缺失人性化的弊病。诸如,部分图书馆在借书管理上设置了借阅期限,逾时金钱处罚,次数超过次数取消其借阅资格。这一条规定的不合理之处在于硬性要求借阅者在规定期限内读完借阅书籍,理解图书内容,消解书内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可操作难度大,且通过罚款和不予再借阅的方式消磨了借阅者的阅读兴趣。此外,图书馆收藏管理工作中,部分管理管理人员也缺乏同服务对象之间进行充分沟通交流,墨守成规,视管理习惯为服务指南,缺乏灵活性,不仅影响图书馆服务质量,也无法实现图书馆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
(四)软硬件设施建设不足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诸多领域应用广泛,其中,图书馆便是其一。只是就目前而言,缘于相关部门缺乏重视多数图书馆在信息化改造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资源倾斜,使得图书馆的硬件设施不够完善、软件设施配置不足,而这对于图书馆收藏管理工作实现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来说,无疑是一大阻力。
(五)图书资源配置不合理
目前,图书馆收藏管理的资源,根据其承载媒介,可以将其类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纸质资源,一类是数字资源。根据当前社会中信息化在各行各业中应用的现状来看,我们应当紧随时代,不断但丰富馆藏资源内容和形式。但是实质上,多数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依然存在不足,不论是纸质资源还是数字资源,都急需补足,其中数字资源不足的问题更为严重,资源配置上不合理。且部分图书馆新增馆藏资源的周期时间相对于读者需求来说,时间较长且时间滞后,这些问题并不利于图书馆的全面可持续发展,需要改变。
三、图书馆收藏管理和服务改进措施细述
(一)革新管理观念并健全管理制度
第一,观念革新。这就要求图书馆开展收藏管理和对外服务工作时,不仅要重视馆藏,更要重视馆藏资源的有效利用。第二,制度健全。无规矩不方圆,图书馆收藏管理工作的依凭不是管理制度,而是健全和完善的制度,涉及内容应当包含工作的方方面面。一是,对图书管管理和工作人员的管理。管理制度中应当明确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结合考核办法严格规范服务行为,做到奖惩有度。二是,对图书馆中各类资源的管理。管理制度中应当明确图书馆中各类文献的管理办法,使得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都能够得到规范化和有序化管理。三是,对图书馆服务对象的管理。管理制度中应当明确服务对象在接受图书馆特定服务时需要遵守的规范,诸如不能带宠物进入图书馆,借阅损坏图书要赔偿一定金额等。
(二)加强员工培训
第一,对于已经聘用的工作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和技能学习,可定期组织开展专业知识学习培训课程,提升其图书管理和服务水平,增强其工作责任感,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前图书馆收藏管理工作模式,帮助图书馆更好运行和开展服务工作。第二,引进专业图书管理人才。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图书馆收藏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和高效落实离不开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因此,图书馆在聘用人员时,可适当根据当下图书馆管理需求调整聘用标准。第三,工作人员管理观念的自我更新。时代是进步发展的,技术是不断革新的,故而对于所有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来说,不断自我更新管理观念和服务观念,不仅能够让自身能够适应图书馆的进步,还能促进图书馆社会职能的发挥。
(三)提供人性化服务
当下,图书馆社会形象更趋于严谨、严肃、冰冷,缺少温情、温馨和人性化,这对于知识传播显然不利。因此,在图书馆收藏管理和对外服务工作中,植入人性化的服务细节,更能推动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及进步。主要做法包含:其一,完善馆内各项基本设施,以保障基本的服务职能能够实现。其二,设立读者分区,以方便各类人群选择合宜的阅读区域,减少干扰。其三,重视服务对象的反馈,及时修正服务上的不足之处。可通过在设置反馈信箱、意见薄等收集服务对象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了解其需求。
(四)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
图书馆为更好满足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服务社会,那么其一便是应当逐步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主要做法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点:第一,图书馆应当根据时代发展,结合地方特色,及时更新相关文献资料,以便能更快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第二,建立信息化平台,完善图书馆信息数据库,构建文献检索系统,并建立专门的电子阅览室,方便人们查阅和学习。当然这之中,部分优质电子文档的下载我们可以支持付费,而所得资金可以用于后期图书馆信息数据库的完善工作中。
(五)合理配置图书馆资源
图书馆收藏管理工作中,不仅仅要完善软硬件设施建设,同时还要兼顾到纸质资源和电子资源的合理分配,丰富馆藏资源的种类和形式,促进图书馆收藏管理工作走向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保障各图书馆馆藏信息之间能互联互通,各种信息终端之间的数据资源实现相互共享,而这不仅仅是优化一座图书馆的服务,合理配置一座图书馆的资源,而是提高所有图书馆收藏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及工作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
(六)充分灵活应用大数据
第一,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促进图书馆管理个性化。图书馆是知识承载体,服务对象在其中使用到自己想到的信息资源,由此实现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职能,但是海量信息的汇聚,往往会导致查找困难。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搭建便捷资源查询平台,确保用户在图书馆查找自己所需资料时,能够快速且高效地查询到所需信息资源,从而推进图书馆馆藏资源批量化和智能化加工处理,实现个性化管理目的。第二,建立新型知识服务引擎。基于大数据算法,在能够为服务对象提供便捷高效的搜索功能时,根据服务对象需求推送其需要的其它资源,同样也能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现阶段,我们可以依托大数据技术,建立新型知识服务引擎,在服务对象操作时,根据其搜索资源情况,对馆藏资源进行扫描分析再为其推送所需资源和类似资源,优化服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图书馆收藏管理现状中反映了很多管理和服务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方式陈旧、管理人员水平不高、管理缺失人性化、软硬件设施建设不足和图书资源配置不合理五个方面,针对此,笔者提出了革新管理观念、健全管理制度和提供人性化服务等六条建议,希望能为当前图书馆收藏管理工作和优化图书馆服务质量提供实质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