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晋祠
2021-11-12
一、风雪迎远客
过闹市,进郊区,与人世烟火一街之隔,终于揭开晋祠的面纱。
措手不及的是,山脚正在大修土木,道路已被机械挖得一片狼藉。我到,携一身风雪,加重人间寒凉。
整理衣冠,扶石问路。苍穹阴翳,映照晋祠内心过往。上山的路还很漫长,仿佛在考验叩问者的诚心。翠柏青竹,亭台楼阁,身披风雪,静待佳人。已结冰凌的孱弱溪水,欲锁心扉。
路突然隐没于嶙峋怪石,石上飞龙阁,缄默。我看不出重檐斗拱的年岁,后世涂抹的人间重彩仍需百年风雨淬炼。飞雪看懂了我的心思,匆忙替它遮盖。
前面的路都只是铺垫,移步易景,渐入佳境。平坦的晋祠广场,敞开博大的胸襟,迎接风尘而至的过客。毕竟时值寒冬,游者三五成群,稀稀落落,如我单枪匹马从东北冒昧来访者少之又少。
二、所见皆有典
信步祠前广场,金钮朱门拦住去路,真正的“庐山”掩藏在高墙之后。穿高墙,始见“三晋名泉”,两座黑狮蹲踞围挡之外。不巧,“三晋名泉”已经病重,只能拄起拐杖,缠起绷带,接受疗伤。它太累了,光是应接不暇的游人目光就叠积了厚厚一层。从明代开始,它的诞生注定要在祠堂入口迎接来往的审视,王公贵胄,平民百姓,这目光延伸了几百年。
透过密集的支架,可见殿楼重檐间悬“三晋名泉”,“三晋名泉”后身,“水镜台”同样隐于围挡之后,看似浑然一体的一阁一台,好似明清两代穿越时空的一次握手言和。戏台上演过什么,早已没人记得,只记得杨明翰、杨二酉叔侄一武一文各题一匾,被后人传为美谈,尤其是杨二酉题写的“水镜台”,更让人叫绝。曾经是清朝进士的杨二酉,在历经官场宠辱幻梦后心灰意冷,被诬陷诖职后退隐故里,“水镜台”可窥见其内心精神世界。“水镜”二字出于《前汉书·韩安国传》“清水明镜不可以形逃”,意为忠奸是非,在清水明镜中昭然若揭,显现原形。
过会仙桥,见冬水青荇,尚未结冰,水中无鱼,波澜不惊。水上亭台,呆然默立。迎面金人台,黝黑铁人,四角挺立,甚是威武。但见西南隅的铁人铠明甲亮,将军肚腹,气度不凡,一看即知富贵显赫之人,这就是铸于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已有九百二十余岁的铁人。它作为四兄弟的唯一孑遗,见证了晋祠的风雨变幻,历经九百多年而不锈,可见匠人手艺之精湛。
绕过金人台,对越坊横跨于中轴线上,左右铁狮张牙怒目,脚踩狮子绣球,守卫坊前。四柱三门重檐式木结构琉璃顶牌楼,色彩已不再明丽。坊中“对越”二字出于明代邑贡生高应元之手,气势雄浑,遒美有力。《诗经·周颂·清庙》有载“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之句,“对”是报答,“越”是颂扬,合起来即为颂扬报答之意。相传对越坊为高应元为还愿母病痊愈、报答颂扬圣母功德和母德高尚而建。
对越坊两侧鼓楼钟楼默立。几步之隔的便是建于金代大定八年(公元1168年)的献殿。这座国宝级建筑在建筑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十二根主柱托起栱枋椽梁叠加而成的殿顶,尽展古人“搭积木”的高超艺技。殿前楹联上书:圣德著千秋,维其嘉而维其时,精神不隔;母仪昭万世,于以盛而于以奠,灵爽堪通。
过献殿,始见“大鹏”展翅于池沼。这便是梁思成盛赞“洵为可贵”的“鱼沼飞梁”。古人以圆者为池,方者为沼,沼中养鱼,故曰:“鱼沼”;其上架立十字之桥,“架虚为桥,若飞也。”故曰:“飞梁”。“鱼沼飞梁”最早见于《水经注》,但眼前这一孤例是北宋所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三、堂皇圣母殿
