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艺术理论课程教学意义探究
2021-11-12刘嘉新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刘嘉新/河北环境工程学院
一、开设现状
普通高校艺术专业的艺术理论课程长期以来形同虚设,好似鸡肋。艺术理论课程长期受到大部分艺术类学生的冷落、忽视;讲授艺术理论的教师也是苦中作乐,想方设法改进教学方法,试图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但结果还是不尽人意,事倍功半;负责排课的院系领导对艺术理论课的定位也有所偏差,凑课时设定或安排为选修课,仅是为了完成培养方案设定的理论课时比例。上课地点也多为合班教学,多班上大课效果不理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普通高校艺术理论课程设置的意义何在?基于这些疑问,下文将就以上的问题给予探讨,找寻艺术理论课程的意义所在。
二、问题原因
究其原因,普通高校的艺术理论课程犹如鸡肋,责任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这关涉到艺术理论课程建设者、艺术学科教学的管理者、艺术理论的一线教师、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模式、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艺术理论课程的考核方法以及艺术类学生的高考文化课降分政策、学习态度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学校管理者和学生对艺术理论课的学科定位。
当今,(非重点)普通高等院校依然延用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1949年后移植),以实用性的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这种专业教育模式,曾经对我国国民经济恢复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改革开放以后,专业教育模式的内在局限性,已经开始显露。实用性指导思想的教学模式,导致高校、学科以及专业的设置,完全按照经济部门来划分,使教育沦为了经济的附庸;也导致了人才培养的功利主义趋向,弱化了对被教育者人文素养的培养;这种过分强调专业化的培养模式,使被教育者无法形成宽广的理论视域和全面发展的素质基础,使被教育者难以获得可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这种模式主要强调知识和技能教育,相对忽视人的价值情感,泯灭了被教育者的个性差异。
艺术类考生高考时,文化课降分,这种政策使得很多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临近高考时选择学习艺术;也让有艺术追求的学生放弃对文化课学习的精益求精。这些都在无形中强化了艺术类学生对文化课的定位,即学习艺术,文化课是不重要的,专业课才是第一位。而以这种方式考上大学的艺术生,依然带着这样的偏见在大学学习,当他们学习与一切文化课相关的理论课程时,还是表现的不够积极主动。
因此,在“实用第一”的社会功利思维影响下,在普通高校艺术教育机制中,教学管理者和学生都追求就业率与技术至上的原则,艺术类课程的实践性强弱划分,决定着其“有用”和“无用”。艺术理论课程,由于其不能在第一时间转化成有效的生产力,不能迅速转化变现,不能对学生的就业有显性的指导效果,因此,被打上“无用”的称号,被视为“无用”的课程。大多数学生在思想意识上有“课程等级”观念,“有用”的课就学,“没用”的课就混,先入为主地排斥着“无用”的课程,艺术专业的理论课程教学被扼杀于襁褓之中。
同时,艺术类学生毕业后,社会的就业单位对文化类理论知识没有硬性规定,这也导致艺术生普遍认为文化理论课可有可无。笔者认为,学生的文化素质理论知识,应该也有相应的等级考核,如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一样。考试是手段,通过这样的方式让艺术类学生对学习文化课有正确的认识,也通过考试的方式,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三、意义探究
(一)无用之用——无功利情怀
老子曾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强调不仅“充实”有用,而且“虚空”也有用,有用因无用得以彰显。同时,老子也曾说过: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说明世间的有用和无用都是相对而言的。而在庄子看来,无用之用,恰为大用。
普通高校艺术专业开设的艺术理论课程,它的价值需要在厚积薄发的发酵过程中体现出来。看似无用,实则大用。艺术理论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审美能力、思辨能力和胸襟气度。这种精神的价值是不可以用实用主义的金钱衡量的。艺术理论课程中拥有哲学的智慧,展示了其“无用之为大用”:说其“无用”,是因为艺术理论课程不同于艺术实践课的具体操作或技术,它并不能代替后者去解决具体的问题;说其“大用”,是因为艺术理论领域中的文、史、哲多学科的智慧探索、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规律总结,是通过对学生知、行过程的普遍规范,不断在个体与群体的层面,引向真善美的统一。
