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兵》中的“特种兵”
——读北乔长篇小说《新兵》有感

2021-11-12全秋生

海燕 2021年7期
关键词:蛋子新兵连特种兵

全秋生

小时候读诗词就特别喜欢“沙场秋点兵”“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壮怀激烈,崇拜“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英雄气概,向往“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的严酷场景,后来才明白能够驰骋疆场,搏杀敌寇,是每一个好男儿心里天然自成的英雄情结。当然,我也明白“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悲壮惨烈,但军人自古以来的热血沸腾、豪气冲天依旧时时激励着我年轻的生命,无奈长大后却阴差阳错,成了一名手握笔杆的文弱书生。向往英雄的日子、以笔当枪的人生目标,也就只能在梦里纵横决荡、摇旗呐喊、快慰平生了!

除武侠、恐怖片外,喜欢咂摸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是我休闲的一大乐趣,特别是现代战争题材影视作品中那些弹无虚发、武艺高强、出手就能一招制敌的特种兵,更是格外吸我眼球,他们强悍霸气的外在形象与坚毅沉着的内在修养,彰显男子汉的优良品质和军中霸王花的飒爽英姿,欣赏他们的英武雄姿,比喝上几杯咖啡与浓茶来提神要兴奋得多。

庚子年秋,从军25年、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9次的北乔长篇新作《新兵》摆上了我的书案,特别是书中来自农村的“特种兵”,令我眼前一亮:比如,从小农村长大却好吃懒做、娇生惯养的吴加林,凡事善于思考、心细如发、灵活机动的唐志刚;比如,志当存高远、珍惜时光、自学英语的贾海涛,身怀武艺,腾挪跳跃、纵横球场的章大强;比如,商海搏击、脑瓜活络、财大气粗的陶有财……就这些新兵蛋子一个个野性未脱、童心未泯,在班长夏奇寒的带领下,度过了难忘的三个月新兵训练期,由年轻冲动的毛头小伙成长为真正的军人,完全刷新了我脑海里对农村兵“木讷本分,憨厚迟钝,见识粗陋,眼光短浅”的臆想推测,特别是出身豪门却不娇生惯养、待人坦诚以情动人的白小柱,明明可以靠父辈荫庇过“人上人”的好日子,却偏偏来到军营里摸爬滚打、煎熬打磨,从肉体到精神上脱胎换骨,蜕变成长。当然,严格地说,新兵连里的他们都不是正式的军人。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带有各种来自原生家庭的印记、缺陷与不足,但他们有着健康的体魄和标准的体形,思想深处的各种杂质需要加以提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或许这正是他们步入军营后的第一站就需要进行三个月的冶炼。从这个角度出发,《新兵》一书中的主人公实在是一群可圈可点的“特种兵”。

白小柱这个小说人物形象的出现,让我特别感动,很自然地想到《高山下的花环》一书中的“小北京”。从他们身上表现出来的良好习惯与纯真气质,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一批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甚至可以说是泡在牛奶面包里长大的少爷公子们,他们并没有蜕变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酒囊饭袋,在他们的血液里依旧奔腾着父辈强悍的基因,延续了“老子英雄儿好汉”的万丈豪情。这一点,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一切领域的当下显得尤其重要与迫切:血性男儿的锻造,从来就是保证培养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则胜的强大军队的重要保障。新兵班长的严格要求与人性化兼备的刚柔相济,新兵蛋子的偷懒投机,最后由老百姓的地方习性摇身一变,脱胎换骨成长为新时代的铁骨军人,是本书可圈可点的点睛之笔,这种冶兵的全过程无疑是本书的最大看点。

“就新兵班而言,班长是十人之中最为孤独的,正所谓高处不胜寒。新兵与班长之间有堵墙,一堵根本无法推倒的墙。这墙和人与人之间的那堵墙还不太一样。新兵就是新兵,班长就是班长,这墙时刻都在,时刻都坚实无比。夏奇寒不在班里,是班里气氛最为宽松的时候。这时候,大伙儿的肉体和精神都能够得到尽可能的松弛。只要夏奇寒在,兵们的心理活动状态立马由稍息转为立正。高度紧张,高度戒备。”北乔在书中如是说,与他本人长达25年的军营生活是分不开的。

