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伊恩·麦克尤恩长篇小说国内研究述评

2021-11-12金言睿

名家名作 2021年4期
关键词:赎罪伊恩麦克

金言睿

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1948—)自20 世纪70 年代出道以来,佳作不断,如今已一跃成为获奖无数的当代英国国民作家。迄今为止,麦克尤恩已出版15 部长篇小说,不少著作渐有经典化的趋势,国内对其小说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

一、麦克尤恩其人其作

麦克尤恩的小说大致可划分为两个创作阶段。从其出道至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初出茅庐的麦克尤恩被评论界称为“恐怖伊恩”。在此期间,他的作品创作晦涩,着眼于禁闭的私人空间,小说题材大都与乱伦、暴力、情色、谋杀相关,在评论界褒贬不一,争议性十足。这阶段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为《水泥花园》(1978)以及《陌生人的安慰》(1981)。20 世纪80 年代中后期起,麦克尤恩开始寻找崭新的创作空间,逐渐将作品抽离出晦暗逼仄的私人空间,开始探讨社会上的道德困境与伦理危机。随着《赎罪》等佳作的问世,麦克尤恩逐渐成长为如日中天的国民作家。该阶段的代表作主要有《阿姆斯特丹》(1998)、《赎罪》(2001)、《追日》(2010)以及《甜牙》(2015)等。其中《阿姆斯特丹》荣获布克奖,而“宏大而优美的心灵史诗”《赎罪》一经问世,便斩获多项文学界大奖,也在国内外掀起一股“赎罪热”。

二、文学史与硕博士论文综述

国外对麦克尤恩的研究起步早,几乎与其出道作《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1975)同时,且已形成体系:迄今为止,问世的成果包括专著二十余部、数十篇博士论文、二百余篇硕士论文以及数百篇研究型论文。而国内的研究于20 世纪90 年代后期起步,此时恰逢他的作品《阿姆斯特丹》获得布克奖,提高了麦克尤恩在国内学界的热度。随后,译介工作也随之跟进,进一步打开了当代英国文学的研究空间。

20 世纪末以来,国内出版的英国文学史已专门撰写章节介绍评价麦克尤恩,其中刘意清和刘炅合著的《简明英国文学史》认为其作品“记录了尖锐社会变革的影响”。虽然文学史只是对作家作品的简介,但在一定程度打开了麦克尤恩在国内的知名度,为后期研究打下基础。

国内学界关于麦克尤恩长篇小说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也不断涌现。截至2020 年12 月,中国知网共收录了研究麦克尤恩的学位论文227篇,其中9篇为博士论文。国内第一篇博士论文为《伊恩·麦克尤恩主要小说中的伦理困境》。论文以《水泥花园》《时间中的孩子》《赎罪》为文本,分析了每部小说主人公各自面临的伦理困境,“指出伦理困境的文学表达古已有之,而麦克尤恩的贡献在于他对于新时代伦理问题的高度关注与深刻思考,以及在表现手法上的探索”。9 篇博士论文均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剖析麦克尤恩的多篇长篇小说,但数量决定其研究的局限性。硕士论文方面,佳作层出不穷。第一篇硕士论文为《追寻真正的自我——论伊恩·麦克尤恩的〈时间中的孩子〉》。文章对《时间中的孩子》进行主题研究,论述在生活暗流下小说人物面临的伦理困境。在这一困境中,人物逐渐丧失自我,而麦克尤恩期待通过小说找到一条出路。《水泥时代的伦理荒原——对〈水泥花园〉的伦理研究》也是一篇较早的硕士论文。文章从伦理学的角度,揭露了在家庭空间中,由道德失序引发的伦理危机,并为现代社会伦理道德的重新构建提供注解与启示。2010 年之后,研究麦克尤恩的硕士论文出现井喷现象,迄今已达二百余篇,但从作品来看,涉及《赎罪》的论文占到84 篇,造成研究对象失衡的困局。

三、期刊论文综述

在期刊论文方面,21 世纪之前介绍麦克尤恩的文章只有三篇,关于长篇小说的研究文章更是只有寥寥两篇。国内第一篇介绍麦克尤恩的文章是翟世镜的《当代英国青年小说家作品特色》,文章简要介绍了麦克尤恩的创作手法。1998 年,蓝纯发表了国内第一批分析麦克尤恩作品的研究性文章,《伊恩·麦克尤恩其人其作》和《评〈陌生人的安慰〉》。该阶段虽兼顾了麦克尤恩作家作品的研究,但研究作品数量过于单薄。

