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新中国第一钢都诞生的日子里

2021-11-12

长江丛刊 2021年16期
关键词:武钢高炉苏联

钟 钢

2020年底的一个冬天,老武钢、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寿荣,靠在大书桌后的高背椅上,向我讲述他70余年钢铁人生的一段最重要的时刻。下午的阳光照进来,93岁高龄的他前额明亮,精神矍铄。他的桌子左边放一摞《武汉市钢铁工业生态化发展路径及实施方案研究》项目研究资料,右侧码一堆《中国冶金报》《长江日报》等行业和综合性报纸、中英文钢铁杂志,中间还夹着一册《西游记》。桌上的摆式和2008年春天我在武钢厂前老办公楼见到的一样。那时张寿荣退休后任武钢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杖朝之年却天天坚持上班,似乎一直都未撤离战场。

1958年9月初,武钢1号高炉巍然耸立在武汉东郊曾是荒野的青山。站在蓝天白云之下,张寿荣习惯地推推眼镜,仰头欣赏70多米高、散发金属光辉的1号高炉,如同打量他抚养成人的孩子。那一年,张寿荣刚好三十而立。一年前的1月,张寿荣听从召唤,告别冰封北国,千里迢迢奔赴江城拥抱青山,筹建武钢炼铁厂,建设1号高炉。

1953年国家“一五”计划启动,点燃了新中国经济建设引擎,欲早日甩掉中国积贫积弱的帽子。头一年,中央政府开始编制“一五”计划。当时苏联答应除帮助恢复建设鞍钢以外,还将援建一个现代化钢铁工业基地。毛泽东面对呈上的调研报告沉思良久,这个新中国第一个钢铁基地建在哪里合适?他的脑海里徐徐铺开一幅全国地图,当时新生的政权接管的钢铁企业遍及东西南北中,但是,残缺不全,北重南轻。随后,毛泽东提出了“钢铁要过关,钢铁要过江”的想法。中央政治局几番讨论后,新钢铁基地落子华中腹地大冶地区,具体厂址请专家根据地质、地理、经济、军事条件确定。1954年4月,经过苏联和中国千余名技术人员历时两年,横跨湖北、湖南两省,行程36万公里,23次勘察选点,多方论证后,最终选定的厂址位于武汉江南青山,于是,新中国第一座钢都被称作武钢。

“一五”计划,以后又作了扩充。这一时期(1953至1957年)苏联援建我国156个项目,其中钢铁工业8项,包括鞍钢、武钢、包钢、本钢、北满钢厂等。“鞍、武、包”三大基地建设,开启了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新纪元。

那是一个只争朝夕的年代,连苏联专家都受到感染。在厂址敲定8个月后,苏联就拿出了武钢的初步设计,一期工程年产钢150万吨,成品钢材110万吨,还预留了二期工程的空间。

1955年6月12日,国家批准了武钢第一期工程的初步设计。

两个月后,全国一盘棋,调兵遣将支援武钢建设。一时间,扬子江畔,青山脚下,旌旗蔽空,机声隆隆。各路建筑工人队伍;成千上万的农民兄弟;解放军公路二师成建制转业的官兵;从鞍钢、太钢等老钢铁厂选派来的老工人和骨干;一支支建设大军开进工地,喊出“天当房,地当床,雨天当晴天,一天顶两天”的口号,在莽原荒野展开了气吞山河的大会战。

张寿荣1949年6月从天津北洋大学冶金系毕业,此时,新中国开国大典的礼炮尚未鸣响,然而党中央求贤若渴,他和同学们经中央华北局培训一个月后派至东北局。9月,张寿荣怀揣钢铁强国梦想来到鞍钢炼铁厂。他从捅铁水沟,撮铁渣开始干起,7年磨砺,一直干到厂长助理;总结推行了高炉炉顶调剂法使鞍钢炼铁生产全国领先。

1956年5月,远在鞍钢的张寿荣每天看报纸,听广播,关注武钢建设,新钢都让钢铁人翘首以待。一天,组织交给他一项重要任务,以专家身份赴武汉帮助审查武钢炼铁系统的初步设计方案。从此,张寿荣与武钢结缘。

