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调元汉口竹枝词的叙事策略
——以《汉口竹枝词》中后湖诗为例
2021-11-12沙月
沙月
(作者系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原副会长、楚凤诗社原社长)
竹枝词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为民间所喜闻乐见,与竹枝词创作“记录写实”的独特品性是分不开的。好多竹枝词爱好者看好这一品性,在创作中着力在叙事元素上狠下功夫,用情节与对话浓缩生活场景,反映新时期世情百态,出现了不少佳作。与此同时,人们发现,有些特意标注上“竹枝词”的作品,其实是用七绝格律写的打油诗,甚至连七绝也不是,就只能是打油诗。
竹枝词是讲究画风的。所谓画风,不是指情节,也不是指思想,而是指“如同小小画片”一样给人的第一印象,一种画面感的印象,即竹枝词的诗意风格。清奇也好,清新也好,清砺也罢,清肃也罢,都会以画意般的画片感,给人留下入目走心的印象。
清代道光年间出现的竹枝词大家叶调元以一册《汉口竹枝词》(六卷本)惊艳于世,其作品至今仍然被竹友们奉为创作圭臬。其同乡好友夏炳南在论及其画风时,嘉许道:“记千万家之风俗,赋许登高;谱十二律之声歌,句堪画壁。”他认为,叶调元的竹枝词,可引人萌生“登高”畅怀之意绪,可让读者当作壁画来观赏。宋时苏东坡论及王维创作成就时,也有一句佳评传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只是王维创作的是山水画意盎然的山水诗,叶调元创作的是民俗画意亲切的竹枝词。
叶调元竹枝词画风基本上是以俗为师。他说:“是诗直书所见,成竹胥无;愿闻其详,虚花弗绿。借文章之游戏,寓惩创于歌谣。”“是诗胪陈土俗,广集民风,既非空写性灵,何以偏多挂漏?”《汉口竹枝词》全册292首,其中卷三从106至124,计有19首,专写后湖。其他几卷,也有涉及到后湖景观。一首后湖诗,都是一张小小的汉口民俗明信片。
后湖,位于汉口东部,明清时是废襄河的一段低凹的沼泽湖区,因众多水面连成一片湖地而得名。《汉口丛谈》云:“废襄河离汉水北岸十里许,即古汉水正道,久淤。夏秋水涨名潇湘湖,或曰后湖。春涸草生,名黄花地。”历史上,后湖洪汛年年威胁汉口镇商市,于是明崇祯年间,就在汉口镇筑了一道袁公堤。所谓后湖,就是汉口镇后边之大湖。
后湖有许多的戏场,是汉口最早的戏窝子。《武汉市志·文化志》记载,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汉口后湖聚有杂技、戏法、驯兽等民间艺人露天卖艺,这些零散、流动的艺人,多来自天门、沔阳民间。有一首民谣:“来到后湖堤,一场好把戏,蹬坛子,踩软索,外带翻云梯。”说的就是当时的情景。叶调元的朋友这样写道:“后湖亦是销金锅,鱼龙百戏相婆娑。游观士女纷如织,茶坊无日无笙歌。”可见百年之前的汉口演出之盛。
诗歌艺术侧重于抒发情感,往往借象立意,甚至直陈其事,所以总也少不了人、事、景与情这四大元素。尤其以“写实”为旨要的竹枝词,更是如此。竹枝词,一张张小小的民俗风情画片,直接取材于现实,真实记录人和事件,以主观的视角选择,有选择地去典型呈现生活的原生态面目,去客观地维护人与事件的真实性。但是,必须知道,竹枝词是文学的,当然是以文学的叙事方式去写实。也就是说,竹枝词的民俗画风,是靠文学的叙事策略来实现的。叶调元创作《汉口竹枝词》所展示的多元化的叙事策略,令人应接不暇。
其一,过程化。注意人物活动白描,充分表达有人,有人在活动。竹枝词会用心回答好读者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在哪里,什么时候,在干什么?谁在干?为什么要去干?把人物命运与历史事件紧密结合在一起。
叶调元在第111首中记载了这样的一个事情:后湖一带乞讨者众多。“三岔路口乞人拦,追索钱文不放宽。开发一人群丐集,施钱容易脱身难。(下湖遇此,最败人意。)”括弧里的文字,是作者叶调元做的注解文字。以下皆此,不再重新说明。
诸位请看:
