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乡建设计伦理研究综述
2021-11-12王佳毅
王佳毅
广东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一、国内外设计伦理的研究评述
西方早在19 世纪末,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发起人莫里斯在《装饰与罪恶》中,直接讨论了建筑设计中的形式与阶级社会中道德问题;20 世纪初,以包豪斯设计师群体再次将设计的道德问题作为重要的关注对象,并把设计的伦理诉求当作衡量设计价值的重要尺度。由此可见,伦理意识已成为西方现代设计的传统。20 世纪60 年代由美国著名的设计理论家、教育家维克多·帕帕奈克所著的《为现实生活而设计》和《绿色律令:设计与建筑中的生态学和伦理学》,被认为是自现代设计兴起以来第一次从设计理论的角度来探讨设计伦理、设计的目的性问题,并成为现代设计理论继续深入发展的一个新起点;20 世纪末,对设计伦理问题的讨论越来越多,一些国际上比较著名的设计学术杂志,如《设计问题》、《革新》、《设计史》、《设计管理评论》、《设计研究》、《设计哲学论文》(Design philosophy papers)都曾发表过与设计伦理问题相关的文章或组织专题讨论。
与西方不同的是,我国的古代设计由于深受浓厚的礼仪文化传统浸润,设计中的伦理学倾向几乎无处不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有非常多设计伦理的论述,郭廉夫、毛延亨编著的《中国设计理论辑要》中关于设计伦理的词条有765 条。例如墨子“兼相爱”、“节用”等思想,体现了现代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伦理观念;汉代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体系,对中国的古代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明代计成的《园冶》不仅总结了我国古代造园艺术的设计实践经验,而且蕴涵了丰富的设计伦理学思想。进入21 世纪后,设计伦理的研究在中国设计界逐渐引起重视,巨大的设计市场使得资源、环境、社会消费观念等出现诸多道德问题,一批从事设计学理论研究的学者进而开始关注设计的社会道德功能。在中国知网上搜索“设计伦理”近二十年来一共有399 篇相关文献,主要研究年份是在2011 至2016 年,其中核心论文仅120 篇。主要的有许平教授发表了《关怀与责任》、《设计的伦理 》等文章探讨设计伦理的问题,着重强调了设计伦理教育的重要性。李砚祖的《从功利到伦理_设计艺术的境界与哲学之道》,提出了设计存在功利的,审美的,伦理的三重境界,杭间, 著.《设计的善意》,姜松荣.著《设计的伦理原则》等,从不同的视角与行业领域反思设计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强调设计应从道德的角度重建其社会价值与责任。
二、西部乡建设计伦理研究评述
从20 世纪30 年代由梁漱溟、费孝通、晏阳初、卢作孚、沈鸿烈等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开始, 从不同的角度针对中国乡村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开展乡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并留下大量有价值文献。梁漱溟.著.《乡村建设理论》,费孝通.著.《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等,为中国乡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贡献了理论基础和可借鉴的经验。其中晏阳初晚期乡建实践的主要地点就在西部地区的重庆市璧山区。但由于时代条件的局限,政府重视的程度、资本投入的强度、设计介入的深度、乡村基层对政策执行的力度、村民对改变现状的迫切度、社会对乡村的关注度等,内外因合力与复杂关系已是今非昔比。
从1999——2018 中国知网搜索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文献共24827 篇,其中涉及西部农村方面的仅仅 931 篇,占3.7%,而关于西部乡村建设的论文仅有32 篇(核心期刊,近3 年的论文仅5 篇和少量著作,如冯振东著《西部地区城乡市场一体化研究》。此种现象与西部地区在全国所占比重极不相称,也不符合新时代“乡村振兴计划”的要求,西部乡村建设是亟待认真研究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迫切问题。
随着设计注意力向乡村延伸,设计研究的关注点也有了新的拓展。从知网搜索关于“乡村设计”的文献一共有 1786 篇,其中核心论文80 篇,多是针对乡村建设具体对象展开的设计方法研究,从设计立场、观念,以及设计的伦理序列关系上进行研究的成果则很少。仅(2017)门坤玲、鲁晓军的《回归“真善美”的乡村建设探析》(2018)战杜鹃《乡村景观伦理的探索》等数篇研究文章,更为突出西部乡建设计伦理研究的重要性与急迫性。
三、总结
综观国内外研究,发现有三方面问题值得我们注意,首先许多研究者习惯于把设计伦理与设计师之间的关系理想化,讨论的概念多借重一般的伦理学阐释, 脱离设计实践的经济和社会语境,缺乏现实的、综合的分析和研究。其次,现有的研究都在拓展现代设计伦理的内涵,讨论了设计伦理的价值,并没有提出如何在设计实践的过程中体现设计伦理的内容,实现设计伦理的价值。再次,现阶段设计伦理的研究都是偏于独立的研究价值、原则、内涵并无形成系统的设计伦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