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台表演艺术的困境与发展

2021-11-12许嘉禾

名家名作 2021年11期
关键词:表演艺术歌剧舞台

许嘉禾

一、舞台表演艺术的发展困境

涉及舞台表演的各行各业对行业未来发展的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有了很大的改变,其中变化较大的部分就是娱乐生活方面。传统的舞台或现场观赏模式因其环境和人力、物力要求较高,因此较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冲击。以国家级话剧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为例,“从2020年春节档算起,位于安福路288号的话剧大厦一共取消了14部已开票剧目,包括聚集了老中青三代演员的老舍经典作品《正红旗下》,总计164场,预计票房损失超过千万元”,足见表演艺术在不可抗力因素冲击之下的脆弱性。

在类似的直接冲击下,另一种潜在的“威胁”也诞生了。为了综艺等需要观众的节目录制能够最大可能地减少损失,无观众录制或线上观众等新的录制形式产生了。虽然只是形势所需,但这些方式的产生仍会带给演出行业一种危机感,再加之科技的发展,观众在未来是否还需现场观看演出?是否有更多的视听娱乐形式代替现场表演?都成为现实问题。随着5G时代的到来,未来科技必将有更多令人难以预测和想象的提升,这一切给传统娱乐形式带来挑战。

如果说前面所描述的是外部因素,那么接下来我们还应看一看话剧、歌剧等行业自身的局限性。首先,话剧和歌剧这一类型的舞台表演形式相比于其他流行的娱乐文化都较为冷门和小众,并且对观众的审美能力要求也较高。话剧的文学修养与艺术化、抽象化的表达,以及歌剧的语言与唱法,都使得它们的受众较窄,且观赏门槛较高。尤其歌剧的演出语言多为意大利语、德语、法语等,使得歌剧在通俗唱法盛行的当代往往给人以晦涩难懂或传统的刻板印象。同时这两种艺术形式的热门演出剧目大多为经典的“老剧本”,新的原创作品想要有较大的影响力并不容易。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无论从客观因素还是主观因素出发,现阶段舞台表演艺术都面临着或新或旧的困境。

二、舞台表演艺术的优势

(一)观众需要互动与共鸣

首先,从观众的角度来说,现场观看演出不仅仅是单一的观众产生的效果,观众坐在观众席置身于一个观众群体中,最为直观的感受就是能够与他人产生共鸣。

在信息化的当代,许多视频分享网站引入了弹幕视频系统,即指观看视频时滚动弹出的评论字幕,其目的就在于让观众能够同步观看到其他人的实时反馈与评论,从而获得一种观点上的归属感与被认同感,同时还能和屏幕前的人们与网络上的他人分享、交流观看感受。除此之外,还产生了一种名为“反应视频”(Reaction Video)的视频类型,也有着类似的“功效”,内容通常是由视频拍摄者通过视频记录下自己第一次观看某一视频片段的反应。除了少数专业人士拍摄该类视频并进行相关知识的科普和分析之外,绝大部分的视频拍摄者均为普通观众,通过这类视频展现出观众对某一作品或片段的普遍反应,为想寻求情感共鸣的观众提供了一个窗口。 弹幕可以提供给观众的共鸣体验虽还达不到现场所能带来的效果,但弹幕文化的成功本身就是观众需要这种群体观影体验的交流,也更加体现出观众对观赏中群体情感的需求。

其次是演员与现场观众的互动和反馈能够使观众有一种参与感,观众能够感到自己是演出的一部分。正如演唱会现场观众的跟唱行为,对于演员和观众而言,是一种双向的情感冲击,这是隔着屏幕所无法触及的情感联结。

(二)演员对表达与观看者的需求

观众需要现场性和互动性,相对的,演员也有着对观众的需求。无论是话剧演员、歌剧演员还是歌手,都是一种需要对象的情感艺术表达。无论是专业多么过硬的演员,在无实物表演和有实物表演的呈现中都是不同的,真实的对象与假想的对象也是同理。这个原理类似社会心理学中提到的“观众效应”,即“在‘有人在旁’与‘单独行动’条件下个体效绩差异的心理现象”,对于真正热爱舞台的表演者来说,舞台、灯光与观众都是他们不可缺少的表演“兴奋剂”,人们的目光能够激发出演员内心深处的表演欲,所以正式演出时往往比排练或录制时更加有效果。

