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区学院”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与研究

2021-11-12唐岳彬黄耀元李瑞之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21年15期
关键词:共同体志愿学院

■唐岳彬 黄耀元 彭 云 李瑞之/岳阳职业技术学院

“社区学院”自诞生起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经过长期的深化发展,已在多个国家形成规模。我国社区经济和社区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社区学院”的建设管理,政府依靠“社区学院”将教育资源和设备共享于广大群众,实现同社区双方的交流合作。社区学院则能够提供创新型志愿服务项目,进一步丰富大学生的社区志愿服务模式,弥补高职院校仅依靠理论知识教育的不足,为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战略性问题系统工程的基础性平台。健全的“社区学院”服务机制能够保证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获取一些额外的学习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在高职院校所开展的志愿服务中更好地服务他人和奉献社会。因此,按照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制定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的有关规定,即“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探讨高职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内容和形式,提升志愿服务整体水平。

一、“社区学院”志愿服务对建设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意义

正所谓在实践中完善,在育人中升华。首先,志愿服务精神能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学院”通过组织以帮助他人、完善自己、服务社会、弘扬新风为宗旨的志愿服务活动,为学生锻炼能力提供了良好机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依托青年服务这一主要载体,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根据“社区学院”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改进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有效的提高自身的院校办学水平以及服务意识。

其次,志愿服务文化和社区校园文化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软文化,能够强化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的效果。两种文化均重视德育的导向性作用,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锻炼学生的良好品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为今后的就业方向产生一个深刻和清晰的认识。

最后,志愿服务项目成为政府社区通力合作的承接桥梁,协同各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才能保证教育活动正常开展,如今随着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有关政府机构、大型行业企业以及社区民众等社会各方热心支持和期待学院的发展,并提供经济帮助和各种资源。近年来,研究表明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而且得到了社会和人民的高度认可,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测评内容之一。实践育人理念经过长期的深化总结,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教育观相互结合的优势,接下来高职院校的任务不仅需要运用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导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开展,还应形成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整体优势,完善院校与社区、社会共享共建的桥梁。

二、我国“社区学院”志愿服务发展的现状和不足

(一)整体运行发展前景广阔

教育部早在2014年提出实施“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到2017年末,教育部思政司、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国务院国资委综合局共同部署推进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如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阶段,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对志愿者和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根据调查显示,超过85%的青年学生愿意参与到各类志愿服务中,用自己的行动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另有60%的学生已经参加了一些简单化的志愿者活动,且参与感良好,这就说明社区志愿服务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中。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对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对高职院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推动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建设和推进志愿服务规范化,加快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的开发利用转化。志愿者的工作具有无偿性和公益性,同时需要社会各方的组织与支持。现在高职院校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一种常态,并成为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利用资源建立一批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引导学生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从而使得整体运行发展前景良好。但是,通过仔细观察和思考,有关学者发现社区志愿服务的开展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实施高职院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针对性的志愿服务以期为高职院校志愿者服务活动提供一定帮助等现实困难亟待解决。

(二)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单一,无法发挥学生专业特长

建设实践育人共同体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需要注重发挥学生专业特长。高职院校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目的多为提升自身社会工作经验、实现自我人生价值,若能够在参与期间发挥在学校学习到的专业技能,会为以后融入社会大环境提供便利。

但实际上高职院校普遍设立组织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多为服务性质的活动,依靠体力从事简单低水平的实践,比如关爱老人、给孤儿送温暖、打扫卫生、文艺演出。难以保证学生能够在“社区学院”所开展的志愿活动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目的及创新工作的理念,着力推动志愿服务工作项目化发展。对服务人员来说,一成不变的模式容易使参与人员产生疲惫感,导致最终收效不良甚至引起反效果。同样无法凸显志愿服务的育人价值。另外,志愿服务活动在组织期间融入的专业化服务技能较少,通常情况下没有进行长期的规划,对志愿者没的选择也没有针对性,即使需要结合发挥专业特长,也无法有效操作实践。

(三)志愿服务机制不健全,品牌发展意识不全

总体来讲,高职院校志愿者可参与的服务项目领域较窄。社区志愿服务需要一定的资金,大部分用于活动经费和奖励,在校学生会和团委会的管理下,常常会因为评选问题引发矛盾,资金的流动去向因缺乏专门人员管理而无法明确;活动前期的宣传工作不到位,几乎没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从而导致社区志愿服务长效可持续性发展机制不完善,从而不能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模式的多样化发展,开始出现“一阵风”现象,不注重品牌发展效应和志愿活动的可信度,学校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突击式的组织一次活动,或者不做好调研工作便模仿其他学校和地区的类型,学生还未体会到参与的实际意义便盲目的跟风。我国多次强调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打通实践育人“最后一公里”,把相对成熟的志愿服务活动采用项目化操作模式,打造育人品牌,强化文化育人应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带动学生以先进为镜。大部分高职院校围绕党政工作大局、社会民生、青少年成长成才已经建立了服务基地,前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缺乏高素质志愿者服务队伍的领导,在校内开设的课程教育手段无法与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相结合,从而弱化了志愿服务的社会效果。

三、基于“社区学院”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意见

实践育人共同体是由高校、政府、企业、社区等各类社会性平台参与构成的。高职院校通过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在共建中实现共赢,在工作中始终坚持系统性设计原则,注重顶层设计。以实践为载体,将教育融入到课程学习、社区服务、毕业实习三个环节,充分把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同时培养个性发展和个体全面发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实现人才培养由单线到多维的发展进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对实践育人复合型人才的高需要。因此,基于“社区学院”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深入研究:

(一)统一实践技能教学与思想教育,提升服务能力

实践育人既要深化实践,也要把握育人。社区志愿服务活动需要高职院校打造课堂内外深度融合的培育共同体,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树立学生服务他人的思想,可通过开设志愿服务理论知识相关课程,开发专门课程、健全课程体系,保障高校的课堂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内在统一。着力推进理想信念教育下的价值引领和实践领域拓展中的能力锻炼协同发展,在课堂外能够提前做好调研,根据客观情况针对不同的社区,提供不同形式的服务内容,创新工作理念。着力推动志愿服务工作项目化发展,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感知革命精神、参观革命教育基地等活动与地方政府对接协调,将社区学院志愿服务纳入实践教学环节,结合新时代育人要求,探索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构建。

其次,高职院校应积极优化组织育人,坚持社区志愿服务与实践教学培养计划相结合,培养在思想教育工作方面卓越的社区志愿者。不断拓展和深化教学内涵,将人文关怀、职业素养等融入教学全过程,提升基础服务态度和能力表现,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通过在社区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内容,例如开展医学生义务为中老年人量血压、护理专业学生宣讲健康教育知识。使学生深化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成果的有效开发、利用、转化,在实践活动中增长才干、增强本领,从而整合实践资源,拓展实践平台。

最后,学校领导在开展志愿服务中应当根据学生的专业来选择最为合适的志愿服务类型。指导辅导员工作落实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第一线,强化教育导向,组织学生开展时事评论、理论宣讲等系列活动。鼓励大学生党员融入基层,观察国情社情,结合相关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进行训练。自主设计好实践主题,搭建好实践舞台,组织开展好一批新时代社会实践精品项目,推动育人成效的提升。在学校内树立志愿服务典型,从而对其他学生起到引导和激励的作用,引导学生在论中学、辩中思,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二)强化创新改革驱动,优化“社区学院”工作平台

传统的社区实践活动个性不鲜明,一方面不能满足社区发展的新需求,另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积极性。人员选拔要体现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主要以学生成长为出发点,提前设立相关服务内容培训,并设立淘汰选拔环节或与学习成绩挂钩,鼓励学生认真对待志愿服务活动。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提升思政工作实效性以完善组织建设为重点,以加强队伍建设为抓手,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把紧贴服务需求作为项目运转的重要牵引。

高职院校要大力营造创新创业文化氛围,通过和社区实践基地广泛、深层次的合作共建,厚植创新创业文化土壤。逐步实现学校阵地与社会基地、校内培训与校外实践、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之间的衔接互动。利用社会服务机构,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让青年学生接地气、知实情,力所能及协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将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内化为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实现创新的自由自觉,实现实践育人工作的良性互动。通过“三下乡”等方式,广泛开展国情社情调查满足社会需求,融合学科专业,打造出具有学校特色、专业性强的志愿服务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适当联合共同体建设单位参与新型实践活动建设,综合学校学生组织、二级学院、领导部门以及政府社区的共同推动,相互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以及合理的进展,从而促使“社区学院”工作平台优势发挥最大化,实现常态化,把相对成熟的志愿服务活动采用项目化操作模式。统筹规划构建一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在活动中,师生团结协作经常与被服务方交流,从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共同进步,努力实现学校和社区“共建共享、互利双赢”。值得注意的是,及时查找组织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针对长期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总结经验教训,与地方合作共建社区学院开展社会服务,注重共同目标实施的顶层设计。

(三)完善志愿者工作管理机制,打造社区志愿服务品牌

社区志愿服务机制主要由青年志愿者进行工作管理,这些人员的经验较少,在筹建、招募活动、培训活动、宣传活动等环节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会与预期产生较大偏差;应适量增加活动的频次,加强志愿服务活动的日常化建设,达到学以致用、学以强能的目的,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层层推动工作管理机制的完善。也要建立有效机制,社会服务单位可完善认证标准,为学生提供证书、实践证明等,帮助学生将来就业,打通大学生创业项目从孕育生长到落地转化、产出效益的关键环节。探索形成“项目化运作、分类式培训、动态化管理、阶段性评估”的组织管理体系,推进更多高品质的创新成果落地转化。

如今志愿服务模式已经开始注重基础建设,与社区、企业、公益组织共建联建公益服务基地,打造“志愿服务类实践育人共同体”,传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设计思想教育语境。例如建立服务基地、扩宽领域、寻找新品牌,其中通过服务网站、社交媒体、信息化系统等先进的宣传手段可以找到并创建与众不同的品牌形式,培育具备鲜明特点的志愿服务团队性品牌。而志愿组织作为非营利性组织,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社会各方要提供较为宽松的制度空间,同时提高法律的约束保障作用,选树一批服务育人先进典型模范,鼓励模范人员宣传教育,从而促进其长久和可持续性规范发展。

四、结语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深化发展“社区学院”志愿服务活动能够提升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虽然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还不成熟,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通过对社区志愿服务理论的探索研究,分析厘清“社区学院”志愿服务活动与高职学生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逐渐突破实践育人的重点和难点,进而为社会发展、教育进步做出一定贡献。

猜你喜欢

共同体志愿学院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以志愿,致青春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体的目标向度与实践进路
爱的共同体
“被志愿”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