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及道家思想在德国的接受研究
2021-11-12王凤
王凤
(长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 130032)
0 引言
《道德经》普遍被认为是老子(名李耳,春秋时期楚国人),归隐时,途径函谷关留下的,分为上下两篇。虽然只有五千余字,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典籍之一,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来源。在《道德经》中,老子用“道”来解释宇宙万物,将道看作万物本源。《道德经》的外译最早鉴于18 世纪50 年代,最初是拉丁文译本。19 世纪后又被译成法语、英语、德语等语言传播于西方世界,在西方世界引起轩然大波。如今,《道德经》已被全世界翻译成40 多种语言,有1100 多种译本,居中华外译典籍之首。《道德经》的译介开启了中国道家思想对世界的影响,这种影响涉及面广,影响深远。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潘基文就曾引用过老子的话,他说“中国的老子在几千年前就提出‘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各国领导人如能遵循老子这一治国理念,世界定能持久和平。”
1 道德经在德国的接受
《道德经》在德国的传播和接受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德国对老子及《道德经》的研究发端于1827 年,一位德国哲学家翻译了著名法国汉学家雷慕莎(Anne-Madeleine Re'musat,1696-1739)的论文《老子的生平与学说》中《道德经》的节选,并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开启了德国对老子及其《道德经》的研究之旅,一百多年以来,德国人一直热衷于对《道德经》的翻译,译本层出不穷,译者也从最初的传教士演变成现如今学界的汉学研究者和爱好者。
1.1 基督教释义下的《道德经》
从19 世纪60 年代到20 世纪初在德国出现了第一次《道德经》翻译热潮,学界普遍认为德国著名的汉学家、神学家维克多·冯·斯特劳斯(Victor v. Strauß,1809-1899)于1870 年翻译的《道德经》为最早且最具权威的德文版《道德经》。而第一次道家学说在欧洲的接受热潮却是随着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第一次鸦片战争)而发生的。此时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欧洲的传教士来到中国宣传西方的基督教思想。因此,传教士研究中国人的精神基础,并将中国的道家思想和西方的基督教思想进行比较也就不足为奇了。
1899 年,德国神学家卫礼贤(Richard Wilhelm 1873-1930)以传教士的身份来到中国,他惊叹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道德经》已经有诸多译本的情况下仍旧选择翻译了《道德经》,他认为《道德经》是中国宗教和哲学文献里重中之重的典籍。1911 年,卫礼贤所译《老子,道德经,老子的思想与人生之书》(Laotse, Tao Te King, das Buch des Alten von Sinn und Leben)在德国耶拿问世,该书将《道德经》的诗歌韵律融入到了德国诗歌韵律中,第一版本其内容上也包含很多神学内容,在当时的读者接受上起到了促进作用。
斯特劳斯还认为老子的学说跟基督教学说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他指出道家学说中的“道”和《圣经》中《约翰福音》中提到的“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有异曲同工之处;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也和基督教的“人神合一”思想极其相似,这也对《道德经》在德国的传播和接受起到了很大的思想普及作用。
1.2 德国文学和哲学释义下的《道德经》
老子从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洞察中所形成的宇宙观和认识论也深受德西方哲学届的敬仰。德国素来被称为哲学家的国度,然德国哲学家很大一部分都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德国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就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甚至还亲自翻译了《道德经》,并根据《道德经》中的阴阳学说提出了二进制思想。
第一位真正接受道家思想的德国哲人当属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他把老子的学说看成是“自我意识下的哲学”。德国哲学家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阅读了法国汉学家雷幕沙的《道德经》译本,他认为“‘道’是原始的理性,产生宇宙、主宰宇宙,就像精神支配身体那样”。由此不难看出黑格尔对于“道”的理解,已经和他哲学体系中的“无限的、客观的、无人身的思想、理性或精神的绝对”的理念完全一致了。但是黑格尔对道家思想的理解还是没有脱离宗教的概念,这大概与黑格尔本身是唯心主义哲学家有关吧。