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幼儿园汉语言教学活动困境及策略
——以甘南州农牧地区幼儿园为例
2021-11-12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赵 颖/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一、前言
幼儿期是学习语言关键期,抓住关键期这个发展规律特征对幼儿来讲,对其一生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农牧地区幼儿因受环境及家庭因素影响,不能很好运用通用语言汉语,幼儿园教师在汉语言使用上也是较多使用本民族语,因此对农牧地区幼儿园开展汉语言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在幼儿园阶段,幼儿正处在语音发展关键期,正确认识幼儿语言发展规律,展开科学系统的汉语言语言教学活动,对提高幼儿汉语言水平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资源较匮乏,尤其是在农牧地区师资力量较薄弱,当地本民族教师占多数,这在幼儿进行汉语言教学过程中有了一定困境。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言教学活动,既能开拓幼儿视野,紧跟时代步伐,又能提高幼儿运用汉语言的积极性,使开展的语言活动逐步转变的富有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
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幼儿园汉语言教学活动开展存在的问题
伴随着信息化成为新时代的发展趋向之后,教学活动模式有了新的发展元素,尤其对于资源较匮乏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国家在幼儿园硬件设施的改善有了很大的扶持,但是农牧地区的幼儿园仍然面临资源等方面的缺乏。
(一)部分农牧地区幼儿园软硬件设施条件较差
我国的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教育上尤为突出,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当地相关部门在教育上的支出与投入上的力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尽管我国的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软硬件有政策与资金支持,其软件与硬件设施还是与经济较好地区有着很大差距,所以利用互联网设备开展幼儿园汉语言教学活动受到一定限制。再者教育管理者观念较传统,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平台建设上还未达到共识。传统教育理念制约对网络幼儿教育数据库的发展和建立。
(二)缺乏专业、科学和系统的汉语言教学教材
在农牧地区幼儿园比较缺乏科学的、系统的适合幼儿各个年龄段的汉语言学习的教材。对于教材的选择上没有显示出地域的差异性和差别性,教材内容基本与其他地区幼儿园一致,没有考虑到实际幼儿汉语言发展水平。没有科学的与之年龄段相匹配的教材,在进行幼儿汉语言教学活动中会有一定困难。
(三)各地方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平衡
在一些牧区幼儿园,教师也重视对幼儿的汉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也有合适的教材,然而,幼儿教师自身的能力却比较有限,没有办法给幼儿们提供更加科学的、高质量的汉语言训练环境。在农牧地区幼儿园教师基本都是来自当地,甚至一些为转岗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汉语言教学活动开展受到一定限制。其次,受到本民族语言及方言干扰较多,为幼儿提供语言环境基本以本民族语言为主。除了专门的教学活动,在日上生活用语或者幼儿一日生活环节中使用汉语言较少。主要原因在于幼儿刚入园还不能很少理解及表达汉语言,教师为了幼儿适应本园生活在最初阶段使用本民族语言,方便幼儿能够适应幼儿园生活。但是在后期的转换中缺少专业性,对幼儿汉语言使用重视不够,幼儿汉语言水平提高不明显。
(四)家庭环境影响导致汉语言教学进度不明显
语言学习除了自身的生物基础健全和良好发展之外,还需要语言环境,只有良好的语境才能更好实践运用及交流。农牧地区幼儿身处环境主要以本民族语言为主,虽然幼儿在幼儿园使用汉语,但是在家里需要转换本民族语言,所以在汉语言表达和理解上,缺乏实践性的练习,汉语言提升不明显。语言只有幼儿主动积极交流才能达到一定的进步,只有通过多听,多说,才能具备理解和倾听及表达的技能。
三、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幼儿园汉语言教学活动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支持农牧地区幼儿园“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建设
针对部分农牧地区幼儿园的设施建设水平不均衡的现象,地方相关部门针对幼儿园互联网等硬件设施上要再加大力度,保障能够将其设施进行完善。再者互联网的出现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资源信息搜集迅速,生活丰富多彩。“互联网+”凝聚的社会资源也为教育提供大量可以利用的平台和机会,尤其丰富幼儿园课程起到跨越式进步。利用科技创新,前沿的教学软件可以为农牧地区幼儿园语言教学发展提供新的方向,资源共享,创新探索及主动学习都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相比的。网络基础设施实施平台是依据硬件设备的支撑,能给予物质与经济的支撑极为重要。在平台的创建中可以联系家园共育,现在手机等通讯设备普及家家户户,尤其对于汉语言的学习,可以借助绘本馆等类似的APP,提高幼儿阅读能力,培养幼儿倾听理解及口头表达的能力。也可采用互联网+动画的形式,将学习语言内容融入到其中,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互联网+”提倡不同行业之间的深度整合,开放幼儿教育数据,可以使幼儿资源共享,减少区域之间教育资源不平衡的差距。再者,新时代的学前教育也在进步,尤其对于农牧地区的幼儿园来讲,打破传统学前教育模式,进行创造性的教育活动,也是对幼儿全面发展的和幼儿个性化教育的实施途径,除了汉语言教育之外,也能为农牧地区幼儿创造新事物提供新环境,开拓农牧区幼儿视野增长见识。
