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关照下的小说《青蛇》解读
2021-11-12杨文佩云南民族大学
■杨文佩/云南民族大学
作家李碧华的作品往往以怪诞诡谲和凄美独特著称,在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有“文妖”之称的她创作出不少经典作品。《青蛇》是李碧华的中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86 年。她采用一种先锋式的创作手法,从青蛇的角度出发,以《白蛇传》为故事原型,重新创作了白蛇、许仙、青蛇的传奇故事。在《青蛇》中,白素贞和小青因为误吃了吕洞宾的七情六欲丸而开始向往并追求人间情爱,相继爱上了美少年许仙。小青依赖白蛇,当白蛇爱上许仙时,她对姐姐和许仙的情感是复杂的,与传统的“白蛇传”故事相比,小青有了更多自己的情感;白蛇不似《白蛇传》里那样贤良淑德,她虽然依靠自己的美色引诱许仙,却在爱上许仙后主动放弃一切,愿意为了爱情成为一名普通娘子,最终多情反被无情误,被压在了雷峰塔下;许仙懦弱多情,他贪恋白蛇的美貌,又想拥有小青,生死攸关之时,他为了保全自己,狠心舍弃了深爱自己的白蛇。
时至今日,评论界对该小说已有诸多解读。这些解读或从文本的历史书写中探讨对文化的影响;或从女性觉醒视角出发,分析青蛇与白蛇的人物形象;或从性别叙事着笔,探究李碧华笔下的人情旨归与两性关系;或以传统的传奇故事世界观为基础,分析《青蛇》的“反传奇”色彩……关于《青蛇》的精神分析虽然也有涉及,却是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着眼来分析青白二蛇的关系。由此,本文将从弗洛伊德“女性气质”理论的角度深入文本,探究青蛇的情感起伏与心理成长过程。
一、前俄狄浦斯情节——对白蛇的依恋
弗洛伊德在他的《女性气质》的讲演中提到男女的划分不能仅从解剖学来判断,更应该从心理学上来划分。在弗洛伊德看来,人在幼年时期是不能区分自己性别的:幼女的攻击性冲动在(内容的)丰富性和(程度的)猛烈性方面都是完整无缺的。随着进入崇拜男性生殖器阶段,两性间的区别就完全被两性间的一致所掩盖了。也就是说,在此阶段,幼女就是幼男,他们在心理方面没有差别。他们会主动亲近那些长时间陪伴在自己身旁的人,那个人一般是母亲,他们从母亲身上找到依恋感。“儿童最初具有的对于对象的精神专注表现为对基本而主要的生命需要的满足的依恋,并且照料孩子的环境对男孩和女孩来说都是相同的。”弗洛伊德将这种幼女对母亲的依恋称为“前俄狄浦斯阶段”。
在认识白蛇之前,青蛇就是这样一种混沌的状态,她分不清自己的性别,只知道自己是一条青蛇,“元魂未定,半梦半醒。”后来青蛇被石头鱼袭击,幸被白蛇所救,才捡回一条性命,于是,青蛇便与白蛇相依为命。认识白蛇后,青蛇对白蛇很信服,极尽讨好。白蛇教会青蛇很多本领,并处处照顾她,她学着白蛇穿上最流行的服饰,幻化成人,学习直立行走,即使白蛇对她冷冰冰的,她也愿意时刻跟随着白蛇。由于误食了吕洞宾的七情六欲丹,她们不再愿意只潜心于修仙,开始渴望体会人间的情爱。白蛇比青蛇成熟,她希望被爱,希望得到异性的关注。青蛇虽称白蛇为姐姐,但是对白蛇充满了对母亲似的依恋。后来白蛇结识了许仙,最开始,青蛇对许仙抱有敌视的态度,认为许仙干扰了她和白蛇的生活。
在这种对白蛇的依恋状态下,青蛇将白蛇视为母亲,由最初的懵懂状态进入“前俄狄浦斯阶段”,“爱上”了“母亲”白蛇,对于许仙,青蛇仇视他,认为他抢走了本属于自己的“母亲”白蛇。因此在故事之初,青蛇单纯可爱,无忧无虑,在白蛇的陪伴下安心地依恋着白蛇,直到许仙出现后情感才发生了变化。
二、对母亲依恋的终止——对许仙白蛇的非难
幼女依恋母亲,但是“这种依恋的通常命运是注定要让位于对父亲的依恋……对母亲的疏远伴随着敌视;对母亲的依恋以仇恨告终。”随着许仙的出现,青蛇对白蛇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在三人的关系中,许仙是以“抢夺者”的身份生活在青蛇周围的。许仙如同一把尖刀,拉开了青蛇与白蛇的距离。