张寿荣和其他专家围成一圈认真审查高炉及配套的矿山、烧结、焦化、能源介质、运输等设计方案。

实际上所谓审查,主要是苏联专家讲,中国专家听。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人还没有动手设计过一座大型联合钢铁企业,更谈不上建设钢铁厂。张寿荣说:“说老实话,当时,我们还没有实力审查他们的方案,我也只有一些实践经验。”张寿荣对不太清楚的地方,虚心请教,不时还用俄语对话,苏联专家在略显惊讶之后,也只客气地解释几句,便不往下探讨。

尽管这样,张寿荣并没有迷信苏联专家的权威,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张寿荣说:“建武钢是我们国家经济建设中数得着的大事,自己有责任提出合理化建议。中苏国情不同,有的地方可以改进。”

好在国内有黑色冶金设计总院武汉分院、鞍山分院,武汉市城市建设设计院等10多个单位等承接了一些具体设计工作。他们吸纳了张寿荣等专家的建议,在征得苏联专家同意后修改了部分设计,总计40余项,节省了投资,缩短了工期。

不久,审查结束,张寿荣有些怅然地返回鞍钢,一路上对照苏联专家找差距。1956年11月,鞍钢一次就为武钢输送了400余名干部和技术工人。张寿荣有一种强烈的预感。不久,领导告诉他,经组织研究决定调他去武钢。

1957年元旦一过,张寿荣和妻子结束4年的牛郎织女生活,分别从鞍山和保定乘火车南下。

武汉的冬天给张寿荣来了个下马威,尽管只有零下摄氏4、5度,屋里屋外却一样冷,刺骨,感觉比鞍山寒冷。然而,他的心是热腾腾的。他挑起重担,任炼铁筹备组组长。

1957年7月1日,1号高炉开工建设。同时,“火炉”武汉迎来酷暑。张寿荣山东人,身高一米八,怕热,一动一身汗,成天钉在工地,全身长满痱子。7月27日,1号高炉开始浇筑基础,混凝土量达1700立方米,必须在30个小时内连续作业,不能有接缝。原有的两座混凝土搅拌厂生产能力不足,工程人员苦战半月,很快建成一座临时搅拌站。

27日16:00,指挥部下达浇灌命令,翻斗汽车插上紧急标志的“杏黄旗”,一辆接着一辆,从各搅拌站出发,摆成长龙阵向1号高炉工地驰来。张寿荣和小组成员守在现场跟班倒,监督质量和协调。

工地上,一派激战场面。千余名建筑工人争分夺秒,浇灌速度从每小时50立方米逐渐加快到70立方米、80立方米。

28日19:00,震动器完成最后一棒振捣,现场一片欢呼雀跃,基础浇灌提前3小时完工,创造新纪录。苏联专家检查质量,竖起大拇指:中国工人兄弟了不起。

1958年暮春,高炉炉体进入最后一道施工即高炉砌砖。张寿荣几乎天天蹲在炉子里。1号高炉直径大约9米,砌一层就要数百块砖,大的半吨重,小的也有150公斤。砌一块砖要让铁葫芦吊,砌上6、7层砖要用千斤顶调,垂直砖缝不超过1毫米,水平砖缝不超过1.5毫米,难度可想而知。一天,张寿荣和周传典副厂长发现在炉底已经砌好的第5层砖中,有一块砖角上出现了拇指大小的空洞。施工人员赶进度,拟用同质材料填补。高炉质量,百年大计。最后,这一层砖被一块块扒掉后重砌。