脚踏大鹏之背,尽揽四周美景。十字桥分路四方,东西中轴之末是整座园林的核心——圣母殿。圣母殿背倚悬瓮山,气势恢弘,透漏出宫苑的雍容华贵。历经风雨洗礼,圣母殿已不着彩漆,木质的重檐梁柱露出本色,让人确信尽管历代都有修缮,但这座大殿至少在近几年未被浓漆重彩涂抹。
圣母殿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采用“减柱法”营造。殿顶筒板瓦、琉璃瓦色泽已不再明丽,雕花脊兽,典雅精致;整座圣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顶屋架,殿身四周围廊,前廊进深两间,廊下、殿内都十分宽敞。
远观,引人注目的不仅有檐梁上悬挂的七块横匾,还有盘桓在八根廊柱上的八条木龙。龙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王权尊荣、富贵吉祥,这八条四种风格的木龙让我内心欢喜。从中间向两边看,依次为应龙、蟠龙、蛟龙、螭龙,惟妙惟肖。八条木龙神态逼真,让人赞叹不已,每条都有一千多岁高龄,木经千年而不朽,倘若神龙有灵,蟠、蛟、螭已应修成真身。
近观,梁上匾额已斑驳陆离,大殿正中悬挂着光绪题写的“三晋遗封”。左侧依次为“潜通元化”“惠泽长流”“含弘光大”,右侧依次为“惠普桐封”“惠流三晋”“坤厚载物”。走进檐下,中檐上的“显灵昭济圣母”竖匾格外耀眼。房梁上的匾额更是让人唏嘘,如果不是“晋祠三匾”(水镜台、对越、难老)掩盖了这些匾额的光芒,如果不是它们屈居于檐下,这些匾额将释放出更加绚丽的艺术光辉,它们不同凡响的来历和不可估量的价值为园林增添了厚重一笔。仔细辨认,匾额光绪年间居多,譬如“桐封遗泽”“德洋恩溥”“膏流碧玉”“万汇含孳”“恩周万禩”“泽被河汾”……它们或出于帝王御笔,或出于达官之手,或难以溯源。至此,我开始相信,单单晋祠的匾额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更别说亭台楼阁上的楹联、碑刻和整座园林内含的文化底蕴。
四、“双母”身世谜
圣母殿殿门紧锁,只能透过门栅的缝隙窥探殿中的彩塑。殿内有些灰暗,可见圣母端坐于神龛,其余彩塑铺排,并未看得真切,只能到网上搜一些照片了解其间细节。殿内共陈列四十三尊宫娥、侍女、宦官塑像,造型逼真传神、情态生动各异,皆出于宋人之手,自然打上了鲜明的宋朝烙印,并且带有浓重的宫廷色彩。
仔细观看过圣母殿,内心不禁发出疑惑:晋祠是为纪念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而建,当初叫唐叔虞祠,按照常理,晋祠的核心和祭奠的人物应该是唐叔虞,怎么正殿却端坐着圣母?并且殿上的诸多匾额都与“剪桐封弟”的典故有关,檐柱上只有雕龙,而无彩凤,有些彩绘和浮雕的主人公居然都是一位男性……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众说纷纭,当地百姓更为认可的圣母是唐叔虞的母亲、周武王的妻子、姜太公的女儿邑姜,而有关学者推理考证说圣母是宋朝太宗皇帝赵光义之子宋真宗赵恒之妻刘娥,其间隐藏着宋代当权统治者不可告人的动机。
圣母出现的时期正是被后世评价为“有吕武之才,无吕武之恶”的仁宗养母庄献明肃刘太后垂帘听政时期。祖籍太原的刘太后本为蜀地孤女,为了美化自己的出身,她到处攀龙附凤,却没有名门望族愿接纳她,这让她心有不甘。成为帝后并没打消她的这种念头,她崇拜唐周武后,却忌惮臣谏压制私欲未效仿武则天称帝。于是,借修庙之机,效仿武则天龙门奉先寺以己之形塑神之举,企望后人记住自己的功德。然而,她又不便将身份公之于众引发民愤,所以引出后人对圣母的诸多揣测。
此外,圣母是刘太后的原型还有另一铁证,金人台那尊宋铸铁人身上的铭文道出了铸铁人的前因后果。自称为刘家后人的绵州魏城令刘植在宋绍圣四年铸此铁人放置于圣母殿前,用以守护刘家祖业。铭文“一人积德于百年,后裔承恩于四世”,印证了铁人所铸时间正是圣母出现后的“四世”(100年),而“四世”之前权倾朝野的刘氏人物当数刘娥莫属。
