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2021-11-12符妮娜李明均四川传媒学院
■符妮娜 李明均/四川传媒学院
红色文化源于革命时代,但随着时代发展,红色文化的具体内容也在革新。红色文化主要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种表现形式,物质文化包括革命遗址、重大革命历史发生地等;精神文化包括延安精神、英雄故事等革命品质;制度文化包括党的路线、方针等。红色文化具有民族性、先进性、科学性,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
一、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红色文化不仅仅是革命文化,还蕴含许多中华传统美德,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高校学生感受这些优秀品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红色文化诞生于革命时期,是爱国主义的体现。高校学生作为祖国的中坚力量,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新时代下爱国教育已成为高校教学的重点部分,利用红色文化为载体加强爱国教育和集体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坚定不移的爱国信仰和民族信念。红军克服艰难险阻,爬雪山、过草地,靠着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取得最终胜利。红色文化中凝聚的艰苦奋斗、坚持不懈的精神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非凡意义。即使在经济、文化逐渐稳定的今天,大学生依然需要这些精神引领,它能锻炼学生在生活中迎难而上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对高校学生建立正确价值观、实现人生理想起促进作用。
(二)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目前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红色文化旨在传递正能量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这与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校学生正确观念和思维模式的目的不谋而合。红色文化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展现了强大的育人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发展方向。利用红色文化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即讲解课本知识也展现精神情感,运用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培养高校学生爱党爱国、甘于奉献的精神,对培养为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奋斗的高素质人才添砖加瓦。
二、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认识不足
现阶段,很多大学生尚未充分认识到红色文化的重要价值。首先,没有充分认识到红色文化蕴涵的教育意义。红色文化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其中,物质层面主要表现为建筑、物品等各种实物,比如伟人故居、纪念碑、博物馆等;而精神层面则主要表现为相关方面的书籍、影视、音乐以及艺术作品等。近些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选择在假期出游的人越来越多,虽然选择到红色景区旅游的游客逐年增多,但是多数人只是出休闲娱乐的目的,并不十分关注红色景区所蕴含的内在教育意义。而大学生如果不能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内容的意义,那么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想观念就很容易对其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导其走向歧途;其次,对红色文化的教育意义不能积极主动的接受。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影响。其中,主观因素主要是在传统思想的长期影响下,很多父母把精力都放在督促学生学习文化知识方面,不重视学生思想品德知识的学习;而客观因素主要是我国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在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下,过分重视考试成绩,并且大部分高校仍然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依据来评价学生,甚至将其最为唯一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终日忙于专业知识应付考试,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了解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二)教学方式单一,课程内容缺乏创新
首先,很多高校的思政课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不符合本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虽然大部分思政课教师都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创新了课堂教学形式,但是在讲解主要理论知识的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等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思政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抵触心理,从而难以有效提高思政课中红色文化教育的时效性。针对这种现象,思政课教师可以采用现场教学法,具体来说就是在开展红色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到当地的红色景区、博物馆等地点开展现场教学。通过实物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更容易触动学生的心灵,不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所蕴含更深层次的意义;其次,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红色文化的本质是一种意识形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明显的直接联系,再加上思政课教学内容沿袭多年,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加强价值引领,引导大学生充分理解红色文化教育意义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的重要内容。对于高校来说,在新时代要注意系统、全面的教育大学生。首先,要重视对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行培养,使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内在价值进行充分的认识。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红色电影、话剧等艺术表演,将红色文化意识融入到学生的思想观念中,从而使学生能够对红色文化的真正价值进行充分的感受;其次,要重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红色文化,并使其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红色文化的好习惯。红色文化对人有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历史上的一些伟大人物所体现出来的独人格魅力,能够对人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比如,毛主席除了在战场上运筹帷幄,领导人民军队建立新中国之外,一生都坚持不懈地阅读各种书籍;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不惜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的枪口而壮烈牺牲,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动容。以上这些令人钦佩、宝贵的精神品质能够引导处于真假难辨的互联网环境中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对当前网络上流行的历史虚无主义以及泛娱乐主义进行有效的抵御;最后,要积极转变学生家长的传统观念。而要做到这一点只靠高校是不够的,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和各地高校联手,借助电视、报刊、广播以及网络平台等将注重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思想观念在社会上大力宣传,从而使学生父母能够积极转变自身传统的思想观念,充分把握新时代正确的育人方法。
(二)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将红色文化融入教育资源,引入教学课堂中,有利于巩固和提高红色文化教学效果。一是加强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课程系统中的关键部分,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课程主要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目前各个高校已认识到将红色文化融入课程中的必要性,但理论知识较零碎,与红色文化有关内容较少,不易集中理解体会。高校应将红色文化整理合并,形成专题教育,系统性的教授相关知识,把红色人物、事迹穿插在课程中,补充红色文化教育空缺。二是发挥教师队伍主导优势。教师作为教育主体,是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高校应定期对教师进行红色文化专业知识培训,使教师对红色文化有整体性的学习,利于教师将红色文化理论知识和相关概念讲清楚,有效促进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统一融合。教师作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在工作生活中要以身作则,率先践行红色文化精神,为学生树立榜样模范。
(三)丰富传播载体,开展红色文化活动
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红色文化进行传播,要注意学生的心里接受能力,利用组织活动的方式增加红色文化趣味性,贴合学生生活,更容易被接受欢迎。一是开展红色文化体验活动,利用当地红色文化资源,走出课堂,与当地相关部门结合去红色教育基地实践体验。例如在河南,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郑州二七纪念塔、林州红旗渠纪念馆,石林军事会议旧址等,呼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纪念馆当志愿者、接待员等,通过深入其境的体验,更立体充分地感受红色文化。二是开始开展系列红色文化社团活动,例如,红歌比赛、红色故事演讲、主题读书会等,利用多种艺术形式传播红色文化,有助于学生增强红色记忆、产生情感共鸣。
(四)构建红色文化教育网络平台
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是高校学生最容易接触到的“第二课堂”,高校应积极构建红色文化教育网络平台拓宽红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辐射面。一是建立红色文化专题网站,通过设立红色专栏,用视频、动画、图片的方式讲解红色故事,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二是开通校园红色文化官方微信平台,利用微信推送的时效性、快捷性将信息发送至学生手机,使红色文化“活”起来。
四、结语
红色文化是党带领人民群众经历一代又一代艰苦奋斗,令人铭记于心的文化,其所包含的内在精神是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基础。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而明确理想信念,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为了更好地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增加课程占比、丰富传播渠道等方面优化,多管齐下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为弘扬红色文化、发扬红色精神奠定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