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下的受众研究
2021-11-12周鑫鑫
周鑫鑫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
一、研究背景
新闻传播领域有关受众方面的研究,层出不穷,而且历史较为久远。受众研究经历了不同理论阶段,比如最初的“魔弹论”观点,该观点认为受众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的“靶子”,到随后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开始认识到受众的主动性。时至今日,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当下,“受众”这一概念显然有了更大的改变,更有学者提出,这一用词已经不再适合。
显而易见的是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新闻传播学领域的受众研究受到更多学界甚至业界的关注,受众的研究对于很多领域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对这一主题目前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有助于得到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为以后的受众方面的探究提供营养成分。
二、研究方法
本篇文章根据片名“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分析”在CNKI(中国知网)上搜索,在众多现有文献中,以相关性,时效性和引用量三个标准选取了十篇研究成果,通过对这十篇论文的研读及分析,大致得出以下结论。
三、研究结论
1.关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总体特征的研究。
张志安、沈菲在其《新传播形态下的中国受众:总体特征及群体差异》一文中,对全国各地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放问卷的形式,一共采集到的37279 个数据样本。对这些样本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他们发现,在我国人民中,受众的媒体选择主要以传统的电视为主,而现在较为火爆的网络只处于辅助地位,此外同处辅助地位的还有报纸、广播、杂志等;而且广大人民使用媒体主要用来娱乐,很少有人在网络上表达自我观点;普通网民对媒体有很大的期待,况且传统媒体的权威性更高,更能赢得网民的信赖。该文样本大小和样本选择较为合理,而且从不同角度进行统计分析,且分析较为深入全面,并总结出了在新媒介环境下中国受众的用户特征,从媒体选择、使用动机以及媒体期待三方面呈现出中国受众的大致轮廓,对于我们未来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何其聪、喻国明在其《移动互联用户的媒介接触:行为特征及研究范式》一文中,将受众研究与心理学结合起来,比如社会系统理论框架上,与发展心理学的结合起来,从而构筑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新的研究范畴与框架。本文总结出移动互联终端用户媒介接触行为的全新特征,分别从渗即时互动化、社会同一化以及透融合化三个不同的特征点来剖析。除此之外,本文还基于发展心理学分析框架,提出移动互联用户接触行为的创新研究范式。这一研究具有创新性,也为我们未来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因此,关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总体特征的探究分析目前有一定的成果,而且基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这为我们日后的研究提供了许多便利。
2.关于具体新媒介形式下用户行为的研究。
尹连根在《微博空间与参与性受众——基于对深圳“5•26”飙车案网民评论的框架分析》一文中,由Livingstone 的“参与式受众”概念出发,依托Hall 的三种受众解读模式,本文对深圳“5•26"飙车案的微博呈现进行框架分析后发现,受众分化主要体现在对抗性解读框架与优先性解读框架之争。同样,李明德、詹恂、严星在《微信用户持续使用意向影响因素及使用与满足研究》一文中加入了新变量的方法进行用户研究。本文在变量基础上建立信息系统模型,以此对当下的微信用户进行长时间的使用意向分析。通过这个研究,他们发现微信的用户较为感性,比如在是否使用容易、是否充满乐趣等方面关注较多,相反在实用性或者有用性、保护隐私等方面并没有过多地关注。本文在微信用户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传播学理论,尤其是使用与满足对微信用户进行了分析。
3.关于新媒体环境下受众分类的研究。
沈菲、陆晔等人在《新媒介环境下的中国受众分类:基于2010 全国受众调查的实证研究》一文,通过具体的实证研究,把用户进行类型拆分组合,将受众细分为六种,分别为:电视——杂志型、电视——纸型、电视——网络型、电视——广播型、电视主导型以及媒体低耗型。这一分类具体而且有依据,在已有的受众研究中,结合特征,分类,更有利于我们对新媒体环境下的受众有个清晰的认识。
四、结语
综合以上研究,在当代网络媒体,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受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开始关注和研究受众用户,并结合传播学相关理论对受众特征进行探索,对各类新兴媒介下的受众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及关于受众的分类研究。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我们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如结合社会心理学的视角,使用实证调查的方法,这样得到的结论,可信度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