尽管诸多证据指向庙中的圣母是刘娥,但民间并不买账,就连历史学家郭沫若在考察晋祠后都赋诗承认圣母是邑姜。的确,在“百善孝为先”的古代,说圣母殿供奉的是唐叔虞的母亲更显得合情合理,这为叔虞屈居晋祠一角找到了合理理由——毕竟叔虞不可能和他的母亲争夺主位。
其实,祠庙本是以精神为原动力建造而成的。民间百姓怎会深究圣母殿供奉的究竟是谁。基于禳灾祈愿的现实需求,不管塑的是谁,只要造福一方,保一方平安、民众康泰就值得祭祀。
这样看,晋祠究竟供奉的是谁又变得不那么重要。毕竟晋祠的艺术价值基于整体园林承载的千年厚重历史,而不是哪家统治者的心愿。除了圣母殿,水母楼的主神也充满神秘色彩。
水母楼建于明朝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饱经四百五十多年的风雨沧桑。阁楼分为两层,重檐歇山顶,上下都有回廊。下层是窑洞,一明两暗三窟,中间一窟供奉着端坐于瓮形莲台基座上、落满尘埃的铜质水母像。上层三间通堂,正中神龛塑升天水母成仙像,我无缘得见。按照当地人的说法,此楼供奉着“一人两形”的水母,下层是尚未成仙的人,上层是得道成仙的神。神龛两侧陈列着鱼尾人形的水族侍女,当地人习惯称它们为“东方美人鱼”。
细看,饱经沧桑、面容斑驳的水母,更像一位慈祥的农家大嫂,与庄严肃穆的神像截然不同,她眼神中流露出悲悯的目光,发髻不甚工整,仿若尚未梳洗。这样一位朴素的水母有什么来头呢?
相传,水母俗名叫柳春英,为人良善,勤劳贤慧,从太原金胜村嫁到古唐村(晋祠镇)为媳,但她的婆婆刁钻蛮横。春英每日到远方挑水。挑回的水,婆婆只喝前桶,嫌后桶水脏。一日,春英挑水而归,途中,一老者牵着一匹白马向春英借水饮马,马也只饮前桶之水。如此三日,春英都欣然应允,最后一日,春英准备返回重挑水时,那老者却送给春英一条金丝马鞭,告诉她只要把马鞭放在瓮中,轻轻向上一提,瓮即水满,但也特意叮嘱她不要把马鞭提出瓮沿。春英回去一试,果然灵验,免却了劳累之苦,但好景不长,这个秘密很快被她的婆婆发现了。一次,趁春英归省不在,她的婆婆从瓮中提起马鞭欲窥探究竟,顿时,水从瓮中奔涌而出。大水很快就要淹没附近的村子,村民岌岌可危,正在娘家梳头的春英闻讯赶回,毅然坐到瓮上,水势变小,人们得救,但春英再也没能离开水瓮。
当然,这只是个民间杜撰的故事,水母的真正来历已无从考证。今天在我看来,水利万物,孕育万物,恰如人母,是晋水哺育了三晋黎民,在晋水源头塑立水母守护水源也合情合理。
五、泉水皆成章
水母楼前是难老泉。“难老”取自《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的锦句,但取名之人却不会想到难老泉也有“老去”的一天,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如今的难老泉只能靠着水泵苟延残喘。难老泉和智伯渠浑然一体,泉水顺着洗耳洞流出,碎花细玉落入罗汉像托举的钵盂里。罗汉旁是出镜率较高的“不系舟”,这座别出心裁的建筑,船体基座上筑凉亭,大有扬帆启程、荡舟晋水之态。“不系舟”三字也有来头,出自《庄子·列御寇》“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凉亭本名早已被世人遗忘——“上善亭”,上善若水也。
亭前张郎塔“三七分水”。沿着渠上石堰向北,下穿真趣亭上岸可达台骀庙,向南上岸则是三圣祠。一般很少会有人注意石堰上恰好有十个圆孔,而张郎塔恰好处于石堰的七三分界点上,一水二分。