班长夏奇寒就是一个这样的“特种兵”。作为班长出现在新兵面前,他是自信满满的,叠被子技术第一,从不要拍马屁的新兵代劳,做思想工作深谙孙子兵法,声东击西,三下两下就把新兵蛋子弄得服服帖帖,有的乖乖地把手机上交,有的偷偷停止在执勤的时候读英语。但在训练场上,他又铁面无私近乎残酷,导致有人偷偷去排长面前告他的黑状;作为班长,他对九名新兵一视同仁,没有因为白小柱出身高干家庭迁就他,反而对他特别严厉。夏奇寒口口声声说严是爱,松是害,以致白小柱在很长时间里都没有感到班长爱的感觉,可我们的夏班长却在心里偷着乐:“白小柱这样的兵不容易。他妈的,谁说高干子弟都是垃圾货?下次再听到这话,我不把瞎嚼的舌头割掉才怪呢。他咽了口唾沫,不是有唾沫,而是嘴里不太舒服。”作为班长,他平时可以和自己的新兵打成一片,一起抽烟,一起吃零食,一起叠被子,但在球场上比赛输给了自己的新兵章大强后,就立马翻脸,毫无班长风度:“你以为你打球很好,那是大伙儿瞎恭维你的,一个新兵蛋子,抖什么?哼!”把一旁乐滋滋的章大强吓得一愣一愣的。当然,班长这种不成熟的表现并没有让自己的新兵敬而远之,反倒是更加亲近,视他为自己的兄长与顶头上司。

确实,一位不太成熟的班长与九位青涩的新兵,在三个月内形影不离,共同见证成长,共同比肩进步,这是一段多么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生之路啊!有班长如斯,又何乐而不为呢?北乔笔下的新兵形象刷新了局外人对新兵连认识的惯性思维:一直以来,大家都以为三个月的新兵期就是在苦水里浸泡的,是血与泪的交融,是冰火两重天的淬炼,是毫无人性的魔鬼训练……其实,新兵连就是一个大家庭,松弛有度,宽严相济,时时充满温馨与关爱。正如《新兵》所写的那样:“新兵连是盛产笑料的丰沃土壤。在桥上摇摇晃晃跌跌撞撞的新兵,又都是出色的喜剧演员。不需要舞台,不需要排练准备,随时随地都有新兵在无意和不情愿中登台亮相。训练走神、做错动作、走路同手同脚、在厕所里边撒尿边向领导敬礼、紧急集合鞋子穿反了裤子套错了等等。虽说有些笑声是苦涩的,但总能按摩按摩绷紧的肌肉和思维。”“人的一生都有童年时代,新兵连就是军人的童年时代。新兵连是每个军人营区生活的第一站,也是他们记忆最为清晰,日后回忆谈论最多的话题。苦痛已被时光冲淡,那些当初自认为尴尬丢人的笑料,已成为温馨的最值得珍藏的细节。”俗话说得好:当兵悔三年,不当兵悔一辈子。读完《新兵》一书,果真如此啊!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流水的新兵亘古的情。

作为一部军事题材长篇小说。“情”字在北乔笔下处处纵横流淌着,同乡情,战友情,思乡情,军营情。特别是读到小说最后为父母双亡的贾海涛过十九岁生日时,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掉下来了。多好的军营啊!严酷而不乏温情,热烈奔放却又十分清醒。小说主人公是一群刚刚入伍的新兵,他们没有喊声震天的豪言壮语,甚至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小毛病,但这并不能影响到他们成为一位铁骨铮铮的钢铁战士。如果说老百姓与军人之间隔着一条纪律严明的河川,那么在新兵连的日子就是一座飞架大河两岸的桥,只是走在桥上的年轻人个个都有一肚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故事。他们在三个月的新兵连训练生活里,又像是一堆材料进入了加工厂,先碾碎一个个同床异梦的思想外壳,然后重新塑造成标准的军人。前程是光明的,过程却是锥心刺骨的,在训练场上,熬煎打磨肉体的同时,更多的是锤炼一股坚强的意志。如此看来,《新兵》既是一部可以零距离体验新兵独特生活的长篇小说,又是一部有关年轻人健康成长的人生之书。

撼山岳易,撼中国军人难;冶钢铁易,塑一代军魂难。时下我国国内国际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培养一支能够保家卫国的强大军队已迫在眉睫。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从这个角度来解读北乔的长篇新作《新兵》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它的出版发行,是新时代强军思想道路上一朵耀眼的火花,它既能点亮军人的历史天空,又能塑造军人强悍无比的民族魂。

猜你喜欢

蛋子新兵连特种兵
少年特种兵
浅谈基于“新兵连”管理体系的职业院校学生分级管理模式研究
少年特种兵
少年特种兵
新兵连里新歌多
新兵连的那些事儿
乳香
乳 香
我不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