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的课程思政建设探索研究
2021-11-12朱承运周艳玲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朱承运 周艳玲/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一、前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于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中为高校思政工作给予了明确的指导,指出高校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一渠道,将思政理论与各类课程与同向同行,以协同开展思政育人。此后,上海等地区的高校开展推行课程思政,逐渐打破了以往思政教育单兵作战的窘境,教育部国也在各类教育工作会议上频繁强调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出需要通过思政教育加强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通过将思政知识融入各文化、专业课程教育和实践教育等环节,来解决当前高校思政课及思政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升相关工作的实效性,并助推高校形成协同育人的教育机制,对大学生思想、言行及成长产生更健康长效的影响,为社会运作、国家发展提供更优质的人才。
二、当前高校课程思政的问题探究
(一)传统课程教育理念及习惯对课程思政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首先,基于传统教育理念或学科特性的影响,一些专业较为忽视人文精神、思想道德的传递,传递相关思政知识点时十分首先,如理工科专业,受限于科学理性、工具理性等学科思维,在专业课中融入人文教育的难度较大,相关专业学生擅长演算,逻辑能力、规则意识强,专业课程也以专业知识和逻辑思维等为培养重点,这一课程内容和教学特点导致难以充分的融入思政知识点。
(二)社会文化对课程思政建设带来不良影响
在协同育人视角下,一些不良社会文化,导致高校课程思政无法较好爨地相关育人理念。具体而言,课程思政开展中,由于社会中存在不良的思想文化,而大学生三观尚未完全或未完全稳定,涉世未深,知识和视野不够宽广,导致许多学生易受到这些不良文化的影响,最终可能等导致其丧失学习、工作斗志,或过分重视个人的利益,在校园、社会活动竞争中采取了不良的手段,甚至做出违法乱纪的行为,这将大大的降低学生对现代教育的信任程度,破坏其已形成的较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精神,大大削弱高校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如导致树立榜样不再能发挥广泛激励作用,学生各自为战,缺乏他人认同和协作。
(三)课程思政重视程度低
目前,各高校都在积极的探索和建设课程思政及协调育人的教育模式,建设程度不尽相同。其中,一些高校对课程思政及协同育人模式的建设较为忽视,受限于课程思政理论不成熟、不完善的限制,部分高校未营造出积极的思政改革氛围,如高校党委总揽思政改革全局,对各主体进行统一领导,但由于忽视协调育人模式的建设和完善,各部门难以有效的协调推进思政教改工作,导致许多内容无法落到课程教学中。加上教师水平、人数等师资方面的限制,部分高校的思想教育仍是一座孤岛,未在专业教学中充分挖掘融合点,开展思政教育。
(四)其他问题
部分高校未建设其完善的协同育人机制,一些部门仍然单独运行及管理,未充分发挥其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与其他部门、主体缺乏互动、合作,如辅导员、思政教师、其他课程教师等主体看似以相关教改内容在教学、管理上做出改变,实则缺乏相关的沟通,进而导致了诸如许多课程挖掘的思政融合点较为单一、深度不足等问题,各课程教学无法形成一些思政教学整体,存在一些思政知识点过分强调,但部分思政知识被忽视的情况,无法工作联系起来,导致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难以全面落实。
三、协同育人理念下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策略探究
课程思政主要围绕高校思政教育及立德树人等重要任务,在其所开设的各课程中通过在专业知识、技能实践等过程中融入思政知识等途径以发挥立德树人的作用,以构建各课程与思想教育同协同育人、同向而行的教学体系。新时代,课程思政作为思政教育重要突途径,需要从三方面实现:其一,需要改变思政教育主体,从之前思政教师单方面育人转向高校全部任课教师及教育管理、服务人员参与思政教育;其二,需要丰富思政教育途径,从单科教学转向全过程育人;其三,需要借助校园活动、网络教学等途径打破传统思政教育的时空局限,最终实现多途径、全方位育人,将正确的观念、理想信念传递给大学生,提升大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其形成各种美德及爱国、创新等精神和素养。当前高校课程思政需要基于以下基本策略,解决存在的部分问题:
(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需同向同行