(二)加强汉语言教学人员的素质培训
汉语言教学的主要核心就是教师,教师的自身能力和素养对于汉语言教学的展有着相当大的影响。新的时代,融入信息化的相关理念与技术,教学人员必须要能够将过去的优秀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与现当代信息化教学及时相结合,保障要对教学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加强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教学手段相结合。另外,还要将相应的教学系统与教学体系与现代的发挥在那方式相结合,让教学人员能够充分运用这个系统,除了能够将自身的知识面与眼界进行拓展,也能够将教学质量进行不断提升。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资源信息更加丰富,尤其在农牧地区,幼儿接触新事物的手段可以借助互联网,通过互联网有效信息对幼儿进行汉语言的引导。幼儿思维是从直觉心动思维向直觉形象思维过渡,情境式教学模式更能使农牧区幼儿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指导语言的实际作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既可以指导教师专业化成长,也可以使幼儿在寓教于乐中获得汉语言的学习。从被动的语言学习者成为主动学习者,尤其是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幼儿内在学习动机,提升学习语言效率,提高学习兴趣。
(三)促进汉语言专业的优秀教师的交流与学习
对于农牧地区幼儿教师来说,电脑辅助语言学习,利用网络知识,为自己充电。将信息技术带到幼儿活动中,创设符合汉语言学习的氛围。让汉语言教学活动变的活起来,增添更多多元化色彩。教学活动内容多样化,薄弱环节通过学习优秀教学资源提升自己。例如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早期阅读活动中,在没有更多绘本材料情况下,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搜集较经典的绘本,利用绘本教学提高幼儿对汉语言掌握;在文学欣赏活动中,例如散文诗、儿歌等对教师来讲,朗诵诗歌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借助相关互联网信息,进行教学活动。不同学校的汉语言专业的优秀教师能够组织一个交流与学习的会议,而且能够让教师在这样的会议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与能力。现当代的社会发展充满了信息化与科技化,只有将信息化的相关内容不断融入到汉语言的教师的教学技能的提高之中。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农牧区幼儿教师也要转换教育观念,要有创新理念,紧跟时代的步伐。幼儿自身的发展规律,代表他们对认识周围世界和探索世界的欲望很强烈,学习语言的方式也不需要拘泥于教学活动中,也可以让活动变的多途径多方式,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语言。
(四)创建更加丰富多元的语音环境,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水平
在“互联网+”信息化环境下,太空课程、微课、慕课等新概念不断出现,多种形式的新型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体现出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师要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兴趣爱好、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前儿童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资源。在学前语言教育完整目标教育观中也提到,幼儿语言发展培养目标,首先是从培养良好倾听习惯开始,只有认真听,多听,才能理解语言,为良好的口语表达做准备。在农牧区的幼儿本身家庭甚至外界环境在汉语言使用频率较低,专门的语言环境是靠在幼儿园中进行。如果单纯的进行语言教学活动,吸引不了幼儿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兴趣。借助“互联网+”信息化环境创建更加丰富多元的语音环境,是语言教学变的寓教于乐。
四、结语
总之,幼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互联网给现代教育带来的意义和作用,学会合理有效的将汉语言教育活动与互联网技术融合一起,既能为幼儿教育增加丰富多彩的资源,又能实现较高质量的汉语言教学资源传播。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很容易让幼儿和教师进行沟通和交流,共享互相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增强本身的教学手段。使农牧地区幼儿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轻松的获取知识,并且为他们提供一个高质量高标准的语音环境,激发幼儿通过多元化多方式的学习模式来达到学习汉语言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