(三)环境效果的完整呈现

当然,感官体验最重要的来源还是观者所处的环境。坐在演唱会现场或是电影院的观众席,与坐在自家的沙发将视线聚焦在一方小小的屏幕上,这两者之间的体验感是大不相同的。前者将整个人置身在一个完整的气氛环境之中,而后者的感染力仅仅通过四方形的屏幕向外释放,此刻身旁的一切都可能引起注意力的转移。如果不能置身现场,那么再优秀的舞美与音响效果都无法以最佳的面貌示人。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各种商品营销的内容中一个词语开始进入我们的视线——“沉浸式”,如“沉浸式投影”“沉浸式展览”“沉浸式餐厅”等,这个词语已然成为虚拟现实技术吸引人们体验的重要标志。而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综合数字图像处理、多媒体、人工智能、传感器以及高分辨显示等技术, 融视觉、听觉、触觉为一体, 生成逼真的三维虚拟环境的信息集成技术系统”,其最终的目的仍是创造一个无限接近“临场”效果的环境,可见对于观众来说,“到场”目前仍然是感官体验最佳的选择。

三、舞台表演艺术未来的发展

(一)提升新老作品自身的质量,用经典性留住观众

在上座率与票房为主要发展需求的前提下,我们首先应该关注的问题是:为什么观众要选择花费自己的金钱、时间和精力前往现场进行观看呢?在快节奏的时代,人们的时间是一种稀缺品,且个体的耐心也远不如从前,正因如此,现在信息流化的短视频不断得以壮大发展。而这一类型的短视频的出现,又反向地使人们的耐心与坐下来静静观赏的能力大打折扣。古典主义时期的正歌剧,其中场休息要达到二到三次,而全剧展现需要三四个小时甚至五六个小时,观众的疲惫感加深的同时,对于作品的注意力也会在过程中丧失。如何去克服这些问题?首先,作品篇幅、内容质量、现场效果及视听效果都需要提高和改良。看似所需的要素很多,实质上这些都是靠提高人们对一部完整作品的上心程度即可做到的事情。建立在口碑这一基础上的表演作品,更能够使观众感受到前往现场观看的意义与价值,让观众能坐得住、留得下。尤其对于国内的很多评论家、批评家来说,不够优秀的作品甚至是不会令他们观看到结尾的。因此,需制作能够流传久远的经典IP,同时运用与时俱进的先进技术,展现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注重扣人心弦的旋律与高传唱度歌曲的创作,这一切都能够将现场所独有的魅力发挥到极致,使得对其的欣赏具有不可替代性。

(二)提高对表演人员能力的要求,提升决策者的审美标准

在修音与剪辑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观众只能通过直播现场来审视一个演员真正的专业能力。在“眼见为虚”的大环境下,人们的内心更加追求真实的表现,无论是对公众人物外在人格的真实性还是对演唱能力的真实性都有一个较高的追求。在提升表演人员个人能力的同时,一场演出的策划者、决策者也应把握住作品的大方向,不断了解前沿的、优秀的时代审美趋势,不放松对制作团队各个部分的要求和考量。

(三)与时俱进,找寻与新科技的合作共赢

时代的发展对舞台表演艺术的冲击几乎就像是互联网对纸媒的影响,但是另一方面,互联网也为纸媒打开了另一扇大门,因为人们对于新闻的需求是不变的,因此,在互联网上开发出新的电子期刊等形式,也能促进纸媒的未来发展。同理,舞台表演艺术虽然容易被新的娱乐形式所冲击,但也可以将高视听技术融入舞台表演中,大大提升观众的现场感官刺激,使其成为舞台表演新的推动力与吸引力。

四、结语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更多现场演出的替代品。仅在肉眼可见的未来,除了我们前面所说的一些现场连线的方式,还有很多目前尚在探索中的虚拟现实技术,我们要在未来不断地去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舞台表演艺术凭借自己独有的魅力,古往今来都不曾从历史的舞台退场,今天的我们也不能在面对未来更多可能的挑战时,让行业没有来得及进行转型和开发更大优势便消失在时代的长河中。

猜你喜欢

表演艺术歌剧舞台
军迷大舞台
不灭的希望 永恒的信念——歌剧《徐福》一席谈
军迷大舞台
第30届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名单
第3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活动
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名单
歌剧
童话歌剧
我们的舞台
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