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普惠活动开展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以独立学院为例
2021-11-12秦笑笑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刘 媛 秦笑笑/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近年来,我国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把它提升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新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有其特殊性,是高校应该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结合其专业特点,找准切入点,探索适于他们参与的艺术普惠活动,以此提升他们的思想意识,为他们标注价值航标,从而使学生真正热爱自身所学的专业,真正成为“德艺双馨”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独立学院艺术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调研
独立学院艺术类学生具有一般艺术生的共性,他们普遍存在思想活跃但理想信念较淡薄,个性鲜明但集体主义缺乏,注重艺术技能的提升但忽略自身思想修养的特点。除此以外,受招生批次影响,独立学院艺术类学生普遍文化成绩不高,综合素质相对较弱,他们中一部分人因为文化成绩差,但有一定的艺术专长,才选择报考艺术类专业。他们自我定位不够精确,在专业学习中缺乏自信。传统的艺术教学内容也偏重于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对学生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分量不足。同时,高校艺术类专业应用属性强,学生的艺术素养更高,更易于发掘、传承与弘扬优秀文化,更能服务好社会需求。独立学院艺术专业学生也有其自身的优势,他们重视专业发展,思想活跃,实践能力强,乐于参与实践活动,渴望被关注、被认可,以社会活动为载体,发挥他们的优势特长,便于通过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二、依托艺术普惠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普惠活动是课堂之外的又一个育人载体,其灵活、广泛、新颖的特质和育人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环节。在国家大力倡导美育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使艺术类学生认识到其肩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普惠类艺术活动体现其社会价值,并对他们的身心进行洗礼和行为重塑,进而起到培养和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公共精神的育人功效。增强了学生“回报社会、奉献你我”的志愿服务责任意识,为今后步入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参与普惠类活动,也为大学生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提供了平台,在活动中不仅提升了艺术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专业学习中,他们也能将活动中的深刻体会,融入到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演出中,更好地发挥艺术作品的思想引领作用。将普惠活动与艺术教育相结合,能让学生融入环境、深刻感受、提升领悟,对于拓展视野、激发学生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在传承文化的教育背景下,独立学院应积极搭建艺术实践的平台,激发学生对于服务社会的深入理解与思考,使学生真正成为“德艺双馨”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依托艺术普惠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正确的价值导向
选择有代表性的个人、集体和单位开展宣讲、交流、考察、学习活动,邀请专家作客名家讲堂,邀请优秀教师开展讲座提升学生骨干的思想意识,组织观看模范事迹,学习先进榜样,组建榜样宣讲团,发挥朋辈教育在学生品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以此引导艺术类大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以“公民”的视角认识社会、审视社会,乐于展现出更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
(二)合理的教学规划
艺术作品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集中、概括和想象,进行艺术的创造,从而创作出主题思想鲜明、情感丰富、形式完整,具有典型化的艺术成果。要想完成一部好的作品,不仅需要艺术实践者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技法,更要他们能够深刻理解作品及人物,充分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特点。精选具有思想教育意义的艺术作品,建立主题作品库,通过艺术类理论课,使艺术类学生了解其创作背景,体会作品内涵,提高审美能力。在课程中注重艺术文化历史、文化根源、发展路径讲授,将之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相结合,有效地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意义和展现的艺术形式,充分调动课堂教学气氛,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通过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提升艺术类学生对主题作品的表现力及理解力,充分理解艺术作品的社会功能。结合艺术实践课程排练及演出,综合运用多种舞台手段和艺术表现形式,精彩演绎文化的魅力,用形象、生动、直观的形式走进学生内心,引起了广大青年学子强烈共鸣,对艺术类大学生进行价值追求、拼搏进取、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的教育。通过上述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教学环节中感同身受,内外兼修。