传说,靠难老泉水赖以为生的晋祠百姓,引水灌溉农田。晋水南北两侧的村民为争水大打出手,常造成伤亡。后官府出面调停,县官让人在难老泉旁架起大锅,燃火烧油,油沸后投入十枚铜钱,代表十股泉水,声言取钱多者获多泉,两村村民见状默然。少顷,北村一位张姓青年毅然跃入油锅,一口气捞出七枚铜钱,而后壮烈“殉村”,北村因此分得七股泉水。为了纪念这位青年,北村人在此建“张郎塔”,葬其尸骨。后世晋水的管理者也一直为张姓,紧邻圣母殿的台骀庙中还供奉着张氏始祖——汾水之神。故事真假,无从考证。依我看,张郎塔更像水文观测点,然既入景,盛一故事,也颇具意趣。
冬水寒萧,不敢久视。登南岸,访三圣祠,祠中药王、真君、龙王,概祈康泰、祥瑞、风调雨顺。
六、傅董添双彩
三圣祠往东依次是傅山纪念馆和胜瀛楼。傅山纪念馆为当代改建,但颇具传奇色彩的傅山为晋祠增添了亮丽一笔。
说起傅山,可能正史中记录寥寥,但喜欢武侠小说的人一定会对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印象深刻,书中傅青主就是以明末清初的傅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反清复明的义士形象,尽管小说中虚构了傅山的武学造诣,但博学多才的傅山,不仅对武术真有研究,还是研究道学的集大成者。此外,傅山在医学、佛学、儒学、哲学、诗歌、书法、绘画、内丹、金石、考据等方面无所不通,向有“学海”之称。传世之作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霜红龛集》等,时有“医圣”之名。毫无疑问,傅山纪念馆里的文物为联想傅山其人提供了骨血支撑。
绕过胜瀛楼,取路向南,由西向东,依次是董寿平美术馆、晋溪书院、子乔祠、王琼祠。
董寿平美术馆恐怕是晋祠中较为年轻的仿古建筑,1991年10月落成。晚年有“黄山巨擘”之称的董寿平先生,山西临汾洪洞县杜戍村人,以画黄山、松、竹、梅、兰等著称于世。在有生之年,能被家乡把以其命名并展览其艺术作品的美术馆建到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内,充分说明此人对家乡的卓著贡献。
说起董寿平,称得上德艺双馨,最伟大的莫过于他的赤子爱国心,其生前六十多年间,参加义展、笔会、慈善、赈灾活动,捐献字、画不计其数。为了支援抗战,1941年,他悉数捐出四川画展所得。建国后,他为推动家乡文化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五六十年代,先后两次向山西省博物馆捐赠了数十件祖传的珍贵字画,包含明清册页、明代万历年间朝鲜画家李滩隐画的墨绢本《赤金竹》,清代画家为他的高祖董霁堂画的《抚膝肄书图》《汉书下酒图》等。1983年,他再一次向家乡捐献出200 幅自己创作的精品书画。让人对其人品折服的是,他在《艺术和书法作品捐赠书》上写道:“我的子孙及亲属均不得以任何借口索取或借用、借看(我捐赠的藏品);我的子孙和亲属均不得参与‘董寿平美术馆’管理工作”。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席卷下,仍能洁身自好,表现出高风亮节,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文人难得的高尚品质。
七、王氏出太原
带着对董老的钦佩,我若有所思地走进晋溪书院。晋溪书院创建于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本为和于谦、张居正并称为明代“三大重臣”的王琼的别墅晋溪园。王琼官拜户部、兵部、吏部尚书,特别是执掌兵部期间有特殊功勋,连进“三孤”(少保、少傅、少师)、“三辅”(太子太保、太子太傅、太子太师)。