麦克尤恩斩获布克奖之后,其知名度在中国大幅提升,国内学者也将更多的精力花在这位“英国文坛的坏小子”身上。因此,进入21 世纪后,国内研究逐渐升温,进入井喷期。截至2020 年12 月,中国知网收录关于麦克尤恩长篇小说的期刊论文数百篇。相对于21 世纪前,该阶段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研究视角日趋多元化,主要集中于创作手法和创作主题两个方面。

随着叙述学的兴起,国内许多学者针对麦克尤恩长篇小说的叙述手法,如不可靠叙事、元小说等进行研究,《互文性与反讽——论麦克尤恩小说〈阿姆斯特丹〉的叙事策略》为这一方面的代表作。文章指出麦克尤恩如何运用叙事手法增加小说的文化底蕴,传递小说的尖锐主题。在创作主题方面,麦克尤恩小说中常见母题有伦理、性别以及近几年兴起的生态。麦克尤恩的中后期作品时常着眼于后现代社会的道德危机,因此学者一直热衷于从伦理视角来探讨其作品。尚必武的《〈甜牙〉——原谅的伦理与情感》探讨了麦克尤恩《甜牙》中“原谅”的伦理价值与情感元素。同样,两性关系一直是贯穿麦克尤恩小说始终的主题。《线性时间与女性时间——析伊恩·麦克尤恩小说〈时间中的孩子〉》一文从女性时间的视角论述了小说女主人公失独母亲凯特如何践行女性时间观,最终完成自我修复与重塑的过程。近十年,生态主义兴起,麦克尤恩近年来的作品中也已多次涵盖生态主题,在其作品《追日》中尤为明显。《关注生态与女性——论〈追日〉中的生态与女性伦理》一文认为小说“揭示麦克尤恩对当代社会都市扭曲伦理观的暴露,对社会道德丧失的讽刺”。国内期刊对于麦克尤恩长篇小说的研究数量充足,角度多,态势向好。

四、国内研究评价

国内对麦克尤恩长篇小说的研究正处一个繁荣期,成果颇丰,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国内对麦克尤恩的研究缺乏深入性的研究,未能产出学术专著。国外研究专著有二十余本,而国内只有零散的期刊论文与硕博论文。当然其中不乏高质量的佳作,但是大多是从单一角度对单部作品进行解读,缺乏对麦克尤恩其人其作的整体性解读。国内学者应对麦克尤恩不同作品进行不同层次的深入研究,才能融会贯通,更透彻地理解麦克尤恩的作品。其次,研究作品失衡且部分论文质量不高。无论是硕士论文还是期刊论文,近半数研究集中在《赎罪》上,这造成研究作品比例失衡的局面。从质量来看,收录在中国知网的论文高达数百篇,但是核心论文却不足百篇。一些论文只是重复前人的观点,无益于国内麦克尤恩研究进展。再次,国内研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部分国内学者探讨的观点,数年前在国外就已有相关论著。因此,国内学者应紧密关注国外麦克尤恩研究的前沿发展方向,才能产出有价值的学术成果。最后,关于麦克尤恩比较类的文章极度匮乏。例如,麦克尤恩小说中的暴力书写与美国南方作家小说中的暴力文化不谋而合。双方都试图通过对各自创作空间中的暴力书写,质问伦理失序、道德沦丧的现象,并试图构建新的伦理道德观。若能填补比较类文章的空缺,将大大推动国内麦克尤恩的研究,同时也能推进比较文学的发展。

国内对于麦克尤恩的研究有一定的重复性、滞后性,且缺乏系统性。但是从创作数量与研究方法来看,研究态势向好。在研究热潮的推动下,国内对于麦克尤恩的研究定会迎来新的高峰。

猜你喜欢

赎罪伊恩麦克
1/2的魔法
小王子
生活很艰难,但你被爱着
关于影片《赎罪》的艺术批评
2017年西麦克展览公司展览计划
论《赎罪》的误读叙事
《洛丽塔》与《赎罪》的救赎之路
博茨瓦纳总统称永不结婚
伊恩很爱丛林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