首先,清晰准确地记录了事情。地点“三岔路口”;人物“乞人”;事件“拦”住了游人去路,“追索钱文”,且十分恶劣,“不放松”。这个过程,你读着读着,是否有动画片的感觉油然而生了。很真实,很常见。中国道光年间的后湖有,现在旅游在境外的某些地方也可以看到。
接着,写被乞丐们团团围住了的后湖游人,在左右为难的窘迫之中。“开发一人群丐集,施钱容易脱身难。”想一想,群丐衣衫褴褛,断杆破碗,蓬头垢面,呼天号地;被围者左右不得出,尴尬不已。
道光年间,相对来讲,是清朝中后期比较丰足的一个阶段。但是天灾人祸,尤其是几次大洪水,逼使得附近省市乡村的难民,都涌向汉口这个新兴发达的城镇。后湖一带是汉口的后花园,是城中富贵人家的休闲地,所以,涌到汉口的难民,又大多积聚在后湖。
作者娴熟地用过程化的叙事策略,白描出的事情及事情的发展,栩栩如生,就像发生在身边一样。这个过程是社会问题的一个十分具象的过程,但是在这个局部的画片中,却折射出作者对其时时事以及社会治理的不安。
竹枝词很少写小我,大多数时候,就是像这样,用伸向社会的广角镜头,全景镜头,引导读者去回看“亲历”“亲为”之事。在人所皆有的耳闻目睹的麻木中,写出一番人人皆无的清醒来,一番清醒地褒贬来。
其二,戏剧化。注意对题材的筛选、浓缩和提升。将原始素材进行再结构重组,形成矛盾冲突,通过对比等修辞手段来完成一个故事,一个有趣的情节。
本来戏剧与竹枝词完全不是一码事。但是,由于戏剧的核心元素是情节与冲突,都靠行动来完成,在某种意义上,竹枝词这种高度凝练的写实,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空中,也就具备了戏剧的核心元素。刘禹锡的竹枝词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他的竹枝词活脱脱地就是一个舞台。“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在这个舞台上,一个美女的角色,历经一千五百多年,依然清新娇媚。有情节,有冲突——女子的闻与思;男子踏歌是无情还是有情的猜测;女子闻而思与闻而怨的纠结,在一片方寸的图片里,激烈冲突着。道光年间的叶调元是很擅长于这种戏剧化叙事策略运用的。他笔下的后湖茶楼第117首就写得相当精彩。“欲把深情寄与哥,当场无奈熟人多。琵琶遮面秋波溜,郎自吃茶侬自歌。”此中情景,当局者惟以心领之,旁观者能以笔写之。有情的女子,在那里琵琶遮面,歌吟之中深情款款;而吃茶的男子顾自品茗,竟然毫无察觉。女子之痴,女子之怨,女子之无奈;男子之木然,男子之迟钝,对比鲜明,极具戏剧元素。
既是戏剧化模式叙事,就离不开场景的建构。而在戏剧化的场景构造艺术方面,叶调元一点也不逊色。客观存在的场景,约定了一个相对集中的时空,让读者更好地去把握竹枝词的情节内蕴。刘禹锡的青青杨柳,平静江面,以自然景物为场景。叶调元的茶楼人多,人多为熟人,以人物活动场地为场景。众多纷杂的茶客,熟稔歌女恋意的熟人,在纷攘喧闹之中,那一个“吃茶”、那一个“歌”,凸显而出,仿佛四周寂无他人一般。真是令人叫绝。
其三,场景化。一个有特征的地点,有鲜明季候特点的景色,有地域特色的风俗,一个个性鲜明的动作或者服饰,把真实记录与诗意的写意结合起来。
从明代到清代中期,后湖风景秀丽,一度是汉口著名的风光名胜地。叶调元的前辈乡贤,嘉庆年间的范锴,在《汉口丛谈》中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后湖迷人的景色:春天后湖“东西数十里,平畴旷野,弥望无垠。春时丛树扶疏,芳草鲜美,覆云在地,流霭接天”;夏季则“烟波千顷”“杨柳万条”;秋冬则“远山凝紫,枫叶染舟”,四时之景不同。加上“茶肆罗列,歌管纷繁,百鸟鸣笼,时花当户”。当时诸多文人写诗盛赞后湖风景之美曰:“十里风光金共灿,一湖烟景翠方盈”(刘远英);“一湖春色碧难描,路上行人麦过腰”(王宗藻);“茶墙酒壁族成林,长短枝交白版门”(程耕云)。后湖一带多燕子花,每当春来花发,碧草地上、碎红一片。所谓“十里平湖似锦绣,春光争放燕儿花”(彭拟陶),就是后湖美景的写照。