为构建一个共同体的思政教育整体,通过将各课程知识与思政内容相联系,促使学生个体将情感、记忆、专业知识连成一个有机体,以强化思政育人的效果,就需要课程思政与高校思政课同向、同步进行。高校其他课程往往以自身为核心部分,其他课程作为辅助,来补充、串联知识,但思政教育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其并不需要借助一个单一的课程来开展教学,通过其他课程与思政内容的联系来开展思政教育,能更为高效、有机的实现思政的教育功能。因此,高校课程思政的设置需要具有双向性,首先应于全课程范围开展课程思政,其次应提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联系性,打破二者间的屏障,二者有各自单承担的思政教育责任,也具有相关的核心内容,这就需要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同向、同步开展,以同向、同步强化某一思政知识,同步开展时需要通过理论、实践等途径层次化传递思想,在知识点转换、从理论到实践等变化过程中应注意衔接。
(二)做好课程思政与课程教育的衔接
各课程本身担负着传递单独、特有的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责任,利用其作为思政教育的途径,需要做好学科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衔接,使思政知识的传递更为自然、高效、有效。首先,基于当前各高校普遍存在专业课建设与思政体系建设间相对独立的限制,需要在利用专业建设成果延续课程教学的同时,结合实际教学遇到的问题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不断广泛、详细挖掘专业知识中的人文内涵,作为课程思政的落脚点;其次,需要通过强化专业课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来引导专业教师在传输知识时主动、广泛的挖掘与传递思政知识,通过理论、实践不同教学环节来层次化的引导学生,使其在思想、行为各层面逐步与思政教育所弘扬的思想、价值相契合。
四、基于协同育人理念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法探索
(一)理清思政教育的逻辑层次
首先,高校以协同育人为课程思政着力点,构建协同、合力育人的工作格局,综合学校各方教育力量、资源,使各门课程及相关教育、管理主体都发挥育人功能,实现协同育人,并推动通识、专业教育与思政课深度融合,提升其他课堂中隐性思政教育的力量。其次,以推进课程思政为重点,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各项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课程思政之根本,减少不良文化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再次,重视以学生为主体,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立足点,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开发个人潜能、全面发展,不断引导学生提升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素养及政治觉悟。最后,在坚持言传身教、言行统一、学术自由等基本方法的同时,积极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推动课程思想因时而进、有的放矢。
(二)强化化协同育理念
显性与隐性的思政教育作为德育的基本方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相互补充,才能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全面性和效度。因此,在强化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工程的原则上,需要构建与思政课相互补充的教育机制,即在坚持立德树人、践行核心价值观等根本要求的同时,将学科、学术资源积极合理的转化为思政育人的资源,突破部分专业课传统的教学理念、模式,形成知识、技能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这就要求各课程教师需要通过一些手段来自然、有效的传递思政理论,如结合教育内容的历史故事来激励学生将个人理想与民族事业相结合,勇做新时代的奋进者与开拓者。
(三)构建多元协同的课程思政育人机制
首先,需用好课堂这一思政教学渠道,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提升课程思政深度、增强课程思政感染力等途径,提升课程思政育人的有效性;其次,需要准确把握各课程的特点,处理好政治与科学的关系,使专业课充分发挥其德育价值;最后,应拓宽课程思政的教育途径,强化实践育人,通过网络等途径育人更有效、广泛的传递思政理念。另外,还需要优化课程思政的教评体系,定期评价及监督课程思政的实施情况,引导教师积极、方向明确的优化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及手段。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协同育人的理念,当前高校需要结合自身现存的课程思政建设问题及限制因素,在明确思政育人及协同育人重要性的基础上,理清思政教育的逻辑层次,构建体系化的协同育人体系,并做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的衔接和相互补充工作,通过多元的协同育人途径教育,来较好的实现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对学生三观、行为习惯形成深远且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