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困境分析

2021-11-12陈业佳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馆藏个性化图书馆

陈业佳/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精神需求伴随着物质需求的增长而不断增长。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都面临着一定的挑战,管理与服务都面临着信息化方式和数据化方式的改革。但是高校图书馆受到传统发展模式的影响,还不能够完全实现信息化。因此需要对当前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找到改进方法,这样才能够促进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质量的提升。

一、大数据对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积极影响

大数据技术能够为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效能的提升提供有效帮助。大数据技术将图书信息进行收集、分析与整理,将书籍的采购、目录编制以及检索等功能有效融合,不仅丰富了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形式,同时也让管理与服务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大数据技术能够满足读者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更加精准地为读者提供服务,让管理更加现代化,提升读者的满意度。此外,大数据处理技术能够加快信息的交流与传输的速度,读者在检索和查阅的文献信息的时候能够快速查找到所需要的内容。由此可见,大数据对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积极影响非常明显,其技术优势能够为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质效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二、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困境

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还面临着一定的困境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管理观念与方式方面

在管理观念与方式方面,受到传统管理观念和方式的影响,高校图书馆还没有及时跟上学生的需求。学生都已经习惯使用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来获得信息,不需要到图书馆来进行现场查询,而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观念落后,管理方式上也还没有完全实现信息化,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还不到位,人工管理还占据着较大的比例,这样的管理模式在大数据时代下难以有更好的发展。

(二)个性化管理与服务方面

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阅读方式也更加多元化,不仅仅限于文本阅读的方式。而在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中,由于受到历史遗留因素的影响,图书馆能够为学生提供的个性化服务非常有限,比如高校图书馆网站建设的过程中,个性化服务板块的设计较少甚至是没有,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非常“原始”,能够提供的各项功能也仅限于各项基础工作,包括基础的查询、检索等。这样的个性化管理与服务方式对大数据的应用较少,难以真正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三)智能化服务方面

在智能化服务方面,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更新速度较慢,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充分。受到资金、资源以及技术等主观以及客观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我国多数高校图书馆都还没有完全实现数字化转型,与发达国家相比较,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还较为落后,当大学生无法从图书馆获得相关文献信息的时候,就会将目光放在互联网上,这样就会导致图书馆失去了大量的学生用户,数字图书馆的访问量会降低,影响了图书馆提供智能化服务。此外,根据调查,移动图书馆APP、官方账号上线应用之后,访问和使用的学生数量并没有大幅度增长,服务项目的使用频率也非常低,这就意味着学生对新型服务形式的接受程度不高、高校图书馆对新型服务形式的宣传不到位,整体智能化服务程度较低。

(四)管理和服务人才方面

在高校图书馆实现信息化与智能化的过程中,管理和服务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其对整个图书馆的运作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当前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工作中,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图书馆的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较差,无法针对读者的实际需求来展开针对性的服务。部分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较差,无法掌握大数据技术下的各种信息化服务技术,大数据意识较差,如果是年纪偏大的管理人员,那么其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相对较差,对提升基于大数据的图书馆管理和服务能力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大数据时代提升高校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效能的建议

基于大数据能够为高校图书馆带来的积极影响,在面对管理与服务困境的时候,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加强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效能的提升。

(一)管理观念和方式的改变

面对管理和服务观念与方式上存在的不足,高校图书馆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加强管理和服务观念、方式的改变。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主动了解大学生乃至周边社会居民的文化诉求,了解其对馆藏资源的实际需求,进而制定以人为本的服务流程化内容,并在服务过程中坚定自身的服务意识。第二,构建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将单一且低效能的服务方式变成动态化、多元化、主动式的高效能服务方式,自上而下地建立完善的服务流程,并通过全过程动态化的管理来实高效的文化服务。第三,在管理与服务方式上要立足于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先进的技术,在此基础上使用先进的技术来展开相关管理与服务工作,打破面对面的空间限制,让“供方”与“需方”能够即时对接,真正实现基于大数据的管理与服务方式。

(二)提供个性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前提是要能够了解读者群体的实际需求。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研究方向、兴趣爱好等来对用户群体进行分组,以不同的类别为基础创建阅读群体,将具有相同阅读需求的群体聚集到一起,围绕相同的阅读主题,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在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在图书馆网站系统中设计更加多元化的功能模块,供用户们进行检索、浏览以及下载相应的馆藏数字资源,提高馆藏资源的实际利用率。另一方面,要通过微信、短视频软件等向用户推送馆藏数字资源,并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端口,引导用户对馆藏资源的深度和广度的挖掘与利用。例如在网站中增加信息推送置顶显示的功能,将不同类别的馆藏数字资源每天更新与推送,让用户能够第一时间注意到,进而对馆藏资源产生兴趣,发挥大数据的引导性作用。

(三)开展智能化服务

开展智能化服务需要从准备阶段就加以重视,并通过多种方式来提升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智能化。第一,高校图书馆通过在线调查、线下调查等方式来征求用户对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建议,集思广益,站在用户的角度来建设的数字图书馆更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第二,加强数字资源的宣传力度,通过在网站上介绍、用户手册以及现场操作讲解等方式来让用户掌握智能终端使用的方法与技巧,进一步提升馆藏数字资源的利用效率。第三,提供跟踪服务,利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来为用户定制服务,提供诸如馆际文献共享、个性化精准推送、外文期刊翻译等服务,并在问题反馈模块中及时跟进问题,提出完整的解决方案,提升用户服务体验。第四,打造地域性精品服务模式,结合高校图书馆所在地的历史文化、人文特点、风俗习惯等来打造特色服务体系,更好地宣传本地文化。第五,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时间、层次等进行改革,用户可以自由选择时间、地点以及服务模式来进行馆藏资源的利用,包括纸质资源和数字化资源,提供线上线下双重服务,进而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加强管理和服务人才的建设

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对管理和服务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并不仅限于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而是要具备大数据意识、计算机操作能力、服务能力、先进的管理能力等。这些都对人才本身的综合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满足上述要求,需要加强管理和服务人才的建设。第一,实施岗位调配,将适合图书馆工作的能力较强者调到图书馆工作,发挥其才能来为用户提供服务,加强管理。第二,对现有的管理和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定期对其综合能力进行提升,使其能够满足图书馆发展的实际需求。第三,加强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从根源上保证人才综合能力满足管理与服务的需求。

总之,在大数据的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也实现了信息化与智能化。在此过程中,为了打破传统管理的束缚,需要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及时转变管理和服务观念,并在高素质人才的支持下,发挥数字图书馆的真正效用,为用户提供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真正满足用户的文化需求。

猜你喜欢

馆藏个性化图书馆
树德娃的太空之旅 学习设计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名家书画: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藏书画作品选刊
图书馆
同桌宝贝
2004年~2012年档案馆与图书馆馆藏量发展比较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
去图书馆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呼唤雕塑家创作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