我国近代的艺术理论课程在“救亡图存”、“西学东渐”、“科学至上”的背景下产生,其课程的设置经历了从移植日本模式、模仿欧美模式到注重本土化观念的过程。在近代艺术教育领域中,上海艺专率先且全面地开设了艺术专业的理论课程,如艺术通类论课程:美学、艺术概论、艺术思潮、艺术教育等;艺术史专题课程:美术史、西洋画家评传等;专论类课程:画理、建筑学、金石学等;技法理论类课程:色彩学、透视学、艺术解剖学等等,如此完善的理论课程序列,足以证明上海美专注重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以及对艺术类学生素质的全面培养。但是,这些理论课程的设置在当时仍然被一些人视为是“无用的课程”。事实上,从上海美专理论课程开设状况分析,尤其是对以往“术科”为主的艺术学校一向过于强调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一种反叛,即明确纠正所谓“没用就不学”的功利性教育思潮。
艺术教学中实用技法固然重要,重视技法的教学无可厚非。但是,技法只是传递精神的手段,而艺术的灵魂则是精神的彰显。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强调艺术表达一种美的精神,他曾说:“我教艺术科,主张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间接效果。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艺术不是为了功利目的,而是为了人性的丰满、人格的完善和人生意义的构建。徐复观认为艺术的精神就是一种无功利的审美心理,即庄子的哲学精神。艺术的精神立场是不以用为用,而以无用为用。世人之所谓“用”,都是由社会所决定的社会价值;“无用”于社会,就是不为社会所拘束,得到精神的自由。滕守尧写过:健康的艺术教育不纯是一种技法的教育,而是一种更全面的文化素质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将在下一个世纪对整个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也曾说,在诗意的世界里,万物不再被技术所设定而成为工具,它自身即是目的。 艺术的无功利审美态度是每一位艺术类学生应该抱有的情怀。
如果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只有技术而没有理论思想,就好像飞机失去了导航;如果大学的艺术教育只重技术而忽视人文理论素养,就会发展为赤裸裸的金钱至上、娱乐至死。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应该让学生对艺术的精神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而不能仅是以实用主义追求世俗的功利,这应是现代高校艺术教育的真谛。
(二)观念大于器物
艺术技术与艺术理论都重要,都要学习,都要学好。高校的艺术教育需要专业(技术)教育和人文素质(理论)教育的合作完成,专业教育关涉的是人的技法水平,艺术理论教育则决定着人的文化素养、更决定着人在未来的发展格局,卓越还是平庸。
艺术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专业技能教育不同,它更重视构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意思维、逻辑思维,乃至塑造人文情怀、健全人格品德。
中国古代的艺术人才,基本属于文化型人才,诗词歌赋、礼乐数御、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中国的这种人才教育思想源远流长,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就可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孔子以“六艺”教授弟子,乐是诗、歌、舞、演、奏的艺术综合体,通过艺术把道德和审美境界统一起来。《礼记·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其中提到“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中庸》提出,学习应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家就是最好的例证,文人画的最大特点,在于画家不只需要绘画技巧方面的才能,更主要的是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文人画家需要在古典文学、诗词、题跋、书法、篆刻、文艺理论等许多方面要有深厚的学问、才华和感悟。所以,文人画家往往是集诗人、书家、画家和理论家的全部才智于一身,从而创作出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艺术作品。如苏轼、董其昌、赵孟頫、黄公望、徐渭、八大山人等等。
苏轼对中国艺术门类的全面掌握,为文人画的观念提供了主要框架;赵孟頫以诗、文、书、画、琴、棋、音律的全方位艺术造诣,使文人画得到理论上的定形。