宦海沉浮,王琼遭受弹劾时已63 岁,诖职还乡后在晋溪园过上了山水怡情的生活,还留下了“汾水故宫迷绿野,晋溪书院隔红尘”“菡萏池通蘋叶水,垂杨门俯稻花田”“烟霞拍塞藏诗索,鸥鹭将迎载酒船”等优美诗句。然而,70 岁高龄的王琼,因西北边事紧急临危受命,受封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自此,风烛残年的王琼驰骋于安定边防的战场上四年之久,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王琼被召回京师任吏部尚书,翌年卒于任所。其子遵其遗命将“晋溪园”改为“晋溪书院”,后300年间学子不断,人才辈出。
晋溪书院的西院是王氏开宗祖庙子乔祠。有道是,“天下王氏出太原,得姓始祖太子晋”。历来有太原王氏是中华民族王氏的开元始祖一说。翻阅典籍,子乔即周朝太子姬晋。据传,幼年成德、英年辅政的子乔公因直谏被周灵王废黜为庶民,被废黜的子乔内心苦闷,抑郁而终,享年17 岁。其子宗敬曾出仕为官,后因目睹王室衰颓便辞官退隐太原,时人因其出于帝王之家,便尊称其为“王家”,自此,宗敬将姬姓改为王姓,这便是王氏以子乔为始祖的缘由。
作为王氏一员,我也曾想过认祖归宗,然王氏源头众多、族派纷繁,自我父辈始,族谱在文革期间损毁,我已无字辈,俨然孤蓬无宿。站在子乔祠前,我再次静默,不敢轻易朝觐。究其根源,曾见南宋《通志·氏族略》载有“京兆、河间之王,出周文王毕公高,此姬姓之王;出北海、陈留者,舜之后,此妫姓之王;出汲都郡,王子比干之后,此子姓之王”,也就是说在陕西西安、河北沧州一带的王氏族人,是周文王的第十五个儿子毕公高的后代;在山东境内、河南开封一带的王氏族人,则是舜帝的后代;而在河南新乡一带的王氏族人,则自称为比干的后代。然南宋距周朝两千多年,这种论断是否准确,今人谁又能断?而太原王氏,所根据的也不过是北宋人所著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周灵王太子晋因直谏被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其后人由洛阳迁居于太原、琅邪,时人号称“王家”,因以为氏。
也罢!寻祖溯源之事又何必纠结于此,倘若看开,不管是姬姓、妫姓,还是其他姓氏改之,天下王姓还不都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
八、翰香流墨韵
从子乔祠中出来,顿觉豁然开朗。跨过晋水南支,过钟亭、浮屠院,览翰香馆。翰香馆看着有些年岁,实际是当代所建的仿古建筑,馆内陈列着清代木质《翰香馆法帖》,由清初刘光旸和虞世璎镌刻而成,有三国魏晋到元明时期28 家82 件书法作品,法帖书艺与刻艺相辅相成,形神兼备,充分体现了原迹的神情意趣,是难得的书法瑰宝。
九、劫度奉圣寺
带着翰香墨韵,叩问十方奉圣禅寺。今天感觉自成一统的奉圣寺,其实是一座“拼盘”建筑。奉圣寺的前世要追溯到唐朝武德年间,本是唐朝开国功臣尉迟敬德的别墅。相传尉迟敬德杀孽太重,日夜不得安眠,于是诚心忏悔,将别墅捐出修建梵刹。唐高祖李渊听闻,御赐“十方奉圣禅寺”匾额。尉迟敬德请高僧智满作寺院住持,但奉圣寺命途多舛,屡遭战火毁废。金贞佑年间,除舍利塔,全毁于战火。元代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高僧洪治重修奉圣寺,历经希公、深公、一公、间公、浅公、浩公、杲公、昌公、惠公、喜公等十一代禅师,香火未断。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奉圣寺遭火灾。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圆觉禅师来到奉圣寺,重修奉圣寺并增建观音堂。及至1950年,奉圣寺再次遭受灭顶之灾,占据奉圣寺的疗养院以寺庙残破,不是文物为由,强行拆除了寺院的全部建筑,只幸存寺北浮屠院一座舍利生生塔。