与黑格尔同时代的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冯·谢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1775-1854)把道解释为“存在之入口”(Pforte des Seins),不同于黑格尔,谢林把道家思想作为纯粹的哲学而接受,肯定了道家智慧和精神在世界精神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德国在哲学领域对道德经的接受虽然可能由于哲学本身的特点而并未引起轩然大波,但是却影响深远。道家思想中蕴含着许多深刻的人生智慧,它被引进德国,对德国哲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著名德国哲学家海格德尔(Martin Heideggerschen 1889-1976)的思想是否受到中国道家思想的影响一直备受争议。但是不可否认,海格德尔对“无”的内涵的论述与老子相似,而他在著作中更是多次直接引用老子的名言。海格德尔还提出了“天地人神(Himmel,Erde,Gott und Menschen)” 合一的概念, 这一理念与老子的“天地合一”思想不谋而合。海格德尔认为, 世界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是因为“世界化”。而所谓的“世界的世界化(das Welten der Welt)”, 便是天、地、人、神“四方” 的运动,人生活在天、地、人、神并生的世界(in der Welt sein), 并渴望诗意地栖居于这个世界。
德国文学也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道德经》及道家思想。这种文学上的接受始于20 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西方世界对《道德经》及老子思想的接受经历了一个转折点。战争带来的苦难使当时的知识分子开始怀疑帝国主义时期西方文明自带的优越感,进而产生了西方文明的精神危机。德国作为战败国更是损失惨重,家园被毁,德国的一些文学家希望能从东方文化中寻求到出路。《道德经》中所蕴含的道家“顺应天道与自然”的思想引起了德国学者的共鸣,对德国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时期的著名作家阿尔弗雷德·德布林(Alfred Döblin)发表了中国题材小说《王伦三跃》(Die drei Sprünge des Wang-lun),并以此获得了冯塔纳奖。老子的“无为”思想贯穿于小说始终,成为首部以文学方式诠释《道德经》及道家思想的作品。德国著名戏剧家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1898-1956)在读过德布林的《王伦三跃》之后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并创作了《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Mutter Courage und ihre Kinder),《老子出关著,<道德经>之传说》(Legende von Entstehung des Buches Taoteking)。另外,在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的作品中也能找到中国的道家思想。
1.3 1945年之后的《道德经》
《道德经》及所承载的道家思想在德国找到了合适的土壤,在德国生根发芽,引发诸多传教士、学者将其进行翻译,使得《道德经》在德国乃至在欧洲得到了极大地传播和接受。1945 年以前《道德经》在德国的传播和接受分别经历了“基督教化”和哲学以及文学的接受,这两种接受无法严格的从时间上进行区分,交叉时期较多。诸多翻译版本也带有宗教倾向,也有不少版本由于缺少可参考资料等原因而出现错译等现象。1945 年之后德国对《道德经》的研究和接受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可以说是返璞归真、回归自然。
二战之后,汉学研究在德国重新得到发展与兴盛,汉学书籍更多的传入德国,德国也建立了更多的汉学研究机构,这一切都带动了中国文化典籍翻译研究质量的提升。具有代表意义的当属德国海德堡大学汉学教授君特·德博(Günther Debon)的道德经德译本——《道德经,道路与美德的神圣之书》(Dao-te-king,das heilige Buch vom Weg und von der Tugend)语言简明,尊重了原文排比、押韵等语言风格,更为原汁原味的译介了中国文学经典,也受到了德国人的追捧,数次再版。但是由于古汉语本身简洁,意义深奥等特点致使其本身就不易理解,加之译成外语,如果注释过少,过分追求语言的对等性就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也不能够真正理解和吸收老子的道家思想。鉴于此,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施瓦茨(Ernst Schwarz)于1970 年推出了其道德经德译本《道德经》(Daudetsching),该版本的《道德经》较为以往译本更为语言流畅、通俗易懂,深受大众欢迎。
如今,德国人对《道德经》的翻译热情不减,如果在著名图书销售网站德国亚马逊以《道德经》(Dao te king)为关键字进行搜索会得到非常多搜索结果,其中不乏最近20 年的《道德经》德译版本以及对《道德经》的研究。
2 结语
中华典籍《道德经》其所承载的道家思想在德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接受。这一方面要归功于众多的传教士以及热爱中华文化的汉学家们。另一方面是道家思想所承载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天人合一”等思想在饱受两次世界大战之苦的德国民众中得到了共鸣。
如今,随着科学与技术的逐步发展,人类慢慢回归理性与自然,世界追求和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道家思想定会进一步得到继承、传播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