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比拟辞格的概念隐喻机制探析
2021-11-12周丽颖江南大学
■王 坤 周丽颖/江南大学
一、前言
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古诗词作者常使用情物互通的手段表达情感,或借物抒情,或寄情于物。因世上有许多事物无法用语言直接进行描述,作者常用比拟手法来表达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及内心的复杂情感。比拟是借助创造性的想象,化物为人或化人为物,或化甲事物为乙事物的修辞方式。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认知隐喻学兴起并得到发展,学界开始从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是从一个具体概念域向一个抽象概念域的系统性投射。概念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生活中,人类依据自身的体验,借助隐喻思维,将两种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形成隐喻性的语言,获得对另一事物的重新定义和理解。古诗词中的比拟是古人认知世界、传情达意的重要手段,认知者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识解客观事物,传达思想感情。
二、意象图式的作用
概念隐喻的工作机制包含意象图式和隐喻映射两个维度。意象图式是指人类在与客观外界进行互动性体验过程中反复出现的常规性样式,是人类经验和理解中一种联系抽象关系和具体意象的组织结构。人类对客观现实的体验经心智加工形成意象图式,构成认知模型,多个认知模型之和构成一个理想化认知模型,人类在此基础上进行范畴化,进而获得意义。比拟现象的形成基础是意象图式的构建,外物的信息使大脑中形成与人或物相关的意象图式,认知图式在与外界信息的相互作用中,一方面将新信息纳入其旧经验的框架中,同化于原有的结构;另一方面又因外界信息不断刺激影响已有认知结构,使原有结构不断调整以适应新的情境。
(1)拟人。“拟人”即把物当作人来写。它的发生源于作者对外界事物信息的感知与联想。作者在感受到外物信息后,大脑中与人类信息相关的意象图式被激活,图式在与外物信息的相互作用中,将其进行认知结构的同化,同时又对原有的人类经验图式进行调整,使其适应新的情境。如:①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秦观《春日》)②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①句将芍药、蔷薇比作少女。眼前芍药滴水、蔷薇垂倒的景象,激活作者大脑中人类神态(哭泣)及体态(娇弱慵懒)的意象图式。图式将花儿的信息进行认知框架的同化,同时对人类的认知结构进行调整,使其适应当前情境。原型图式意义为“人类”哭泣、体弱慵懒,经过隐喻拓展的图式意义为“花儿”含泪、娇弱无力,仍然保留了原型意义。这两部分意义经过认知者的概念整合,得出“拟人”的隐喻意义。②句将凫水的鸭子拟人化了。眼前之景(春日、鸭子、江水)激发作者联系人类能够感知温度的意象图式。图式将鸭子的信息进行认知结构的同化,并影响了人类感知温度的认知结构,使其适应当前情境。原型图式意义为“人类”能够感知温度,经过隐喻拓展的图式意义为“鸭子”感到江水温暖,保留了原型图式意义。这两部分意义经过概念整合,“拟人”的隐喻意义得以产生。
(2)拟物。“拟物”即把人当作物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作者利用生活中与事物相关的意象图式,将人类或其他事物的信息进行认知结构的同化,同时又对原有的事物经验图式进行调整,使其不断适应新情境。如:③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④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二首》)③句将青山比作青螺。青山的颜色(黛青色)、外表(锥状、有纹路)激发作者联系与青螺有关的意象图式。图式将青山进行认知结构的同化,并调整了青螺的认知框架,使其得以适应当前语境。原型图式意义为“青螺”黛青色、锥形且有纹路,经过隐喻拓展的图式意义为“青山”是一枚青螺,仍然保留了青螺的颜色、外表特征。这两部分意义经过概念整合,得出“拟物”的隐喻意义。④句将少女比作豆蔻花。诗人在感受到少女的外貌(美丽)、体态(轻盈)这些信息后,联系认知系统中豆蔻花的意象图式。图式将少女的信息进行认知结构的同化,同时又影响了豆蔻花的认知结构,使其得以调整并与当前语境融合。原型图式意义为“豆蔻花”美好、稚嫩,经过隐喻拓展的图式意义为“少女”是一朵豆蔻花,美丽而体态轻盈,仍然保留了豆蔻花美好、稚嫩的特征。这两部分意义经过概念整合,“拟物”的隐喻意义由此产生。
三、隐喻映射的规律