许是为了拾遗补缺,上世纪80年代初,经时任太原市长岳维幡提议,将三座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古建筑迁建于奉圣寺原址,才构成了今天的十方奉圣禅寺。十方奉圣禅寺的山门本是晋祠的景清门,《晋祠志》有载,景清门又名惠远门,本为晋祠的正门。金代诗人元好问蒙元太宗十二年(公元1240年)题刻的《惠远祠新建外门记》碑,是为佐证。过殿由汾阳三泉镇平陆村二郎庙迁来,脊拱下有题记为证。殿内供奉弥勒、天王、诸僧。此庙建于元代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建筑风格为典型的元代山西地方手法。大雄宝殿由太原东山马庄芳林寺迁来,清道光《阳曲县志》有载,此殿创建于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明代重建,清代屡有修葺。现殿内供奉释迦摩尼佛、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等。
祠门、庙堂、寺院,这样的十方奉圣禅寺别有内涵,如今看来几座建筑浑然一体,但谁又能听懂它们内心的控诉,谁又能明白奉圣寺内心的苦涩,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却遭受同样一种际遇,拥有着悲惨的命运。那些被破坏的一去不返,这些后来者长发悲戚!由此可见,佛法再高,也有无法超度的时代,也有无法化解的暴戾,也有无法阻挡的暴行!悲戚!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但愿悲剧莫再重演。
十方奉圣禅寺还有一些由他处移来却常常被人忽视的珍宝,那就是碑廊内陈列的风峪华严石经。我对佛经未有涉猎,但通过史料的简介,就知道华严石经的重要。华严经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据考证,此石经为武则天扬佛抑道的杰作。因道教始祖李耳与唐王同姓,唐朝将道教奉为国教。武则天为推翻李唐信仰根基,称帝前遣使至西域于阗国迎梵本回洛阳,请高僧译经,后刻经于晋阳。这部世上唯一的石刻版本《华严经》一样命途多舛,然其相对来说,却较为幸运。唐后的数百年间,石经藏于太原县风峪沟的风洞中。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外国不法分子盗窃了天龙山石佛和风洞内石佛头,石经幸免浩劫。抗战后,石经遭到日本侵略者的觊觎。侵略者将大部分石经从洞内挖出,用草袋包裹,准备运回日本。当地绅耆王惠等人利用日本人畏神敬佛的心理,传言石经乃“镇灾之物”,如被运往异地,必遭致祸难,侵略者果然有所收敛,后经多方努力,才将挖出的石经易地隐藏。阎锡山发动内战期间,却用洞内残存的经石修筑碉堡。这些毁灭文明的刽子手,手里沾满了罪恶!今人不得不拼尽全力搜寻,不得不煞费苦心修补,才能有幸目睹散佚的部分石经。损毁的却永远再也找不回来,哀哉!痛哉!
天色更加阴郁,步履沉重,迈进浮屠院,围舍利生生塔转了三圈,这三圈有着三生三世的漫长。舍利生生塔,几经涅槃重生,以生生不息的韧劲,终于战胜了一千四百多年的光阴,才站立在今人面前。我不知道一千四百多年前它的模样,也不知道它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磨难,我只知道它建于隋朝开皇六年(公元581年),一晃近于五百年,中间的兴废没人说得清。宋元宝三年(公元1040年)那次重修是一次怎样的重修,依然没人说得清。一晃又过了七百多年,只是轻描淡写地“重建”二字,估计它在修修补补中,实在体力不支,轰然倒塌,究竟这是第几次,没人说得清。反正这一次,又幸运地被人重建,这一年是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这一次动工挖地基时,却挖出了一个石碣,一个石匣。碣上记“隋开皇年建塔时埋舍利子一珠于塔下”;石匣内装有金瓶银瓶,瓶里盛舍利子千百粒。
