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程贯穿“自信”教育的“五性”原则

2021-11-12武菊芳张慧双河北医科大学

长江丛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自信马克思主义思政

武菊芳 张慧双/河北医科大学

自信,源于心理学概念,可以在多重意义上使用,但基本含义是人对所持观点和所具备能力的肯定性判断,属于理性认识。当自信的对象,指向理论、制度、道路和文化时,就相应构成了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

自信不是自发的,是通过学习与教育而形成。本文所谈贯穿于高校思政课程中的“自信”教育,直接说是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信教育,本质而言是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道路和文化的自信教育,归根结底是指对马克思主义的执着信念与坚守教育,三者内在统一。

高校思政课程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引导大学生从灵魂深处树立正确“三观”、坚定“四个自信”,将其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思政课的“育人”是一项特殊的系统工程,需要从教学内容、方式、手段、话语表达、路径扩展等方方面面多管齐下、协同发力、相向而行,方能实现整体最佳效应。

一、强化教育的政治性,坚定信仰认同

亮出旗帜,坚持鲜明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是我国高校思政课程首要的基本属性,换言之,意识形态指向性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形式。

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每一个统治阶级都会“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毛泽东同志说: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可见,旗帜就是方向,坚持意识形态导向性,“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内核在今天就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党历来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自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写在旗帜上,并努力巩固之。尽管改革开放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转型,曾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时弱化、淡化之势。但值得欣慰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这种局面得到扭转。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高校思政课程的职能决定了在教学中坚持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是其首要的基本属性,对此,思政课教师要有高度的自觉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在本职岗位上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守卫者、传播者。

我们说,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不断地根据新时代,新情况,做出新概括,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制定出指导不同历史阶段实践的方针、政策,这是党的意识形态建设题中应有之义。但是不能因此而削弱乃至否定其本质与基本原则,不能只关注现实问题,忽视远大理想,只顾脚下,忽视方向,只重物质满足、忽视精神引导。放弃信仰,放弃旗帜,无论如何努力,也不能走远;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仰,多大的成绩取得也只是暂时的复苏,社会发展最终会因缺乏生命力而枯寂。

所以,广大思政课教师在增强自身理论自觉自信的同时,在教学中要旗帜鲜明地、理直气壮地宣扬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信仰,以主流意识形态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共识,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才能富强中国,才能给自身带来福祉,从而真正实现政治认同,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同危害“四个自信”的言论与行为作斗争。这是高校思政教育在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信教育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

二、精化教育的科学性,提升理论认同

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系统的科学理论体系。

坚定理论自信,是以对理论自身科学性的态度为前提的,越是深入地理解理论的科学性,自信就越是坚定。所以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并通过深入浅出地讲清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理论,与此同时解读其本身所蕴含的价值目标,以坚定大学生的自信就成为高校思政课课必须坚持的又一基本原则,也是高校思政课课教师的基本功。

尽管四门思政课程教学内容各有千秋,不尽相同,但根本目的则是一致的,即坚持中国大学的鲜明特色—马克思主义指导,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接班人。因此,思政课教师教学的科学性应该抓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要透彻了解本门课程的理论渊源,梳理清本门课程理论的基本文献,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重要文本、党和国家领导人讲话、党的重大会议决定等;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这样在教学中讲解方能胸中有数、游刃有余,方能将本课程的理论渊源、逻辑结构及理论发展讲清楚、讲透彻,从而以真理的力量感召人。因为理论的逻辑严谨也能给人美的感受,也可以说服人。二是着重讲清重要基础理论,在“精”字上做文章。由于四门思政课程是公共必修课,受教学课时限制,不能象专业课那样追求面面俱到讲授系统原理,而只能选择最能体现本门课程核心思想的基本理论作为贯穿课程教学的一条主线并围绕其辐射、展开其他原理(或文献)从而发挥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之作用。如《原理》课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治立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共产主义的崇高社会理想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真理的滋润,科学的魅力,从内心深处坚信不移,达到政治理性与科学理性的有机统一。

三、细化教育的针对性,筑牢现实认同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为破解思政课教育难题,提供了方法论指导。这就要求高效思政课教师必须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真切了解教学对象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实现“润物细无声”。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是提升自信教育实效的秘诀,而细化针对性则是必要环节。具体而言,教学的针对性就是要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真实需求,可大致分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

第一,关注学生的需求点、兴奋点,满足其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思政课是育人课程,教师讲授的内容要与学生的需求、渴望相契合,才能引起共振、共鸣。现在的大学生群体都是95后乃至00后,比较“务实”,追求“实用”,对思政课的基本要求是“管用”。所以,针对性的首要含义就是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如校园生活条件、状况、专业发展趋势、就业前景等。作为“供给侧”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最关注的上述问题,运用本课程理论加以解疑释惑、循循善诱,引导他们将个人理想、前途与国家需要,民族前途相统一,在思想理论与现实生活交集点上走进学生内心。