后湖这么美,于是众多的酒楼和娱乐场所蜂拥而至,使后湖成为汉口市民休闲娱乐地所在。
叶调元在卷四里有一首《汉口竹枝词》生动地描绘了汉口居民游后湖看戏的情景:“吴讴楚调管弦催,翠鬓红裙结伴来。除却寒风和暑雨,后湖日日有花开。”
诗中状写后湖看戏游客稠密,摩肩接踵的热闹景象。后湖常常有各种演出活动。“吴讴楚调管弦催”,吴地的民歌谣悠扬婉转,楚地的皮黄调绵邈舒缓,管弦伴奏,吹拉弹唱,好不喧阗。“催”字形象写出了听得后湖演出声响,女人们都是在成群结队欢天喜地大呼小叫地往演出的地方赶;还写出了那是戏班子“暖场”的成功策划,“催”正是他们要达到的效果。前两句用声音摹景。这样的画面是不是格外地生动呢?后两句则用双关语,拉出闲笔两句:后湖这里,每天可以观赏美丽的花朵,每天都有可餐的秀色。前两句用声音来“张”,张得生趣频频,后两句用视觉来“弛”,弛得是谐谑陡生,令人情不自禁。张弛之间的色泽鲜明。你看那“翠”,人头攒动,翠鬓华钗,多是年轻女子;你看那“红”,裙袂生风,香艳袭人,多是快乐女子。游后湖,最好玩的一件事,就是去看戏。如此盛况,从后湖到汉口中心,延续百年之久。有“货到汉口活,戏到汉口红”的说法。以至于某教授聊到汉口时,都不忘加上一句总结:“武汉人有一种戏剧情结”。
在民俗诗的艺术领域里,叶调元的竹枝词民俗画面绝对是有震撼力的。如果你的生活无聊乏味,大可以乘舟扬帆去汉口,找到后湖,受受刺激。仅仅就这一首,百年后,我们还是被后湖的热闹画面给震翻了。
其四,心理化。聚焦人物心理,挖掘人物潜意识,用以揭示人物的精神层面的追求。
叶调元常常呼朋引伴到后湖游览风光名胜。《汉口竹枝词》第110首写的就是后湖散步:“散步人来远市闤,—回心境得宽闲。眼光直到天穷处,夕照黄陂数点山。”后湖荡舟望西北面即可至黄陂。
在这首散步中,叶调元交代清楚了事情“散步”、心情“得宽闲”与时间“夕照”时以及目的“远市圜”。读之宛若在观赏一幅汉绣精品:湖波旖旎,水香氤氲,夕照潋滟,几点青陂烟笼雾绕,几许友人拂柳穿芳,悠然逍遥。这后湖,简直是喧闹商市外的一方桃源美境啊。
记录写实,不乏诗意画风,这就是竹家们的高明之处了。散步一诗的后两句承“宽闲”而接,写破“宽闲”,还写得余韵悠悠:后湖浩渺“无穷”的彼岸,望是望不到了,山水相接处,点点青陂间,还有什么呀?是美丽的府河吗?更远更远处,是美丽的澴河吗?一桩俗人“散步”的俗事,却写得如此诗意盎然,画面鲜明,让人神往:当年汉口的小人物,因为有了后湖,也是可以活得很惬意的呀。
而在后湖讨生活的土民却是在发愁。《汉口竹枝词》第107首唱道:“后矮前高不聚财,此间无地起楼台。痴心欲向愚公说,移过龟山到此来。(大别山俗呼“龟山”,在汉阳。)”
作者站在叙事者的视角,与后湖土民谈心。这后湖的地形,是后面地势低洼,敞散向众多湖泊;前面临汉江长江,横堤高耸,这种扫帚形状的地形特征,在风水上叫作“不聚财”的地带。风水不好,所以地产商也好,政府也好,是不会在这里做大规模的商业开发的。无楼台,有楼台也长不了。后湖土民心想,要是这里有一座山就好了,能否拜请神话中的愚公显灵,把汉阳的龟山搬到汉口来呢。拿个典故来写心理活动,写得如此贴切,你似乎可以看到站在无山的后湖,站在随时会有水患的后湖,他们的脸上,写着无奈!
第106首也是运用了心理化的叙事模式,先写地理地貌,交代心理活动产生原因;再写心理活动,以及产生心理活动的原因。诗中写道:“黄花地上没遮拦,池港沟渠积水宽。墩子人家分种地,只愁大水不愁干。(本名黄花地,今则但呼“后湖”。四五里外有土墩十余处,种湖地者所居。)”括号里的文字是叶调元做的注解。作者告诉我们,大多为沼泽地的后湖,池港沟渠遍地。人们居住在沼泽墩子上艰难讨生存,完全要看老天爷的颜色。这里湖泥肥沃,不怕干旱,就是怕发洪水。
竹枝词的主流读者在民间。他们在情感上更倾向于阅读那种一读之下就十分亲切的诗歌,一读之下就能引起共鸣的诗歌。对于现实的褒贬,对于现实的执着,是平民阅读诗歌的基本取向。竹枝词写实、咏俗的多元化叙事策略,正是为这些读者量身定做的。写给平民看的竹枝词,千万不要忘记了自己的“市场定位”。这就是我们今天特别用专门的篇幅来集中讨论竹枝词叙事策略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