据传,佛教创立者释迦摩尼圆寂后,形成各色晶莹剔透的珠子,佛家称为“舍利子”。而塔下恰好埋着一粒,被发掘时,却由一粒变成了千百粒,人们便怀疑佛门有灵,生生不竭,于是这座塔就被叫做“舍利生生塔”,今天看来确有些玄幻了。依我看,这塔本身就有生生不息的法力,一次次像雨后春笋,破土历史的尘埃,拔节而起,终于战胜时光之重,屹立于尘埃之上,所谓“生生”者,并非舍利而是塔也。
寺院里还有一棵一千五百多岁高龄的桧柏,它目送唐宋元明清民国走下历史的舞台,目送达官贵人和凡夫俗子化作一缕尘烟,目送功名利禄、爱恨情愁如黄粱梦一场,目送手植它的主人成了门神,每年都被搬上门庭以驱邪祟,它还目送了什么,数不清、道不明。这是一棵松的宿命,它的年轮封锁住了心扉。
概松柏亦学会修行,心无挂碍,自然长生。晋祠内的松柏大概都得了天地灵气,三千多年的周柏,一千四五百年的唐槐,用枝繁叶茂谱写生之奇迹,望而生畏。
十、佛道也争权
从浮屠院出来,绕道西湖、取道山径,过水母楼、公输子祠、圣母殿,到道家洞天。读书台已无书声,徒剩人世喧嚣;吕祖阁求不到仙丹妙药;待凤轩候不来青鸾火凤,空留几间瓦肆;三台阁倚山面渊、独据高点。听闻三台阁由光绪初年晋祠住持续昙募资而建,不禁莞尔一笑,悬瓮山腰一道一释同瞰三晋大地,颇耐人寻味。
下台阶,到云陶洞,傅山当年隐居处。洞门紧锁,门上“云陶”,取自“三晋云山皆北向,陶然共醉菊花杯”。洞门右侧题“日上山红、赤县灵金三剑动”,左侧题“月来水白,真人心印一珠明”。上下楹联首字组合恰为一个“明”字,暗含傅山反清复明的思想。转乎其间,又突然想到陶渊明,只不过傅山表面是个隐逸者,实则胸怀天下,终其一生以反清复明为己任,大志难酬罢了。
云陶洞南侧是朝阳洞,听闻朝阳洞有释道之争。原本供奉着道教诸神的老君洞前,共七十二石级,代表道教七十二福地。道光末年,由道家掌管的朝阳洞换由佛家掌管,于是老君洞成了方丈洞。佛家更是把道家挂在洞口的楹联“人来此处居然脱俗,我坐多时似乎成仙”换上了充满佛教色彩的“卧石倚云无好事,焚香洗钵度余生”。随后,又把象征七十二福地的七十二级石阶改筑成五十三级,代表“五十三参”。我没有细数现在台阶究竟多少级,实乃一大憾事。
十一、主角变配角
下山,复见周柏斜卧于苗裔堂前。许是三千年太累,周柏欲把圣母殿作枕,大地当床,但它终究没能睡去,它要用清醒的绿驱逐昏沉的灰。我没进苗裔堂,尚无求子之意,善利泉边停留顷刻,猛然想起来晋祠尚未拜见晋祠的主人唐叔虞。
屈居于配殿的唐叔虞祠自然没有圣母殿阔气,不过历经后世扩建的唐叔虞祠山门高耸,石级峻立,多少也显现出帝王的尊严。进祠,唐叔虞端坐神龛,手捧玉圭,神态安然。案上摆放象征诸侯身份的七鼎,左右侍者恭立,龛前两位王臣低眉顺目,殿柱两条盘龙张牙舞爪、栩栩如生,只是祠内逼仄的空间,显现不出帝王的气派。由于时间久远,抽象出来的唐叔虞,生平被简化了又简化。史书中的只言片语,已揭不开这个姬氏后裔的庐山真面。
十二、关羽真面目
告别唐叔虞,访昊天神祠,正殿上悬“如天之平”,可谓对关羽崇尚至极。观瞻关羽塑像,惊奇发现原本红脸大汉却被塑成了黄白脸,本以为雕像褪色,看过解说方弄清缘由。
恕我孤陋寡闻,叫了二十几年的“关老爷”,居然不姓关!按照民间说法,关羽本姓冯名贤,晋南解州人,以打铁为生,好打抱不平,略通古今之变,怀救民安世之志。因解州有一恶霸,冯贤愤而夜杀之,逃到潼关,捉拿他的画像已贴在城门口,无法出关。危急之际,经一老妪指点,他便打破鼻子,以鼻血涂面,他装疯卖傻,指关为姓,骗过把关士卒。出关后,脸却再也不能洗净,因而变成面如重枣的红脸大汉。但他家乡的人却始终记得他的本来面相,给他塑了这尊并非红脸的关公像。时至今日,西北一代多有以此塑关公像者,究竟为何,不得而知。