第二,关注社会焦点热点问题,提升其分辨是非、化解难题能力。今天的大学生身处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由此造就了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关注点多,但又缺乏独立思考、分辨是非真伪的能力等特点。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要通过问卷调查,日常交流,以及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主动探索引导学生走出思想困境之路。在授课时,始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以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深层次问题作为切入点,在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说明、解释现实问题上下功夫,从而融会贯通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传授给学生,达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的教学效果。

第三,关注国家层面的全面深化改革与未来发展,强化其责任与担当。大学生虽然身处校园,但也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之中,祖国的未来发展同样与其息息相关。正所谓“我们与祖国同呼吸,并命运”。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与课题,这也是每一个国人热切关切的问题。对此,思政课教师要在课堂上及时回应,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既要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仍然面临着风险、挑战和困难,对此我们要有充分准备。同时也要看到中国人民不惹事,也不怕事,坚信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具有领导全国人民应对外部环境变化,迎接挑战,战胜困难的智慧与能力,坚信只要全国人民勠力同心,共同奋斗,继续深化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定会越走越宽广!对此,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担当,因为“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这样,就把思政课教学嵌入了具体的社会现实中、国家命运中,从而更有利于实现与学生的思想产生共振、共感、共鸣,以达到形成共识之目的。

简言之,增强针对性,就是把“我们想讲的”变成“受众想听的”,把“受众想听的”融进“我们想讲的”,让课程更具创造力、感召力、影响力。

四、优化教育的呈现性,增强情感认同

提升自信教育的实效性就实践操作层面而言,还取决于思政课教师如何有效运用自己的话语权对学生进行影响和引导。一种话语的表达效果能从可信和可爱两个维度评价,科学合理的话语内容也要以大众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表达出来,才能提升话语内容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达到可信与可爱的统一。尤其是处于互联网时代,善于在充分运用新媒体手段和改善话语表达方式下功夫、出新策,就成为思政课课堂建设的重要抓手。

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改善与创新,就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打破过去惯用的“格式化”“脸谱化”“定型化”“政策话”表达方式的局限性,深入观察社会生活,从中汲取言简意赅、便于交流的有灵气、接地气的大众语言。尤其要关注和了解网络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思维与语言习惯,理解年轻人的时尚追求,借鉴部分网络新媒体采用的流行话语,打造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借以表达富有时代感的、充满正能量的话语内容。另外,随着当前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的深刻变化,思政教师话语表达手段也要与时俱进,掌握现代网络交往技术,发挥网络新媒介的优势,如采用“雨课堂”、微课、微信、微博、QQ等方式,突破思政课的时空限制,实现更灵活更方便地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再者,通过建立网络化思政课教学管理平台发布信息,让学生可以随时了解到课程时间安排、场地、任课教师等信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合理选择。同时,学生的出勤,学习过程检测、社会调查报告的撰写等都可以在网上进行查询。这样不仅可以提供多样化学习方式,而且优化了教与学的管理流程,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

当然,高校思政课堂话语与手段改善与创新,绝不是为了哗众取宠,消遣娱乐,,而是为了更好地产生思想共鸣,将课堂打造成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精神家园”。所以,应当正确认识互联网的“双刃剑”作用,全面、辩证地对待网络新媒体语言,规范使用互联网教学手段,对于其中存在的消极方面,混杂的肤浅、粗俗、流变式的内容及语言要坚决摒弃。

五、深化教育的体验性,展现行为认同

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鲜明特征,决定了理论联系实际地开展实践教学,是思政课始终应坚持的又一项基本原则。对此,全国高校已成共识。本文强调的是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细化实践教学的环节,完善实践教学的管理,强化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真正实现“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具体而言:实践教学的内涵可做十分广泛的理解,诸如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的形式也应多种多样,各高校可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当地自然与社会资源,诸如革命圣地、根据地、改革开放前沿、经济特区等自身优势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实践教学活动。

实践教学的过程要高度重视,教师事先要根据理论教学内容,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尤其要结合现实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设计实践主题,指导实施实践活动,引领和帮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必须强化考核评价环节,以避免流于形式、走过场,图热闹,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课程作为我国大学教育鲜亮底色的直接承载体,在立德树人、坚定青年学子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信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要我们在教学中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坚持上述“五性”原则的有机统一,用心尽力、真做实干,就会获得令人满意的实效。

猜你喜欢

自信马克思主义思政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做一个自信的“小小音乐家”
深化年轻化战略108万已是“小目标”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浅谈高职学生内力觉醒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