这一扒,让l号高炉设计的10年一代炉龄延长为18年1个月,居国内领先水平,并为张寿荣后来研究高炉长寿技术提供了依据。

1958年9月3日,1号高炉提前竣工,次日凌晨,灌热风烘炉。张寿荣专门组织了矿石性能试验,选定了开炉原料,为的是把炉火烧得更旺,迅速融化矿石成铁水。

1号高炉原计划1959年初投产。1958年初,国家有关部委希望当年底之前出铁。武钢自加压力,定为1958年10月1日出铁,向国庆献礼。

日理万机的毛泽东一直惦记武钢的建设和投产。

1956年5月底,毛泽东视察广东返京在汉停留。其间,他专门腾出时间了解武钢建设情况。此时,武钢厂区动工近一年,施工如火如荼。6月3日下午,接到湖北省委的电话,武钢党委第一书记兼总经理李一清和副经理兼总工程师韩宁夫风尘仆仆从工地赶往东湖宾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是毛泽东要听武钢工程施工汇报。两个人很快平复紧张的心情作了汇报。毛泽东对工程进度和钢铁生产特别感兴趣,不时插话询问。不知不觉,晚餐时间到,毛泽东邀请李一清和韩宁夫一同进餐。席间,毛泽东请他们吃水果,他自己拿起一块西瓜,把贵重的一盘芒果轻轻推给客人,风趣地说:“我吃西瓜,吐出瓜子。芒果归你们,吃了芒果,要吐出钢铁!”毛泽东盼望武钢早日炼出铁和钢,李一清和韩宁夫深感重任在肩。

两年之后,毛泽东的目光再次投向将要燃起炉火的新钢都。1958年9月10日中午,毛泽东乘坐专机抵达武汉,开始了对南方数省的视察行程。下午,李一清来到毛泽东的会客厅。他从1号高炉正在烘炉开始汇报……毛泽东听了一会儿,摆摆手,让他说个时间,什么时候出铁?李一清回答:9月20日至国庆节之间出铁。他觉得这个速度已经够快了。毛泽东听了,思忖片刻表示,出铁的那一天,他要去看,早一点更好!李一清顿悟,毛主席视察结束,一定要在9月底之前赶回北京,他还要主持国庆九周年的庆典。李一清鼓励自己把巨大的压力转变成无穷动力。毛主席要来看出铁,这对武钢是多么大的荣耀和鞭策啊。他立即向湖北省委汇报,根据毛泽东“早一点更好”的想法,省委同意9月13日出铁。李一清返回武钢,当即召开党政联合办公会议,传达中央领导要来看出铁的消息和省委的决定。

9月11日、12日,炼铁厂全体动员,调整部署,全面准备。张寿荣跟着李一清等公司和厂领导及苏联专家一次次检查1号高炉的各项设备。他是开炉现场指挥长,有条不紊,一项项落实:铁矿石、石灰石和焦炭等原料,都已在料车坑里备好;耐火砖砌筑的出铁沟已经干燥完毕;铁水罐在出铁沟的流嘴下就位。

12日23:30,开始往炉内装枕木。开炉点火需要大约1400根废枕木。指挥部命令4小时装完,李一清等做了简短动员。炉前工们集合在炉前,打响开炉第一仗。在炉前总技师、劳动模范李凤恩的带领下,工人们从出铁口爬进炉内,50摄氏度的烘炉余温,热得工人们头昏脑胀,汗如雨下。枕木一根根递进去,大家扛的扛、搬的搬,你来我往,炉膛内外热火朝天。有的工人衣服湿透,干脆就光着膀子。张寿荣不由自主加入到搬运枕木的队伍中。

旧枕木都是从铁道上拆下的,许多钉子划破了工人的手和肩膀,现场的护士为他们敷药、包扎。他们怕耽搁时间,擦一点药水就又上去了。张寿荣找了几个人锤平了钉子。

炉内的枕木,越架越高。13日03:00,1400根枕木,只用了3个半钟头就全部架好。张寿荣说:“在鞍钢,比这小的炉子需要10小时左右。”

为了慎重,又做了最后一遍检查,发现炉壁上有一处风眼,大家心急火燎,一时束手无策。一位老工人找来一截钢管对准风眼四周焊牢,再在钢管上安装一个阀门,堵住了风眼,消除了隐患。厂长谢健向李一清报告说:“可以点火了。”

李一清激动地握紧一支火把,伸进了l号高炉的铁口,顿时火焰腾起,热浪滚滚,1号高炉仿佛注入了生命之源,各个环节生龙活虎运行起来。张寿荣泪花闪烁:虽然有苏联的援助,但是这也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座大高炉啊!