估计大部分人像我一样,不到晋祠是不会知道关羽这段轶事的!多如我般从《三国演义》中想象“武圣”之形,从“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中开始仰慕关羽其人,先入为主。
十三、道境香火冷
昊天神祠的后院是三清洞和玉皇阁。又是道家境地,香火冷清,大概人们对“道”的信仰越来越淡化了吧。
出门东行,东岳祠朱门紧闭,封存一段商周往事。这个既被称为泰山庙又被叫作阎王殿的建筑,跟《封神演义》有关。它是奉祀东岳大帝黄飞虎的庙宇。黄飞虎本是商朝的镇国武成王,后因纣王荒淫无道,残害忠良。于是弃商投周,周武王封他为开国武成王。从此,随周武王讨伐商纣,一路屡建奇功,不幸战死沙场。姜子牙封神时,欶封黄飞虎居五岳之首,为“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让他总管天、地、人间的吉凶祸福和执掌阴曹地府十八层地狱。凡一应生死轮转、人神山鬼,都必须经东岳勘对后,方可施行。历史上,唐玄宗、宋真宗、元世祖等帝王都对黄飞虎有封禅,如此显赫之神,庙宇被建到晋祠自然情理之中。
与东岳祠毗连的是文昌宫,文昌宫中文昌阁。文昌阁存世较多,我在诸多古城中都见到过。我虽对文昌阁没有什么研究,但也知文昌乃是天体中的一个星座,又名文曲星。文昌信仰始于中国古代的星宿信仰,文昌阁所供奉之神乃文昌帝君,又名梓潼帝君,为道教中主宰功名利禄之神,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登科举士的守护神,在道教仙班位列较高。《历代神仙通鉴》说祂“上主三十三天仙籍,中主人间寿天祸福,下主十八地狱轮回”,历来有“生死隶东岳,功名隶文昌”之说。想想先民真是想象力奇特,根据星座也能塑造出一位神仙,但不管怎样,我们这些文人还是应该对文昌帝君有所敬畏的。
文昌阁分为两层,上层飞阁祭祀文昌帝君,下层窑洞供奉七贤,名曰七贤祠。祠中有春秋时的豫让、唐代的李白和白居易、宋代的范仲淹和欧阳修、明代的于谦和王琼,一看即知清人所建。
想那豫让,居然是“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历史典故的主人公。他也是姬姓后裔,毕氏,是晋国正卿智伯瑶的家臣。赵、韩、魏联手灭掉智氏家族后,为给主公报仇,豫让用漆涂身,吞炭使哑,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未遂,被捕,赵襄子为其忠义所感,赐其衣物,让其象征性刺杀。豫让拔剑击斩,以示为主复仇,而后伏剑自杀,可谓矢忠不二、气节英烈。
至于李白、白居易、范仲淹诸人就不必一一列举了。这些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皆与晋祠有着不解之缘的贤良,的确堪得上“贤人”一词,供奉于斯,不失体统。
在对文昌帝君和七贤的敬仰中,晋祠之游接近圆满。
东门只让进不让出,只能绕过董寿平美术纪念馆,取道南门。站在雄壮的南门下再回首,恰好围晋祠转了一圈!
十四、临别诉祈愿
下山途中,另辟蹊径。过雨花寺、仙翁阁、陶然村、苏庐,迈过晋祠胜境牌坊,我已彻底从三千年中脱身。
多少年后,晋祠不会记得我来过,后人也不会记得我来过晋祠。我作为天地过客,如白驹过隙般围着晋祠转了一圈,这一圈踩踏起尘烟往事,最终往事又由谁来传说?
许是多少年后,我可再来晋祠重温;许是多少年后,晋祠已在我脑海中转化成黑白照片。但我不会忘记它穿越三千年在山河间绽放异彩。
我没有别的心愿,只愿它再挺立三千年。