苏轼论画的名句“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元代倪瓒的“不求形似,逸笔草草”,不使绘画技术变为规则,而以超形式的任心而行,这些都凸显了文人画的特点。对文人画来说,最根本的一点是超越技术,以神似反形似,用以神写形的“逸”对抗以形写神的“神”,后者是可模拟的,前者是不可模拟的。赏心者为上,悦目者为下,中国文人画追求艺术的“神似”,表现的是艺术家的思想志趣与哲学思想。如果不具备这些,是画不好画的。中国的文人艺术之花是在文、史、哲综合的土壤里,培育而成的精神之花。
纵观西方的现代绘画艺术发展,是从再现到表现,从具象到抽象、从立体到平面,从事物到概念。绘画的技能越来越弱化,而艺术的思想观念统摄了一场场的变革。当摄影技术终结了古典绘画的具象再现形式时,西方绘画艺术就开始了寻找生存的能源基地,各种流派竞相登场,如走马灯式轮流转换:印象派的光影、野兽派的色彩、表现主义的变形、立体主义的块面、未来主义的速度、超现实主义的梦幻、后现代主义的拼贴等等,艺术流派争奇斗艳、各具特色。每一个流派都在标榜自己的“先锋”的意识,并催生出与众不同的突变和异化。当杜尚的“小便器”出现在艺术展厅时,绘画艺术的技能技法已经宣布下架了。西方现代绘画艺术都在告诉人们:现代艺术是理念思想的更替,而不是绘画技术的展示。
日本早稻田大学把艺术理论的人文知识,定为培养完善人格的必要手段,学校为艺术类学生开设外语、艺术理论、艺术史、哲学等人文艺术类的基础课程,力求培养学生具备思辨能力,促进多元语言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此达到文化型艺术人才的教育目的。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教育目标,并不局限于对艺术专才的培养,而是要激发学生对艺术背后的思想、文化的思考,注重艺术对人的创造性和人的发展所起到的积极影响。
美国Harvord艺术史教授查尔斯·E·诺顿(Charles Eliot Norton)曾写道:对我来说,艺术史是一种最为神圣的文化传统,通过研究艺术,人们可以发现自身潜在的精神追求和美的理想,使自己变得更加文明。2016年美国圣托马斯大学艺术史教授Heather Shirey,在清华大学授课时曾说:“我发现当今的学生似乎更关注那些对他们毕业后有利可图的专业,……我想艺术史同样给学生提供了很多的技能,能够满足当今就业市场的需求,这些技能包括从批评性角度阅读、解读视觉现象、构想问题并给出答案、流利的书面与口头表达、多角度审视某一事件、认真且批判性地思考重大问题。多我而言,艺术史应保持全面的核心教育,这有助于学生为今后更广阔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的准备。”
美国大学认为,艺术理论及文化知识学习的目的,在于“智力开发”,而不仅仅是“陶冶性情”。艺术理论及文化知识教育,关涉到智力的开发、创造力和自我表现能力的发展。所以,美国大学一直将艺术理论的文化教育,作为艺术类和非艺术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早在194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发表的“路易斯教育报告”指出: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价值观,其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后是积累知识和发展智力。具有良好的价值观、健全的判断力,必须和技术教育协调发展。高校的艺术理论教育应该与技术教育齐头并进,艺术类学生的理论学习更为重要,艺术理论的学习对艺术的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大学艺术教育不仅是一种专业技能的获得和训练,更重要的是实现学生个体心智的自我解放(人性解放),塑造艺术类学生的完整人格,从而迈向人生的精神自由境界,达到美育的真正目的。大学艺术教育不仅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做准备,更要为他们未来的人生做准备。马克思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因此说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唤醒。教育的唤醒,是教师帮助学生,人格的构建、心灵的成长。大学的艺术教育更应如此,高校艺术教育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成绩、学位,而在于唤醒学生对自我生命的觉醒。
通过艺术理论、艺术史的课程学习,建立学生的艺术发展观,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及艺术创新热情。让学生养成一种历史的眼光,一种用历史进步的眼光思考艺术的习惯,有了历史的观念、历史的眼光,也就有跟踪当今前沿艺术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是人文艺术素质教育所需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大学教育的本真。
综上所述,普通高校艺术理论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类艺术通识课。它虽然不能给学生带来手上的技能,但却指引着技能的发展方向;它虽然不能改变现阶段就业的现状,但却决定着未来就业职位的广度;它虽然不能提供谋生的手段,但却可以扩展个体心灵的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