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治理
——打破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的心理屏障
2021-11-12马茂丽四川大学
马茂丽/四川大学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农民工早已成为一个特殊且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并呈现由一人外出转为“举家迁徙”的大趋势。大量农民工“举家迁徙”带来的大量劳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义务教育适龄儿童。这些数量庞大的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关系个人未来发展与农民工家庭未来,关乎社会和谐与国家未来发展,因此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与义务教育的难点。近年来,为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入学难”的问题,国家做出诸多努力,2001国家提出“两为主”政策,基本解决“入学难”,随之凸显的是农民工子女在教育过程中的融入困难,尤其是农民工随迁子女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乏、学校文化的差异、社会环境陌生等多方面原因树立起心理屏障,严重阻碍了教育融入。
一、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的心理屏障
(一)自我否定,长期存在自卑心理
农民工子女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往往自我评价偏低,自我否定倾向明显,学习态度消极。农民工随迁子女由于跟随父母工作调动而转换学校,导致学业适应进而引起的畏难情绪与学习态度消极。农民工随迁子女转入城市学校后,由于各地各校所学教材不同、教学进度不一、教学方式差异等,随迁子女难以很快跟上城市新学校的学习,所学知识也出现断层,学习跟不上进度,长期以往心理则出现我否定和自卑心理,从而造成了教育融入的第一道心理屏障。
(二)敏感羞怯,社交障碍明显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同龄伙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农民工随迁子女跟随父母从农村到城市,往往是处于被动转学,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环境与亲近的朋友。新的陌生环境与较大差异使得随迁子女对陌生环境产生忧虑、恐慌等一系列负面情绪,且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这也导致他们在与城市同龄伙伴相处中总是小心翼翼,敏感且羞怯,害怕城市孩子会看不起自己,因此不愿与人过多沟通,避免主动交往,长期封闭造成社会交往能力持续下降,最终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无法融入新的集体。
二、农民工随迁子女心理屏障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
其一,大部分农民工家庭承受着较大的生活压力,为维持正常生活与保障孩子的物质生活条件,没有过多时间与孩子进行深入沟通与交流。其二,农民工家长教育程度不高,教育观念较为落后,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严重缺乏与老师的日常沟通。其三,农民工家庭深知知识改变命运,因此大多农民工家庭将未来发展希望寄托于子女身上。随迁子女感受到父母的期盼,但学习上面临多重困难,感觉到压力倍增。除此外,农民工家庭与城市家庭在经济实力上有一定差距,随迁子女在与城市孩子的交往中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对比,在对比中加深自卑、歧视等不良心理。
(二)学校因素
近年来国家为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入学权利做出了诸多努力,为实现教育平等出台了多项政策,但由于现实中的种种限制,在各地各校效果不一。如存在一些学校因为升学率、方便管理等原因,不愿接收农民工随迁子女,因此通过一些入学要求在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时给予限制,如规定他们在入学时提供各方面证明,如父母工作证明、住所证明、暂居证等。一些学校为便于管理,存在对农民工随迁子女单独分班的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在城市孩子与随迁子女之间树立了一道隔离墙,造成一种隐性的不公。这也使得随迁子女的心理感到来自学校的排斥,造成抵触学校的心理屏障。
(三)社会因素
其一,在社会中,农民工对城市发展做出很大贡献,但仍有一些城市居民内心深处依然存在对农民工及其子女的一些排斥与歧视。主要是由于一些不好的刻板印象以及一些新闻媒体对农民工的负面报道。其二,虽然很大部分的城市居民表示在十分愿意接纳农民工及其随迁子女。但由于农民工家庭与城市家庭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与城市居民交流较少。更是缺少对彼此的认同,存在着相互隔离的心理屏障。
三、以合作治理打破教育融入的心理屏障
合作治理即多元治理主体对社会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公共事务的合作协调处理行为,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和增进公共利益的实现。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是随着我国城镇化加速推进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单靠相关部门这一主体难以解决教育融入问题,因此打破教育融入中的心理屏障需要整个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努力,多管齐下,同心协力共同解决。
(一)转变农民工家长教育理念,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农民工家庭要学习现代教育思想,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尊重与关爱。在孩子的学习方面,家长应注意避免只看分数,理性对待,多关注孩子的闪光点并激励孩子追求目标,多给予孩子鼓励,少施加压力。其次,农民工家长普遍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应在工作之余积极主动与学校、与老师沟通,为孩子的身心健康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二)转变市民传统观念,形成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
城市应坚持以人为本,消除社会排斥,为每个农民工随迁子女更多切实有效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国家的关爱和社会的温暖。首先,改变一些市民存在的对于农民工的刻板印象,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工具,宣传一些农民工的先进个人榜样,宣扬农民工所体现的传统美德与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并为随迁子女的教育融入提供支持与帮助。除此外各社区可成立心理咨询部,定期了解随迁子女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解压游戏,真正关心关爱农民工随迁子女,并及时对其心理问题进行引导。
(三)学校发力,构建多方联动的教育体系
首先,重塑学校场域中的文化认同。城市学校应多开展文化交流活动,鼓励双方孩子互相交流、分享,创造良好环境、营造接纳包容的文化氛围,增强随迁子女的归属感。其次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保证心理健康课程的正常开设与真正开展,提高随迁子女的心理素质。除此外,学校应增强与随迁子女家长的沟通。并应采用多种方式,除了电话、微信等还应主动家访,及时将随迁子女在校的学习情况与心理状况反馈给家长。
四、结语
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教育情况不仅关系到个人成长与农民工家庭未来,还关乎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与国家人才培养。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特殊情况决定了他们的教育问题是我国义务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难点与重点。而在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中最突出的是教育融入存在严重心理屏障。融入无疑是一个共同发展、相互调适的过程,农民工子女的教育融入是一个农民工子女与城市行动主体多向互动的过程。要真正解决这一问题,需利用合作治理的思路,发挥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过程中的多元主体的作用,明确中央、地方相关部门和学校的责任的同时整合社会资源,让相关部门、学校、家庭、社会等凝聚合力,加强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构建多方联动机制与全方位的关爱网络。从根本上打破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的心理屏障,让每一位农民工随迁子女充分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农民工随迁子女才能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底气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