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有着结实内容的书《当代蜀诗点评初集》
2021-11-12滕伟明
滕伟明
《当代蜀诗点评初集》(刘道平主编,成都时代出版社二○二一)是一本有着结实内容的书。说它结实,是编排得好,批评文字排到页末最后一字,尽可能不浪费每一页。另就是参评者来自五湖四海,你想评谁就评谁,没有事先摊派,所以最大程度地接纳了不同的意见。仔细数了一下,参评者四十一人,从八十七岁到四十三岁不等,可以看出不同年龄段的审美倾向。可以说,全书三十八万字,几乎没有对不起读者的地方,所以要称为『一本结实的书』。
是书打头就是王蒙的点评,太珍贵了。王蒙是我们崇敬的人,无须介绍。读了他的点评,才知道他为什么对周啸天的《邓稼先歌》赞不绝口。『不赋新婚无家别,夫执高节妻何谓』,王评:『何等悲壮!』『不羡同门振六翮,甘向人前埋名字』,王评:『老王我读之垂泪,并坦承自己委实做不到。』『七六五四三二一,泰华压顶当此际』,王评:『把读者拉回到倒计时场面,令人揪心。』『蘑菇云腾起戈壁,丰泽园里夜不寐』,王评:『回到当年,谁不动心?谁不洒泪?』后面点评尚多,读者可自行研读。
主编刘道平的点评,值得关注。他首先点评了陶主席的《庐山》诗:『层峦叠嶂雾萦峰,洞府丛林道不同。要识匡庐真面目,还须出入此山中。』我还读到不同版本,所以要打个岔。说到庐山诗,李白有,苏东坡有,旨趣大不一样。陶主席的庐山诗,是受了清人『翻案诗』的影响。『翻案诗』不好写,它要有与原诗相同的部分,也要有与原诗不同的部分,这不同的部分恰恰是最精粹的部分,是作者的人生感悟的体现。我读到陶主席的庐山诗是这样的:『近观洞府远观峰,远近风光各不同。要识庐山真面目,还须深入此山中。』这个人生感悟,是从陶主席多年从政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所以格外给人以沉思和回味。
下面有几件事要交代一下。
一是曾缄的诗。一九九九年,《近代巴蜀诗鈔》编纂活动刚启动,刘君惠教授就病倒了,我在病榻前直言不讳地问道:『曾圣言先生的《布达拉宫词》和《双雷引》,我们想编进去,你看可不可以?』刘君惠教授说:『这正是诗人之责。』我回来向杨析综与何郝炬汇报了,他们很尊重刘君惠教授的意见,这事才这么定下来。所以现在曾缄的全集都可以出版了。又,《近代巴蜀诗鈔》规定,只有作古之人才能入选,卢剑予闻之曰:『恨不作古!』可见当时想进入《近代巴蜀诗鈔》的大有人在。
刘君惠《荒村》:『压顶黑云路欲穷,树如奇鬼飞蒙茸。荒村夜色寒如许,赖有篝灯一点红。』这不是比喻,而是实景。我有幸听到刘君惠老师亲自讲解此诗,那是一九四八年,张秀蜀在罗家碾约谈刘君惠,刘君惠也住罗家碾。告别的时候,张秀蜀给了一个灯笼,叫刘君惠提着回家。所以,此诗所用手法是象征,而不是比喻。
章润瑞的城市风光诗写得很好,这次已经有人提及,免得我另起炉灶。《推销员》写得何等仁慈,令人感动。我也碰到过推销员,花了三十元买了个电动牙刷,没用就扔了。人再懒,也得自己刷牙,何况还得充电,烦不烦?他的《防盗门》也写得精彩:『盛世须防盗,家家铸铁门。兽环三保险,猫眼数惊魂。怀璧招新罪,开箱验旧痕。窗前明月夜,栅影喜纵横。』真是妙趣横生。
书中不少人都提到萧自熙,这使我感到欣慰。记不清楚是哪一年,北京召开散曲创作研讨会,有人访问过萧自熙,说他天花板漏水,他在屋里打着伞,盆子里接着雨。他说他是『五独俱全』,穷得有乐趣。读了他的散曲,佩服得不得了。他的散曲,在自嘲中获得解脱。他没有骂题,生活味很浓,今后他会独创一派的。
我没有半点功劳,也占有一卷,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去年我动过手术,做过全麻。医生说:做过全麻的人,好像是再生人,即死去又活过来的人,有些事,你记得起;有些事,就记不起了。我看了半天,才发现这一卷评的都是学员的诗。黄祖求《阳朔遇雨》:『古榕巨伞雨中伸,情急招来百国身。恰似诺亚方舟上,上海人扶纽约人。』我评道:想到诺亚方舟很妙,『上海人扶纽约人』更妙,我们就是应该大力提倡这种『同舟共济』的精神。潘先煌《时俗》:『时下风情已昨非,不谈柴米不谈衣。妆成妯娌闲庭坐,议论最多是减肥。』我评道:从风俗的改变来反映人民生活的迅速提高,可谓独具只眼,令人信服。我记得,这些评论都是我与周啸天『从容言及』(即随便谈到)的,他怎么就记得这样清楚!真要感谢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