(三)创新的活动开展形式
发挥艺术类大学生的专业特长,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普惠活动。在服务对象的选择上,侧重基础教育、群众教育、公益组织等,突出体现学生的社会价值以及对他们的教育意义。通过艺术作品的展演,弘扬时代精神。通过活动宣传,号召广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
(1)艺术教育类普惠活动。通过在各学段,特别是针对义务教育和特殊教育学生群体开展舞蹈、音乐、书法、美术等艺术课堂,发挥高等学校艺术学科的优势和辐射作用,推动和引导美育工作,提升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也能够通过活动提升艺术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传承意识,提高了他们的文化自信、专业自信、树立了服务社会的信念。如,笔者所在的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每周组织学生骨干到市辖区内的小学开展义务书法、美术、舞蹈兴趣课堂教学,开展艺术小舞台演出和协助小学举办书法、美术作品展。组织学生到福利院进行长期义务艺术教学活动,六一儿童节,精心准备文艺节目与福利院的孩子们共同欢庆六一。无私奉献、感恩回馈社会的精神在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们中得到传承与发扬。
(2)服务社区、公益组织文化建设活动。利用美术、书法、设计类专业优势,协助辖区街道办事处做好“争创文明城”墙体美化工作、手绘文明墙公益服务活动、电表箱体绘制工作。开展“送文化进社区”群众文艺辅导,与各社区、群艺馆合作,利用专业优势,为辖区居民开办美育艺术指导,丰富群众的文艺生活。受邀参与主题,接受文化洗礼。如,笔者所在的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在石家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期间,彩绘居民区墙体和街道配电箱,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被省内等多家媒体报道;美术类专业师生为林峰烈士事迹展绘制插图;为多所小学、幼儿园进行墙体彩绘;参与师生共绘立体斑马线活动;与桥西区文化馆、桥西区团委合作,开展以群众文艺辅导,教授社区文艺骨干声乐、舞蹈表演;在社区居委会开展专业文艺辅导。参演了河北省委宣传部组织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纪事情景讲述剧《党旗飘扬 美丽河北》,并在全省巡演;在西柏坡纪念馆礼堂,参演大型舞台情景剧《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多次受邀参加河北省“健康之星”颁奖仪式演出、河北省首届“善美家庭”推选结果颁奖仪式、“美丽河北·最美残疾人”河北省全国助残日暨省第二届残疾人文化节主题展演现场活动。
(3)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体验红色经典,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为实践地设计纪念徽章、旅游地图、拍摄动画短片、开展慰问演出等,不仅对当地的文化特色进行了艺术加工及宣传,也使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如,笔者所在的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艺术学部近几年在暑期社会实践中分别对正定古城隆兴寺、古城墙等古建筑遗址实行调研考察,绘制出了正定古城的古建筑地图、设计制作手绘旅游明信片;在张家口崇礼区积极宣传“冬奥就在我身边”理念,制作定格动画宣传片、纪念徽章,被当地采用;在保定冉庄地道战遗址,制作地道模型,拍摄定格动画,传播红色文化,进行文明旅游宣传,助力景区发展;在衡水武强年画博物馆,通过PS、AI等软件制作年画效果图,运用CAD、3D软件,对年画古板进行建模,建立了包括线版和色版在内的模板,学生们运用全新技术宣传优秀传统文化,为武强木版年画新的传承形式做出贡献。以上活动均充分发掘了艺术类专业的思维、文化和创新优势,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上发挥着艺术类大学生的能量。
四、结语
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大多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应用技术型侧重于现场从事技术和管理工作,应用能力是培养方案的重点。为此我们应该加强实践环节的比重,在操作中不间断的将扎实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强化实践动手能力。独立学院艺术类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拥有自身的思维、文化和创新优势,在普惠活动参与中可以发挥其独特的能量。我们通过艺术教育,让他们增强对于服务社会的认识,更需要引领大学生们端正态度,学习传统艺人的“工匠精神”。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渠道,引导他们走近社会,服务社会,真正成为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