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胶工粥

2021-11-12罗予海

湛江文学 2021年11期

罗予海

说到“胶工粥”这个名词,也许很多人会感到惊奇,甚至愕然,怎么会有这样的名称呢?别心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小时候,我生长在粤西一个种植天然橡胶树的国营农场。自我有记忆开始,妈妈在凌晨两、三点钟就要起床上山割胶了,如果是割大树则更要早些,在凌晨一点钟就要出发了,每个人要割约二百五十棵橡胶树。这些橡胶树被开割后,牛奶形状的乳白色乳胶直接顺着原先开在树上的一条弧形状的曲线流到一个放好的器皿里,待到割完橡胶树后,早上七八点钟,胶工们又接着拿铁桶去按顺序收集这些纯洁的如同牛奶状的乳胶了。因为割橡胶树是夜间工作,农场里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对一线割胶的工人进行夜班补助,每人每天五角钱。(那时候的胶工每人每月工资也就三十元左右),但如果直接发钱的话,也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割胶工人夜晚去山上割胶,劳动负荷强度相当大,晚上饿着肚子干活,似乎有些说不过去,于心不忍,农场领导不赞成将补助款直接用现金发,最后折中变通改为煮好肉粥,给一线的割胶工人吃饱,让他们有力气去工作。农场每个生产队都有食堂,连队的事务长提早一天去圩镇买些半肥半瘦的五花肉,用刀切成小块状,放在一个盆里,倒些香油酱油腌好,主要是怕天气炎热猪肉会变馊味。食堂炊事员在凌晨一点钟到岗,按割胶工人的实际人数,放一定比例的大米煮粥,每个割胶工人就可以领到一大碗粥。到了凌晨三点钟左右,连队的队长就敲钟十余下,叫醒胶工们起床准备上山割胶。胶工们先到食堂领取一碗肉粥。所以这些肉粥被农场割胶一线的工人称为“胶工粥”。

其实,这些粥的主要佐料是以猪肉为主,但分量不多,一个连队一百来个胶工,猪肉估计也是三四斤左右,人均还不到一两。如果事务长大方豪气些,就另外多买些鱿鱼、瑶柱、虾米等加锅里煮,或者多放些葱、蒜等配料,粥的味道则更加香甜些,吃起来也就更可口。

很多胶工去食堂领回家后放好,都舍不得吃,大都留给自己的子女吃。我有两个弟弟,妈妈领回“胶工粥”从不舍得吃,留给我三兄弟。但我三兄弟那时正读小学,吃欲很强。有时候兄弟之间为了吃“胶工粥”而吵架,谁都想多吃一碗原汁原味的“胶工粥”,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怎么办?爸爸早上五点多钟起床煮早餐时,待稀饭煮开后,把“胶工粥”倒进去,再多加些酱油进去,这样我们三兄弟基本每人可以吃到一碗带肉的粥了,虽然味道比不上原来的“胶工粥”,倒也吃得津津有味,我们吃饱步行去上学,也不用兄弟之间为粥谁多谁少,吵个不停的了。

此后,我外出求学或工作,远离家乡,在外地也品尝过不少美味可口的粥,包括到茶楼饮茶,如什么皮蛋粥、瘦肉粥、莲子百合粥、艇仔粥、鸡子粥、淮山粥和喜庆宴席的杂煲粥,还有本地的什么沙虫海鲜粥、鱼翅粥等,我觉得都比不上儿时在农场吃过的“胶工粥”,因为那时物资匮乏,“胶工粥”是不可多得的奢侈品。它留给我很多在儿时的美好记忆,哺育着农场胶工一代人的成长,还有那妈妈浓浓的母爱。

一九九六年那场百年不遇的台风将农场的橡胶树毁于一旦,于是淘汰橡胶树,改种荔枝.龙眼.发财树等,橡胶树淡出我的记忆很多年。近几年,农场又种橡胶了,但还没有到割胶的树龄,我想,就算割胶工人夜里割胶,人民生活富足起来了,谁还会在意那碗闪着猪肉碎的粥?“胶工粥”再不复存在了,只能成为我永久的怀念和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