按照生产计划,1号高炉的出铁时间是9月13日20:00。13日上午,湖北省委办公厅的电话打到炼铁厂来,告诉出铁要提前到15:00至17:00之间,有中央领导要来视察。张寿荣只能如实报告,如果提前出铁,铁水的数量会少一些。对方说,只要顺利出来就行,时间请按省里的意见。与此同时,武钢领导也接到省里的指示。

张寿荣立刻通知苏联专家和厂里人员,出铁时间提前。大家纷纷行动三下五除二调整生产和人员组织。

当天15:00,毛泽东主席在时任省委书记王任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张治中、武钢领导李一清、韩宁夫等陪同下,来到1号高炉前。身着长袖白衬衫、灰色长裤的毛泽东从高炉铁梯,一步步登上炉台。毛泽东同在那里迎候的14位在建设武钢中立功的先进人物一一握手,李一清在一旁,将劳模、炼铁厂负责人和张寿荣一一作了介绍。之后,毛泽东登上炉前工休息室屋顶平台。这是看出铁的好地方,已摆上了几把藤椅和许多板凳。为了安全,在平台边扎上护栏,护栏脚还摆上了一溜花盆。

毛泽东望着生产线外潮水般涌动的人群,走到平台一侧的栏杆前,伸出右手向人们招手致意。他招呼先进人物坐下来。周围的人热情地向毛泽东介绍高炉的概况。

张寿荣牢牢掌控炉前、控制室、出铁场三大区域,不容一丝闪失。

15:20,李凤恩、包秀良、苏恒秀等先进生产者和技术骨干在各自岗位上熟练观察和操作。张寿荣说:“当时,谢健厂长问我炉内的情况,确认一些注意事项,当得到我肯定的回答后,他命令各部门准备出铁。”历史性的时刻终于来临,包秀良和苏恒秀操纵最新式的电动开口机打开出铁口,一团红光闪现,炉台光彩照人。李凤恩站在二道出铁弯沟处,兴奋地高呼:“毛主席,铁水流出来了!”这时,铁水涌出,在带坡度的铁沟里飞溅出火花,奔向铁水罐。毛泽东高兴地站起来,望着铁流,愉快地同张治中等边交谈边指点,炉台上下一片欢腾。毛泽东按捺不住喜悦,向炉前工们鼓掌致意。第一炉铁水大约20余吨,很快断流,火光逐渐消退。张寿荣说:“如果正常时间出铁,大约有70多吨。那样,场面就好看了。”

毛泽东缓步走下平台,站在出铁场上意犹未尽地看还有无铁水。他对陪同人员说:“再多一点就好了。”厂长谢健赶上来,有些自责地解释道:“毛主席,第一炉铁水温度好,很顺,但确实是少了一点。”毛泽东听了反而安慰说:“不要紧,会多的会多的,下次我再来看。”

毛泽东看完出铁,来到高炉操作室,接见了在此工作的苏联专家。

张寿荣站在陪同人员的后边听见毛泽东和苏联专家组组长巴杜洛夫互祝投产成功。张寿荣很自豪,顺利出铁了,自己没有辜负厂领导的信任。

9月13日,1号高炉铁水出炉,举国欢腾。新中国第一座钢都从此诞生。9月14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发表社论《贺武钢出铁》,称武钢一号高炉出铁,“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伟大胜利”。

61年时光,铿锵一甲子。2019年10月14日上午,又一个历史性的时刻,1号高炉在炼出最后一炉铁水,累计产铁5400万吨之后,正式关停。这座武钢炉龄最长的“光荣炉”作为工业遗址保留,将焕发出新的热和光。

停炉那一天,几代炼铁人的代表上到高炉,找到当年的岗位,与老伙计深情告别,合影留念。张寿荣情牵1号高炉却没能前往。他年事已高,很难拄着拐杖攀扶铁梯,登上心爱的1号高炉。1958年9月13日,他从那里出发,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武钢高管、总工,中国工程院院士。对他来讲,这是一场漫长的告别,1号高炉的炉火永远揣在他心里。

猜你喜欢

武钢高炉苏联
高炉炉前风口用电动葫芦改造实用技术
武装保护苏联
高炉前
一座城的独家记忆
武钢今昔
风暴中的武钢“雪上加霜”
1280m3高炉炉缸侧壁温度异常偏高的护炉实践
高炉侵蚀结厚及活跃性在线监测预警(WEIYE—FK)系统在宣钢高炉上的应用
雾在做迷藏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