弗洛伊德在《女性气质》的讲演中提到:“孩子反对母亲是因为母亲对他爱得不够。”白蛇对美少年许仙一见倾心,便和青蛇想方设法去接近他,青蛇离不开姐姐,三人生活在一起。这时白蛇有了许仙,她的注意力当然不会全部放在小青身上,小青更需要将自己之前的“位置”让给许仙,“一直以来,她身畔是我,我身畔是她。同吃同睡,连洗澡都在一起,但此后,我要把这位置让出来了。”由于“母亲”的疏远,青蛇从心底不愿意克服失去“母乳”的痛苦,她认为自己的独自“占有”白蛇的权利被侵害和剥夺了,同时,她把这种仇恨投向了“抢夺者”许仙。当白蛇与许仙同游西湖时,许仙提出了仅与白蛇同行,小青的愤怒溢于言表:“小气?你去算一算,我与素贞相依为命有多久?如今你一个新人,成了新欢,还回头来说我‘小气’?才不过三分颜色,便上了头脸,气得我:‘我不去!’”儿童对于爱的要求永远是没有节制的,即便他是母亲独宠的那个孩子,他们的独占意识不容许“抢夺者”同他们分享爱。
一开始,青蛇对白蛇倾注了自己所有的爱,但是随着后来白蛇的情窦初开,许仙的出现,这种爱是矛盾的,又含有强烈的攻击性倾向。“一个儿童越是热烈地爱他的对象,他对于从那个对象所遭受的失望和挫折就越加敏感,而这种爱最终一定会屈从于积聚起来的恨。”青蛇白蛇因为许仙反目,姐妹俩大打出手;白蛇为许仙前去昆仑山盗灵芝草,与仙童斗法,青蛇竟然产生了白蛇再也不要回来的想法。
小青从误食七情六欲丹开始,由最初对白蛇的强烈依恋之情,到与白蛇的反目成仇,她像个孩子一样踉踉跄跄地初次尝试人类的情感。在经历过“前俄狄浦斯情节”、“仇视母亲”之后,青蛇的心里也开始慢慢触摸男女情爱。
三、女性气质的形成——对情爱的主动追求
由于女性一些特殊的因素,男孩会继续爱恋自己的母亲,而女孩则会停止依恋,这种特殊因素存在于阉割情节。女孩发现自己被阉割,这是她们成长的一个转折点,她们有三条发展道路:一条导致性约束或神经病,一条使女性的性格向女性男化情结方向转变;第三条则通向正常的女性气质。在女性气质的作用下,妇女们会产生自恋心理,同时又渴望被人爱,高度估价自己的魅力,在两性相处中也会不自觉地学习母亲的行为。
在化成人身之后,白蛇被许仙吸引,青蛇对男女情爱还处于无知状态,她溜过乐楼里的舞娘歌女,溜过妓女嫖客,却还是没有唤醒自己内心的女性气质。直到白蛇引诱许仙,小青盘踞在房梁上偷看,她才明白了一些恩爱是什么。青蛇开始渴望男人的关注,渴望得到白蛇与许仙那般的爱情,她自信自己的容貌也能为她留住一个人。
小青偷了官银,官府的衙役找上门,她模仿白蛇的手段用自己的美色打发了公差;小青学着白蛇去勾引许仙,也想尝一尝人间的男女情爱;她甚至还去招惹法海,妄想让法海动心。青蛇始终遵从“本我”的指示,模仿着白蛇,不断索求人间的各种爱恨嗔痴。
很多年过去,雷峰塔终于倒塌,白蛇重见天日。白蛇不知许仙的背叛,依然是那个渴望情爱的素贞,小青也在上千年的经历中逐渐成熟,她等着姐姐的回来,等着爱情的到来。“我依旧是素贞的妹妹,同时张小泉剪刀厂的女工……我决定借了他的伞,着他明日前来取回。”她像白蛇一样主动追求爱情,完成了从幼女到成熟女性的蜕变。
四、结语
李碧华生活在一个富有的大家庭中,从小便听过众多传统故事。她的祖父除了有四个老婆还有很多妾室。父亲继承了家产,打理着家族的中药买卖。李碧华不仅在旧式的木梯楼宇中生活过,也见过城市的霓虹闪烁,因此传统的故事在她笔下既沾染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又带有地方文化的灵气。与此同时,女作家的身份更让李碧华笔下的女性形象鲜明。
传统的《白蛇传》的故事经久流传,我们从中看到了白蛇的温柔执着,许仙的善良专情,小青的敢爱敢恨。但在李碧华的《青蛇》中,我们品味到了不一样的“白蛇传”。在李碧华笔下,小青蛇妖的身份使得她的心理成长过程更为明显。参照弗洛伊德“女性气质”的理论,小青在最初只获得了女性的外表形体,还没有体现出来女性气质,随着许仙的介入,她孩童般的心理逐渐长大,在经过“前俄狄浦斯情节”、仇恨白蛇及主动追求爱情的经历后,小青完成了妇女特有的心理变化过程,具备了女性气质,因此在小说结尾,她向着独立的爱情走去。
注释:
①②④⑤⑧⑨(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著.精神分析引论新讲(第1 版)[M].苏晓离,刘福堂,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③李碧华,著.青蛇(第一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⑥李碧华,著.青蛇(第四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⑦李碧华,著.青蛇(第三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⑩李碧华,著.青蛇(第十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