意象图式是隐喻得以发生的心理基础,人类对隐喻句中意象图式意义的概念整合是一种图式的映射过程。隐喻映射是从始源域将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映射是源域与目标域相互作用的表征。源域事物往往是人们所熟悉的、本身具有一定结构和意义的事物,目标域事物本身不具有独立的结构和意义,完全借鉴源域事物的结构。
(一)隐喻映射的层次
(1)基本认知域之间的映射。依据兰盖克(1987)的观点,空间、颜色、感情、味(嗅)觉、触觉、亲属关系属于基本认知域。由于基本认知域往往源于人类最初的直觉体验,而比拟辞格的言语修饰性很强,时常使用间接、复杂的体验来组织经验,所以基本认知域的投射在比拟辞格中并不多见。如:⑤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汉乐府《孔雀东南飞》)
磐石具有坚硬、难移的特质,蒲苇具有坚韧的特征,这是人类的触觉经验。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坚定不移属于感情的认知域,这一句是人类基本认知域之间的映射。
(2)复杂认知域之间的映射。复杂认知域以视觉、听觉最为典型。视觉是最复杂的感官,往往融合了空间感觉、触觉、色觉、听觉等多种感觉。复杂认知域之间映射的比拟句在古诗词中较为常见。如:⑥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⑥句将杨柳拟人化了,写它“柔弱”,诗人眼中柔弱的杨柳就像少女的腰肢。这是视觉认知域之间的映射,由人的“柔弱”体态概念域向杨柳体态概念域的投射。
(二)隐喻映射的方式
隐喻映射是源域和目标域相互作用的表征。深入探讨隐喻映射的具体过程,需要讨论源域和目标域在概念系统中的互动方式。隐喻映射过程中,源域和目标域的互动关系有三种情况:源域和目标域相似、源域和目标域冲突、源域和目标域一一对应。
(1)源域和目标域相似。源域和目标域存在使隐喻产生的相似点。关于相似性,赵艳芳(2001)指出,由于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有机结合,人们通过对客体不断开拓的认识而产生一定的联想、想象和创造,从而将两个不同认知域中事物的部分特征进行合成相似。可见,相似性基于人们的经验,不是绝对客观的。如:⑦即遣花开深造次,便觉莺语太丁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九)
⑦句将莺拟人化了,写它们不停啼叫,像人在反复叮嘱一样。莺啼(目标域)和人的叮咛(源域)并无客观上的相似点,但是却有概念上的相似之处,莺啼的反复性特征刺激认知者联系与人的叮咛有关的经验,从而在概念系统中合成二者的相似点。
(2)源域和目标域冲突。源域和目标域在语义特征上存在冲突。李苗(2004)指出:“这种语义冲突会引起语言使用者在逻辑和情感上的张力,但通过选择、抑制以及强调,喻体的部分语义特征被投射到本体之上以消除张力形成隐喻意义。”由于源域和目标域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意义类别,因此二者之间必然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使它们之间产生了碰撞和冲突,通过人们认知系统的调节,隐喻意义得以产生。如:⑧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
例⑧写芙蓉哭泣、香兰展露笑容。花儿(目标域)和人(源域)所属类别不同,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二者发生冲突。花儿属于植物,没有思维和情感,怎么会哭泣或者笑呢?联系语境得知这句话写的是花儿盛开时的模样——芙蓉出水宛若泣泪、香兰盛开好似展颜。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冲突在隐喻意义产生的那一刻得以消除。
(3)源域和目标域一一对应。源域和目标域二者的映射关系一一对应,且方向不可逆。如:⑨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五)
⑨句写柳絮在春风的吹拂下四乱飞舞,像人一样癫狂;桃花随春江水流去,像人一样轻薄而不知自重。这句的隐喻映射一一对应:人的癫狂特征(源域)向柳絮飞舞状态(目标域)的映射;人的轻薄特征(源域)向桃花逐水流状态(目标域)的映射。各个分句中源域和目标域的关系一一对应,且单向不可逆。
四、结语
比拟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也是一种认知现象。比拟现象在古诗词中比较常见,它的形成源于人类对日常经验的范畴化与概念化。始源域的意象图式将目标域的信息进行认知结构的同化,同时调节自身结构以适应特定的语境,认知系统对这两部分意义进行概念整合。这种整合体现了人类通过图式映射的方式来实现隐喻意义的创造。
(注:本文语料均来自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