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辅图书出版质量的提升探讨

2021-11-12

散文百家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教辅图书内容

郁 艳

贵州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教辅图书是学生学习的辅助材料,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周期性,一般情况下必须按照教学的实际需求及时出版,如果错过市场的高频使用时间,之后的出版就没有了原有的价值。此外,教辅图书的质量和口碑决定了它的可持续性。这就意味着教辅图书的出版时间和质量高低,对于在市场中的竞争具有直接的影响,更不用说这还关系到对于未来人才的培养。目前教辅图书出版面临的市场形势越来越严峻,只有提高出版质量才能够得以生存。

一、教辅图书出版的概述

教辅图书的出版主要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新课程标准以及教材本身所展开的图书编制与出版发行,由于这类图书的内容涉及到新课标的知识,所以无论是教育的最基础结构,还是高等教育,教辅图书都具有存在的价值。这是因为教辅图书出版的根本目的是利用其中的多样化内容,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协助教师更好地展开教学,让教材的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确保这些教学内容能够贯穿到课堂和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由此可见,优秀的教辅图书能够为教育教学锦上添花,能够促进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必须要深入研究教辅图书出版质量的提升策略。

二、当前教辅图书出版的现状

1.产品特色不明显。

目前教辅图书出版时各个产品的特色并没有凸显出来,同质化现象是比较严重的,也就是说,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辅图书在后续的改进过程中,本质上变得相似。但其实近几年的教辅图书数量与种类越来越多,但是内容之间的差异却不够明显,总是存在同质化的竞争趋势。基本上教辅图书产品都摆脱不了三大模块,那就是图书出版发行的进度与学校的教学进度一致;图书产品的分类与各个年级使用的教材版本一致;图书中的内容与教材的知识回顾、重难点讲解、随堂练习、能力拓展等模块是一致的。这其实就意味着教辅图书不仅在内容上存在着高度的雷同编排,思路和发行模式基本上也是相似的,这种缺乏自身特色的教辅图书,即便发行出来也会陷入到价格战的怪圈中,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也不利于这类图书的长远发展。

2.发行渠道单一。

一般情况下,教辅图书的发行渠道是单一的,一方面是由各个地方的教育厅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推荐一些教辅的目录,所以这也是市场上的主流教辅产品,绝大部分都是由新华书店征订传销的,另一方面是由其他出版商发行的各类教辅,一般都是没有列入到教育厅目录的,但是因为其品种新种类多,所以基本上这些发行公司都是具有强大实力的,能够直接承销。然而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上述的发行方式都曝出了大量的问题,比如市场反馈信息较慢、服务效率比较低、客户对其满意程度不高。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些教辅图书的出版商为了提高发行的份额降低发行成本,会通过打价格战的方式,让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和混乱,那其实这种方法反而会限制所有图书出版的发展,甚至影响到了图书的质量,因为已经达不到新时代下学生、教师等一些读者的需求。

3.应试教育影响深刻。

即便目前已经推行了素质教育,并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但是许多的教辅图书并没有改变应试教育模式下的编辑思维,依然利用题海战术去提高学生的成绩,忽略了人文素养的渗透。

4.市场结构失衡。

文学类的图书拥有的青少年读者群体是比较庞大的,而科普类读物对树立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图书销量的疲软,阅读方式的改变,导致这两类图书的数量正在慢慢减少。目前的青少年图书市场结构是明显失衡的,尽管教辅图书市场体量巨大,但是行业竞争也是相较于以往,更加激烈的,要想实现教辅图书出版的转型与升级,必须要进一步的尝试。

三、提升教辅图书出版质量的具体策略

1.整合现有资源。

目前教辅图书的出版应该加强教育内容和技术的融合,这才符合互联网视角下数字出版发展的方向,为了实现教辅图书的转型,要从内容和需求这两方面出发,所以必须要进一步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毕竟目前的教辅图书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相关人员应该定位产品的发展方向,形成品牌竞争优势。与此同时,还需要注重教辅图书的作者,作为重要的人才资源,出版编辑应该认真考察作者是否具有这一方面的资质,如果发现优质的作者,要为他们建立信息数据库,为他们提供沟通平台。除此之外,还需要积极做好全面且深入的市场调查,必须要了解教辅图书中使用者的需求。

2.实行差异化战略。

几乎所有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尽可能去避免出现的同质化竞争格局,这不仅是因为同质化影响到产品的实际质量,同时也有可能让市场竞争的环境变得更加消极。所以为了维护教辅图书的现实利益,也为了促进教辅图书行业的长远发展,无论是出版方还是发行方,都应该转变观念,实施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当教辅图书进入市场之前,必须要对市场上所有与之类型相似的教辅资源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明确自身教辅图书的优势和特色,提供个性化服务,这样才能够让图书的定位更加明确,让发行方式更加合理。

3.注重行业沟通。

出版单位要想促进教辅行业的长久可持续发展,不仅要做好图书产品的研发,还应该具有长远的发展眼光,能够运用一些外部的资源来促进自身的发展。通过行业的交流和合作,为之获取更加有利的市场竞争优势,因为这种合作模式是真正的双赢。

4.加强读者互动。

所有产品在市场上发行之后,面对的最终都是提出该需求的用户,而教辅图书产品主要的用户是学生和教师。因此出版人员要关切读者的需求,通过走访问卷调查、与一线教师和学生举行座谈会等形式加强与读者的互动,了解需求,接收意见和建议,积极提升教辅图书的质量。还可以利用一些图书活动,在读者心中树立良好形象,增强品牌效应,了解到读者的实际想法,为教辅图书的编辑提供一些反馈信息。

5.提高教辅图书生产效率。

一般情况下,教辅图书的出版分为春、秋两季,由于其品种较多,生产流程复杂,所以在图书出版之前,出版社必须要编制详细的出版进度计划,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掌握所有图书出版进度,提高教辅图书高质高效的出版。而图书进度计划的设计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明确责任主体参与的编辑人员、设计人员、制版人员、印刷人员等等,都需要明确他们的工作职责。第二方面要详细规划工作的时间和进度,比如教辅图书出版工作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这样项目负责人才能够及时调整进度,解决那些干扰到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偏差的因素。最后一个方面是规范各个项目之间的工作流程和彼此之间的衔接,这可以提高教辅工作的秩序性,确保出版工作的按时完成。其次要提高教辅编辑的素质,这是因为教辅图书出版要抓紧时间,但是任务又比较繁重,所以教辅编辑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高效率完成所有工作。

6.创新内容监控模式。

很多教辅图书因为受到生产周期的限制,导致编校的时间缩短,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辅图书的质量,要从源头上开始。所有教辅图书在成稿之后,可以增加专家审定的环节,这可以有效提高教辅图书的质量,让教辅图书的内容更加丰富。也可以建立教辅图书审定专家库,由教研员和一线教师为主体,每一季的参与教辅图书审查工作的人员都要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几名,在评议其内容和质量时,要从科学性、适用性、真实性等方面出发,还需要给予详细具体的评议意见。图书的责任编辑人员要根据意见联系作者,对涉及到的图书展开内容上的修改,这一做法可以从源头上有效保障教辅图书的质量。其次,要针对教辅内容实施质量监控。为了进一步提高教辅内容的质量,可以在所有教辅图书设置印刷之前展开质检,作为教辅图书成书的最后一道屏障,只有通过质检的图书才能够下厂印刷,这一做法也可以有效确保教辅图书的质量。在针对教辅图书内容质量的实施监控工作中,质检部门需要检查每一本教辅书稿的质量,包括内容和编校,如果错误率较高、导向有问题的书稿必须要重新审图,进行二次编校。错误率的计算要按照图书质量的管理规定,所有稿件要按照合格、不合格、优秀去设置相应的奖惩制度,一方面能够提高编辑的质量意识,另一方面也能够激发编辑工作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要想提高教辅图书出版质量,必须要实施品牌战略,提高编辑的综合素质,完善教辅图书的内容监控体系,还需要做好精准的市场定位,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并探索出能够促进教辅图书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猜你喜欢

教辅图书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主要内容
我待教辅如初恋
教辅虐我千百遍
强化读者意识 提高教辅竞争力
试谈教辅出版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